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火化

 我来答
会哭的礼物17
2022-06-03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94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2.1万
展开全部

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火化

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火化?人活一世,不管是什么样的活法,最后都是要走向死亡这条路,有些人死后会选择土葬,有落叶归根之意,也有人选择水葬,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火化。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火化呢?

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火化1

火化即火葬,是一种将遗体分解为骨灰和烟气的葬式。我国火葬源于商贷,兴起于唐代,主要是由于佛教的传入,收到佛教的影响,火葬开始盛行。但受到传统观念”入土为安”的影响,在现代中国,火葬的观念在城市居民中接受度远远高于农村,很多地区为了树立火葬观念甚至通过制度法规来强制要求火葬。

火葬可以节约很多墓地空间有些人选择火葬是基于个人原因。但对某些人来说,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传统的土葬,长远考虑觉得其分解过程缓慢,有些人觉得他们比较喜欢火葬,因为其尸体能立即处理。其他看法认为火葬能作为一种简化其葬礼仪式的方法。

这些人认为传统丧葬会使葬礼的过程更繁复,因此选择火化,使其服务越简单越好。此外,成

本因素往往使火葬更具吸引力。-般来说,火葬费用低于传统的土葬服务,尤其是选择直接火葬,尸体只要依法尽快火化,而没有其他任何形式的服务。

在亚洲,除古印度和中国外,日本和泰国等很早以前也都实行火葬。其中泰国实行火葬的历史

已有1000多年,历代国王死后都要实行火葬。日本在19世纪中叶就有城市火葬场的设施,实行尸体集中火化,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曾一度发布火葬禁令,但两年以后即为废禁,现日本火葬场遍

布城乡,火化率达90%以上。而实际 上,中国各民族中火葬方式可谓由来已久。

历史记载,此葬法先行于少数民族。《后汉书》 载:”羌人 死则烧其尸”。《南史.林邑传》记:“死者焚之中野,谓之火葬”。《隋书》 中的《赤土传》、《石国传》 都有纵火焚尸习俗的记

载。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佛教徙实行火葬,对汉族产生了影响,汉族在宋代已有了火葬习俗,《宋

史.礼志》中曾有记载。江南一些地方建有”化人亭”,专门用来进行火葬。

元代,火葬更为盛行。据《马可波罗游记》载,京、冀、晋、江、浙、巴蜀等均有"人死后焚尸”之俗。由于火葬与儒家礼教不合,因此元、明、清三朝都有禁止汉族火葬的法令。火禁在汉族

中较为少见,只是在少数民族中沿袭。直到现在,虽然政府倡导火葬,但民间仍不习惯,总以为土

葬安生。

从历史上火葬的起源和流传上可以看出,火葬所以能够流行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佛教信仰的影响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丧葬观念,而这种观念与传统的灵魂在死后归天一致,导致人们遵循

火葬习俗;少数民族丧俗的影响和人们的从众心理,尤其是上层人士的丧俗习惯影响到百姓的葬俗。

地狭人众,人地矛盾的加剧,使土地高度集中,使贫民几乎无立锥之地,无法实行土葬,只得

以火葬代之;祈禳心理的影响,如对夭折者或凶死者实行火葬以利于活着的人。正因为如此,造成了火葬在历史上一度盛行,成为汉族中,仅次于土葬的一种重要葬法。火葬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成为我国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

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火化2

第一、尸体火化又称火葬,是处理尸体的一种科学方法。由于尸体火化可迅速毁灭尸体上暴力或中毒的痕迹(除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外),因此,为防止隐匿犯罪,尸体火化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火化前必须有当事人申请、医生的死亡证明,验明尸体的身份。凡疑及非正常死亡(如暴力、中毒、非法手术和医疗事故等) ,必须作系统的法医学检验,作出鉴定结论后,才准许火化。

第二、殡葬改革是指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丧事。葬是殡葬改革的方向。但是并不是完全强制群众实行火葬。提倡火葬,逐步限制土葬,最终完全用火葬代替土葬。

第三、在暂时还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方,本着有利于发展生产建设的原则,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土葬用地,以乡或自然村为单位,利用荒山瘠地建立公墓。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的葬法。

第四、改革旧的殡葬礼俗

1、破除看风水、选坟地、搭灵棚、摆路祭、出大殡、打幡摔盆、烧香化纸、收送挽幛等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大力提倡文明、俭朴、节约办丧事的殡葬礼俗。

2、减少铺张浪费的靡靡之风,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风。

第五、同时,殡葬改革节省了大量的耕地、木材和其他财力、物力、人力;减少了疾病的传染以及水源的污染;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有益于植树造林和工农业生产。火葬开始的时间,是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目的是为了以节约稀少的耕地。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