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通用33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1
我刚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觉得很感动,让我来跟你讲述一下,这部电影的内容吧!
在一个没有一位老师,懂得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学校里,有一群“坏”孩子。老师都对孩子们无能为力,所以孩子们就开始捉弄老师,在孩子的恶作剧下,一位老师被伤到了眼睛。直到一位爱好音乐的代课老师马修的来到,马修老师为了更好的认识同学,他让孩子们在纸条上写自己的姓名、年龄、长大后的梦想等。马修老师发觉孩子们很有音乐天赋,就组建一支合唱团,在他的耐心的指导下,大家都有很大的改变。后来马修老师要回去了,孩子们就折一些纸飞机,并在飞机上写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来告别他们喜爱的马修老师。
看完后,我好感动,这位老师相信音乐能改变这群孩子,他不仅让孩子们懂得音乐,而且更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一位好的老师,可以改变一群孩子的人生。
这部电影真是百看不厌啊!希望读者也能观看这部《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2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向我们讲述了一所叫“池塘之底”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捉弄老师、打架、逃学简直是家常便饭。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校长非常暴力,制度订得很死,把学生当犯人一样管理。老师面对这些顽皮成性的学生,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把学生当牛一样看管。
一个叫马修的音乐代课老师来到这所学校,他非常有才华和远见,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他没有像校长和其他老师那样放弃学生。马修老师首先到学生们中间去发现有音乐天赋的人,再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合唱团。刚开始校长很反对。可是,学生们的歌声感到了女伯爵,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学生们在歌声中找到了自尊,学生们的坏习惯在歌声中得到了改变,他们的人生也因此改变。非常遗憾的是马修老师被校长开除了,在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因为害怕被关禁闭,只能从窗户里放纸飞机,飞机上写着与马修老师告别的话。一个好老师,一个深受学生和同事喜欢的好老师,就这样被校长开除了,但是很欣慰的是,马修老师带走了一个孤儿,一个把他认爸爸的孤儿。
看完电影,我闭目沉思。只会体罚学生的老师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只有用爱才能改变学生,改变学校。电影中的马修是一个好老师,电影中的学生喜欢他,我也喜欢他。我更希望:我们老师能像马修一样用心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呵护学生,让我们从这里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3
这部电影是讲述一名代课老师教一群学生唱歌的故事,原来的老师喜欢只要学生一犯错,就要体罚。而这名老师很有耐心,他会慢慢带着学生们引入音乐的世界,这些学生中,有一位叫皮埃尔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十分有音乐天赋的人,可因为他的性格有一些羞涩,所以没有发挥出来。不过,在马休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地发挥出了自己的音乐潜能,并成为了这个合唱团的领唱。
这部电影的结局很感人,一个小男孩的父母双亡,可他还是坚信他们一定会来接的,于是他每个星期六都等着他父母来接。不过,最终马体老师带着他走了,那天也正好是星期六。这个结局让我感觉到这名男孩很想得到父母的爱,马体老师帮他完成了他的心愿。
这部电影里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院长。他是一个很自私自利的人,一位女伯爵夫人来教养院参观,院长让音乐班的同学表演合唱,女伯爵夫人听得很入迷也很深受感动,于是并问马休老师是谁要组建这个合唱团的,结果院长抢答了马体老师的话说是他自己组团的!院长虽然受到女爵士很高的赞赏得到了很大的荣誉,却在学生们心中的位置一落千丈。所以,我们不能自私,如果得了荣誉应该和在大家一起分享,而不是独自享用。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给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多多欣赏这种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4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好老师和一位“坏老师”的故事,通过鲜明的对比方式,让我印象深刻,并懂得了一些道理。
先讲这位“坏老师”吧。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不懂学生、可恶至极。他平时只会一味地体罚教育学生,而不懂用规范的言行举止去引导,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让我十分痛心又揪心的是,长期用这种惩罚式管理会带来恶劣的结果。影片中有位同学在一次恶作剧时,没想到却把老师的眼睛给弄瞎了;在追究责任的时候,这位学生竟然跟报名老师随便报了一个学生。真是好笑至极,让人觉得一味地体罚教育必将适得其反。
