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不听话,家长越要“会引导”,这3个方法让父母更省心
诚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许多言行,的确会与父母的意愿相违背。但是,这真的是“不听话”吗?
本质上,这是因为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独立思想——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进行科学、理性地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不听话。
《三国演义》有句话说: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就是说,美玉即使被摔碎了,也不能改变它洁白的本质;竹子即使被焚烧,也不能毁掉它的骨节。
同样的道理,经过科学引导的孩子,不管长大以后经历了什么事情,父母教给他们的好习惯都会深深地根植在心中。
由此可见,孩子在成长时期越是“不听话”,家长就越要学会科学引导——下面这三个方法,就非常值得借鉴。
无论听话与否,小孩子的言行通常都是下意识的行为,他们并不知道有些事情为什么不能做。
如果我们要让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指责和训斥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作为家长,应该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想让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想让孩子不做的事情,自己先不做。
一个人只要常常反躬自省、少责备他人,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怨恨了。
家长如果自己不做好榜样,孩子自然就会心想:“你们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我做到?”
久而久之,就会对父母产生抱怨,孩子当然也就“不听话”了。
孩子不听话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常常会强迫他们做一些自己不想做、不愿做的事情。
比如现在有不少年轻父母,自己有一个“钢琴家”的梦想,就安排孩子去学钢琴。
诸如此类的事情,家长自己都做不到,又为什么要强加在孩子身上呢?
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不强加给他人,是对彼此的尊重。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思想或梦想之延续。他们有权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作为家长,应该学会以自己为“尺度”——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件事自己喜不喜欢做、能不能做到?
古代经典著作《国语》中讲: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一个人如果想往好处发展,就像登山一样艰难;如果向坏处发展,却像山崩一样迅速。
对于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学好不容易,学坏却很快。
对于孩子想做的事情,要进行科学、理性地引导。
比如玩 游戏 ,无论家长是放纵还是限制,都是不可取的,而应该让他们意识到——玩 游戏 为什么需要节制?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能玩。
孩子的理解能力其实超乎我们的想象,只要科学、耐心地进行引导,他们是会明白的。
家庭教育是一项伟大而不容易的事业。
能够创造这项大事业的方式,应该是从正面进行管教,而不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一味地批评和斥责。
许多十七八岁的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强的逆反心理?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采取了反向的管教方式。
古人常说:“以己度人”。养育孩子也是如此,只有以自己为“尺度”,科学引导孩子,他们才会越来越听话,家长也越来越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