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电影简介?
展开全部
《南征北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2年的新中国第一部军事影片。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南征北战电影剧情简介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地区与敌人经过多次激战,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冬, *** 反动派集结优势装备和优势兵力对华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中国人民 *** 华东部队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于苏中七战七捷。为了更有力的歼灭敌人,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实施了大踏步的后退。 对这一举动,起初有些战士一时想不通。某师一团一营高营长率领的部队,转移到山东沂蒙山区的桃村待命,当地百姓对人民军队的后撤也十分有意见。为了平抚安定战士和老乡们的情绪,高营长和村长赵玉敏分别将上级的作战意图进行传达和解释说明。
这时,情况突然有了新的变化,反动派军队以为我军是在败退,便集中了三十万人马,从三面向我军合围,企图与我军展开决战。我军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击敌人,战斗持续了六昼夜,然后向凤凰山转移,围歼凤凰山已经被我军包围的敌军李军长所属的七个师。高营长奉命在摩天岭阻击前来增授的敌军张军长的部队。 凤凰山战斗结束后,高营长又奉命担任包歼援敌的前锋,敌军退守大沙河南岸负隅顽抗,高营长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断敌军退路,后敌人又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坝,用洪水阻止我军过河。赵玉敏带领游击队剪断水坝上的炸药导火线,保全了水坝,也保住了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使敌人的狠毒阴谋未能得逞。我军渡过大沙河,歼灭了顽敌,敌方张军长及其参谋长均束手就擒。
南征北战电影幕后花絮
影片
在人物塑造、语言的提炼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尝试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力求对 *** 指战员和敌军将领在决战中的心理活动加以表现和对照。
影片拍摄时曾和人民 *** 组成一个有四、五千人的摄制组,前后历时一年。它在把握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和表现战略决策及军事思想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导演把一个庞大繁杂的战争题材表现得明快流畅。显示了处理大题材、大场面的艺术才能,同时也为今后驾驭重大题材积累了经验。
穿帮台词
电影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1947年初,电影里称呼蒋介石为“总统”,事实上蒋介石到了第二年1948年5月20日才就任总统,当时蒋介石的正确称呼应该是国民 ***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委员长”,或者国民 *** “蒋主席”。
经典台词
“我们已经到达摩天岭,请你们向我们靠拢!”
“有人竟不顾大局,有意储存自己实力!这种常识在军事上也许是没有的!”
“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
“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南征北战电影幕后制作
拍摄散记
第一部军事故事片
