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

 我来答
日久生情630
高粉答主

2020-12-07 · 多头多肉很可爱好养活
日久生情630
采纳数:9961 获赞数:3183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巩固。传统文化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农业文明,它建构起以孝为本的伦理纲常、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以及物我不分的认知方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虽然不同朝代政权更迭,但由于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和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一致性,使得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传统与政治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传统文化基因和封建政治制度表现出了历史持续性和稳定性,进而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当然,传统文化的自然经济基础、文化自身的政治保守性在某种程度上又会压抑经济发展的活力,延缓社会前进的步伐。

传统文化有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传统社会建立于血亲关系的基础上,相对于公共社会而言,它是一个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固定血缘和亲属关系的集合体,是一个熟人社会。因此,传统社会注重人际脉络和家族归属,建构起“以孝为本”的家庭关系模式。在生活实践中,个体依赖于家庭,“父母在不远游”“慎终追远,仁德归厚”的行为意识,固化为自古至今的“安土重迁”的思想观念。“国”和“家”在传统社会架构中是“一而二”和“二而一”的关系,国家是家庭的放大,家庭伦理之“孝”体现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便是“忠”。当然,统治者“家天下”,以国为“一己之私”,家庭伦理的统摄也会导致公共规范的缺失。

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认知中,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养。《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其中“学”与“习”指的就是对于德性的修养和践行。《大学》亦是如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此,“君子之德”作为个体道德的价值归宿,是传统文化中着重学习的内容。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规范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塑造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政治生态,它对维护家庭和国家的伦理政治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