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整理习惯的心得体会 30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们常说:“三岁看老。”美国教育家约·凯恩斯的名言“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也有力地说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良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还会由于“泛化影响”,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新《纲要》在社会目标中也提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因此幼儿从一进入我们幼儿园,我们班的老师们就取得了教育的一致性,现就从如何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教师做良好榜样,幼儿潜移默化及模仿。
《纲要》明确指出:“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这里,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我们坚决不因幼儿园教师因为教具、操作材料、搜集的废旧物品较多,又加上幼儿园工作杂,而养成的随手乱放教玩具的还习惯。大家互相监督、督促,也使之内化。
如,因为幼儿此阶段的特点,要求老师们对班级里的物品都要固定位置摆放,让大家都知道物品摆放的固定位置,并且规定了“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的规则,老师们也逐渐都遵守了。教师有了良好的整理习惯,柜子上、钢琴上、活动室到处整洁了,没有看到多余的东西了,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了。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孩子。孩子好模仿的特点明显,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就起不到良好的示范意义了。
二、 幼儿积极参与环境设置,记忆深刻。
为了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也使之印象更深刻,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环境的创设。如在数学区里,引导幼儿分组把制定的教具有序地放进制定的盘子里,再把幼儿亲自整理好的教具按自己的意愿放在数学区教具橱里,最后教师帮助给整个教具橱照片,贴在教具橱上作为参照。这样,由于教具是自己亲手整理的,教具盘是自己亲自放进教具橱里的,又有照片参照,收拾起来就很容易归位。一次、两次……,多次反反复复后,幼儿的收拾整理习惯就养成并内化了。环境也更加净化、美化了。看着我们自己动手塑造的清爽整洁的活动室,每个孩子天天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2、建立规则,养成好习惯。
有了整洁有序的环境,就需要保持,而这是最困难的。教师如果经常说教,就会导致孩子反感或者盲从。新《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如刚开始做操后,幼儿随手就把脱下来的外套扔在桌子上,我也不说。等会儿我们要画画了,这下小朋友叽叽喳喳地犯急了:老师,怎么办呀,画纸画笔都没地方放了?老师桌子怎么这么乱呀?老师……。这时我认为引导的时机成熟了,我抛给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去商量:那应该怎样对待这些脱下的衣服呢?孩子们踊跃地想了许多许多的办法,最后取得一致的意见就是:衣服脱下后就随手折叠好(这时我还适时地教给幼儿简单的折叠衣服的方法:抱一抱,抱一抱,弯弯腰)放在自己床铺枕头的外边。又如吃完饭,引导孩子讨论怎样保持整洁,孩子们讨论出吃完要把桌子扫干净,把碗放在固定的位置并叠整齐,汤匙放在统一的一个碗里。把餐巾放在筐里。平时,发现有教育价值的机会,紧紧抓住教育契机,日常生活中的随口一句“你叠的衣服真整齐。” 整个寝室里的床上都整齐了;一句“你的桌面真干净。”饭后,就会有好多孩子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好,碗盘整理整齐,还有小朋友当起了小老师提醒其他孩子呢。美术区的材料比较多、杂,就引导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制作出了每个塑料筐贴上一种颜色的贴贴纸,摆放的橱子相应位置上也贴上相同颜色的贴贴纸。幼儿活动后,按颜色把玩具框放回橱子中相同颜色的位置里,就不再出现不知放哪里的现象了。我想,只有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参与规则的建立,不断强化,才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而且,由幼儿自己参与整理的整洁有序的环境,也给了幼儿充分的自信和成功感。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充分发挥了作用。
三、信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孩子会做许多事情,但由于我们带的是小班的小朋友,刚开始时老师们总是愿意事事亲为,处处小心谨慎,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下。一会儿觉得叠衣服太难了,一会儿觉得整理活动场地会添乱,结果事事包办。其实,只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干。如引导孩子几个人在一起帮忙搬桌子,建构玩具乱了,有的幼儿不知道怎样收拾,就提醒他请能力强的同伴来“帮助你”……。信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要收回不放心,做孩子的参谋,支持他们的活动,创造一切条件,只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信他们都能做好。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整理,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更能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四、不断强化,使之内化
