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筷子形态的历史演变
1、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
2、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
3、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筷子有很多工艺品,在设计方面融入了更多的传统工艺,从而也成为人们收藏的选择,并且也深受外籍人士的喜爱。
4、在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个古代汉灶中发现筷子的浮雕,弥补了筷子实物佐证的空白,是已知唯一的实物佐证。
扩展资料
一双筷子蕴含的饮食文化
单家潜曾在奥地利中餐厅中发起了一场“筷子革命”。
他回忆起1986年初到奥地利中餐馆打工时的场景,“当地人几乎全部使用刀叉,他们用叉子在小碗里叉起米饭吃的样子很笨拙,于是会将米饭扣到盘中,与菜搅拌着吃,失去了中餐原本的美妙的菜色。”
十年后,单家潜拥有了自己的中餐馆,他的中餐馆里不见了刀叉,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双筷子,餐馆还特别做出了鼓励食客使用筷子进食中餐的规定,因为当时会使用筷子的当地客人不及5%。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单家潜告诉记者,“客人们有的左右手各持一只筷子,有的用橡皮筋把另一头捆住,有的索性用勺子吃饭。
我给了他们吃中餐要用筷子的理由:首先,用筷子吃饭非常健康,因为使用筷子需用巧力,可疏通经脉。
同时,吃中餐需领略中餐文化,而筷子则是中餐文化之精粹。”
当外国食客们拿起筷子,叹服中国餐饮文化之不可思议时,他们向中国文化走近了一步。
单家潜说,“如今,在欧洲,讲中文、吃中餐成为一种时尚。
通过旅游,欧洲人对正宗中餐越来越了解,中餐在欧洲的市场也将会越来越大。”
对于美国全美中餐业联盟常务副会长黄民而言,一双小小的筷子不仅传播了中华文化,还帮助他的餐厅招徕生意。
在美国的中餐馆大多提供一次性木筷子,这种筷子不易于使用。
黄民想了一个方法,将纸质筷子套折叠起来,夹在筷子顶部,用橡皮筋将他们绑在一起,以此教食客们使用筷子。
这样的自制筷子就像一些快餐店随餐赠送的玩具一样,吸引了许多美国人前来就餐。
“在我的中餐馆中,自制的筷子唤起了美国孩子学习使用筷子的兴趣,他们甚至因为这样的筷子而更喜欢来我的中餐馆就餐。
许多成年人就餐后会特意多要几双自制筷子,拿回家练习使用。
”黄民告诉记者,通过筷子,他将中国人的礼仪文化、饮食文化传递给美国民众及世界各地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