《南征北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故事片,这部影片以其恢巨集的气势,众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广大电影观众非常喜爱这部片子,亲切地把它和《地道战》、《地雷战》一起称为“老三战”,《南征北战》则排在第一位。
1951年春,由江青负责的“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反映 *** 军事思想的战争片,作为次年八一建军节的献礼影片。时任中国人民 *** 总参谋长的粟裕也参与了该片的指导。成荫由于在此之前成功拍摄了《钢铁战士》而被点名担任该片导演。当时正值全国文艺整风运动,各电影厂原先准备的片子全部停拍。上影厂要拍摄的这部战争片也因此成为当年唯一的准拍片,这使厂领导和导演在感到无上光荣的同时,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成荫领命后很快组建了一支创作班子,沈西蒙、沉默君、顾宝璋三位部队作家负责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为保证影片的真实性,电影厂还专门组成了以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教员组组长王晓为团长的军事顾问团。根据上级指示:《南征北战》要“以华东战场上一次大歼灭战为背景,着力表现 *** 运动战思想在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一命题也由此奠定了《南征北战》准史诗片的地位。
如何既能从巨集观角度,全景鸟瞰式地把握与展现重大事件的全域性,使影片场面巨集伟壮观,又能使剧中人物在观众中“立”起来,这对《南征北战》剧组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寻常的考验。为了写好适合拍摄的剧本,沈西蒙率创作组深入当年参战部队进行采访,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经反复打磨,终于写出了剧本第一稿。导演成荫对剧本很是满意,本以为上级审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不曾想,剧本交到电影局,江青稿子后很不满意,认为剧本里高营长和区长的爱情描写,损坏了人物形象,必须要删去。尽管剧中爱情描写的分量并不多,但它却涉及全剧结构,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成荫和沈西蒙改来改去,却总是难以圆满,一时间急得团团转。
《南征北战》开拍之时,正值 *** 亲自发动批判《武训传》,剧组因此也显得格外小心谨慎,没有保险的剧本,谁也不敢贸然开机。如此折腾来折腾去,一晃半年时间过去了,上影厂领导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情急之下,他们找到曾拍摄过军事片《耿海林回家》的导演汤晓丹来“救火”。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摄制组同拍一部片子的奇特现象。这两套班子做了分工,成荫重点拍 *** 方面的戏,汤晓丹重点拍 *** 方面的戏。
《南征北战》的拍摄也引起了曾指挥过华东战场的粟裕将军的关注,他将成荫和汤晓丹召到北京,亲自为他们详细讲解了当年华东战场上的军政态势及战斗情形。这样,沈西蒙、沉默君、顾宝璋等很快就在原来剧本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的改写和加工。新剧本得到了林彪、陈毅等军队上层领导的认可。林彪还对其中陈戈师长念的一大段台词进行了修改,陈毅也改过剧本中的几段对话。
背景介绍
《南征北战》描写了敌我双方一批高阶将领,人物多达十几个,而且戏份也都相当。由于当时全国影片拍摄都停顿下来,这倒反而为南征北战“遣将调兵”提供了极好的便利。演员阵营很快就排定了,陈戈饰我军师长,冯喆饰演高营长,刘沛然演我军连长,张瑞芳饰演女游击队长。项堃演敌军张军长,白穆演敌参谋长,杨华演敌李军长,穆巨集演敌军总司令。《南征北战》真可谓“大腕云集”。尽管剧组来了这么多名演员,但电影指导委员会及电影局对演员把起关来还是很严格的,就连演员试镜头的戏也必须送审。