幼儿在幼儿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确保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若能在幼儿期就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 就会有助于这个孩子今后在这方面形成永久的好习惯。因为, 此时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反复性、重复性的特点, 任何行为习惯在幼儿期都处于萌芽阶段。既易于养成好习惯,一些坏习惯也易于得到纠正。
斯金纳认为, 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行为,任何习得行为, 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 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或改造儿童的行为。儿童之所以要做某一件事,“就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如果幼儿的一个行为发生后, 成人立即予以注意, 如加以赞扬、或加以呵斥, 都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如果一个儿童出现了不良行为,如愤怒发作或无理取闹, 成人可以暂时不予以理睬, 采取“冷处理”,排除对他的注意。儿童的这种不良行为由于得不到强化而逐渐消退。对于孩子来说,是否多次得到外部刺激强化 (尤其是成人对其行为的反应),是他衡量自己行为是否妥当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某位幼儿因良好的表现, 好不容易获得了教师的一次表扬, 但是, 过一段时间以后, 这位幼儿的表现又不那么好了。这时, 教师就会非常失望地对幼儿说:“你看,老师刚刚表扬过你没几天, 你的老样子又来了, 看来, 你这个人是不能表扬的。”其实,这问题不是出在幼儿身上, 而是出在教师身上。幼儿在等待教师的第二次表扬, 但是, 幼儿等啊等, 结果没有等到, 幼儿的良好行为未能得到应有的强化, 不良的行为当然就趁机抬头。这能怪孩子吗?而许多老师也不会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评价出了问题。所以, 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决不能辜负孩子::不能辜负孩子对鼓励的期待、不能辜负孩子对成功的期待、不能辜负孩子那颗易受伤的心。同时作为老师也不要“吝啬”:不要吝啬于一丝欣赏的微笑、不要吝啬于一句赞扬的语言、不要吝啬于一次亲切的抚摸。
教育的对象是幼儿, 而幼儿都是有个性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适合的强化方式。比如, 有的幼儿喜欢在公开的场合得到表扬、奖励, 而有的幼儿则喜欢教师私下的鼓励;有的幼儿喜欢教师的口头表扬, 而有的幼儿则喜欢教师给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有的幼儿喜欢物质的奖励,而有的幼儿则喜欢精神的激励, 等等。此外, 教师在运用强化手段时, 除了应考虑幼儿的个性外, 还应考虑幼儿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强化物的选择也是有所不同。比如,对小班孩子来说奖励一颗糖果是非常有效的强化物。
一、教师做良好榜样,幼儿潜移默化及模仿。
《纲要》明确指出:“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这里,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我们坚决不因幼儿园教师因为教具、操作材料、搜集的废旧物品较多,又加上幼儿园工作杂,而养成的随手乱放教玩具的还习惯。大家互相监督、督促,也使之内化。
如,因为幼儿此阶段的特点,要求老师们对班级里的物品都要固定位置摆放,让大家都知道物品摆放的固定位置,并且规定了“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的规则,老师们也逐渐都遵守了。教师有了良好的整理习惯,柜子上、钢琴上、活动室到处整洁了,没有看到多余的东西了,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了。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孩子。孩子好模仿的特点明显,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就起不到良好的示范意义了。
二、 幼儿积极参与环境设置,记忆深刻。
为了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也使之印象更深刻,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环境的创设。如在数学区里,引导幼儿分组把制定的教具有序地放进制定的盘子里,再把幼儿亲自整理好的教具按自己的意愿放在数学区教具橱里,最后教师帮助给整个教具橱照片,贴在教具橱上作为参照。这样,由于教具是自己亲手整理的,教具盘是自己亲自放进教具橱里的,又有照片参照,收拾起来就很容易归位。一次、两次……,多次反反复复后,幼儿的收拾整理习惯就养成并内化了。环境也更加净化、美化了。看着我们自己动手塑造的清爽整洁的活动室,每个孩子天天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2、建立规则,养成好习惯。
