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让儿童背古诗?是否应该提倡背古诗?
作为一个古诗词爱好者 ,觉得儿童有必要多接触古诗词 。原因有三:
1、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魁宝那些言简意赅,又优美动人的文字,丰富了多少人的想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接触古诗词的同时, 了解千古流传下来的诗句,也可以了解作者的经历,在什么状态下写的诗,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 历史 背景, 短短的一首诗,里面有那么多有意思的内容,不接触又怎么会知道。
2、儿童记忆力好 ,是一大优势儿童记忆力很好。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就是近期遇到的一些小细节印象会有些模糊,倒是小时候遇到的情形,却是历历在目,印象深刻。
能在这个阶段,记下一些精华,即便是一时不理解,等到一定年龄,再看这些诗,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这首《题西林壁》小时候背过,那时觉得平平无奇,内容很乏味,远没有李白的“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那样生动有趣。
可就是这首《题西林壁》,是日后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首诗,它给人 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尤其是有了一些阅历后,更是感受到多角度的看问题的重要性。
3、亲子时刻,和孩子一起体验诗词意境春天来了,怎么给孩子讲述呢? 说花开了,柳绿了,不如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多美的诗句,可以使孩子发挥想象,体验诗句中的春天。
在童年能快乐的学习,不是每个家长所期望的吗?对孩子来说,背也不过是多读几遍就记住了的, 多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快乐会更多。
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好途径,应当大力提倡推广。
优秀的古诗词,大都是名言警句,对陶冶儿童的思想道德情操,开发儿童思维有重要作用。要求儿童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诵读能力、记忆力,还可以提高儿童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在背诵中,使儿童了解古人的思想品质,理解古人对生活的认识,学习古人的智慧。由于古诗词有押韵、对偶、用语精妙等特点,对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儿童虽然没有成人理解能力强,但熟能生巧,说点顺口溜是行的,对儿童今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古诗是最美的中文。文字精美,韵律感强,特别适合小朋友朗读。
那些浅显易懂的古诗,孩子在幼儿阶段诵读,是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式。古诗是孩子通往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孩子认知 社会 的有效方式。
通过古诗文朗读,可以体会到中文之美。通过古诗的学习,可以认识万事万物。
古诗诵读,可以让孩子认识数字,“一去二三里”,“墙角数枝梅”,“百川东到海”;
古诗诵读,可以让孩子认识事物,“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两只黄鹂鸣翠柳”,“西塞山前白鹭飞”;
古诗诵读,可以让孩子知道度量衡,“危楼高百尺”,“宝剑值千金”,“一片孤城万仞山”;
古诗诵读,可以让孩子知道祖国名山大川,“黄河入海流”,“不识庐山真面目”,“毕竟西湖六月中”;
古诗诵读,可以让孩子初识 历史 ,“至今思项羽”,“东风不与周郎便”,“大江东去浪淘尽”......
中国的古诗短小精悍,这些适合幼小孩子读的诗歌,大多是四句,最多八句,孩子几十秒就读完了,诵读积累的过程特别有成就感。
幼儿诵读古诗,建议选浅显的古诗,不推荐直接朗读偏深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这些,这里推荐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小学生必诵古诗360首》《小学生必诵古文240篇》,里面的篇目都是从小学课本出发进行拓展的古诗,都浅显易懂,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和小学生阅读!
亲爱的爸爸妈妈,带领孩子们读诗吧。“小时候,古诗词积累多了,长大之后的每次旅行都是故地重游”。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在古诗里,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终究会厚积薄发。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应该流淌着几首美丽的诗。
背几首优美的诗,在跳绳时,在踢毽子时,在跑步时,在闲聊时,顺口流出,这是孩子美好的记忆,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美好的传承。
我还得小时候在那个破旧的小学里,读诗的情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土筑的围墙,泥抹的黑板,衣着朴素的老师,可唯有童声里的诗词带着神奇的色彩,带着优美的节奏,在学校上空回响。
所以,在孩童时,一定要背诵古诗。古诗可能不是高 科技 ,能推进 社会 的发展;古诗也不是商品,能成为衣食住行的资料。可古诗是诗,它使人灵动,更诗人精神丰满,让每一个中国人懂得来自何处、去向何方。
为什么要提倡儿童背诵古诗。因为古诗是祖先留下来最美最精炼的语言,古诗的音韵美会在孩子一天天的诵读中,深入孩子们的心中,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儿童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背诵古诗,省心省力。可能有人说,孩子不懂,背它干啥?其实我们都有经验,背下的诗,如同吃下去的饭,营养已经长在身体里了。遇到相同情景,自然而然会吟唱出来。
有人说,古诗词是中国人的文化标签。孩子长大后,无论去向何方,当听到吟诵诗词的声音,都会引起他们都乡愁,那乡愁里,不仅有青山绿水,更有诗词曲赋!
大家好,我是沉于古诗,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仔细读了一下题主的问题,题主应该问的是:小孩应该在有理解能力的时候再来背古诗,而不是从小没有理解能力的时候就开始背。
我先说我的回答:我认为小孩应该要从小背古诗。
有以下几个理由:
1、小孩记忆好,能背得住。
小孩记忆好,这个是公认的。我和我的小孩(4岁)同时背李白的《古朗月行》,我背了差不多一周 (而且是特意背的),我小孩只用3天,而且只需要反复在他无意的时候,放录音,他自然就背会了。
所以让小孩背古诗,也是有窍门的,不是要他硬背,而是要让他无意之中吸收。在他玩的时候,睡觉之前,早上起床,我都会放古诗的录音。小孩还没有排斥感,我觉得挺好。
2、有理解能力的时候,除了记忆力下降,还有就是很少人愿意去背古诗。
我以为,对古诗的兴趣培养确实只能在小时候,等我们真的有足够的理解能力的时候,你会发现古诗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远远没有其他事更值得让我们花时间。
我们回想,读中学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考试,谁会去背古诗,谁会去努力想理解古诗?更何况,那个时候的学业非常重,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古诗上。
到大学的时候,除了国学、汉语言学专业的学生之外,有谁愿意花时间去背古诗?太多的诱惑,我们还是会觉得花时间去背古诗不值得。
到工作之后,成家之后,那就更不用说了,根本没有多少精力。
这还不说,记忆力下降的影响,如果三天才能背一首诗,又有多少人才能坚持下去呢?
