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 我来答
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游戏玩家

2022-07-23 · 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9.7万
展开全部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佛典】

      佛眼看花,花既是世界。佛眼看世界,世界既是花。心美的人观世界,世界如花。世界是心的倒影。淡看人世间,回归自然,本是一种解脱。

      在浩瀚宇宙中,人类如恒沙微尘,虽然渺小,却也自成一界。它表达人类的绝对自由灵魂,有限既是无限,由于视角的不同:一个卑微的个体生命中蕴含着人类的自由精神。一件很小的东西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智慧,也能领悟其所蕴含的独特的美。人生如同花般清莹脱俗。

这如诗如画一样的绝美意境来源于佛经,佛教是人类的一个特殊精神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涉及太深的哲学思辨,人们几乎不得其门,往往被表面形式所迷惑,容易被导入封建迷信的误区。而其实它是研究人类思维的一个模板。他是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了无数先贤哲人的思想。一个一个的佛教案例,都折射出哲学的智慧光芒。人类研究它,并学习它。其实,就是一个精神上的成长过程。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幼年时期走向成熟稳重真正的成年,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仪式。人们通过口口传颂的许多哲学的案例和宗教的故事。来学会如何修身修心,培养道德,建立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这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和人类灵魂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

现在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却反衬出人们精神的孱弱,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和激烈的生存竞争,人们沦为现实的奴隶,失去了自由的灵魂。目前中小学教育是一条单行线,精英式的选拔,使孩子面临着残酷的竞争。他们有的是无奈的选择,只能二选一:要么向上接受高级的教育提高自身,要么向下去技校,学习技能走入社会,直面生存的考验。急功近利式的教育所带来的后果是的教育集团和相关的利益团体捆绑,提高素质教育成了口号。导致教育的产业化,将孩子们从巨大生产线上如产品一样制造出来,按照社会需要订单式培养,出来了只是社会需要的手和劳动工具。教育沦为机器,没有更多资源去培养人。也很少去关注灵魂的成长。孩子们每天面临无休止的作业和补课班的轰炸。更没有时间,修其身、养其性。教育的功能缺失,造成许多人成长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演化成社会问题。

曾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和儿子上完国学经典课。刚好中午,我们走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名叫早香早点的小饭店吃饭,那一天特别热,饭店里人太多,排了老长的队,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在窗边的小桌上慢慢喝着水等着,时间一点都没有过,人依然非常多,等着等着,菜也没上来,孩子不耐烦了,越来越急燥,最后,实在等不了,站起来就想走!菜点了只能等,我坚持让他坐下,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突然爆发,把碗一摔,我们就吵了起来。这是一种教育的失败,在学校学文断字,只学习了一些粗浅的表面字意。背一些孩子自己都不懂的句子,跟现实生活脱节了,这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快餐式急功近利的教育和培训,充斥孩子的一切时间,反而让中国文化的精髓失去了生长空间,中国的古典文化,讲的是从小培养一个人修其身,养其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对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进行严格的训练。而我们现代的学校教育偏重于知识的培养,反而失去了灵魂、精神和道德。更体会不到中国经典国学的那种恬静淡然的心境。于是,饭后我单独拿出了半天的时间,带孩子去受真正的佛家教育。孩子下午还有许多课,我们全部放弃了,去了一座幽静的寺院,在那清幽静谧的环境中,远离都市的喧嚣,看那些和尚师父在贫瘠物质生活中,保持着那种与世无争的淡然心境,这对我和孩子的心灵都是极大的震撼。这里才保持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真正传承!

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佛教和道家老庄思想,是一种极深的哲学,它包含着身心合一的道德。而我们几乎没有时间让我们孩子,用身心去体悟。我非常希望把中国的佛教和道教的哲学思想,传承给孩子们。于是,我就遍翻了东西方的各种思想书籍,想找到一个最好的途径,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把中国的伟大哲学写出来,让我的孩子们能读懂,并能从里面吸收到真正的精华,而不仅仅是去一座寺院里,烧柱香、磕磕头,仅仅停留在外在的表面现象上。因此,我试着通过西方哲学里面的一些简单的故事和明白易懂的哲学推理,来构筑一座通往中国深邃思想的桥梁。

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美意境和庞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和哲学的如何传承下去呢?要想理解如此深邃的思想,而确保我们的思想还没变疯之前,我们必须以迂回的方式去谨慎的靠近,假如我们将这一理论为圆心的话,就必须首先从圆周上开始起步,一点点的慢慢向中心摸索,一直到挖出那智慧顶点里埋藏的最深奥的珍宝!

