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历史是什么?

 我来答
休闲娱乐助手之星M
2021-04-27 · TA获得超过5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3万
展开全部

相声一词,古作象声,原指模拟别人,又称隔壁相声。经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进一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摹拟口技等曲艺形式而形成,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

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为单口笑话,名称随之转变为相声。后逐步发展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经过多年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晚清年间,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各地也有“方言相声”。

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单口相声特点:

1、叙述人的客观态度

相声这种表演形式主要是由相声演员用叙述的方法把一段故事说给观众,表演单口相声的演员可以叫做叙述人。由于叙述人把他所熟悉的事物,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说给观众听,这就决定了叙述人在叙述故事过程中以采取客观的态度为主。

因而单口相声只要求叙述人把故事具体、生动地讲出来,叙述人的性格不直接影响所叙述的事物本身。这样,叙述人完全可以以第三者的身分在剧情以外自由地把故事全部过程叙述出来。如《巧说媒》中的一段。

2、叙述人在叙述里的两重性

叙述人为了把他所熟悉的故事按照当时发生的具体形态表达出来,有时也进入剧情里去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可是他又不完全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束缚,他可以进出剧情之外作客观的叙述。如传统相声中的一段。

3、叙述人对所叙述的事物的主观评价

因为叙述人叙述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内部的矛盾和缺陷揭示出来,所以在叙述过程裹,演员对故事常常直接加以评价。一般相声演员把这叫做“自己系‘包袱儿’”和“自己抖‘包袱儿’”。如上面所引的例子:“赌气一扭脸儿,唉,衣裳襟儿就掉在火盆里啦!”这就是逐渐把“包袱儿”系好。

又如:“你这皮袄要照这么烧哇,可就坏啦!”这是把“包袱儿”解开。又如:“你看,急啦不是!”这是抖搂“包袱儿”。那还不急!“这句话不是故事中的人物说的,而是叙述人以第三者的口气,直接表示出来的态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单口相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相声

ray聊教育
高能答主

2021-04-27 · 解答你所关心的各种问题
ray聊教育
采纳数:5256 获赞数:132716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根据古籍记载,相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类似的形式,这种滑稽和戏谑的表演形式就是最早的单口相声。后来,经过不断融合发展,相声才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讲究说学逗唱的滑稽性舞台表演形式。

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两个人表演的“参军戏”,由于这种表演相声的演员常是军营中的幕僚,又称“弄参军”。弄参军是一种对口相声,一个人穿绿色衣服,手持简策,扮作机灵滑稽的参军;另一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扮作愚蠢可笑的苍头,互相笑骂、戏弄,甚至扑打。

到了宋代,街头集市上已有了专门“打砌”和“说诨话”的艺人,他们插科打诨、说学逗唱,使对口相声又有了新的发展。到了元、明、清代,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相声表演也日益丰富多彩。

相声的表演要求。

相声演员既不是像评书及其它曲艺演员那样主要以叙述者的身份进行表演,也不像戏剧演员那样以剧中角色的身份进行表演,是以对话者的身份进行表演。相声演员所使用的语言不是叙述性的语言,而是对话性(即问答式)的语言。

在子母哏类型的相声中,这一点比较明显。其实,在一头沉类型的相声中,逗哏和捧哏的演员同样是在进行对话。逗哏演员的话语在内容上虽然确实有叙述的成分,但在形式上仍然表现为与捧眼演员之间的对话;在这里,叙述的内容只能作为答话说出来,而不能脱离具体的对话环境去讲故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