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经济政策的内容和背景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07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新挑战,做出适度调整,主动引导社会预期,并增强执行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货币政策走向
货币政策将综合应用汇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定向票据等手段,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在稳健中略显紧缩。
2007年,仍将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定向票据”等综合措施适时调节市场流动性,合理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在防止通胀的同时,稳定房价和股价等资产价格。监管部门将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的贷款,增加对农村、中小企业、助学和就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并控制中长期贷款总量和投放节奏。鼓励和支持扩大消费信贷业务,完善住房贷款定价机制,改进住房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支持合理住房消费。
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形成机制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将继续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增强双向波动的弹性,打破单边升值预期,逐步释放汇率升值压力。还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由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的利率形成机制。
外汇管理体制将有重大改革,改革的内容可能包括三方面:一是本着藏汇于民的思路改革结售汇制度,二是对外汇储备实施公司式管理,三是新增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式将更多元化。
财政政策走向
财政政策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打“组合拳”,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在稳健中显示积极。
2007年,将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赤字规模,调整国债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有促有控,进一步支持农业、科教文卫、就业、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和关系“十一五”规划顺利进行的重点项目建设,制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将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通过调整消费税、提高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等措施,合理引导消费,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征收国有企业红利和垄断行业特别收益金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资源税改革、加速折旧等财税制度,促进节约资源和自主创新。探索制定能源税和环境税体系,逐步实行“绿色税收转型”,即将征税重点转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鼓励增长方式转变和扩大就业。广受关注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工作将进入实施阶段,而增值税转型的试点范围也将扩大。
国际收支政策走向
在传统上,国际收支平衡在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重要,但由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已经非常严重、负面影响已经很大,持续时间也会较长,国际收支平衡在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中的地位将会上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主要调控目标。2007年,国际收支调整政策的重点将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综合运用汇率、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节进出口总量和结构。在扩大汇率浮动的弹性、进一步发挥汇率杠杆作用的同时,将充分利用出口退税、出口关税、加工贸易等手段,限制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出口,调节出口总量,并推动出口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二是积极扩大进口。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知识进口的政策,出台进口的优惠信贷措施;进一步降低部分先进技术设备、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关税,增加战略资源的储备;在检验检疫、海关通关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条件,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加强进口的公共信息服务,组织进口展览会和企业采购,为企业进口搭建平台,降低企业进口成本。
三是扩大对外投资。通过在境外建立经济协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办法,与有条件的国家进行合作,鼓励我国的纺织、轻工、家电、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的企业走出去,在合作区内投资办厂。通过这种方式既减少资本项目顺差,又转移出口和贸易顺差。
货币政策走向
货币政策将综合应用汇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定向票据等手段,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在稳健中略显紧缩。
2007年,仍将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定向票据”等综合措施适时调节市场流动性,合理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在防止通胀的同时,稳定房价和股价等资产价格。监管部门将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的贷款,增加对农村、中小企业、助学和就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并控制中长期贷款总量和投放节奏。鼓励和支持扩大消费信贷业务,完善住房贷款定价机制,改进住房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支持合理住房消费。
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形成机制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将继续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增强双向波动的弹性,打破单边升值预期,逐步释放汇率升值压力。还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由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的利率形成机制。
外汇管理体制将有重大改革,改革的内容可能包括三方面:一是本着藏汇于民的思路改革结售汇制度,二是对外汇储备实施公司式管理,三是新增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式将更多元化。
财政政策走向
财政政策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打“组合拳”,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在稳健中显示积极。
2007年,将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赤字规模,调整国债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有促有控,进一步支持农业、科教文卫、就业、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和关系“十一五”规划顺利进行的重点项目建设,制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将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通过调整消费税、提高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等措施,合理引导消费,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征收国有企业红利和垄断行业特别收益金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资源税改革、加速折旧等财税制度,促进节约资源和自主创新。探索制定能源税和环境税体系,逐步实行“绿色税收转型”,即将征税重点转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鼓励增长方式转变和扩大就业。广受关注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工作将进入实施阶段,而增值税转型的试点范围也将扩大。
国际收支政策走向
在传统上,国际收支平衡在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重要,但由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已经非常严重、负面影响已经很大,持续时间也会较长,国际收支平衡在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中的地位将会上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主要调控目标。2007年,国际收支调整政策的重点将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综合运用汇率、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节进出口总量和结构。在扩大汇率浮动的弹性、进一步发挥汇率杠杆作用的同时,将充分利用出口退税、出口关税、加工贸易等手段,限制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出口,调节出口总量,并推动出口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二是积极扩大进口。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知识进口的政策,出台进口的优惠信贷措施;进一步降低部分先进技术设备、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关税,增加战略资源的储备;在检验检疫、海关通关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条件,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加强进口的公共信息服务,组织进口展览会和企业采购,为企业进口搭建平台,降低企业进口成本。
三是扩大对外投资。通过在境外建立经济协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办法,与有条件的国家进行合作,鼓励我国的纺织、轻工、家电、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的企业走出去,在合作区内投资办厂。通过这种方式既减少资本项目顺差,又转移出口和贸易顺差。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