《南征北战》拍摄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经济还比较吃紧,粟裕要求剧组节约每一分钱,要爱护部队和群众,尽量减少参拍部队和群众数量,以免影响生产和部队正常工作。他还建议将剧本中我方炸弥河桥改成炸弥河大坝,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投资。剧组遂根据粟裕的建议对剧本场景作了修改。为节省开支,剧组大量采用实地拍摄,并将残破的青州火车站作为重点场景。对于拍摄用具和道具,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己做。为了拍摄战场全景,摄制组还制作了一架左右能摇摆,上下能升降的木制升降机。战争场面自然少不了烟火,成荫为此专门购置器材,组织了一支特技烟火队,这支菸火队对于创造艺术气氛和保证拍摄安全起了很好的作用。
拍摄现场
1952年春节刚过,成荫和汤晓丹便率摄制组来到了第一个实地拍摄现场——山东青州,参加电影拍摄的步兵、骑兵、装甲兵、汽车兵、工兵、炮兵纷纷在小城安营扎寨,好不热闹。摄制组和军队的到来也吸引了许多前来看热闹的人。大概是刚解放不久,看到这些和从前没什么两样的军队,大家感到非常亲切,都鼓掌欢迎起来。然而,当一队戴着钢盔,背著卡宾枪,穿着美式皮靴的“国军”从大家面前走过时,许多人禁不住失声惊叫:“怎么 *** 军也来了?”一位拄著棍子的老太太,踮著小脚气呼呼地跑上去,拿起棍子朝一个戴钢盔的“小鬼”头上,嘣嘣嘣就是三下,嘴里还不住地骂着:“怎么回事?这些兔崽子们怎么又回来了……”还有人朝这些“国军”扔起了石头。军事组一位参谋见状忙叫道:“这不是真的,这是拍电影!”大家听了这才恍然大悟,人群里爆发出阵阵笑声。
看热闹的人兴奋不已,但导演们却急得直冒火。当时参加拍片的一个团是刚从朝鲜战场拉回来的,他们负责演“国军”。可个个哭丧著脸、垂著头,任凭当官的喊破嗓子也走不整齐。一了解才知道,原来是战士们都不愿演“国军”,正闹情绪呢。一位姓王的营长见状立即将全营一百多位战士 *** 起来,大声说:“演国军这是政治任务,有咱们的份,咱们不干谁干?就算是让 *** 又抓了一次壮丁。咱们今天来拍电影揭露控诉他。这不用演,都熟悉,咱不抬举他,也不糟蹋他,真的什么样就怎么演。导演在这儿,你给我们掌著舵,演得不像,演得不好你撤我的职!演得好了说不定还当电影明星呢!”演“国军”的 *** 战士们听了这位营长的话,顿时来了精神,导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看过《南征北战》的人对片中那些民工支前的恢巨集场面一定会记忆犹新。当初在拍这些戏时,导演还真是捏著一把汗呢。因为剧中的这些群众演员都是从分散的各村邀请来的,他们能准时到达现场么?然而,开拍那天时间还没到,乡间小道上便长龙似的涌动着一队队人马,有推著小车的,有抬着担架的,有挑着铺盖的,还有扛着门板的,青年人扶著老人,领着孩子,背著病号……他们身上穿的、手上拿的都是战争年代里的衣物和用具,个个脸上凝重而严肃……摄制组被老区人民那动情的“投入”深深地感动了。用不着说戏,摄制组便立即投入了拍摄,几台机器整天转个不停,到头也没有一个老乡“开小差”。
青州戏刚收镜,另一个外景地的地方干部又急冲冲地赶来找到成荫说:“俺们那儿好几年没见队伍啦!大伙儿都想啊,您们就快去吧!”地方干部着急,摄制组又何尝不著急呢。由于场面大,拍起来也较费力,夏天快到了,许多冬天的戏还没拍。眼瞅着绿油油的田野、花团锦簇的果树,导演急得直跳脚。想到山区夏天可能到来得晚一些,成荫于是连忙召集大队人马向大山奔去。可到现场一看,大家都傻了眼:山区的夏天虽不及平原来得早,但此时也是桑树吐绿,杨树枝头上也吊起了一片毛毛虫似的毛絮,哪里还有一点冬天的影子呢?可是大部队都开来了,再换外景地不仅费力费时,拍摄进度也因此要受到很大影响。“这该如何是好?”成荫和汤晓丹两位大导演真是急火攻心,一筹莫展。一位姓董的团长见状对成荫说:“成导演,你能不能用那家伙指取景框看看能带出多少树,能带上的就把树叶全捋了!”成荫听了犹豫不决:“这样行么,这些树可是老乡的经济林,他们靠这生活呢。”话音还没落,一位拎着水罐的老大爷便过来说:“这些树都是俺们家的。为了拍电影我们捐出来了,哪棵树碍事就除哪棵,您们不用犯难!”
