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为什么很多人高考后进入大学就堕落了呢?
不自律怨环境?想充满干劲就必须得主动把自己丢进一个能给予自己压力的外界环境中吗?周围人的努力像是必不可少的鞭笞自己前进的鞭子,没了这个鞭子自己仿佛失去了所有动力,那我是不是为了外界而活的奴隶,我的人生属于谁?
只有内生的动力才能长久,真正发自内心去做的才叫自律,这些都源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猜,最关键的点是自我意识,真正要认识到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中心,所有的主支线都能溯回到这个中心,如果能将人生简化成是存在于一个高维空间中的一个结构化的过程的话。
意义是对我而言的,工具资源方法手段环境是为我实现我的目的所利用的,就像为了卷排名而考高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自己获取可以选择更好的资源的权利,而不是为了当排名里的人上人的快感或是满足迎合长辈or同辈贴过来的标签;就像玩游戏只是自己为了获取快乐可以选择的无数方式中的一种,这份快乐要价过高的时候就该停了,别为了不算数的虚拟成就or虚拟人物的无意义的光鲜而牺牲自己所拥有的真实资源……简而言之就是要认清自己是自己人生的唯一主体和中心并认识自己,进而为自己而寻找每一个时间点的明确可行且值得的目标。
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没有被从小培养起来,因而回头才发觉错过了许多,已是自己不可改变的过去,亦不能怨什么,但往后不作为就只能怨自己,代价是自己唯有的人生。被推着牵着走习惯了,连玩游戏玩手机都觉得自己是游戏和手机的附庸,真是很可怕的事情。
我以前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现在有了孩子,反而释然。其实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特别是作为父母——每个人活着已经竭尽全力了。
当我看了钱学森、李安,顾维钧等人传记后,发现,你文中所说的优秀的高三学生说的那番话,仿佛在每个年代,都有类似的人说过。
高三学生能说出上面的话,而不少大学生却会堕落,探究其背后的原因,马哲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因为物质条件不一样,因为经济基础不一样,因为家庭背景不一样,因为社会阶层不一样。
从他律到自律,难免会出现「下滑」,如果这种下滑不能被有效控制,就会最终成为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