那这位“好老师”又是怎么做的呢?他的教育方式和“坏老师”截然不同。面对皮埃尔的种种小把戏,他选择了一次又一次的包容对待,并真情沟通。比如,有次皮埃尔往他头上扔墨水,他使用了包容引导,通过沟通鼓励这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最终,皮埃尔终于被感动了,改掉了一些坏习惯。
可见,管理学生选对方式是多么重要。尊重学生,都与学生沟通,加以言行引导,远远胜过那种“叫破嗓子”、“手口并用”体罚教育。当然,作为学生也要理解老师的“苦心”加“用心”,一起行动。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5
孙传开“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这是一位评论家为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写下的一段话。《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马修,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马修的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就组织了一支合唱团,让每个孩子都找到了新的有价值的自己。
片中有几个情节更是让我记忆深刻。马修第一次进学校时,在门口看见了一个叫佩皮诺的小男孩,才知道小男孩每周六都会在学校门口站着,等着是为了等自己的爸爸来接他,可是事实上,他的爸爸早已去世,学校里的学监告诉男孩这个事实,可男孩不肯相信,因为他坚信爸爸会在周六那天来池塘之底接他。在故事结尾,在马修离开学校的那天,佩皮诺带着自己的行李要跟马修走,因为此时的他已认定马修就是他的爸爸,而这天正是星期六。马修作为老师真是付出了自己的精力与爱心。影片呈现出美好的一面,同时也在揭露那恶的一面。片中的校长是个虚伪、虚荣的男人,他把孩子们当成那些罪犯,对他们进行体罚,一开始他强烈反对合唱团的组成,后来因为孩子们纯洁美妙的童声得到了众多高贵地位人士的欣赏,校长便又举双手赞同。可见此人的两面性。也正是因为校长对学生的这种看法,态度,使得后来的转学生蒙丹放火烧了学校,片中并没有直接描述,而是给了一个场景就是:山下的学校冒着浓浓的烟,而蒙丹站在山上,抽着烟,得意的一笑。聪明的观众我想应该知道这件是谁干的吧!此时的马修正带着孩子们在山里玩耍,可以说是马修救了这些孩子的命,可校长却觉得是因为马修的失职而造成了大火,把马修辞退了。最后一个场景更是让我感动,校长不让孩子们去送马修,马修一个人走了,显得好孤独。此时从空中飘下来一架架纸飞机,里面是孩子们的祝福和签名。马修抬头一看,窗口全是孩子们的手在向马修告别。因为围墙太高,所以只好伸手做最后的告别。马修一下子变的好幸福,他在校门口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是伟大音乐家马修可是,谁又认识我呢?”
我在欣赏这部影片时,几次眼泪在眼里打转,有欣慰,有同情,有反思,有对照。马修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去意会,而非言传所能领悟的,他遵守制度,并不象以往刻画的此类人物那样藐视制度和管理;马修是伯乐,他挽救了许多孩子的心灵,培养了出了皮埃尔这样的合唱指挥家;他认真执着,同时他也有不能改变和无法挽回的学生,但是他在尽自己的所能做着可以做的事情。放牛班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马修,皮埃尔是幸运中的幸运,如果没能遇见马修,他极端又叛逆的性格将给他一个黑暗的未来。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能这般幸运,能够碰得见马修这样的伯乐。问题学生在每一所学校,在每一个班级都有存在,我们提及他们总是充满了厌恶,有马修出现吗?包括我自己,我有过他的伟大吗?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应该看到想到: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我们怎么去发现,怎么去挖掘,怎么去引导。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用发现的眼睛,去寻觅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心的寻找孩子们的有点和点滴进步,或许我们每一次真诚的表扬,每一次的宽容,都会给他们一份自尊和自信,让孩子们更加茁壮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看到自己的“春天”。这正是《放牛班的春天》带给我的感动,为现实中不易得到的而感动。
在高中的时候,我曾经是贝塔斯曼书友会的一名会员,那时我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免费收到书友会一些免费介绍新书的资料,也就是在那时,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当时它是作为为数不多的影视制品向会员推荐的,从其中的简介中,我隐隐感到这是一部充满温情,感动的电影。虽然我对《放牛班的春天》也很感兴趣,不过自己一直没有机会看到它。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渐渐淡化了对这部电影的印象,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再次与这部电影不期而遇,一下子唤起了昔日我对它的期待,也让我在心底暗暗庆幸,自己几乎错过了一部电影。
电影的开始很平淡,两个老人的相遇,对曾经年代的怀念,电影采取了倒叙的手法,有点像《泰坦尼克号》。情节也很简单,讲的是一个老师与一群学生的故事。
