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的特点
法律分析:第一,保持与往年规划的延续性。在政府部门工作惯性,新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一部分是老工作,即对目前工作一以贯之的坚持,将现在正在做的事继续做下去;一部分则是新问题,基于需求和问题导向,在新年度进行解决或纠偏。因此,“十四五”规划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内在延续,目前在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发展方向,肯定会继续坚持。
第二,定位可能会更加注重长远。这次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因此在具体编制过程中,可能会更加注重长远,不排除会勾画出一些远景性的发展蓝图。因此,目前一些近期虽然尚不能实现,但具有重要发展方向的相关题材,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三,规划编制的背景比较特殊。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部环境应该说比以往很多时候都变得相对复杂。“十四五”期间我国外部环境的核心特征是中美博弈进一步加剧,并向多个领域蔓延,局部脱钩压力上升。这背后是美国进入到二战以后这轮政治长周期的衰退阶段态势益发明显,并且中国对美国经济的赶超态势更明显。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在克服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的条件下,还是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是“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不排除围绕科技创新、特别是围绕一些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提出一些重要的破举举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二章 第三节 战略导向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