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哪些概念?
1543年5月24日,刚刚印好的《天体运行论》一书被送到了因中风而卧床已久的哥白尼面前,哥白尼用颤抖的手抚摸了一下这本凝聚着他毕生心血的书,1小时后与世长辞。正是这本书的问世,引发了轰轰烈烈的近代科学革命。
哥白尼的学说创立之前,在天文学上牢固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按照这一学说,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其他日月星辰围绕地球旋转。地心说与宗教神学相结合,形成一个以地心说为中心的宇宙体系。地心说虽与人们的直观经验相符合,但在解释行星运动时遇到了巨大困难,特别是后来运用本轮、均轮的迭加来解释行星运动使地心体系变得异常繁琐复杂,这时就需要一个新的理论取而代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哥白尼在其《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了日心说这一革命性理论。
在日心说中,哥白尼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全部星空的周日旋转实际上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则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造成的。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中更为重要的内容在于:它用太阳取代了地球的宇宙中心地位,这一变动使得各行星的运动获得了统一性。
应当指出的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在科学上存在许多困难,如精确度不够,预言的视差没有得到等。但哥白尼工作的意义不只是表现在提出了一种科学学说,更为重要的在于这一学说实现了宇宙图景的根本性转化,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随着日心说的广泛传播和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引发了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因此,把近代科学革命称之为“哥白尼革命”含义是深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