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有关通辽历史的资料?

想了解一下通辽身为通辽人都不知道通辽的历史`... 想了解一下通辽身为通辽人都不知道通辽的历史` 展开
 我来答
5x5n
2008-02-21 · TA获得超过5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3万
展开全部
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东连吉林省,南临辽宁省,西接赤峰市,北与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毗邻。现有人口310万人,总面积5.95万平方公里。
381480656
2008-02-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东连吉林省,南临辽宁省,西接赤峰市,北与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毗邻。现有人口310万人,总面积5.95万平方公里。
这片辽阔的土地,在历史上并不称为通辽。通辽二字作为地名,产生在1912年末,至今仅有百年。但是这里历史悠久,远在近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人类生息。这里曾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大约在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居民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据考古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生活器具证实,通辽市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胡族和山戎族。春秋时,燕国在如今的通辽市中南部地区,为防备东胡人的入侵而修筑的燕长城遗址,如今在奈曼旗、库伦旗境内仍清晰可辨。这证明最晚在春秋中叶,东胡人便已揭开了通辽地区古代文明的序幕。后来,东胡人为燕国所败北撤,秦王朝统一中国后,通辽地区的中南部属辽东郡与辽西郡管辖,便成了秦的一部分。
西汉初期,匈奴主宰了包括通辽地区境内的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继之而起的是被匈奴控制的东胡族后裔鲜卑族和乌桓族。
汉武帝时,曾三次出兵匈奴后获胜,使通辽地区同内地的联系更为密切,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与繁荣。
东汉末年,鲜卑族首领擅石槐统一了鲜卑各部落,建立了部落军事联盟,包括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域,通辽地区亦属军事联盟的一部分。
南北朝时期,在鲜卑人生活了近五百年的通辽地区,又兴起了新的民族契丹。契丹族自四世纪中叶,就游牧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联盟,受唐朝控制。在隋、唐之际,当时的整个通辽地区,都在以契丹人为地方长官的中原王朝的统一控制之下。各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前任何时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了辽代,通辽地区的畜牧业已十分发达。金王朝建立后,通辽地区行政上归北京路临潢府管辖。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通辽地区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到了元朝时期,通辽地区归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管辖。
明朝统一蒙古高原后,通辽地区又属“三卫”所辖之地,大部分属“扶余卫”管辖。16世纪末,建州女真人兴起在白山黑水之间。其首领努尔哈赤称帝后改国号为“大金”,通辽地区各蒙古部落基本上受其控制。当时这一地区主要有蒙古的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四个部落。到了清朝,改往日的部落制为盟、旗制。这四个部落建立了科尔沁六旗、札赉特一旗、杜尔伯特一旗、郭尔罗斯二旗。四部十旗组成一盟,名为哲里木。会盟于现在科右中旗西哲里木之地。至此,这一地区正式名为哲里木盟。
清代哲里木盟地域辽阔,水草丰美,人口众多,富甲内外蒙古诸部。从清朝初年至中期,地域范围和政权机构比较稳定。这种状况到清朝后期逐渐变化,终于在民国初年导致了通辽地名的产生。
清朝统治者最初在蒙古地区执行严格的封禁政策,严禁汉族流民私自到蒙地垦荒。但到清朝中叶后,许多汉族农民为了谋生,来到东北地区,渐渐进入蒙旗地方开垦。蒙古王公贵族贪图地租之利私自允许,同时清朝政府也无力杜绝这种现象,于是在往昔的蒙古草原上出现了农作物和家庭园艺。后来清朝统治者只好允许蒙旗王公贵族请旨招垦土地,使蒙地开垦公开化。到清末时,清廷又废除蒙地封禁政策,允许在蒙旗地区设官局主持蒙地放垦。到清朝末年,哲里木盟先后放垦蒙荒已达到六百多万垧土地。
为了管理大量垦荒的汉民,清廷在蒙旗地方设置了许多州县,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初期。在民国元年(1912年),科左中旗的卓里格图亲王色旺端鲁布出放自有领地牧场,地域东至巴林他拉,西到爱新庙,南至小细河,北至辽河岸,被称为巴林爱新荒。在出放这段荒地的过程中,选定了第396号镇基,并将该镇基定名为通辽。至此,通辽二字作为地名正式产生。此后,在1913年建立了通辽镇。1918年,经奉天省批准,成立了试办通辽县委员会。1920年开始实行县制,受当时的奉天省管辖。在以后的岁月中,通辽作为县名沿用下来。