看着老大爷那诚恳的目光,成荫和在场的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董团长随后便将各连干部招来下达捋树叶的命令:“一个班一棵树,电影带着的就捋干净,带不著的一个叶也不准动,这是群众纪律!”董团长一声令下,战士们便捋起袖子纷纷摘起了树叶。
“冬景”问题解决了,战士们很快投入了紧张的拍摄之中。时间过得飞快,拍著拍著,真正的夏天便来到了。夏天拍冬天戏,其艰苦可想而知。原本不愿演“国军”的战士此时倒显得比“ *** ”轻松许多。因为在影片中敌军服装是夹衣,或是套著棉袄的单衣,而我军却仍旧穿着大棉裤、大棉袄,而且还要顶着骄阳,跑步攻山头,一场戏下来,大家都是汗流浃背的。直到现在,当年在片中承担一个小角色的演员仲星火每每想起当时拍摄情景还是感慨不已:“我们每天天一亮就挂几个水壶,找著道具,穿着棉军装,戴着棉帽子,夏天四十多度,山上一棵树都没有,一直拍到晚上,又是烟又是火,机枪爆炸,一天就吃这么几壶水,拍一个镜头就把衣服脱下来,里面已溼透。一天都没有小便,所有的水都变成汗跑光了。”
环境艰苦
《南征北战》不仅拍得艰苦,而且险情丛生。因为当时拍片用的炸药都是真的,而且所埋梯恩梯炸药重达一公斤,其威力可以炸翻一个水泥碉堡。雷管也都是用紫铜做的,崩了眼睛可不是闹著玩儿的事。拍摄时为防意外,相关人员都要在埋炸药的地方画上保险圈。尽管如此,董团长还是作了最坏的打算,他对大家说:“往死里干!!死一两个没关系,真干!”结果拍摄时,战士们毫发无损,倒是当过多年兵,并且从未负伤的导演成荫挂了彩,腿上被弹出的雷管并列地崩了两个小窟窿。虽然受了伤,但成荫还是轻伤不下火线,越拍越有劲。只是拍摄过程中发生的两次事故使他和摄制组心痛不已。那是在拍摄过程中当一辆坦克开过时,路边围观人群中有个十四岁小孩突然窜上前去想看个仔细,不幸被坦克履带卷了进去!另外一次运输道具的大卡车在途中爆胎,车辆失去重心,翻到沟里,几个年轻押运员受伤,好在这次没有人员死亡。《南征北战》人物演得到位,战争场面拍得也很精彩,尤其是敌我双方抢占摩天岭、将军庙争夺战这两场戏,不仅战争气氛营造得真实与浓烈,而且战争规模之大,在当时战争片中也是空前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场戏在当时技术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空间纵深镜头运用得相当成功。在拍摄中,导演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生动地体现了双方从两侧分头抢占摩天岭的紧张场面,而且在 *** 抢先一步登上制高点后,采用了一个跟移拍摄的长镜头,将镜头不断地移到将冲上来的 *** 军队那里,完整地表现了两军短兵相接、争分夺秒的紧张场面;在表现将军庙车站争夺战的大场面战斗时,除了采用分切手法外,也大量地运用了移动镜头,真实完整地再现了整个战斗的激烈情景。
此外,在电影音乐方面,《南征北战》也很有特色,作曲家葛炎在创作中很善于把握画面背景,使音乐与画面浑然天成,营造出一种出神入化的意境。其中攻占凤凰岭一段音乐十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 *** 与 *** 军队激烈战斗场面,堪称中国电影音乐作品中音乐与画面同步的经典段落。
南征北战电影剧情简介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地区与敌人经过多次激战,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冬, *** 反动派集结优势装备和优势兵力对华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中国人民 *** 华东部队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于苏中七战七捷。为了更有力的歼灭敌人,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实施了大踏步的后退。 对这一举动,起初有些战士一时想不通。某师一团一营高营长率领的部队,转移到山东沂蒙山区的桃村待命,当地百姓对人民军队的后撤也十分有意见。为了平抚安定战士和老乡们的情绪,高营长和村长赵玉敏分别将上级的作战意图进行传达和解释说明。
这时,情况突然有了新的变化,反动派军队以为我军是在败退,便集中了三十万人马,从三面向我军合围,企图与我军展开决战。我军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击敌人,战斗持续了六昼夜,然后向凤凰山转移,围歼凤凰山已经被我军包围的敌军李军长所属的七个师。高营长奉命在摩天岭阻击前来增授的敌军张军长的部队。 凤凰山战斗结束后,高营长又奉命担任包歼援敌的前锋,敌军退守大沙河南岸负隅顽抗,高营长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断敌军退路,后敌人又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坝,用洪水阻止我军过河。赵玉敏带领游击队剪断水坝上的炸药导火线,保全了水坝,也保住了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使敌人的狠毒阴谋未能得逞。我军渡过大沙河,歼灭了顽敌,敌方张军长及其参谋长均束手就擒。
南征北战电影幕后花絮
影片
在人物塑造、语言的提炼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尝试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力求对 *** 指战员和敌军将领在决战中的心理活动加以表现和对照。
影片拍摄时曾和人民 *** 组成一个有四、五千人的摄制组,前后历时一年。它在把握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和表现战略决策及军事思想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导演把一个庞大繁杂的战争题材表现得明快流畅。显示了处理大题材、大场面的艺术才能,同时也为今后驾驭重大题材积累了经验。
穿帮台词
电影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1947年初,电影里称呼蒋介石为“总统”,事实上蒋介石到了第二年1948年5月20日才就任总统,当时蒋介石的正确称呼应该是国民 ***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委员长”,或者国民 *** “蒋主席”。
经典台词
“我们已经到达摩天岭,请你们向我们靠拢!”