在这条路上,需要找到一个方法能让我把逻辑过程放慢来观察,这样你就会发现,从佛教的唯识论到禅宗的菩提本无树,最后到庄子的逍遥游和蝴蝶梦。都有西方的哲学逻辑在一一对应,西方的哲学来源于宗教,并且知识一脉相承,他们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经院哲学教育体系,而人们从小就从逻辑和思辨的理论上受到完整的训练。许多西方的哲学经典都能在东方智慧中找到对应的思想。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最终会将我们引入神秘的东方宗教,体味佛教的一花一世界的意境和庄子梦蝴蝶的逍遥自在的精神,达到一个绝对的自由空间!

佛教属于唯心主义哲学。主张通过体悟,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而西方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是巴门尼德、柏拉图、贝克莱、黑格尔等。涉及到知识论和本体论。

认识论 知识来源何处,是否先天就存在于大脑中?

柏拉图看来,理性是人们的心灵所固有的,知识只是理性潜存于心中,借助于感觉的机缘,重新找到自己的过程。认识就是回忆,就是心灵在外物的影响下,唤醒其所固有的理念的过程。他又提出灵魂不灭和轮回说。他写道:“我们的灵魂就在我们出世以前存在过,如果是我们在出世前获得的知识,出世时把它丢了。后来又通过使用各种感觉器官重新得到了原来具有的知识。那么,我们称为学习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恢复我们固有的知识。我们把它称为回忆对不对呢。完全对。”

与之对应的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开悟偈:当时,慧能是一个舂米打杂的小僧,见师兄神秀的菩提偈未见本性,也作了一首与之针锋相对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何其相似。巴门尼德以为 感官 是骗人的,并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巴门尼德很早就从形而上学的经验中,领悟到感官世界的虚妄,而这个感官世界的背后,有一个本身存在的真实世界并能为我们的知识所理解。我们的感官世界证明这个世界是假的,然而却被我们的理性所容纳和利用。从 感性 世界概括出最一般的 范畴 “存在”。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一,连续不可分;存在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是非存在,是假相,不能被思想。他认为,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他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

西方哲学中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洛克。约翰.洛克把弗朗西斯.培根的归纳法,用于心理学。在他的力作《人类理解论》中关于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他否定知识一切先于经验,而生来就具备的,这种先验的理性论。他平静地宣称一切知识来自经验。而且是通过感官获得的。他说:“除非先在感官里。否则心里什么也不会有。人在出生时。心灵是一块干净的白板”。这就是他提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的假设。在认识论上,洛克认为人生下来是不带有任何记忆和思想的。我们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理性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我们对于外界所感知物的观察,或者对于我们自己知觉到的、反省到,我们心灵内部活动的观察。就是供给我们的理智以全部思维材料的东西。这是知识的源泉。从其中涌出我们所具有的或者是能够自然地具有的全部观点。在每一个大到足以被知觉到的物质粒子中。感官经常可以发现他。心灵也发现他。在某种特殊形式下,在我们的感官上生起作用。并且由此使我们生起不同的各种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等观念。感觉经验以一千种方式在上面书写。直到感觉萌生记忆,记忆再生发观念。所有这一切。都引向一个惊人的结论:既然只有物质能够影响我们的感官,那么除了物质我们一无所知。因此,必须接受物质。如果感官是思想的原料,物质一定是精神的材料。除了简单的观念而外我们概无所知,这是我们所不必惊异的。只是有感观从外面得来的,或是由人心反省它自身中的经验得来的,没有其它观点。因此,在超过这个界限。这我们便一无所知。简单观念是一切知识的材料和元素。有了它。人的心灵就可以构造出多种多样的复杂观点。理智一旦储备了这些简单观念。他就能够重复他们,把它们加以比较。甚至于可以用几乎无限多的花样联结他们。因而能够任意制造出新的复杂观念。人的心灵不能制造也不能毁灭简单观念。但能够把它们结合起来,或者把他们并列起来,或者把他们分开来。以便形成各种复杂观念。其实,洛克的白板说和佛教唯识宗的思想一脉相承,都是在研究感官对人精神的作用。

而与之对应的是佛教中有一段著名的公案:风动和幡动。《 坛经 》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 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大概意思:“当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诤论不已。惠能上前说:‘你们辩论不休的原因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躁动,心不清净啊!”其中心思想是知识一直存在心中。