3、从小背古诗的意义在于:培养对古诗的兴趣,等有一天有理解能力的时候,随便就可以拿过来学习,会感觉很熟悉,更容易也更愿意去学习古诗。
可以这样说,现在绝大部多数对古诗感兴趣的人,都是在小时候已经背了不少古诗。
等到某一个瞬间,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理解这首诗了,就是这样的过程,我经常会有,不知道你们是不是?
如果从小我没有背住这首古诗,我会有这个理解的瞬间吗?恐怕见到古诗都会很烦,哪里还会去想,还会去理解?
做一个总结:
我认为,人就应该从小背古诗,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兴趣,才能为长大后的理解做好基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让儿童背古诗、古文,并不是说非要儿童记住了哪些古文和哪些古诗,让儿童背古文古诗是对儿童记忆能力的一种训练。因为人的记忆是需要训练的,人的记忆力也是有规律的,不断的加强训练,使大脑处于一种记忆的状态之下,是大脑整体记忆的一种积极的反应。
同时老儿童背古诗和古文,也是训练儿童对古诗、古文的一种语感,一种语言的节奏感和语言的美感,让他在读诗、读古文中受到熏陶、受到影响。
当然儿童的大脑比较单纯,他脑子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多,一张白纸,写啥是啥,所以他的记忆相对也是比较容易的,也是比较快的,当然他忘起来也快。
常忘常记,常记常忘。在经过无数次反复,有些东西会在儿童的大脑里形成固定记忆,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些形成固定的记忆就不容易忘记了。
儿童读古诗文,别过多的强调,而应以他一种愉快的心情,边玩边记,边玩边学,在学中玩的记忆才是一种良好的记忆,这样的学习既不会形成逆反心理,同时也有利于记忆习惯的养成。
古诗词是几千中华文化的一个结晶。特别现在留下来的更是文化精品。他们富有哲理,人物,景象的描写,运词巧妙,结构严谨。这样让你读起来,即能陶冶情操又能为小孩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还能博古论今,也能让孩子知理懂德,即增强了知识,又能提高水平,让他们多读是有益的,腹内有诗自才华。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沉淀,包含着中国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古诗平仄押韵,朗朗上口,能让人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古诗中通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朋友甚至对 社会 的看法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孩子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对于简单易懂唐诗大量朗诵,形成基本的文字文章意识。还会增加阅读面。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不是完全正确,但是反复朗诵背诵,可以让孩子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识字、断句、修饰等基本语文功底很有好处!
古典文学讲究意境,可能孩子学习初期不太领会诗词意思,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语文素养的提升,古诗词的厚积薄发,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受益!
古诗朗朗上口,有音韵美,儿童喜欢背,记忆力强,小时候背的古诗是童子功,一辈子忘不了,长大了有阅历就能理解。再说背了古诗的心里就不容易长杂草。何乐而不为!
小时候因为家庭的原因,背了好多古诗。爷爷在一边写书法,我在一边背。唐诗宋词诗经都有,当时大多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什么意思啊?“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作者在感慨什么啊?一头雾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就更不用说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操,来了人为什么不敢问啊?不懂……很多都是这样,当然“鹅鹅鹅,曲颈向天歌”“鱼戏莲叶东西南北中”之类除外。多数都是一知半解,多亏了韵脚,让不懂事的小孩子也能对诗词朗朗上口。
不理解有没有用?当然有用,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绝大多数都是未知的。诗词是一个通向未知世界的美的入口,让你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让你知道除了过家家和超级玛丽,还有一些等待理解的东西。
几千年的时间,成千上万的文人墨客、市井小民,数不尽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人总是会死的,过去的人和事,美的不美的,都会消失掉吗?
于是剩下了古迹、文物、典籍、史书、书法,剩下了神话传说,诗歌。
被 历史 沉淀下来的美,总是有它的特别之处的。
诗中有大美:随便找几段,不用翻译,只看字面,感受一下。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红泥,绿酒,阴天,白雪。
酒是水做的,泥是火中的土,屋外是冷冷的天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真是绝啊!
再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里人。
今宵勤把银烛照,相逢犹恐是梦中。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孩子也有接触美的权利。
当然要注意方法,方法不当,几首下来,会让孩子对几行对仗工整的文字产生反感的,得不偿失。
“我去,又要背啊!%>_<%”
引用知友的一句话“教育子女,没有一定之规,但是却不能不尽心。任何简单粗暴的方式,都不会是好方式。”
要循循善诱嘛。“爷爷在一边写书法,我在一边背诗。”
被 历史 沉淀下来的美,总有它的特别之处的。
这种熏陶 几乎是终生受益的。
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我长大,有了自己独自出行的能力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距家数千里之遥外的远方。
有的时候真的只是为了一句总在大脑里回响的一句诗。
想看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冬天跑去哈尔滨
想看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跑去甘肃和新疆。
想看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跑去乌衣巷。
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跑去泰山。
想看看飞流直下三千尺,跑去九江。
…… …… ………… …… ……
截止到现在,我走了几近半个中国,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了不少永远都不会后悔的体验。
每每到了一个地方,就会用卡片机拍点有意思的照片,以每个省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夹里全是有意思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