当麦神父在电影刚刚开始就因学生的调皮而受伤时,让我们没有见到那一群学生便感受到了他们是多么不容易被管教,所以当马修老师首次进入教室便被捉弄也就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了,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当教室乱作一团,院长进来维持秩序并大声质问时,马修老师对孩子们袒护的态度。也许这正是他试着走入孩子们之间的第一步。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理解,交流与宽容。孩子们的调皮捣蛋也许只是天性使然,也许是缺少倾诉的对象,但并非不可救药。尤其像孩子与大人们之间这样的情况更容易出现代沟和隔膜,院长简单粗暴的体罚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相反,可能只会引起同学们更强烈的叛逆,也只会在孩子们的童年里留下一片阴影。而马修老师则试着走入他们的内心,于是在第一堂课上,他就让每个人写下他们的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尽管结果五花八门,但这样的方式却让孩子们认真的思考了自己的未来。同学们也由此感到了新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
马修老师与院长不同,他不会随便的体罚学生,那怕学生们真的让他很生气。相反他往往在不同场合维护着孩子们。然而即使要惩罚学生,他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就好像他让乐格克去照顾麦神父而不是将他送到校长室去接受体罚一样,所以当我们看到乐格克因自己的错误做法而流泪时,我们也就感到了马修老师的做法的真正目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6
首先,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推荐的这部很有教育意义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虽然,我只看了一遍,但它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所名叫“塘底”的学校里有一群“问题学生”和一群“问题老师”之间发生的事,再加上一个暴力的校长,让这些学生更加无可救药。后来,来了一位善良、有爱心的新学监马修,在他博大的宽容心下,孩子们被感化了。同时,他也发现了孩子们的优点,并且用音乐和孩子们沟通交流。可自私自利的校长看不惯,解雇了马修老师。孩子们被关在教室里,不能为老师送行,只能在窗口挥动小手和老师告别,还用写满祝福语的纸条折成纸飞机飞出窗口,送给老师。老师很高兴,临别时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这群孩子是善良的,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只是很少有人去理解他们。老师需要尊重,孩子们也同样需要尊重。只有尊重别人的同时,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让我们学会尊重!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7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开始时我并没有看懂,有一点儿漫不经心、迷惑不解,可看完时我却感慨万分、感动不已。
噢!“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也就是“放羊”的意思,指的是那些行为品德不好的学生。面对这样一群“放羊”的学生,通常的老师总是会摇头叹气,表示无能为力。可是新来的马修老师却创造出了一个奇迹,他用音乐打开了孩子们封闭的心灵,帮助他们走进了自己快乐的春天。
这部电影有两个地方让我很感动。第一次是合唱团在表演时,领唱莫郎奇因为犯错被罚正沮丧地站在一边,他以为老师不会让他唱了,可当第一小节唱完后,马修老师突然转身示意他开始独唱,莫郎奇高兴极了。他带着一种骄傲、一种幸福和一种宽恕后的满足感唱完了歌曲。从他的眼神里,马修老师读出了莫郎奇第一次学会了感激。
第二个让我感动的地方是,马修老师被校长开除,他很伤心。没有想到的是,一双双小手在窗户里向他挥动着告别;一架架从窗口飞出的纸飞机上写着孩子们的真心祝福,马修看完了这些纸飞机,不再伤心,他感动、幸福回家后,我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眼前总能浮现出孩子们天使般的笑脸,听到他们天籁般的歌声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8
老师运用了一次课的时间让我蜜看了这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一部教育片,是讲一位代课老师在一所特别的学校代课,这所学校如何特别呢?它是专收那些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可以说,进去那所学校的孩子,都是被社会放弃的。
代课老师的名字叫马修,马修老师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老师,虽然最后还是被学校解雇,但他的那种对孩子的教育,使孩子们在这黑暗的“监狱”中看见一丝光芒。他们看见,原来,他们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皮埃尔,是这所学校的其中一位学生,马修老师发现,他有音乐的天赋,因为上帝赐给他天使般的嗓子,于是马修老师告诉了皮埃尔的母亲,之后皮埃尔的母亲帮他找了一间音乐学院,五十年后的皮埃尔,成为了一名音乐的指挥家,要不是马修老师的发掘,孩子们的将来,真是不可想象,我就想起这一句话:埋没人才,就像中国的一则故事,没有伯乐,哪来的千里马。
