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古代历史中,什么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住在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茶人已有相当高度的文明。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雅利安人经印度西北部的山口侵入印度,逐渐征服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并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历史上或称为“种姓”制度。“种姓” 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原意是“颜色”。它把全体社会成员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他们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有解释宗教法典、监督宗教法典的执行等特权。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把持国家的军事和行政大权。这两个等级是统治阶级,靠剥削为生。第三等级是吠舍,是小生产者,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纳税,为婆罗门,刹帝利提供一切生活必需品。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指那些丧失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茶人,实际上处于雇工和奴隶地位,几乎被剥夺一切权利。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等级森严,职业世袭,种姓内婚,彼此隔离。凡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视为“贱民”,“贱民” 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地位,给种姓制度披上一层宗教的外衣,宣扬种姓的产生完全是神的意志,是不可抗拒和变更的。还制订种种法律,规定了许多残酷的刑罚。总之,种姓制度是一种阶级制度,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劳动人民的工具。由于种姓实行职业世袭,把生产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种姓制度的存在,严重影响印度社会的进步。正如马克思说:“ 种姓制度则是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