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明同行”主题资料

要做一期”与文明同行”的黑板报,急需关于此主题的资料,谢谢了... 要做一期”与文明同行”的黑板报,急需关于此主题的资料,谢谢了 展开
 我来答
夏兰行德涵
推荐于2017-09-18 · TA获得超过30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与文明同行,做现代公民
  与文明同行,我们身边就会有更多的笑声。
  与文明同行,自信、自强、自立就会成为我们的诤友。
  与文明同行,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将会春色满园、鸟语花香。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书上看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五岁的小孩,有一天他在阳台上吃饭,将剩饭从楼上倒了下去,结果小孩不但被大人揍了一顿屁股,而且还被罚下楼去把剩饭打扫干净。后来这个小孩长大成人后,却养成了讲文明爱卫生的好习惯:在街上行走,他总是把吃后剩下的果皮渣屑之类用纸巾或食品袋包装好,有时甚至索性放入自己的口袋,等看到垃圾桶了再扔进去。
  这个故事虽然很平常,但是其意义不言自明,它明确地告诫人们:凡事要从源头抓起,育人要从小时候教起。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在校学生,在城市建设上,都要有家园意识,都要像经营自己的家园一样来构建我们的城市,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爱护我们的城市。
  作为中山市的一名大学生我也有责任去爱护自己的城市让她变的更文明,有责任在世人面前展现中山人的良好形象,更有责任发扬中山人"团结、爱国、求实、创新"的精神。
  美国著名城市建筑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这话深刻、精辟、经典。可城市又何尝不是城市经营者们以及广大市民心智的容器呢?面对色彩缤纷的城市,有人曾大发感慨:“谁愿意生活在没有传统、没有操守、没有童心的城市里呢?”而我想说,谁愿意生活在没有文明、不讲卫生的城市里呢?何况这的的确确是我们自己的城市!
  本来我就是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带着对美好校园的无限憧憬,现在既然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学,走进神圣的大学殿堂,我感到非常的骄傲,我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校园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应热爱它,保护它,用自己的文明形象来装饰它,把我们的家建的更和谐,更美好。更何况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社会呢?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觉得最起码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衣着整洁。文明大学生的衣着既要朴实,又要时新,使仪表与职业协调,外在与内在相和谐,心灵与形象相统一;美的语言可以启迪美的心灵,陶冶美的情操,我们要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不要失去一个大学生最起码的形象和风度。
  二,在学习上,我们要文明学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们要做到不迟到,早退,旷课。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按时完成作业,自习课必到,不大声喧哗,考试不作弊。
  三,要文明上网。互联网是现在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通道。据观察,我们学校80%的学生热衷于游戏,网上聊天等,所以,我想告诉同学们不要迷恋网络,要把精力用到学习上。
  四,寝室中,要被单整洁,节约用电,安全用电,不乱贴画。
  同学们,让我们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大学生,共建美好和谐校园。我们的校园需要文明,我们的心灵需要文明净化的环境,我们呼吁文明!我们要为文明插一双翅膀,让它飞翔于我们的校园里,飞向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社会吧!
  在学校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是为了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我们在校园里做文明的学生、在社会里做文明的公民。
  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懂得:
  爱国:是对公民行为提出的一个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儿女的一种自然而朴素的精神追求。
  守法:青少年是守法的源头。“公民不遵守法律,就像走路不听红绿灯指挥,肯定乱了套。”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就要做到学法、知法、懂法,才能更好的做到守法。
  诚信:要与国际接轨。“诚信要软更要硬”。“东方的诚信建立在血缘、地缘基础上,西方则以契约的形式确立了诚信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我们的诚信要与世界接轨,否则就会落伍。”
  知礼:关键是对陌生人的态度。“其实对陌生人的态度,才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道德、文化素养水平的标准。我们已不再停留在一个简单的熟人社会,而是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生活在中山这个经济大城市里,我们出入经常会遇到其他地区的商人,所以我们就要时刻展现出中山人的形象,发扬中山人的精神。
  我们要做到以“爱国”为核心,“守法”为重点,“诚信”为关键,“知礼”为基础;认识到“爱国”是守法的前提和核心,“诚信”是“守法”的关键,“知礼”是“守法”的基础;做到与文明同行,做现代公民。
  在参加爱国教育活动的时候我常常想起一串光辉的名字:
  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美国说他抵三个师,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
  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科学证明中国有储量丰富的油气。”
  焦裕禄:将灾难中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邱少云:为了大部队的行动,坚守纪律,强忍着烈火烧身直到牺牲。
  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反之,那些遗臭万年的八耻类人物将会永远被人民和时代唾弃。
  所以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以“八荣八耻”为镜子,让自己更加明白自己;应该以“八荣八耻”为镜子,使自己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们比肩齐高!
  泱泱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绵延不息。而今,放眼环顾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蔚成风气。作为学生的我们能够静立不动吗?难道我们就不会想办法跟着文明的步伐去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吸引人吗?让我们的身边到处飘着笑声吗?
  一路同行(与文明同行)
  李国文

