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汶川大地震概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一带发生震级8级地震,震中位置为:31°N,103.4°E,即汶川县映秀镇,震源深度 20~30km,属浅源地震。此次地震最大裂度达Ⅺ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km2。据中国地震局报告,主震区已累计监测到余震24659次。
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北川、什邡、绵竹、汶川映秀、彭州等地。震感波及面广,重庆、甘肃、陕西、山西、湖北、北京、浙江、上海、江苏等10多个省(区、市)都有震感。
(二)汶川地震受损情况
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区的城镇乡村、道路交通、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破坏。截至2008年7月21日,遇难69197人,失踪18379人,受伤374176人,受灾4624万人。地震对灾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使灾区交通通信设施、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农林用地受到严重损毁;震后次生灾害频发,大大改变了原有地貌,造成河道堵塞、植被破坏、人文自然景观严重受损。
1.直接经济损失
1)房屋毁损。2314.3万间房屋受损,652.5万间房屋倒塌,倒塌房屋涉及337.9万户农村村民,153.2万户城镇居民。初步评估,汶川、北川和清川的县城和部分乡镇,基本成为废墟。
2)基础设施毁损。道路交通:四川6条高速公路局部受损,10条国、省干线、5条国道、10条省道严重受损,2300多千米的农村公路基本上全部毁掉。通信设施: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累计受灾电信局所3897个,移动通信、小灵通基站累计损毁28714个,光电缆损毁28765皮长千米,累计通信电杆倒断142078根,直接经济损失约67.2亿元。水利设施:水库出险2380座,其中有溃坝危险的69座,高危险情的310座,次高危险情的1424座,据估算,修复重建需资金360亿元左右。电力设施:764座水电站受损,初步估计,电网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亿元。农业生产设施:损毁乡村供水设施49949处,供水管道36521km,堤坝损毁996.4km。
2.间接经济损失
1)农业损失:四川农业生产和农业系统遭受的损失高达 70.85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9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受灾面积27万亩,经济作物受灾面积71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56万亩,绝收25万亩。
2)工业损失:灾区大量企业厂房倒塌,机器设备、原材料、库存产品毁损。截至6月19日,四川省规模以上受灾企业4812家,其中,重灾企业674家,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重点大型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至少需要3个月。
3)服务业损失:商贸流通业,灾区商贸流通和服务业受损商业网点138960家,损失达267.82亿元;旅游业,地震导致四川省384家旅游景区、684家旅行社、524家星级饭店、58家旅游汽车公司处于停业、基本停业状态,经济损失达624亿元;5月份,四川省限额以上住宿与餐饮企业营业额为7.1亿元,同比下降8.5%。
4)金融业损失:四川省内67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停业,其中155家农行网点停业,352家农信社网点停业。保险业有80家分公司、570家支公司、869家营销服务部因灾受损,营业场所倒塌房屋2489间、损坏房屋1.28万间,经济损失约3.69亿元。
(三)地震的原因
汶川县一带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西南部为邛崃山系,东北部与龙门山脉相接,西部多由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组成,地面高差大、坡度陡,沟谷纵横,切割强烈。汶川地震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1)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刚性地块阻挡,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构造带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2)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并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3)属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km,因此,破坏性巨大。
4)成灾原因还有:灾区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坡度大、高差大,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数量多、规模大,成灾严重。截至2008年9月4日,汶川地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多达12000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如唐家山等。同时,复杂的地貌及次生灾害也给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人为方面原因:城乡布局不合理、建筑结构抗震强度低、场地条件差等。
(四)救灾情况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抗震救灾坚持以人为本,统一指挥协调,形成强大攻坚合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截至18日12时,累计解救和转移1486405人;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542人(不包括灾区病员人数),已出院92533人,仍有1340人住院,其中四川转外省市伤员仍住院552人,共救治伤病员3813143人次;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共计157.97万顶、被子486.69万床、衣物1410.13万件、燃油307万t、煤炭655.6万t。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活动板房)已安装655600套、正安装3800套、待安装600套,生产地已发运900套、待发运7900套;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667.49亿元。中央财政投入597.44亿元,其中,应急抢险救灾资金274.24亿元,灾后恢复重建资金323.2亿元。地方财政投入70.05亿元;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2.74亿元,实际到账款物592.14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 238.23亿元;向灾区调运的中央储备救灾粮累计出库 374340t,食用油累计出库9435t;电信光缆损毁里程合计37005皮长千米,已恢复31709皮长千米;四川、甘肃、陕西因灾受损商业网点(含个体工商户)总计138960家,已有127904家恢复营业;地震灾区有组织劳务输出合计170412人,本地就业合计664989人
(五)灾后重建的对策与建议
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等方方面面,包括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城镇选址等各项任务,因此,需要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尽快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同时应长期开展地震及次生山地灾害监测预报与灾害防治,并加强基础研究与高科技技术的应用。
1.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要按照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灾害危险性、人口分布和经济格局等条件,结合灾情状况,对规划区进行重建条件适宜性评价,综合评价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重建规划总体布局、城镇乡村及企业选址等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进行较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科学评价场地地震安全性。
2.开展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监测预报和灾害防治
一是深入研究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发生的背景、过程、特点、原因和规律,划定风险等级区域,制定灾害预案、防治规划和计划;二是进一步完善防御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综合措施,加强对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监测、预防、预报、预警和评估工作,修订完善防灾预案。
3.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
加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治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广泛采用“3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