位于现今通辽地区的哲里木盟,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同祖国东北其他地区一样,也受到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成立后,在东蒙古地区先后设置兴安南、西、北、东四个省。哲里木盟建置被撤销,大部分地区划归兴安南省管辖。这种区划一直沿续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初期的通辽地区,国民党势力争夺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在这里建立了政权。广大人民群众重新沦入水深火热之中。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采取了正确的政策,肩负起了民族解放的重任。党的优秀儿女来到通辽地区,团结蒙汉各族人民,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在数年的浴血奋战中,多少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了通辽地区蒙汉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们宝贵的年轻生命。徐永清、吕明仁、施介、孙瑞符、麦新……等革命烈士的光辉,永远照耀在通辽的大地上。经过多年的奋斗,哲里木盟终于迎来了解放,人民获得了新生。 建国后,哲里木盟由辽北省划入内蒙古自治区管辖。1951年7月,通辽县的城关区划出设置了通辽市,为哲里木盟政府所在地。1958年10月,通辽县建制撤销,所辖区域并入通辽市。到1964年12月通辽县又重新恢复。到1986年7月,通辽县建置又一次撤销,所辖区域并入通辽市管辖。
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哲里木盟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将哲里木盟和原县级通辽市撤销,设立地级通辽市。在原县级通辽市设立科尔沁区。新设立的通辽市管辖原哲里木盟的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开鲁县和新设立的科尔沁区,并代管霍林郭勒市。1999年7月1日,新设立的科尔沁区正式成立。1999年10月8日,新设立的通辽市(地级)正式成立。
至此,沿用了三百余年的哲里木盟名称停止使用。新设立的通辽市是一块富饶美丽、有待开发的宝地。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人民勤劳,民风淳朴。历史名人孝庄文皇后、僧格林沁、嗄达梅林都出自于这片神奇的热土。这里的文明古老,这里的生活崭新,这里有哈达的深情,这里有友谊的金桥。三百万通辽市人民正在中共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以崭新的面貌、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建设美丽的家乡过程中,掀开了通辽地区历史的新篇章。
回答者:万灵幻 - 试用期 一级 2-20 01:34
元宵节快乐
回答者:电灯等等 - 试用期 一级 2-21 08:26
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东连吉林省,南临辽宁省,西接赤峰市,北与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毗邻。现有人口310万人,总面积5.95万平方公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万灵幻
推荐于2016-03-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东连吉林省,南临辽宁省,西接赤峰市,北与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毗邻。现有人口310万人,总面积5.95万平方公里。
  这片辽阔的土地,在历史上并不称为通辽。通辽二字作为地名,产生在1912年末,至今仅有百年。但是这里历史悠久,远在近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人类生息。这里曾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大约在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居民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据考古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生活器具证实,通辽市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胡族和山戎族。春秋时,燕国在如今的通辽市中南部地区,为防备东胡人的入侵而修筑的燕长城遗址,如今在奈曼旗、库伦旗境内仍清晰可辨。这证明最晚在春秋中叶,东胡人便已揭开了通辽地区古代文明的序幕。后来,东胡人为燕国所败北撤,秦王朝统一中国后,通辽地区的中南部属辽东郡与辽西郡管辖,便成了秦的一部分。
  西汉初期,匈奴主宰了包括通辽地区境内的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继之而起的是被匈奴控制的东胡族后裔鲜卑族和乌桓族。
  汉武帝时,曾三次出兵匈奴后获胜,使通辽地区同内地的联系更为密切,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与繁荣。
  东汉末年,鲜卑族首领擅石槐统一了鲜卑各部落,建立了部落军事联盟,包括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域,通辽地区亦属军事联盟的一部分。
