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衣打扮判断一个人
从穿衣打扮判断一个人
从穿衣打扮判断一个人,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穿搭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而穿搭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那么以下是关于从穿衣打扮判断一个人。
从穿衣打扮判断一个人1
穿着类型之一:穿着打扮不得体的人
有些人是想引人注意,明知别人会投以异样的眼光,却故意穿得很另类,像许多知名的颁奖典礼,都会有人穿得惊世骇俗,别以为他们不懂造型,不知道要视场合穿衣服,而是他们想借着不按牌理的穿着来吸引众人的目光。
当然也有人是缺乏常识,不晓得要依场合的性质来选择穿着打扮。最常见的状况是,参加丧礼却穿得很华丽,这种人大都只注意自己的喜好和心情,而没有理会别人的感受。所以除非亲属有特别交代,参加告别式时,还是要顾及别人的“视觉感受”。
还有些人是无论出席什么场合,都以轻松舒适为原则,根据我的观察,这种人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别人的批评和眼光,所以他们常常会给人“不尊重对方”的印象。
不过,有些人穿错衣服,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他们是因衣柜里没有适合的衣服,只好随便乱穿。
穿着类型之二:邋遢不修边幅的人
这种人不会追随流行的脚步,最大的特征是,装扮数十年如一日,不讲究细节,不爱烫衣服,总是穿着皱巴巴的衣服,旧兮兮的鞋子。他们可能是不注重穿着的专业人士,或是天生混乱的人,还有一种可能是某个领域的狂热分子,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兴趣中,对其他事情一概不予理会。
我碰到过一个到国外留学的艺术家,他的时间仿佛停留在从前,总是跟别人述说过去的光荣时刻,穿着当时最爱的衣服,即使纤维已经失去弹性,仍然照穿不误,对他而言,过去的一切都是最美好的,现在的东西不管再进步也无法取代。
穿着类型之三:舒适至上的人
随着运动休闲风潮的盛行,现在有越来越多人崇尚“舒适至上”的穿衣哲学。像讲究学术自由的大学校园,往往分不清楚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大家的标准装扮都是运动凉鞋搭配牛仔裤和T恤。
一般来说,坚持“舒适至上”的人多半对生活感到自在,不爱拘谨严肃的场合,生平最痛恨繁文缛节。也因此,他们通常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与力气保养整理衣服饰品。
我有个朋友每年换季,就将衣柜里“穿够本”的衣服全数捐给慈善机构,这样既省去清洗整理的工夫,更不会占空间沾灰尘。
有趣的'是,许多“舒适至上”的人都属于圆胖体型,原因可能是他们过于宠爱自己,绝对不会虐待身体,再加上他们不喜欢太麻烦的事物,很容易就心宽体胖起来。
从穿衣打扮判断一个人2
喜欢穿短袖或者是没有袖子衣服的人性格比较放荡不羁,为人很随和亲切。会依照自己的喜欢来判断人和事,比较任性,生活中努力追求感情。
喜欢穿长袖的上衣的人比较传统,在生活中中规中矩,他们喜爱 追求名利,人生理想很高,很重视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喜欢穿流行的外衣的人还不够成熟,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认识观,他们喜欢盲目的追随别人,衣服的选择上也是追随时尚和流行。
穿衣讲究和整洁的人比较敏感,他们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和赞扬,缺乏冒险的精神。他们一心想得到别人的目光,会忽视了内在的充实。
喜欢穿的比较自然宽松的人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多是内向的人,他们不容易接近别人,也不容易被人接近,他们对团体活动不感兴趣。
喜欢穿色彩鲜艳服装的人性格活泼,单纯而且善良,他们聪明智慧,乐观向上。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
喜欢单一色系和款式的人性格开朗,给人亲切感。他们做事果断,但是骄傲自大,坚持自己的认知,讨厌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
从穿衣打扮判断一个人3
全身名牌的人
有“行为主义之父”称号的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曾经提出著名的购物心理学理论:“人类希望拥有美好感受的欲望,会转化为购物欲望。”
究竟人们想要借由名牌获得哪些“美好感受”呢?
“美好”感受之一:“成就感”。
光是买得起名牌,就足以让人飘飘然,感觉自己拥有无上的权利,可以掌控一切。这种人通常具有旺盛的企图心,会努力往上爬,希望自己能够跻身为“上流社会”或“成功人士”。为了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品位,当然要借着名牌的“高价”来提高自己的“身价”。
我看过不少“全身名牌”的人,都很善于利用外表装扮来寻找机会,尤其酷爱参加企业界的聚餐活动,他们最厉害的地方是,不管在任何社交场合,都能在最短时间内与“重要龙头”牵上线,打过招呼。
“美好”感受之一:“自信感”。
当人们想要改变对自己的观感,或者想要善待自己时,最简单可行的方法,便是买个名牌犒赏自己,弥补自己所经历的辛苦。特别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宠爱自己“报偿观念”,早已深植人心,每当我们想要提升信心,转换情绪,就会不自觉地走入精品店,名正言顺地“对自己好一点”。
“美好”感受之一:“尊重感”。
有些人花大把银子买名牌服饰,目的是为了获得尊重,让别人不敢怠慢自己。难怪国际名牌精品店都喜欢强调“贵宾级礼遇”,真的非常了解人性。
多年前我曾应邀到一个高级俱乐部演讲,没想到门口代客泊车的服务生居然不愿意帮我停车,他用备受侮辱的声音对我说:“小姐,我习惯开百万名车,你这种车我不晓得要怎么开!”
气得我当场发飙,用极度严厉的口吻命令他:“我是主办单位邀请来的演讲贵宾,他们叫你帮我停车。”经过这次事件,我不得不承认,“名牌”有时候的确比“名片”还管用,至少可以避免当众难堪的处境。
“美好”感受之一:“归属感”。
拥有名牌,就代表自己属于“高消费”、“有能力”的菁英族群,或是晋升“名人”之列,从“品牌认同”延伸到“身份认同”。
我认识不少会“以牌取人”的朋友,都有“双重作风”,譬如说,私下相处时表现得很热络,可是到了公开场合却又假装不熟悉,令人不知如何是好。
跟这种人打过几次交道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常常“搞神秘”,是因为不想泄漏“朋友的身份”,以免被人看穿他们真实的身份。所以他们会刻意跟过去“贫穷时代”的朋友保持距离,用意就是要避免泄底。
此外,有些人是不穿名牌就觉得别人“看不见”他,为了让自己“更显眼一点”,他几乎从上到下,从头到脚,皆是知名品牌。像很多明星都是基于这种心理而崇尚名牌。还有一种人是基于流行因素,“别人都有的东西,我也一定要有”。通常这种人比较缺乏主见,很容易受别人影响,对人际关系比较没有安全感!
刚认识一个人时,我们常会依据对方的外表装扮归纳出“第一印象”,凭心而论,这些信息的“错误率”很高,因为大部分人或多或少会靠穿着来隐瞒其不想为人所知的真性情。在此提醒想从穿着解读个性密码的人,务必要多列几种可能性,才不会被自己的偏见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