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死轮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那么庄子对待生死的观点又是什么?
庄子认为,生和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不能违背这个自然过程,因而也不必用虚伪的礼法加以“文饰”,更不必为此而悲哀叹息了。
对于一个有道德的真人来说,生死是不足介意的,在生死面前,是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从容就死,是上好的快乐;终身保持天真,丝毫不受礼法约束,是上好的快乐;心地纯正,精神专一,是上好的快乐.真人的生活,快乐就在其中.庄子认为,不仅仅是圣人,就是一般人,只要真实做到了不牵累于俗世的生活,就同样能做到心安理得,快乐无比.南华真人庄周,能做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因此才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进入了“鼓盆而歌”、“不辩牛马”的忘我境界.庄子认为,一般人只知道顺应外物,使自己快乐,却不知道如何才能不让外物所累,才是真正的快乐.因此,他提倡能做到“无以物易彼”、“不以己易彼”的“无己”、“无功”的精神,也就是能忘掉自己的存在,忘掉自己的功名,忘掉自己的成就,从而才能达到“齐物”、“逍遥”的精神境界.因此,他说,能做到“无己”、“无功”,那才是最高的快乐。
对待生死的态度,也是有差等的。消极的人,只知道有生有死,却不知道生死是自然的过程,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出世的欲望,整日生活在悲哀之中;积极的人,则主张顺其自然,保持天真,不要对任何事物有所执着,即使面对死亡,也不要有任何惧怕和悲哀。庄子认为,只有真正做到忘掉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快乐,也才是真正的有道德.“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