哲学家乔治.贝克莱写出《人类知识原理》,他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按照这个命题。根本不存在任何独立于感觉观念的事物。所谓事物,无非是被心灵实体所感知的一组观念。如一个苹果的存在不是别的,只是红的颜色、甜的滋味、香的气味和圆的形状等等,观念的组合。离开了这些观念,离开了心灵,对这些观点的感知。苹果就无所谓存在。这就是说,事物和观念是同一个东西。他们的存在只在于被心灵所感知。总之,万物皆备于我。他觉得洛克对认识的分析,无非是在证明物质只是精神的一种形式,他本身并不存在。他说:“洛克不是说过我们的全部认识都来自感觉吗。因此。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只不过是对它的感觉,以及从这些感觉中得到的概念罢了”。那么可以断定一个事物,只是一大堆知觉而已。你的早餐,却远比一大堆知觉,来得真实和牢靠。同样,铁锤也是一堆颜色大小、形状、重量、触觉等感觉。这把铁锤对你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他可能一直敲着你的失去知觉的拇指,然后得不到你的丝毫注意。他只是一大堆感觉或记忆,是一种精神状况。就我们所知一切物质都是一种内心状况,唯一实在就是精神。

贝克莱写道:“我认为下面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真理。那就是,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他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源泉。贝克莱从感觉出发,追寻着从感觉到物的主观主义路线走向主观唯心论。贝克莱创立的主观唯心主义,它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根本否定,指出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感觉或感觉的复合,观念的集合等。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这种观点颠倒了主客关系。贝克莱对“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这一观点心存怀疑。他利用经验主义的逻辑提出疑问,他说:“世间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我们并未感受到”物质“或”质料“。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感受到的事物是否存在。他认为,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所感知到的事物之下有”实体“存在,那就是妄下定论。因为我们绝对没有任何经验可以支持这样的说法。

至于,禅宗六祖慧能和神秀师兄的经典故事。指的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一次对决。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虽然,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都已经成为过去,要想找到自由的精神。必须重读哲学,在历史典故中,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中,在和大师的交流中,在哲学家深邃的思想中,吸取养料。这些思想如指路的明灯,在漆黑的夜中,为我们照亮要走的路。它还应该包含大卫.休谟。正如贝克莱有效的消灭了物质那样。休漠也有效地消灭了精神。这些哲学家的一场混战。这一切都荡然无存了。哲学限于自己造成的一片废墟之中。休漠并不满足于驱逐灵魂的观点,来摧毁正统宗教。他还立志打破规律的概念以摧毁科学。自布鲁诺和伽利略以来科学和哲学一样。都大谈自然规律,大谈因果关联。但科学和信仰在这位怀疑主义者面前失去了一切。等待着拯救它们的人。

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对这两者,我不可当做隐蔽在黑暗中或是夸大其辞的东西到我的视野之外去寻求和猜测;我看到它们在我眼前,并把它们直接与我的实存的意识联结起来。前者从我在外部感官世界中所占据的位置开始,并把我身处其中的联结扩展到世界之上的世界、星系组成的星系这样的恢宏无涯,此外还扩展到它们的循环运动及其开始和延续的无穷时间。后者从我的不可见的自我、我的人格开始并把我呈现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这个世界具有真实的无限性,但只有对于知性才可以察觉到,并且我认识到我与这个世界不是像在前者那里处于只是偶然的联结中,而是处于普遍必然的联结中。

于是这条通往自由精神的路上,包含欧洲大陆的唯理论以及精神先验论思想,哲学大家康德,黑格尔等的名言与哲思。最后,在黑格尔的小逻辑中,矛盾体运行的三个过程中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中。在道路的尽头,我们见到了伟大东方的哲学思想在那里静静的发着它夺目的光。我们找到了精神的绝对自由和独立的灵魂。也见到了一花一世界和一叶一菩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 一花一世界 ,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佛典】

“一花一世界”和“一叶一如来”分别指佛教两个典故。指打破常规的思维逻辑,超越物质和时空的限制,达到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哪怕是看普通的事或物,也如佛在菩提树下证道一般,感悟宇宙的境界。用如此观念看现实,如庄子的蝴蝶梦。

第一个 是一个典故“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大概是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对着百万弟子,默然不说一句话,只自轻轻地拈 一枝花 ​,向大众环示一转,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只有迦叶尊者心领神会,展颜会心地一笑。我想一定是迦叶心领神会,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宇宙的秘密、而发自内心微笑。也许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 一花一世界 。参透了人生宇宙真谛,那么一花一草就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如花。