《放牛班的春天》这一部电影,让我有许多感触,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些希望。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9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总体的感受,就是感动。感动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克莱门特马修那充满爱的教育所喷射出的动人旋律,感动的是那一张张绝望得让人惊讶的幼小面孔露出的充满无比朝气的希望,“池塘之底”不再是一堆烂泥,它已破泥而出盛开出朵朵洁白的水莲,在灿烂的阳光里摇曳多姿。马修那一开始遭到校长和其他教师极度怀疑、与“行动――反应”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教育新理念也悄悄表现出了冲破阴霾的巨大力量,爱的教育已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看了这部影片,对于我们教师,我想意义最大的,应该是马修的爱的教育理念带给我的心灵碰撞。首先,马修要恶作剧弄伤马桑的乐格克承担责任,可是乐格克在侥幸逃避了校长的三秒后,又遗憾地错失了马修宝贵的十五秒,马修气愤地决定将他送往校长办公室。在途中极度害怕的乐格克乞求宽恕,当马修看到另外一名犯错的孩子被禁闭三天后又被抽打得声嘶力竭后,他还是意识到可以用另外的人性化方式私下处理――去医务室照看马桑,以感觉生命的脆弱与可贵,直到康复为止。马修实在不忍心一个孱弱幼稚的心灵,遭到校长无情地鞭笞与践踏。
接着,马修请被前任教师评为“天使的脸蛋,魔鬼的身材”的莫杭治监管课堂秩序没有任何讽刺与挖苦,而是很认真地请他担任“小老师”。但是,当他处理好乐格克事件后回往教室,却发现莫杭治在黑板上画出了他秃顶的肖像速写。面对这一场景,马修没有选择这个学校一贯的“行动――反应”的教育方式,而是选择了爱的力量,他因势利导地还莫杭治一个肖像素描,滑稽幽默,此时孩子们对这位老师的“另类”处理问题学生的方式感受到了一丝丝莫名的温暖,这种温暖是他们以前所无法想象的。
最后,马修让孩子们写下心愿的纸条,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理想,一项被野性纵容惯得孩子此时显得格外认真,教室里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出奇的安静,孩子们此刻投入地倾听着发自遥远心底久违的心灵之声,纯真归来,美好回来,孩子们都沉浸在马修营造的氛围里,感觉到了异样的快乐!在这些基础上,不经意间,马修又发现了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他充分发挥自己在音乐上的才能,引导孩子们学习音乐,并根据孩子们的特点给他们定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即使什么也不会的孩子也绝对能让他发挥自己的作用,当“乐谱架”,当指挥官“助手”等。马修成立了合唱团,这个在学校顿时轰动了,校长觉得尤其不可思议,这群让人头疼得抓狂的问题儿童,还能学习音乐成立合唱团?校长为了让马修碰碰壁,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而事实证明,马修用他无比的音乐热情打开了每一个孩子因失望而紧紧关闭的心门,唤醒了他们渴望被尊重的心灵,孤独、自卑、对抗、顽劣正一点一滴地消融。
看了这部影片,对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是一个启发。教育的路途不是一帆风顺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每个教师能够够适时调整教育方法,切忌机械粗暴。教育的最基本情感是师爱,师爱是灯,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师爱是桥,让学生通向成功的彼岸。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10
读了放牛班的春天后,我感到老师是多么的强大,值得尊敬!使我又一次受到了良好的师尊教育。“池塘之底”是一个住满调皮孩子的学校,因为里面有许多都是父母离异,没有人管孩子,所以非常调皮。
马修是一名刚被调到这所学校的新学监,校长是一个性格暴戾的人,我真不明白怎会有这样的校长,他虐待学生,大家都讨厌他,但是太怕了。马修以前是一名音乐家,他总拿着一个包夹,因为他决定教孩子们音乐,马修很幽默,对孩子们非常好,大家都很有兴趣地学,如果马修看见哪个孩子要被校长罚了,他回去求情,他十分善良!
贝比诺很可怜,父母死了,他不相信,校长就骗他星期六父母就来了。马修发现莫安琦很有音乐的天赋,所以成了他的合唱团的独唱。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了,可是谁知道呢?一场大火就灰飞烟灭了,其实马修救了孩子们,因为他带他们去玩捉迷藏了,但是校长却为他没有看守学校而解雇了马修。之后,其他的老师投诉了校长,这所学校就这样消失了。贝比诺无处可归,执着的请求马修带他走,马修心软就带他走了。
马修用他的方式造就了善良的孩子们,我为哈山校长的残忍而感到十分愤恨,对孩子的遭遇而感到十分心疼,对孩子们遇到马修而感到十分开心,对被比诺的执着而感到十分快乐!我还是不能忘记马修临走的那天,孩子们把门锁起来(不让校长阻止)对着窗口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祝福扔给马修,对着窗口合唱送行!马修幸福得流下了眼泪,他曾说过,虽然他没有妻子,但他有六十个孩子!?这部电影真的很励志,他告诉我,要看准自己的优点,有了梦想,就去追梦,只要真心的对待一个人,就一定有回报!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1
我刚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觉得很感动,让我来跟你讲述一下,这部电影的内容吧!