“有人竟不顾大局,有意储存自己实力!这种常识在军事上也许是没有的!”
“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
“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南征北战电影幕后制作
拍摄散记
第一部军事故事片
《南征北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故事片,这部影片以其恢巨集的气势,众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广大电影观众非常喜爱这部片子,亲切地把它和《地道战》、《地雷战》一起称为“老三战”,《南征北战》则排在第一位。
1951年春,由江青负责的“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反映 *** 军事思想的战争片,作为次年八一建军节的献礼影片。时任中国人民 *** 总参谋长的粟裕也参与了该片的指导。成荫由于在此之前成功拍摄了《钢铁战士》而被点名担任该片导演。当时正值全国文艺整风运动,各电影厂原先准备的片子全部停拍。上影厂要拍摄的这部战争片也因此成为当年唯一的准拍片,这使厂领导和导演在感到无上光荣的同时,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成荫领命后很快组建了一支创作班子,沈西蒙、沉默君、顾宝璋三位部队作家负责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为保证影片的真实性,电影厂还专门组成了以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教员组组长王晓为团长的军事顾问团。根据上级指示:《南征北战》要“以华东战场上一次大歼灭战为背景,着力表现 *** 运动战思想在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一命题也由此奠定了《南征北战》准史诗片的地位。
如何既能从巨集观角度,全景鸟瞰式地把握与展现重大事件的全域性,使影片场面巨集伟壮观,又能使剧中人物在观众中“立”起来,这对《南征北战》剧组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寻常的考验。为了写好适合拍摄的剧本,沈西蒙率创作组深入当年参战部队进行采访,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经反复打磨,终于写出了剧本第一稿。导演成荫对剧本很是满意,本以为上级审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不曾想,剧本交到电影局,江青稿子后很不满意,认为剧本里高营长和区长的爱情描写,损坏了人物形象,必须要删去。尽管剧中爱情描写的分量并不多,但它却涉及全剧结构,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成荫和沈西蒙改来改去,却总是难以圆满,一时间急得团团转。
《南征北战》开拍之时,正值 *** 亲自发动批判《武训传》,剧组因此也显得格外小心谨慎,没有保险的剧本,谁也不敢贸然开机。如此折腾来折腾去,一晃半年时间过去了,上影厂领导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情急之下,他们找到曾拍摄过军事片《耿海林回家》的导演汤晓丹来“救火”。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摄制组同拍一部片子的奇特现象。这两套班子做了分工,成荫重点拍 *** 方面的戏,汤晓丹重点拍 *** 方面的戏。
