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从什么角度来解析人的心里呢?

 我来答
呆萌小怪兽17
2022-07-02 · TA获得超过911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58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95.9万
展开全部
心理学其实就是佛学,它主要讲的就是人生心理学,那如何去分析一个人的心理学呢?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一下宇宙运行有序,万物相生相克,人的心态就从五行这里循环。

例子一:

一个人在童年的时候,所渴望的就是玩具心态,他的父母满足了这个玩具,还不够三天就扔了,又想那个,玩具多了,对玩具产生的一种排斥感:讨厌!

例子二:

随着年龄的长大,童年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多,贪念随着年龄增大也发展起来了。

看着别人的孩子读书,自己羡慕的很,也想读好书来产生一种智慧。

但是有一些孩子,他不喜欢读书,还是喜欢贪玩的时候,所以读书一落千丈。

例子三:

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随着体内发育春心也就开始产生了。有了春心的孩子,多渴望有性爱的冲动,那时候没有干过性爱,什么都是怀着好奇之心干了无忌后果。

当与异性发生性爱的时候,原来性爱是多么的激动,快乐与兴奋。

当性爱连绵不断的时候,时间长了,干多了,对性爱又有一种讨厌感。

例子四:

读完书了,出来 社会 工作的时候,看着别人成天豪车出入,住豪宅的时候,那时候多渴望也拥有这个条件。

当一个人拥有了多数的钱财时候,对钱财也产生了一种讨厌感。

例子五:

当年纪大了,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那时候多渴望的就是身体 健康 ,这个时候力不从心身不由己了。

总结:

人的心态就是这样,没有的东西,努力追求得到,当比较多的时候,对自己这种当初的渴望又成了讨厌感。

满足当初追求时候,当初发心已经成了讨厌感,又去追求另外一个未遇到东西。

人类就是这样,总在宇宙五行这里转来转去的心态。

人类最好回到《心经》的中庸之道,不增不减,不喜欢不讨厌,不净不垢,不生不灭……

欢迎阅读:

自我在发展心理学上来说,一般指自我意识,在婴儿出生以后到小学中年级阶段,大概10,11岁左右,个体是指向外部世界的,就是我们会倾向于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别人的态度,别人的想法,做法,动机,目的,所以我们去学习最基本的知识,用以适应外部的世界。到了青春期,大概11-15,16岁,尤其是13-16岁初中阶段,是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会考虑“我”这个问题,这是自我成长的一个飞跃期,表现为初中生的心理世界十分丰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经常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心理学称之为内省。但也由于经常沉浸于自我思考当中,所以个性容易偏执,表现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特别严重。总体来说,自我成长就是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统一,这个命题一般伴随人的一生,即我应该是做别人喜欢的我?还是做自己喜欢的我?如果在人生某阶段达不到统一,就会产生自我矛盾,严重可能引起心理疾病。另外有一个自我的概率,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三我:本我,自我,超我自我就是家庭,学校教育, 社会 习俗约束的自我,是控制本我欲望的内省。即自我也可以理解为,被 社会 化,法律化的适应 社会 生活的良好自我。自我成长即适应 社会 ,知道应该怎样更好的在 社会 中团体中实现自我价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