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构成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行星物体 (宇宙尘、彗星、小行星)和卫星组成。太阳集中了太阳系 99.8%的质量,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图1-1)。按行星的大小及其距离太阳的远近可将行星分为两类:
类地行星 接近太阳 (Sun)的较小内行星,包括水星 (Mercury)、金星 (Venus)、地球 (Earth)、火星 (Mars)、小行星带 (Asteroid belt);
类木行星 远离太阳的、大的外行星,包括木星 (Jupiter)、土星 (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 (Neptune)、冥王星 (Pluto)。
图1-1 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及运行轨道
太阳及行星是由弥漫的星际物质——太阳星云凝聚而成。太阳星云是某颗超新星爆发后的产物,呈透镜状,中心为“原太阳”,外部为星云盘,星云绕“原太阳”旋转。后来,“原太阳”逐渐收缩成现在的太阳大小。
太阳辐射控制了整个星云盘的温度分布。其中最靠近太阳的部分,即类地行星区域温度最高,H、He等挥发性物质被蒸发,被太阳光压和太阳抛射出的物质驱逐出太阳系。所以该区域形成的内行星 (类地行星)都比较小,密度则较大。而在外部行星区域,因温度低,轻元素及挥发组分逃逸的较少,形成的行星都较大,密度则相对较小。
表1-1 太阳系的性质
(据陈骏等,2004;Brownlow,1996;格拉斯,1982)
由表1-1 可见,太阳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 1.9897×1033的 99.86%,其余的 0.14%分布在八大行星中,其中最大的木星又占了全部行星质量的 71%。相比之下,4 颗类地行星的质量只占整个太阳系的0.00059%,占8 颗行星的0.42%。类地行星中以地球的质量最大 (50.59%),金星次之 (41.2%),火星仅占类地行星的 5.4%,水星约为2.8%。由此可见,类地行星是太阳系中比较特殊的成员,其性质与太阳系的整体有差别,应该形成于比较特殊的环境。
火星和木星间有数以兆计的小行星,称作小行星带 (asteroid belt),其中的小行星个体大小相差悬殊,最大的谷神星直径770km。直径超过10km的小行星有104 个,超过1m的有 1011个。有些小行星轨道横切行星轨道。在陨落到地球的陨石中,已发现有两颗来自小行星带内。
太阳系是如何组成排列的呢?首先地球是太阳系的几大行星之一,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海王星,最亮的是金星。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四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四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小天体区。其中目前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扩展资料:
对太阳系的长期研究,分化出了这样几门学科:
1、太阳系化学:空间化学的一个重要分科,研究太阳系诸天体的化学组成(包括物质来源、元素与同位素丰度)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年代学和化学演化问题。太阳系化学与太阳系起源有密切关系。
2、太阳系物理学: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行星际物质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宇宙环境的学科。
3、太阳系内的引力定律:太阳系内各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所遵循的规律。
4、太阳系稳定性问题:天体演化学和天体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