第二个 是关于六祖慧能故事:禅宗第五祖弘忍请徒众各作一诗,以表明各人对禅宗精神的理解。当夜三更,上座神秀自己点着灯,在墙壁写下了自己的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他用比喻说明禅门修养身心就像菩提树、明镜台一样,时时刻刻都要用心,做到清净无染。当时,六祖慧能只是个刚来的劈柴的小僧,也作了一首与神秀针锋相对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意境达到佛学中“空”的境界,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本来具备。这种精神不需要时时拂拭它。他主张顿悟,认为人要解脱,不能向外部寻找根据,只能向自己的内心寻找根据。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思考了七天七夜后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菩提”应该是觉悟的意思,根据上面的典故“菩提本无树”得到“一叶一菩提”:真理就隐含在世间的自然事物中,不在于是哪一棵树,更不在于是什么树,有一颗觉悟的心,每一片叶子皆是菩提树。

【华严经】中也有此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 一真法界 ,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就是华严境界。

                                  菩提偈

        身是菩提树,菩提本无树,

        心如明镜台,明镜亦非台,

        时时勤拂拭,本来无一物,

        勿使惹尘埃。何处惹尘埃。

【译文】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原文解析:任天涯.知乎】

这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这是从神秀那个偈子引申出来。这个偈子了不起的地方在于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明明白白的指出,佛教不是本体论!说空什么的其实并不是这首偈子的重点,这首偈子的重点是,超越二元对立直指无为法的感悟,若非对佛法有深刻的感悟和认识,如何做得出这等偈子!这首偈子便说明了,至少在慧能这一代的禅宗教授的佛法,的确是正宗纯正的!比如,空性不是某种存在,也不是某种不存在,也不是某种即存在又不存在,也不是某种非存在有非不存在。佛教是东方特有的哲学,一定要超越真与假,有与无的二元论。如同庄子的庄子梦蝴蝶一样,庄子与蝴蝶之间那种莫名的关系!

佛教修行的宗旨是追求涅槃,证入无为法,无为法也好,涅槃也罢或者调个说法说佛性也一样,这三者其实是一件事情,他们的特点就是不二、不落两边、超越二元对立。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呢,就好像我们说一个东西有多干净的时候,其实是在说这个东西有多么不脏,换句话说我们实际是在说一个东西有多么不脏程度!明明我们在说某物干净,但是在二元对立的环境中我们实际是在说此物脏!反之亦然。神秀的这个偈子就是这个问题:需要靠拂拭,要靠勿使惹尘埃来保持干净的镜台,实际是在说这个明镜台的本质是脏的,这个菩提树的本质是不净的。事实上只要有明镜台,有菩提树这样的主体存在,那就必然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净,因为主体已存在,就落入二元对立了,落入二元对立,就必然不可能有真正的清净。

慧能祖师偈子前两句,破除本体论,无为法也好佛性也罢都没有一个主体,没有一个存在叫佛性,没有一个存在称作无为法。佛性、无为法超越了存在或不存、清净不清净,这样二元对立的概念。所以佛性是真正清净的,但是,真有一个东西叫佛性吗?不是的,这个佛性并不能用有或没有来描述,既然连是否存在都无法描述,如何可以用干净或者不干净来描述呢?这就是后两句的意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便是慧能大师对佛性的认识,应该说,完全正确,而且完全符合大乘中观认识。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龙树菩萨】

其实还是超越二元对立的说法。常常有人说神秀的偈子,来的更为实在,实际上历史上禅宗,当时北方的主要传播者也是神秀。神秀偈子中给出的修行办法不能算错,但是这个修行办法的本质,更接近小乘佛法,是逐步的剥离消除有为法,一直如此,则最后剩下的就是无为法了,这实际是性寂论,但这与修行于大乘佛教教法不同,特别是禅宗,而且也根本无法道出,涅槃于世间无异,这样符合菩萨道的认识。所以相比之下,显然是慧能大师的偈子,所阐述的认识与蕴含的未来发展空间,更加的合适继承禅宗衣钵。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的认识中已经明心见性了,所谓明心见性,实际就是发现佛性,认识无为法的过程,这也是大乘佛教的教法,所谓性觉论。认识到本来就”在“的佛性!说的夸张一点,佛法是什么?慧能祖师的偈子已经全部说透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