  假设:一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只有你一个人。寂寞的你,孤单的你,会对相邻的同样也是一平方公里范围之内的,另一个寂寞者,孤单者,忽然有机会走近的话,见面,握手,寒暄以后,你肯定感到非常非常亲切。假设,反过来,不是一平方公里,而是一平方米,只有一张桌面大小的地方,站着你,说不定还站着别人。而在你周围的每一个平方米的空间里,都站有一个人,或者不止一个,而是几个人的话,你对周围的这一圈几乎全都陌生的面孔,就再不会产生相隔一公里时那种亲切的感情了。
  这就好比我们上班时挤公共汽车一样,你不可能对挤得你喘不过来气的乘客,抱有多大好感的,除非那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小姐,又当别论。这种由于人多而造成的挤塞、纷扰、侵逼、躁乱、攘争、不宁、烦杂、狷急,是人与人产生冲突的基本原因。
  因此,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社会,这个集体,这个人群,这个特定的组合,譬如: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个旅游团,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必得在一起的小组,一个你在其中的办公室……某种程度上类似同乘一辆公共汽车,偏偏你又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如此,只有如此,那自然是无可奈何,不得不尔的痛苦了。不过,我们要是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又如何?既然命中注定要上这辆车,与这些乘客一路同行,你把它看作是一种幸运,是一种缘分呢?也许考虑问题的角度,又会是另外一种样子了。
  如果再做到:一、学会微笑,始终对人保持一种善意。不要板着面孔,不要总去教训别人。二、学会说“谢谢!”哪怕对自己是顶小顶小的一点物质或精神上的关爱,也要至诚地把谢意表达出来。三、学会冷静,学会说“对不起!”凡事退一步想,替对方想。尤其在感情冲动的时候,立刻尝试深呼吸,并把语调的分贝降低下来,把语速的吐字率降慢下来,使脉搏降缓下来,使脑袋里冲上来的热血降温下来,少安毋躁,岂不善哉?四、学会赏识别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比你棒的地方,也要适当地指出来。我想,对方会对你的好评,作出积极的回应。五、学会多看自己的不如人处,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比人家的短处,而是以自己的缺点,比人家的优点。这样,无论多大的纠纷和矛盾,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更何况在车厢里无非你碰我一下,我踩你一脚的鸡毛蒜皮之事呢?
  这样,虽然车厢里仍旧很拥挤,但大家抱着豁达自然的心态,平和安详的心态,一定会相处得比较礼让,比较融洽的。应该说,我们每个人,希望达到完美的境界,希望做到完善的地步,是大家共同抱有的理想。如果没有这个终极目标,这辆车也就没有必要再往前开行了。因此,也许更为重要的———六、学会适应这辆公交车的现实状况,首先要认识到完美也好,完善也好,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过程,因此,别一下子要求得到太多。所以,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处着眼,高瞻远瞩,小处着手,实际出发,本知足常乐之怡悦,作水滴石穿之努力。若你如此,他如此,大家如此,同行一路,春风满车,便是一次愉快惬意的旅程了。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26日 第八版)
sgq15
2008-02-20 · TA获得超过860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0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41万
展开全部
一路同行(与文明同行)

假设:一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只有你一个人。寂寞的你,孤单的你,会对相邻的同样也是一平方公里范围之内的,另一个寂寞者,孤单者,忽然有机会走近的话,见面,握手,寒暄以后,你肯定感到非常非常亲切。假设,反过来,不是一平方公里,而是一平方米,只有一张桌面大小的地方,站着你,说不定还站着别人。而在你周围的每一个平方米的空间里,都站有一个人,或者不止一个,而是几个人的话,你对周围的这一圈几乎全都陌生的面孔,就再不会产生相隔一公里时那种亲切的感情了。
这就好比我们上班时挤公共汽车一样,你不可能对挤得你喘不过来气的乘客,抱有多大好感的,除非那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小姐,又当别论。这种由于人多而造成的挤塞、纷扰、侵逼、躁乱、攘争、不宁、烦杂、狷急,是人与人产生冲突的基本原因。
因此,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社会,这个集体,这个人群,这个特定的组合,譬如: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个旅游团,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必得在一起的小组,一个你在其中的办公室……某种程度上类似同乘一辆公共汽车,偏偏你又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如此,只有如此,那自然是无可奈何,不得不尔的痛苦了。不过,我们要是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又如何?既然命中注定要上这辆车,与这些乘客一路同行,你把它看作是一种幸运,是一种缘分呢?也许考虑问题的角度,又会是另外一种样子了。
如果再做到:一、学会微笑,始终对人保持一种善意。不要板着面孔,不要总去教训别人。二、学会说“谢谢!”哪怕对自己是顶小顶小的一点物质或精神上的关爱,也要至诚地把谢意表达出来。三、学会冷静,学会说“对不起!”凡事退一步想,替对方想。尤其在感情冲动的时候,立刻尝试深呼吸,并把语调的分贝降低下来,把语速的吐字率降慢下来,使脉搏降缓下来,使脑袋里冲上来的热血降温下来,少安毋躁,岂不善哉?四、学会赏识别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比你棒的地方,也要适当地指出来。我想,对方会对你的好评,作出积极的回应。五、学会多看自己的不如人处,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比人家的短处,而是以自己的缺点,比人家的优点。这样,无论多大的纠纷和矛盾,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更何况在车厢里无非你碰我一下,我踩你一脚的鸡毛蒜皮之事呢?
这样,虽然车厢里仍旧很拥挤,但大家抱着豁达自然的心态,平和安详的心态,一定会相处得比较礼让,比较融洽的。应该说,我们每个人,希望达到完美的境界,希望做到完善的地步,是大家共同抱有的理想。如果没有这个终极目标,这辆车也就没有必要再往前开行了。因此,也许更为重要的———六、学会适应这辆公交车的现实状况,首先要认识到完美也好,完善也好,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过程,因此,别一下子要求得到太多。所以,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处着眼,高瞻远瞩,小处着手,实际出发,本知足常乐之怡悦,作水滴石穿之努力。若你如此,他如此,大家如此,同行一路,春风满车,便是一次愉快惬意的旅程了。

参考资料: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12316/1108169.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