《南征北战》的拍摄也引起了曾指挥过华东战场的粟裕将军的关注,他将成荫和汤晓丹召到北京,亲自为他们详细讲解了当年华东战场上的军政态势及战斗情形。这样,沈西蒙、沉默君、顾宝璋等很快就在原来剧本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的改写和加工。新剧本得到了林彪、陈毅等军队上层领导的认可。林彪还对其中陈戈师长念的一大段台词进行了修改,陈毅也改过剧本中的几段对话。
背景介绍
《南征北战》描写了敌我双方一批高阶将领,人物多达十几个,而且戏份也都相当。由于当时全国影片拍摄都停顿下来,这倒反而为南征北战“遣将调兵”提供了极好的便利。演员阵营很快就排定了,陈戈饰我军师长,冯喆饰演高营长,刘沛然演我军连长,张瑞芳饰演女游击队长。项堃演敌军张军长,白穆演敌参谋长,杨华演敌李军长,穆巨集演敌军总司令。《南征北战》真可谓“大腕云集”。尽管剧组来了这么多名演员,但电影指导委员会及电影局对演员把起关来还是很严格的,就连演员试镜头的戏也必须送审。
《南征北战》拍摄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经济还比较吃紧,粟裕要求剧组节约每一分钱,要爱护部队和群众,尽量减少参拍部队和群众数量,以免影响生产和部队正常工作。他还建议将剧本中我方炸弥河桥改成炸弥河大坝,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投资。剧组遂根据粟裕的建议对剧本场景作了修改。为节省开支,剧组大量采用实地拍摄,并将残破的青州火车站作为重点场景。对于拍摄用具和道具,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己做。为了拍摄战场全景,摄制组还制作了一架左右能摇摆,上下能升降的木制升降机。战争场面自然少不了烟火,成荫为此专门购置器材,组织了一支特技烟火队,这支菸火队对于创造艺术气氛和保证拍摄安全起了很好的作用。
拍摄现场
1952年春节刚过,成荫和汤晓丹便率摄制组来到了第一个实地拍摄现场——山东青州,参加电影拍摄的步兵、骑兵、装甲兵、汽车兵、工兵、炮兵纷纷在小城安营扎寨,好不热闹。摄制组和军队的到来也吸引了许多前来看热闹的人。大概是刚解放不久,看到这些和从前没什么两样的军队,大家感到非常亲切,都鼓掌欢迎起来。然而,当一队戴着钢盔,背著卡宾枪,穿着美式皮靴的“国军”从大家面前走过时,许多人禁不住失声惊叫:“怎么 *** 军也来了?”一位拄著棍子的老太太,踮著小脚气呼呼地跑上去,拿起棍子朝一个戴钢盔的“小鬼”头上,嘣嘣嘣就是三下,嘴里还不住地骂着:“怎么回事?这些兔崽子们怎么又回来了……”还有人朝这些“国军”扔起了石头。军事组一位参谋见状忙叫道:“这不是真的,这是拍电影!”大家听了这才恍然大悟,人群里爆发出阵阵笑声。
