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事情呢?
1. 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家庭作业的数量,以及孩子所交作业的质量。
2. 设置一张时间表, 包括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不要把时间安排在快要上床的时间,因为这时孩子可能已经困倦了。周末的作业最好安排在星期六,不要等到周日的晚上再着急写。
3. 鼓励你的孩子把家庭作业分成“我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和“我需要帮助的”。家长应该只帮助做好孩子不能独立做的那部分, 例如听写等。 这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性。
4. 给孩子定个规矩,在完成作业之前,不容许看电视或玩耍。
5. 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光线明亮,环境安静无噪音,有利孩子集中注意力,也有利孩子的眼睛卫生。
6. 对孩子完成作业好的表现及时表扬,注意表扬要具体、直接。比如,说:“听写20个生词,你答对了19个,比昨天有进步了。”
家长该怎样做?那么针对这个情况,父母究竟该如何去处理,才能帮到孩子,又不伤害到孩子呢?
1、先放下自己的焦虑
首先,父母在决定给孩子辅导作业时,应该放下自己在工作中,生活中所有的焦虑,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去辅导孩子做作业。这样做在辅导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对孩子而言也会更加的公平,更不会因为自身焦躁的情绪而伤害到无辜的孩子。
2、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
学校,家庭,社会是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三个重要环境因素,在家庭环境中,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营造出一个温馨的氛围,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中,不断地学习成长。切勿出现吼骂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一进入这个家庭,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尤其是写作业的时候父母的到来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焦躁的情绪。
当然要想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这个离不开父母的耐心辅导,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尽量的克制住自身的脾气,不要出现让孩子抵触的情绪。
3、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机会
有些父母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直接告诉孩子,因为然后让孩子去答下面的所以。从来不给孩子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当孩子说出我认为的时候,父母就直接开始反驳孩子的想法,直接冲孩子说,“你认为什么,错的就是错的,不给孩子自身表达的机会。”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孩子又怎么能获得成长呢。只有明白孩子为什么出错,才能从出错的点去撬开孩子的思维。真正的起到帮助孩子辅导功课的作用。
平平和老公平时在外面打工,女儿今年已经上初中了,成绩特别差,无奈的两口子就放弃了外面的工作,不得不回家发展。平平专门在家辅导孩子的日常作业,总是被孩子的各种天真无知的想法弄得几近崩溃。有的数学题目,平平讲了无数遍,每次问孩子,孩子都说知道了,结果考试的时候还是出错。
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愿意跟妈妈说实话呢?其实并不是孩子不愿意,而是不敢,因为每次和平平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平平就有一种愤怒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才让孩子开始变得自卑,不敢提出疑问。每次平平说会了,妈妈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试问这样一种情绪的引导之下,孩子又怎么敢去和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呢?
4、跟孩子地位对等,换位思考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小学的时候,自己还能辅导孩子功课,但是当孩子渐渐进入了高中,对孩子的功课父母也是一无所知,有些孩子甚至可以教育父母,这就是因为地位的不对等所造成的。
父母所经历的比孩子多得多,所以在小学的时候,有些父母还能辅导孩子功课,在孩子渐渐长大之后,孩子的见识面广了,超过了父母,父母反而不如孩子了。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对父母做出同样的行为,父母一定会教训孩子,翅膀硬了,开始目无尊长了。那么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否考虑过孩子,他仍然只是个孩子。这或许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永远不能和孩子站在平等的角度。
第一个问题:过于急躁
知识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地理老师详细讲解江苏省的地形地貌,课后你能在地图上一眼就能看出江苏的轮廓,但作业是让你手绘出江苏省的轮廓以及各市的边界,几乎没人能完成。因此听懂、看到能明白,与自己可以独立输出的差别
孩子做作业时出现一些无法直接写答案、需要思考、甚至反复揣摩不得解的问题,是正常的。不是孩子笨、孩子不努力、孩子故意气你才做出的行为。
做得好的家长,会给孩子时间,让他耐心去想。当孩子求助时,与他们讨论,给与启发,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事后还不忘鼓励,以培养他的自信、对数学的兴趣。
如果孩子经常速度慢、读不懂、理解慢,半小时做完的作业可能要一小时才能完成,有必要学习一些诸如“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的快速阅读方法,能有效提高阅读者的阅读速度、快速理解和重点记忆,其次对注意力、阅读理解思维、记忆力也有些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有问必答
有些家长态度很好,但属于保姆式辅导,这会造成另外的问题。数学学习,或者说得更具体一些,数学考试,归根结底考察的是孩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看到他不会,就第一时间给讲解,不要孩子一问,就直接给答案。最多边讨论边引导,最终或真或假,营造出一种“孩子是靠自己思考解决了问题”的表象,这是一切意愿和信心的基石。
第三个问题:不管不问
思考虽然通向广阔,但在起点处,它是一条需要有专人指引的难走小径。想让孩子纯凭自己走上这条路,概率实在有些低。在上学的早期,需要家长投入不少精力,才能在漫长时间内培养出来。如果从一开始就不管不问,有点推卸责任的嫌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