有了整洁有序的环境,就需要保持,而这是最困难的。教师如果经常说教,就会导致孩子反感或者盲从。新《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如刚开始做操后,幼儿随手就把脱下来的外套扔在桌子上,我也不说。等会儿我们要画画了,这下小朋友叽叽喳喳地犯急了:老师,怎么办呀,画纸画笔都没地方放了?老师桌子怎么这么乱呀?老师……。这时我认为引导的时机成熟了,我抛给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去商量:那应该怎样对待这些脱下的衣服呢?孩子们踊跃地想了许多许多的办法,最后取得一致的意见就是:衣服脱下后就随手折叠好(这时我还适时地教给幼儿简单的折叠衣服的方法:抱一抱,抱一抱,弯弯腰)放在自己床铺枕头的外边。又如吃完饭,引导孩子讨论怎样保持整洁,孩子们讨论出吃完要把桌子扫干净,把碗放在固定的位置并叠整齐,汤匙放在统一的一个碗里。把餐巾放在筐里。平时,发现有教育价值的机会,紧紧抓住教育契机,日常生活中的随口一句“你叠的衣服真整齐。” 整个寝室里的床上都整齐了;一句“你的桌面真干净。”饭后,就会有好多孩子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好,碗盘整理整齐,还有小朋友当起了小老师提醒其他孩子呢。美术区的材料比较多、杂,就引导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制作出了每个塑料筐贴上一种颜色的贴贴纸,摆放的橱子相应位置上也贴上相同颜色的贴贴纸。幼儿活动后,按颜色把玩具框放回橱子中相同颜色的位置里,就不再出现不知放哪里的现象了。我想,只有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参与规则的建立,不断强化,才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而且,由幼儿自己参与整理的整洁有序的环境,也给了幼儿充分的自信和成功感。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充分发挥了作用。
三、信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孩子会做许多事情,但由于我们带的是小班的小朋友,刚开始时老师们总是愿意事事亲为,处处小心谨慎,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下。一会儿觉得叠衣服太难了,一会儿觉得整理活动场地会添乱,结果事事包办。其实,只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干。如引导孩子几个人在一起帮忙搬桌子,建构玩具乱了,有的幼儿不知道怎样收拾,就提醒他请能力强的同伴来“帮助你”……。信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要收回不放心,做孩子的参谋,支持他们的活动,创造一切条件,只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信他们都能做好。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整理,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更能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四、不断强化,使之内化
幼儿在幼儿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确保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若能在幼儿期就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 就会有助于这个孩子今后在这方面形成永久的好习惯。因为, 此时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反复性、重复性的特点, 任何行为习惯在幼儿期都处于萌芽阶段。既易于养成好习惯,一些坏习惯也易于得到纠正。
斯金纳认为, 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行为,任何习得行为, 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 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或改造儿童的行为。儿童之所以要做某一件事,“就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如果幼儿的一个行为发生后, 成人立即予以注意, 如加以赞扬、或加以呵斥, 都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如果一个儿童出现了不良行为,如愤怒发作或无理取闹, 成人可以暂时不予以理睬, 采取“冷处理”,排除对他的注意。儿童的这种不良行为由于得不到强化而逐渐消退。对于孩子来说,是否多次得到外部刺激强化 (尤其是成人对其行为的反应),是他衡量自己行为是否妥当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某位幼儿因良好的表现, 好不容易获得了教师的一次表扬, 但是, 过一段时间以后, 这位幼儿的表现又不那么好了。这时, 教师就会非常失望地对幼儿说:“你看,老师刚刚表扬过你没几天, 你的老样子又来了, 看来, 你这个人是不能表扬的。”其实,这问题不是出在幼儿身上, 而是出在教师身上。幼儿在等待教师的第二次表扬, 但是, 幼儿等啊等, 结果没有等到, 幼儿的良好行为未能得到应有的强化, 不良的行为当然就趁机抬头。这能怪孩子吗?而许多老师也不会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评价出了问题。所以, 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决不能辜负孩子::不能辜负孩子对鼓励的期待、不能辜负孩子对成功的期待、不能辜负孩子那颗易受伤的心。同时作为老师也不要“吝啬”:不要吝啬于一丝欣赏的微笑、不要吝啬于一句赞扬的语言、不要吝啬于一次亲切的抚摸。
教育的对象是幼儿, 而幼儿都是有个性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适合的强化方式。比如, 有的幼儿喜欢在公开的场合得到表扬、奖励, 而有的幼儿则喜欢教师私下的鼓励;有的幼儿喜欢教师的口头表扬, 而有的幼儿则喜欢教师给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有的幼儿喜欢物质的奖励,而有的幼儿则喜欢精神的激励, 等等。此外, 教师在运用强化手段时, 除了应考虑幼儿的个性外, 还应考虑幼儿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强化物的选择也是有所不同。比如,对小班孩子来说奖励一颗糖果是非常有效的强化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