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的故事
六博图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联合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点燃这场大乱“导火线”的是景帝刘启的老师晁错,晁错提出的一项《削藩策》直接威胁到吴王等诸侯王的封地,故叛军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大旗,举兵西进直逼汉廷。
刘启无可奈何,只得听信曾与晁错结怨的袁盎(原吴国宰相)之“馊招”,以巡察市中为名将恩师悄悄地骗至东市“腰斩”。
可怜的晁错就这样穿着朝服做了冤鬼。
刘启本想“丢卒保车”,岂料晁错一死,刘濞不仅不退兵,反而变本加厉,自称“东帝”,公开声言要夺取皇位。
其实,埋下这场大乱“导火线”的正是刘启本人,起因则是为了一盘“六博”棋之输赢。
是故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中国历史上由一盘棋引发的一场著名内乱,晁错不过是提前点燃了那根“导火线”而已。
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这刘濞是汉高祖刘邦兄长刘仲之子,于汉高祖十二年(元前195年)被封为吴王。
当年有面相人曾告诉刘邦“五十年后东南必有乱”,指的便是刘濞相有“反骨”。
笔者以为这应该只是后人的一种附会罢了。
话说刘启做太子时,吴国太子进京朝见汉文帝,期间曾陪伴刘启边饮酒边下“六博”棋玩耍。
这“六博”又称“陆博”或“博”,是最古老的棋戏。
由出土文物可知,六博棋包括棋局(即棋盘)、棋子、箸(即骰子)及博筹,行棋方法主要包括大博和小博两种。
西汉及其以前的博法为大博,以杀“枭”为胜,即对博的双方各在己方棋盘的曲道上排列好六枚棋子,其中一枚代表“枭”,五枚称作“散”,用“箸”六个。
双方轮流掷“箸”,根据所掷“箸”的数量行棋。
最终以杀掉对方“枭”决定胜负,即《韩非子》中所言“博者贵枭,胜者必杀枭”,类似于象棋中的“杀将夺帅”。
喜好六博的刘启与吴太子在棋盘上杀得天昏地暗。
这刘濞之子所拜师傅都是楚人,生情狂傲,争强好胜,在博戏过程中与刘启争棋路,态度恶劣,出言不逊,并未把当朝皇太子放在眼里。
刘启盛怒之下便拿起棋盘猛击吴太子,估计是击中了要害处,竟将其打死了,玩棋闹出了人命。
朝廷将吴太子灵柩送回吴地安葬,刘濞恼怒地说:“天下是刘氏一家的天下,死在长安便葬在长安。
”就令人将灵柩送回长安安葬。
自此,刘濞便仇恨刘启,并产生谋反的念头。
刘濞开始称病不去长安行秋季朝见皇帝之礼,仅派遣使者进朝。
汉代诸侯王每年需朝见皇帝进行“述职”,这个制度周代即已实行,是天子对诸侯的一种约束。
《孟子》有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
”可见诸侯胆敢不朝见皇帝,按古法即是死罪。
刘濞既然敢如此而为,便已作好拚死一搏的打算。
当时,朝廷拘留并审问吴使,使者只得据实交代刘濞是因为痛失太子心生恐惧才称病。
汉文帝或许是考虑到刘濞的丧子之痛,或许是为笼络刘濞,便网开一面,赏赐刘濞几案与拐杖,说是照顾他年事已高,以后不必前来朝见。
此事总算暂时平息了,刘濞也自此二十多年不朝。
但刘濞对刘启的怀恨之心难释,复仇谋反之心不死,时刻准备着取而代之,心想着“刘家的天下,这皇帝该姓刘的轮流做”。
吴国产铜、滨海,刘濞收罗全国各地的逃亡者铸钱、煮盐,所铸钱流通于整个西汉境内。
吴国财力可与朝廷匹敌,由于经济富足,境内不征收赋税,百姓应该为朝延服役时,刘濞便发给代役金,另外雇人去服役;每至年节,他拿出大把的钱慰问贤士,赏赐百姓。
因此,刘濞在吴国的威望极高,举兵起事时他振臂一呼,竟动员了二
十多万人参战。
那些逃往吴国的其他郡国罪犯,都被刘濞养起来,禁止别国官差入吴境捕捉,这些人自然对刘濞感恩戴德,甘愿效犬马之劳。
刘濞还以珠玉金帛贿赂诸侯王和宗室、大臣,以图在政治上获取支持。
可见,刘濞一直在为复仇谋反做准备。
文帝在位时,刘濞还不敢轻举妄动,一是文帝对自己不薄,二是无起兵的合适理由。
当年,晁错曾多次上书文帝奏请治刘濞之罪,但文帝不忍心惩罚他。
刘启继位后,早已看清刘濞必反的晁错便加紧劝谏刘启削藩。
晁错曾经对刘启说:这刘濞是“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资治通鉴》)晁错的意思是,自从皇帝您打死刘濞的儿子后,刘濞便矢志反叛,而且迟反的祸害更大,不如逼其早反。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引发“七国之乱”的真正“导火线”正是那盘六博棋,而晁错起的作用只是提前点燃了那根“导火线”。
发生在西汉的这场“七国之乱”,最终凭借刘启胞弟、梁王刘武的全力阻击,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叛军粮道,历时三个月得以平定。
但它却给后世留下发人深省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