  南北朝时期,在鲜卑人生活了近五百年的通辽地区,又兴起了新的民族契丹。契丹族自四世纪中叶,就游牧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联盟,受唐朝控制。在隋、唐之际,当时的整个通辽地区,都在以契丹人为地方长官的中原王朝的统一控制之下。各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前任何时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了辽代,通辽地区的畜牧业已十分发达。金王朝建立后,通辽地区行政上归北京路临潢府管辖。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通辽地区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到了元朝时期,通辽地区归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管辖。
  明朝统一蒙古高原后,通辽地区又属“三卫”所辖之地,大部分属“扶余卫”管辖。16世纪末,建州女真人兴起在白山黑水之间。其首领努尔哈赤称帝后改国号为“大金”,通辽地区各蒙古部落基本上受其控制。当时这一地区主要有蒙古的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四个部落。到了清朝,改往日的部落制为盟、旗制。这四个部落建立了科尔沁六旗、札赉特一旗、杜尔伯特一旗、郭尔罗斯二旗。四部十旗组成一盟,名为哲里木。会盟于现在科右中旗西哲里木之地。至此,这一地区正式名为哲里木盟。
  清代哲里木盟地域辽阔,水草丰美,人口众多,富甲内外蒙古诸部。从清朝初年至中期,地域范围和政权机构比较稳定。这种状况到清朝后期逐渐变化,终于在民国初年导致了通辽地名的产生。
  清朝统治者最初在蒙古地区执行严格的封禁政策,严禁汉族流民私自到蒙地垦荒。但到清朝中叶后,许多汉族农民为了谋生,来到东北地区,渐渐进入蒙旗地方开垦。蒙古王公贵族贪图地租之利私自允许,同时清朝政府也无力杜绝这种现象,于是在往昔的蒙古草原上出现了农作物和家庭园艺。后来清朝统治者只好允许蒙旗王公贵族请旨招垦土地,使蒙地开垦公开化。到清末时,清廷又废除蒙地封禁政策,允许在蒙旗地区设官局主持蒙地放垦。到清朝末年,哲里木盟先后放垦蒙荒已达到六百多万垧土地。
  为了管理大量垦荒的汉民,清廷在蒙旗地方设置了许多州县,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初期。在民国元年(1912年),科左中旗的卓里格图亲王色旺端鲁布出放自有领地牧场,地域东至巴林他拉,西到爱新庙,南至小细河,北至辽河岸,被称为巴林爱新荒。在出放这段荒地的过程中,选定了第396号镇基,并将该镇基定名为通辽。至此,通辽二字作为地名正式产生。此后,在1913年建立了通辽镇。1918年,经奉天省批准,成立了试办通辽县委员会。1920年开始实行县制,受当时的奉天省管辖。在以后的岁月中,通辽作为县名沿用下来。
  位于现今通辽地区的哲里木盟,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同祖国东北其他地区一样,也受到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成立后,在东蒙古地区先后设置兴安南、西、北、东四个省。哲里木盟建置被撤销,大部分地区划归兴安南省管辖。这种区划一直沿续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初期的通辽地区,国民党势力争夺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在这里建立了政权。广大人民群众重新沦入水深火热之中。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采取了正确的政策,肩负起了民族解放的重任。党的优秀儿女来到通辽地区,团结蒙汉各族人民,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在数年的浴血奋战中,多少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了通辽地区蒙汉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们宝贵的年轻生命。徐永清、吕明仁、施介、孙瑞符、麦新……等革命烈士的光辉,永远照耀在通辽的大地上。经过多年的奋斗,哲里木盟终于迎来了解放,人民获得了新生。 建国后,哲里木盟由辽北省划入内蒙古自治区管辖。1951年7月,通辽县的城关区划出设置了通辽市,为哲里木盟政府所在地。1958年10月,通辽县建制撤销,所辖区域并入通辽市。到1964年12月通辽县又重新恢复。到1986年7月,通辽县建置又一次撤销,所辖区域并入通辽市管辖。
  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哲里木盟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将哲里木盟和原县级通辽市撤销,设立地级通辽市。在原县级通辽市设立科尔沁区。新设立的通辽市管辖原哲里木盟的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开鲁县和新设立的科尔沁区,并代管霍林郭勒市。1999年7月1日,新设立的科尔沁区正式成立。1999年10月8日,新设立的通辽市(地级)正式成立。
  至此,沿用了三百余年的哲里木盟名称停止使用。新设立的通辽市是一块富饶美丽、有待开发的宝地。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人民勤劳,民风淳朴。历史名人孝庄文皇后、僧格林沁、嗄达梅林都出自于这片神奇的热土。这里的文明古老,这里的生活崭新,这里有哈达的深情,这里有友谊的金桥。三百万通辽市人民正在中共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以崭新的面貌、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建设美丽的家乡过程中,掀开了通辽地区历史的新篇章。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