在一个没有一位老师,懂得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学校里,有一群“坏”孩子。老师都对孩子们无能为力,所以孩子们就开始捉弄老师,在孩子的恶作剧下,一位老师被伤到了眼睛。直到一位爱好音乐的代课老师马修的来到,马修老师为了更好的认识同学,他让孩子们在纸条上写自己的姓名、年龄、长大后的梦想等。马修老师发觉孩子们很有音乐天赋,就组建一支合唱团,在他的耐心的指导下,大家都有很大的改变。后来马修老师要回去了,孩子们就折一些纸飞机,并在飞机上写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来告别他们喜爱的马修老师。
看完后,我好感动,这位老师相信音乐能改变这群孩子,他不仅让孩子们懂得音乐,而且更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一位好的老师,可以改变一群孩子的人生。
这部电影真是百看不厌啊!希望读者也能观看这部《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2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向我们讲述了一所叫“池塘之底”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捉弄老师、打架、逃学简直是家常便饭。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校长非常暴力,制度订得很死,把学生当犯人一样管理。老师面对这些顽皮成性的学生,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把学生当牛一样看管。
一个叫马修的音乐代课老师来到这所学校,他非常有才华和远见,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他没有像校长和其他老师那样放弃学生。马修老师首先到学生们中间去发现有音乐天赋的人,再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合唱团。刚开始校长很反对。可是,学生们的歌声感到了女伯爵,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学生们在歌声中找到了自尊,学生们的坏习惯在歌声中得到了改变,他们的人生也因此改变。非常遗憾的是马修老师被校长开除了,在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因为害怕被关禁闭,只能从窗户里放纸飞机,飞机上写着与马修老师告别的话。一个好老师,一个深受学生和同事喜欢的好老师,就这样被校长开除了,但是很欣慰的是,马修老师带走了一个孤儿,一个把他认爸爸的孤儿。
看完电影,我闭目沉思。只会体罚学生的老师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只有用爱才能改变学生,改变学校。电影中的马修是一个好老师,电影中的学生喜欢他,我也喜欢他。我更希望:我们老师能像马修一样用心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呵护学生,让我们从这里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3
这部电影是讲述一名代课老师教一群学生唱歌的故事,原来的老师喜欢只要学生一犯错,就要体罚。而这名老师很有耐心,他会慢慢带着学生们引入音乐的世界,这些学生中,有一位叫皮埃尔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十分有音乐天赋的人,可因为他的性格有一些羞涩,所以没有发挥出来。不过,在马休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地发挥出了自己的音乐潜能,并成为了这个合唱团的领唱。
这部电影的结局很感人,一个小男孩的父母双亡,可他还是坚信他们一定会来接的,于是他每个星期六都等着他父母来接。不过,最终马体老师带着他走了,那天也正好是星期六。这个结局让我感觉到这名男孩很想得到父母的爱,马体老师帮他完成了他的心愿。
这部电影里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院长。他是一个很自私自利的人,一位女伯爵夫人来教养院参观,院长让音乐班的同学表演合唱,女伯爵夫人听得很入迷也很深受感动,于是并问马休老师是谁要组建这个合唱团的,结果院长抢答了马体老师的话说是他自己组团的!院长虽然受到女爵士很高的赞赏得到了很大的荣誉,却在学生们心中的位置一落千丈。所以,我们不能自私,如果得了荣誉应该和在大家一起分享,而不是独自享用。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给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多多欣赏这种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4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好老师和一位“坏老师”的故事,通过鲜明的对比方式,让我印象深刻,并懂得了一些道理。
先讲这位“坏老师”吧。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不懂学生、可恶至极。他平时只会一味地体罚教育学生,而不懂用规范的言行举止去引导,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让我十分痛心又揪心的是,长期用这种惩罚式管理会带来恶劣的结果。影片中有位同学在一次恶作剧时,没想到却把老师的眼睛给弄瞎了;在追究责任的时候,这位学生竟然跟报名老师随便报了一个学生。真是好笑至极,让人觉得一味地体罚教育必将适得其反。
