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源泉是什么?

 我来答
好声音1718
2022-07-01 · TA获得超过66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2万
展开全部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是生活让我们给了我们写作的素材,但在《不写作,枉为人》这本书里,作者告诉我们只要人活着,生活就一直存在,生活经历的丰富并不是我们写作成功的钥匙。

作者提出,写作的源泉来自于读书和思考。

作者说,生活,不是文章。教学中的人造生活,更不是文章。生活,充其量只是米,而文章是人酿出来的酒。米能酿出什么酒,取决于人,而不是取决于米。

没有哪一位作家学习过怎样“观察生活”,也没有哪一位学者认为其著述是“贴近生活”才写出来, 所有的作家、学者都认为写作最离不开的是读书、思考。

生活,只要人活着,它就在那里。书本,你不读、不悟,它就不在那里。 读了,未必会写;会写,一定要读。是读与思,造就了人,人同化了生活、消化了书本,创造了第二自然——诗文。

其实,写作愁的不是有没有生活,而是有没有自我。

写作,不是对生活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表达自我的独特感受和发现,是生活的生命化与心灵化,是主体的创造。

之所以许多人觉得没有什么材料可写,或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原因不是没有生活,是缺乏自我对生活表象的存留和选择,加工和想象。没有“入心”的生活,再丰富也是肤浅苍白的。

因此,与其说要贴近生活,不如说要贴近自我,贴近自我的心灵世界。

表现自我对生活的感悟,生活的生命化、心灵化,是一刻也离不开想象力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需要生活,更需要想象。想象力是人的一种生命本能,是心灵、愿望的冲动,想象的成果是和人的言语生命力互为因果的。

想象力的发展不能单从事实或经验中去找,应从人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生命力中去培育。

写作需要想象就像飞鸟需要翅膀。通过它,可以让概念的化为形象,物质的变为精神,静止的继续行动,片断的两头延伸,浓缩的使之扩展,散漫的加以集中,并列的相互联结,对立的从中沟通……简言之,小自打个比方,形象地说明事理,大至塑造典型,进行艺术的概括,或提出科学的假说,建构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以至构思通篇文章,都需要借助想象。

写作者如果经过有意识、经常性的“冥想”,具备了想象的能力,便能创造出现实中模仿不到的(高于生活)“人化”的“第二自然”。写作主要表现的不是第一自然,而是第二自然——人化的生活。

绝大部分经历了封建家族兴衰的人并没有写出《红楼梦》,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民有几个写出了《创业史》,许多至今还扎根农村的老知青、在政府部门干了一辈子的公务员,也不见写出诸如《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国画》《梅次故事》一类的好作品。

每一个人都在生活,生活无所不在,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独特的生存空间中,因此,对于写作,不存在生活是否丰富的问题,不存在因为生活贫乏而写不出文章来的问题。

有人认为写不出文章是因为生活的底子薄,应努力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开拓生活面,这种观点显然是值得推敲的。

若要论生活的丰富,恐怕没有一位作家比得上乞丐、流浪汉,也没见几位乞丐、流浪汉写出什么好作品。倒是有不少幽居书斋深居简出的作家佳作颇丰。

你的心灵世界开阔,生活也便开阔;心灵世界贫瘠,生活也便贫瘠。你的想象力能走多远,你的写作疆域就有多大;你的思想有多么机敏,你的文思就有多么充沛。

为了学写作,强制性地去制造生活、观察生活、深入生活、贴近生活,不是一种“愚蠢的偏见”,也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作茧自缚。

所以,丰富心灵是根本。

你喜欢写作吗?经常写吗?爱写,是很值得鼓励的,但是,写作的提高,单靠文字训练是不成的。心灵的陶冶、丰富和升华,是写作的根本。

然而,要做到心灵丰富、精神自由,却不能仅仅在写作课或语文课之内完成,老师和教材只能给你指示一条路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至于如何“修行”,方法很多,也可以说是因人而异的,可也有一些是可以普遍遵循的。比如,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思想人格的熏陶,情意素养的磨练,学识视野的开拓,都需要多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一册教材,“阅读”部分几十篇课文,主要用来探讨学习方法,培植初步的学识,对于涵养思想、增益学问、拓展心灵,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

只要是感兴趣的、有品位的书,可谓多多益善。 也不是读得多就写得好。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宋人陈辅则说:“万卷人谁不读,下笔未必有神。”下笔“有神”与否,取决于怎么读,是否读“破”了。什么是“破”呢?是不是把书翻烂了,就成了写作高手呢?

清代学者袁枚,将读书对写作的作用作这样的比喻:“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指疾病——笔者注)。”

读书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为书里说的都是对的,照单全收。这样读,读得再多也没用。读得越多,可能越糊涂。这些“书呆子”,叶圣陶先生形象地称之为“两脚书橱”、“人形鹦鹉”。

另一种是把读书作为一个认识、思考的过程。 把所读的加以过滤,努力辨别真伪、优劣,从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经过消化变为写作的营养。

厚积薄发,水涨船高。脑子里积蓄得多了,可写的东西自然也就多了。 但是,阅读并不能代替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所以“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

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读“有字书”,还要“读”人生、实践以至苦难这部“无字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做学问不能从书本到书本,得和亲身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透彻地领悟。

要真正了解社会和人生,就要热爱生活,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实践。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无字书”,为什么有人文思泉涌,有人捉襟见肘;所写的诗文,有的光耀百代,有的一钱不值呢?

这就看你是否保持着探究生活的好奇心、新鲜感,能否敞开心灵,去看、听、问,去感受、想象和思考。

从一个小孩的幻想中,你能像鲍尔吉·原野那样感悟到同情心的珍贵,童话一样的诗意吗?一个保姆讲了荒唐的故事,你可能置之一笑,但鲁迅却把它写得妙趣横生。为什么在人家笔下,一只母鸡、麻雀,都有诗意,连贪吃到要把自己嫁给卖糖老头子的小姑娘和嘴巴馋到把同学弄得狼狈不堪的男孩子,都不但不叫人反感,反而情趣盎然?

读书不但是为了丰富心灵,而且是为了读生活,读人的心灵。心灵丰富了、敏感了,再来看同样的生活和人,本来觉得不好写、不能写的东西就变得很好写,甚至能够写出神来之笔了。

文章不但要写生活,更要写内心。生活对每个人都一样,文章却应该是不一样的才好。要能在一样的生活中写出不一样的好文章,关键不是“贴近生活”,而是在于“贴近自我”,观察外部的生活在自己内部心灵中的反映,这叫作“内视”。

经常地“看”自己,看自己情绪的起伏、感情的变化、思想的萌动,久而久之,你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细腻复杂、丰富多彩,你的笔下,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特殊的感受和体验。

是否拥有海的胸襟,诗的情怀,你需要不懈地为之去磨砺、去修炼、去承受、去奋斗。生活一帆风顺,凡事称心如意,安适而满足,对写作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匮乏与缺憾,失败与挫折,往往是人生的也是写作的财富。所以古人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等说法。

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还得“写万篇文”。书本知识与生活感受,要变成好文章,大量地写,不间断地练是必要的。

写作的立意、选材、谋篇、行文等,除了从阅读中借鉴外,也有赖于写作训练。

写作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技能,技能的长进,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甚至是重复性的)训练,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所以,我们在写作训练上也不能有丝毫的怠惰,每天都要写点儿。写信,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写童话,写科幻小说……,只要你喜欢,写什么都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