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流士一世是如何改革的?这次改革的意义是什么呢?
大流士一世改革是指大流士为巩固政权和提高帝国的发展,对原有的统治机构和古代军事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利用波斯帝国发生政变的机会,联合一部分波斯权贵,杀死政变领袖高墨塔,登基为王,继而镇压巴比伦、埃兰、米底等地起义,恢复了濒于瓦解的波斯帝国秩序。在位期间,大流士大大扩张了波斯帝国的疆域,形成了领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大帝国。
对于改革,大流士有自己的计划。大流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权力的集中,从而加强自己的统治。他把全国分成20个省,每个省都有总督、将军和税务官员。这些官员只对他们自己的总督负责,这极大地促进了大流士对各个国家的管理和统治。这些事办好以后,大流士每年都为这些小国制定一些规则,这样他就有了一些军费和日常需要的后勤补给。
在大流士看来,两年多的动乱几乎使帝国土崩瓦解。这说明只凭武力征服建立的帝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统治和措施,是难以维持的。不但被征服民族时时企图恢复独立,乃至国王任命的方面大员也往往窥伺时机,谋求割据。另外,大流士帝国包括许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那个时候西亚和埃及是经济发达中心,而伊朗和中亚地区还处于奴隶制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在不断的扩张过程中,由波斯贵族组成的原有统治机构和古老的军事组织,已经不能适应统治一个庞大帝国的需要。因此,大流士着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大流士一世改革在于其历史意义。一系列激烈的改革不仅巩固了帝国本身的统治,而且为领土扩张和入侵他国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流士一世从行政、法律法规、税制、宗教和民政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经过这一系列改革,统一后的波斯帝国彻底改变了原有面貌,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这也为大流士的进一步对外扩张奠定了物质基础。
大流士一世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第三位国王,统治时间为前522年至前486年。在他统治期间,他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和集中帝国的改革。
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政府,他将帝国划分为20个省,并为每个省任命一名总督。他还创建了一个新的税收制度,要求每个省向中央政府缴纳固定数额的贡品。
另一项重大改革是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法律规范,这有助于确保法律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始终适用。这是通过创建贝希斯敦铭文实现的,该铭文刻在伊朗西部的岩石表面上,记录了帝国的法律法规。
大流士一世还采取措施促进贸易和商业,建立了道路网络,修建了连接首都苏萨和帝国西部省份的波斯皇家道路。他还建立了一个标准化度量衡体系,这有助于确保公平的贸易和商业。
总之,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在加强和集中阿契美尼德帝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一个标准化的法律规范,以及促进贸易和商业,他帮助为帝国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