那这位“好老师”又是怎么做的呢?他的教育方式和“坏老师”截然不同。面对皮埃尔的种种小把戏,他选择了一次又一次的包容对待,并真情沟通。比如,有次皮埃尔往他头上扔墨水,他使用了包容引导,通过沟通鼓励这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最终,皮埃尔终于被感动了,改掉了一些坏习惯。
可见,管理学生选对方式是多么重要。尊重学生,都与学生沟通,加以言行引导,远远胜过那种“叫破嗓子”、“手口并用”体罚教育。当然,作为学生也要理解老师的“苦心”加“用心”,一起行动。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5
孙传开“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这是一位评论家为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写下的一段话。《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马修,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马修的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就组织了一支合唱团,让每个孩子都找到了新的有价值的自己。
片中有几个情节更是让我记忆深刻。马修第一次进学校时,在门口看见了一个叫佩皮诺的小男孩,才知道小男孩每周六都会在学校门口站着,等着是为了等自己的爸爸来接他,可是事实上,他的爸爸早已去世,学校里的学监告诉男孩这个事实,可男孩不肯相信,因为他坚信爸爸会在周六那天来池塘之底接他。在故事结尾,在马修离开学校的那天,佩皮诺带着自己的行李要跟马修走,因为此时的他已认定马修就是他的爸爸,而这天正是星期六。马修作为老师真是付出了自己的精力与爱心。影片呈现出美好的一面,同时也在揭露那恶的一面。片中的校长是个虚伪、虚荣的男人,他把孩子们当成那些罪犯,对他们进行体罚,一开始他强烈反对合唱团的组成,后来因为孩子们纯洁美妙的童声得到了众多高贵地位人士的欣赏,校长便又举双手赞同。可见此人的两面性。也正是因为校长对学生的这种看法,态度,使得后来的转学生蒙丹放火烧了学校,片中并没有直接描述,而是给了一个场景就是:山下的学校冒着浓浓的烟,而蒙丹站在山上,抽着烟,得意的一笑。聪明的观众我想应该知道这件是谁干的吧!此时的马修正带着孩子们在山里玩耍,可以说是马修救了这些孩子的命,可校长却觉得是因为马修的失职而造成了大火,把马修辞退了。最后一个场景更是让我感动,校长不让孩子们去送马修,马修一个人走了,显得好孤独。此时从空中飘下来一架架纸飞机,里面是孩子们的祝福和签名。马修抬头一看,窗口全是孩子们的手在向马修告别。因为围墙太高,所以只好伸手做最后的告别。马修一下子变的好幸福,他在校门口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是伟大音乐家马修可是,谁又认识我呢?”
我在欣赏这部影片时,几次眼泪在眼里打转,有欣慰,有同情,有反思,有对照。马修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去意会,而非言传所能领悟的,他遵守制度,并不象以往刻画的此类人物那样藐视制度和管理;马修是伯乐,他挽救了许多孩子的心灵,培养了出了皮埃尔这样的合唱指挥家;他认真执着,同时他也有不能改变和无法挽回的学生,但是他在尽自己的所能做着可以做的事情。放牛班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马修,皮埃尔是幸运中的幸运,如果没能遇见马修,他极端又叛逆的性格将给他一个黑暗的未来。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能这般幸运,能够碰得见马修这样的伯乐。问题学生在每一所学校,在每一个班级都有存在,我们提及他们总是充满了厌恶,有马修出现吗?包括我自己,我有过他的伟大吗?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应该看到想到: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我们怎么去发现,怎么去挖掘,怎么去引导。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用发现的眼睛,去寻觅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心的寻找孩子们的有点和点滴进步,或许我们每一次真诚的表扬,每一次的宽容,都会给他们一份自尊和自信,让孩子们更加茁壮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看到自己的“春天”。这正是《放牛班的春天》带给我的感动,为现实中不易得到的而感动。
在高中的时候,我曾经是贝塔斯曼书友会的一名会员,那时我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免费收到书友会一些免费介绍新书的资料,也就是在那时,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当时它是作为为数不多的影视制品向会员推荐的,从其中的简介中,我隐隐感到这是一部充满温情,感动的电影。虽然我对《放牛班的春天》也很感兴趣,不过自己一直没有机会看到它。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渐渐淡化了对这部电影的印象,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再次与这部电影不期而遇,一下子唤起了昔日我对它的期待,也让我在心底暗暗庆幸,自己几乎错过了一部电影。
电影的开始很平淡,两个老人的相遇,对曾经年代的怀念,电影采取了倒叙的手法,有点像《泰坦尼克号》。情节也很简单,讲的是一个老师与一群学生的故事。
