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在古代战争史上,一桩常被挂在嘴边的难题,就是“粮草问题”。
中国古代战争里,粮草的消耗有多大?春秋时代的《管子》里,就给出恐怖估算:“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出一次兵,十年的钱粮可能就没了,打上一仗,几代人攒的钱粮,十有八九就打完了。
虽然以生产力水平说,后来的中国历代王朝,肯定要比春秋时代高,粮草花费未必这么惊人。但只要开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历代统治者头大的难题。一粒粮食,往往能难倒多少名臣名将。
不过,对这个问题,现代许多历史爱好者们,也常有疑惑:平日里军人戍边操练,照样也要吃粮食,也很少见缺粮的事。怎么偏偏打起仗来,粮草就吃紧了呢?“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的疑惑,在网络上也常见流传。
其实,这是个极大的误会。
首先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战争时期的军队粮食消耗,要比和平年代大得多。
在和平时期,军队往往驻守在各自的防区,驻扎多长时间吃多少粮,当然有固定数额。但一战战事爆发,必然就要调兵遣将。防御战时需要调兵救援,进攻战要集结重兵反扑。士兵们作战时要吃粮,长途急行军时要吃粮,粮食消耗一下就陡然增大。
而且这个增幅,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前线需求的粮食增加了,当然也要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可是漫漫运输路途,粮食消耗本身就大。一石粮食从后方运到前线,往往就剩下个零头。但即使这样,也要咬紧牙关往前线运。战事拖的越长,粮食供应越像个无底洞。大把的往里填。
所以历朝历代,但凡有军事眼光的帝王,为了解决粮食消耗问题,往往都在运输路线上做文章。比如秦始皇修筑了著名的“秦直道”,北宋为防御辽国,在北方挖掘了密集的水运河道。
为什么说古代打仗最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