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业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棉纺织业是从南宋兴起的,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和福建普遍种植,南宋推广到长江流域。当时南方种植的棉花是从东南亚一代传入的木棉,结桃多,产量高。福建一代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的说法。棉花逐渐成为两宋时期重要的经济作物,这为棉纺织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1.纺织、制瓷等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2.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出现了专门化的手工业市镇。
3.部分地区逐渐出现耕、织分离和手工业内部的纺、织分离。
4.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达到新水平。
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棉纺织业历史
在当时英国工业中,棉纺织业获利尤为丰厚,生产规模发展迅速,已出现相当发达的手工工场,熟练工人也日渐增多,更易推广新技术。从18世纪中期起,棉纺织业开始使用机器。
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初步改变手工穿梭织布的落后方法使工效提高了两倍,棉纱一时供不应求,出现“纱荒”,进而推动纺纱技术的改革。
1764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式多锭纺纱机(后用他的女儿之名命名为“珍妮机”),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解决珍妮机上纱锭增多而动力不足的问题,钟表匠阿克莱特于1769年发明了使用水力驱动的纺纱机。珍妮机纺出的纱精细但易断,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质地结实却显粗糙,1779年织工克伦普敦综合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长处,发明了新型纺纱机(人称“骡机”,取骡子兼具马和驴优点之意)。“骡机”可以同时转动三四百个纱锭,促进纺织技术的革新。
1785年,乡村牧师卡特赖特在参观阿克莱特的棉纺厂后,受水力纺纱机的启发,制成了水力织布机,织布工效提高了约40倍;这项发明完成了纺机和织机的联动配套,由此实现工作机相关工艺的历史性突破,推动了其他生产行业的技术变革。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