当麦神父在电影刚刚开始就因学生的调皮而受伤时,让我们没有见到那一群学生便感受到了他们是多么不容易被管教,所以当马修老师首次进入教室便被捉弄也就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了,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当教室乱作一团,院长进来维持秩序并大声质问时,马修老师对孩子们袒护的态度。也许这正是他试着走入孩子们之间的第一步。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理解,交流与宽容。孩子们的调皮捣蛋也许只是天性使然,也许是缺少倾诉的对象,但并非不可救药。尤其像孩子与大人们之间这样的情况更容易出现代沟和隔膜,院长简单粗暴的体罚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相反,可能只会引起同学们更强烈的叛逆,也只会在孩子们的童年里留下一片阴影。而马修老师则试着走入他们的内心,于是在第一堂课上,他就让每个人写下他们的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尽管结果五花八门,但这样的方式却让孩子们认真的思考了自己的未来。同学们也由此感到了新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
马修老师与院长不同,他不会随便的体罚学生,那怕学生们真的让他很生气。相反他往往在不同场合维护着孩子们。然而即使要惩罚学生,他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就好像他让乐格克去照顾麦神父而不是将他送到校长室去接受体罚一样,所以当我们看到乐格克因自己的错误做法而流泪时,我们也就感到了马修老师的做法的真正目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6
首先,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推荐的这部很有教育意义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虽然,我只看了一遍,但它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所名叫“塘底”的学校里有一群“问题学生”和一群“问题老师”之间发生的事,再加上一个暴力的校长,让这些学生更加无可救药。后来,来了一位善良、有爱心的新学监马修,在他博大的宽容心下,孩子们被感化了。同时,他也发现了孩子们的优点,并且用音乐和孩子们沟通交流。可自私自利的校长看不惯,解雇了马修老师。孩子们被关在教室里,不能为老师送行,只能在窗口挥动小手和老师告别,还用写满祝福语的纸条折成纸飞机飞出窗口,送给老师。老师很高兴,临别时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这群孩子是善良的,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只是很少有人去理解他们。老师需要尊重,孩子们也同样需要尊重。只有尊重别人的同时,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让我们学会尊重!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7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开始时我并没有看懂,有一点儿漫不经心、迷惑不解,可看完时我却感慨万分、感动不已。
噢!“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也就是“放羊”的意思,指的是那些行为品德不好的学生。面对这样一群“放羊”的学生,通常的老师总是会摇头叹气,表示无能为力。可是新来的马修老师却创造出了一个奇迹,他用音乐打开了孩子们封闭的心灵,帮助他们走进了自己快乐的春天。
这部电影有两个地方让我很感动。第一次是合唱团在表演时,领唱莫郎奇因为犯错被罚正沮丧地站在一边,他以为老师不会让他唱了,可当第一小节唱完后,马修老师突然转身示意他开始独唱,莫郎奇高兴极了。他带着一种骄傲、一种幸福和一种宽恕后的满足感唱完了歌曲。从他的眼神里,马修老师读出了莫郎奇第一次学会了感激。
第二个让我感动的地方是,马修老师被校长开除,他很伤心。没有想到的是,一双双小手在窗户里向他挥动着告别;一架架从窗口飞出的纸飞机上写着孩子们的真心祝福,马修看完了这些纸飞机,不再伤心,他感动、幸福回家后,我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眼前总能浮现出孩子们天使般的笑脸,听到他们天籁般的歌声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8
老师运用了一次课的时间让我蜜看了这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一部教育片,是讲一位代课老师在一所特别的学校代课,这所学校如何特别呢?它是专收那些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可以说,进去那所学校的孩子,都是被社会放弃的。
代课老师的名字叫马修,马修老师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老师,虽然最后还是被学校解雇,但他的那种对孩子的教育,使孩子们在这黑暗的“监狱”中看见一丝光芒。他们看见,原来,他们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皮埃尔,是这所学校的其中一位学生,马修老师发现,他有音乐的天赋,因为上帝赐给他天使般的嗓子,于是马修老师告诉了皮埃尔的母亲,之后皮埃尔的母亲帮他找了一间音乐学院,五十年后的皮埃尔,成为了一名音乐的指挥家,要不是马修老师的发掘,孩子们的将来,真是不可想象,我就想起这一句话:埋没人才,就像中国的一则故事,没有伯乐,哪来的千里马。
《放牛班的春天》这一部电影,让我有许多感触,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些希望。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9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总体的感受,就是感动。感动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克莱门特马修那充满爱的教育所喷射出的动人旋律,感动的是那一张张绝望得让人惊讶的幼小面孔露出的充满无比朝气的希望,“池塘之底”不再是一堆烂泥,它已破泥而出盛开出朵朵洁白的水莲,在灿烂的阳光里摇曳多姿。马修那一开始遭到校长和其他教师极度怀疑、与“行动――反应”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教育新理念也悄悄表现出了冲破阴霾的巨大力量,爱的教育已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看了这部影片,对于我们教师,我想意义最大的,应该是马修的爱的教育理念带给我的心灵碰撞。首先,马修要恶作剧弄伤马桑的乐格克承担责任,可是乐格克在侥幸逃避了校长的三秒后,又遗憾地错失了马修宝贵的十五秒,马修气愤地决定将他送往校长办公室。在途中极度害怕的乐格克乞求宽恕,当马修看到另外一名犯错的孩子被禁闭三天后又被抽打得声嘶力竭后,他还是意识到可以用另外的人性化方式私下处理――去医务室照看马桑,以感觉生命的脆弱与可贵,直到康复为止。马修实在不忍心一个孱弱幼稚的心灵,遭到校长无情地鞭笞与践踏。
接着,马修请被前任教师评为“天使的脸蛋,魔鬼的身材”的莫杭治监管课堂秩序没有任何讽刺与挖苦,而是很认真地请他担任“小老师”。但是,当他处理好乐格克事件后回往教室,却发现莫杭治在黑板上画出了他秃顶的肖像速写。面对这一场景,马修没有选择这个学校一贯的“行动――反应”的教育方式,而是选择了爱的力量,他因势利导地还莫杭治一个肖像素描,滑稽幽默,此时孩子们对这位老师的“另类”处理问题学生的方式感受到了一丝丝莫名的温暖,这种温暖是他们以前所无法想象的。
最后,马修让孩子们写下心愿的纸条,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理想,一项被野性纵容惯得孩子此时显得格外认真,教室里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出奇的安静,孩子们此刻投入地倾听着发自遥远心底久违的心灵之声,纯真归来,美好回来,孩子们都沉浸在马修营造的氛围里,感觉到了异样的快乐!在这些基础上,不经意间,马修又发现了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他充分发挥自己在音乐上的才能,引导孩子们学习音乐,并根据孩子们的特点给他们定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即使什么也不会的孩子也绝对能让他发挥自己的作用,当“乐谱架”,当指挥官“助手”等。马修成立了合唱团,这个在学校顿时轰动了,校长觉得尤其不可思议,这群让人头疼得抓狂的问题儿童,还能学习音乐成立合唱团?校长为了让马修碰碰壁,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而事实证明,马修用他无比的音乐热情打开了每一个孩子因失望而紧紧关闭的心门,唤醒了他们渴望被尊重的心灵,孤独、自卑、对抗、顽劣正一点一滴地消融。
看了这部影片,对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是一个启发。教育的路途不是一帆风顺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每个教师能够够适时调整教育方法,切忌机械粗暴。教育的最基本情感是师爱,师爱是灯,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师爱是桥,让学生通向成功的彼岸。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10
读了放牛班的春天后,我感到老师是多么的强大,值得尊敬!使我又一次受到了良好的师尊教育。“池塘之底”是一个住满调皮孩子的学校,因为里面有许多都是父母离异,没有人管孩子,所以非常调皮。
马修是一名刚被调到这所学校的新学监,校长是一个性格暴戾的人,我真不明白怎会有这样的校长,他虐待学生,大家都讨厌他,但是太怕了。马修以前是一名音乐家,他总拿着一个包夹,因为他决定教孩子们音乐,马修很幽默,对孩子们非常好,大家都很有兴趣地学,如果马修看见哪个孩子要被校长罚了,他回去求情,他十分善良!
贝比诺很可怜,父母死了,他不相信,校长就骗他星期六父母就来了。马修发现莫安琦很有音乐的天赋,所以成了他的合唱团的独唱。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了,可是谁知道呢?一场大火就灰飞烟灭了,其实马修救了孩子们,因为他带他们去玩捉迷藏了,但是校长却为他没有看守学校而解雇了马修。之后,其他的老师投诉了校长,这所学校就这样消失了。贝比诺无处可归,执着的请求马修带他走,马修心软就带他走了。
马修用他的方式造就了善良的孩子们,我为哈山校长的残忍而感到十分愤恨,对孩子的遭遇而感到十分心疼,对孩子们遇到马修而感到十分开心,对被比诺的执着而感到十分快乐!我还是不能忘记马修临走的那天,孩子们把门锁起来(不让校长阻止)对着窗口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祝福扔给马修,对着窗口合唱送行!马修幸福得流下了眼泪,他曾说过,虽然他没有妻子,但他有六十个孩子!?这部电影真的很励志,他告诉我,要看准自己的优点,有了梦想,就去追梦,只要真心的对待一个人,就一定有回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