看热闹的人兴奋不已,但导演们却急得直冒火。当时参加拍片的一个团是刚从朝鲜战场拉回来的,他们负责演“国军”。可个个哭丧著脸、垂著头,任凭当官的喊破嗓子也走不整齐。一了解才知道,原来是战士们都不愿演“国军”,正闹情绪呢。一位姓王的营长见状立即将全营一百多位战士 *** 起来,大声说:“演国军这是政治任务,有咱们的份,咱们不干谁干?就算是让 *** 又抓了一次壮丁。咱们今天来拍电影揭露控诉他。这不用演,都熟悉,咱不抬举他,也不糟蹋他,真的什么样就怎么演。导演在这儿,你给我们掌著舵,演得不像,演得不好你撤我的职!演得好了说不定还当电影明星呢!”演“国军”的 *** 战士们听了这位营长的话,顿时来了精神,导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看过《南征北战》的人对片中那些民工支前的恢巨集场面一定会记忆犹新。当初在拍这些戏时,导演还真是捏著一把汗呢。因为剧中的这些群众演员都是从分散的各村邀请来的,他们能准时到达现场么?然而,开拍那天时间还没到,乡间小道上便长龙似的涌动着一队队人马,有推著小车的,有抬着担架的,有挑着铺盖的,还有扛着门板的,青年人扶著老人,领着孩子,背著病号……他们身上穿的、手上拿的都是战争年代里的衣物和用具,个个脸上凝重而严肃……摄制组被老区人民那动情的“投入”深深地感动了。用不着说戏,摄制组便立即投入了拍摄,几台机器整天转个不停,到头也没有一个老乡“开小差”。
青州戏刚收镜,另一个外景地的地方干部又急冲冲地赶来找到成荫说:“俺们那儿好几年没见队伍啦!大伙儿都想啊,您们就快去吧!”地方干部着急,摄制组又何尝不著急呢。由于场面大,拍起来也较费力,夏天快到了,许多冬天的戏还没拍。眼瞅着绿油油的田野、花团锦簇的果树,导演急得直跳脚。想到山区夏天可能到来得晚一些,成荫于是连忙召集大队人马向大山奔去。可到现场一看,大家都傻了眼:山区的夏天虽不及平原来得早,但此时也是桑树吐绿,杨树枝头上也吊起了一片毛毛虫似的毛絮,哪里还有一点冬天的影子呢?可是大部队都开来了,再换外景地不仅费力费时,拍摄进度也因此要受到很大影响。“这该如何是好?”成荫和汤晓丹两位大导演真是急火攻心,一筹莫展。一位姓董的团长见状对成荫说:“成导演,你能不能用那家伙指取景框看看能带出多少树,能带上的就把树叶全捋了!”成荫听了犹豫不决:“这样行么,这些树可是老乡的经济林,他们靠这生活呢。”话音还没落,一位拎着水罐的老大爷便过来说:“这些树都是俺们家的。为了拍电影我们捐出来了,哪棵树碍事就除哪棵,您们不用犯难!”
看着老大爷那诚恳的目光,成荫和在场的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董团长随后便将各连干部招来下达捋树叶的命令:“一个班一棵树,电影带着的就捋干净,带不著的一个叶也不准动,这是群众纪律!”董团长一声令下,战士们便捋起袖子纷纷摘起了树叶。
“冬景”问题解决了,战士们很快投入了紧张的拍摄之中。时间过得飞快,拍著拍著,真正的夏天便来到了。夏天拍冬天戏,其艰苦可想而知。原本不愿演“国军”的战士此时倒显得比“ *** ”轻松许多。因为在影片中敌军服装是夹衣,或是套著棉袄的单衣,而我军却仍旧穿着大棉裤、大棉袄,而且还要顶着骄阳,跑步攻山头,一场戏下来,大家都是汗流浃背的。直到现在,当年在片中承担一个小角色的演员仲星火每每想起当时拍摄情景还是感慨不已:“我们每天天一亮就挂几个水壶,找著道具,穿着棉军装,戴着棉帽子,夏天四十多度,山上一棵树都没有,一直拍到晚上,又是烟又是火,机枪爆炸,一天就吃这么几壶水,拍一个镜头就把衣服脱下来,里面已溼透。一天都没有小便,所有的水都变成汗跑光了。”
环境艰苦
《南征北战》不仅拍得艰苦,而且险情丛生。因为当时拍片用的炸药都是真的,而且所埋梯恩梯炸药重达一公斤,其威力可以炸翻一个水泥碉堡。雷管也都是用紫铜做的,崩了眼睛可不是闹著玩儿的事。拍摄时为防意外,相关人员都要在埋炸药的地方画上保险圈。尽管如此,董团长还是作了最坏的打算,他对大家说:“往死里干!!死一两个没关系,真干!”结果拍摄时,战士们毫发无损,倒是当过多年兵,并且从未负伤的导演成荫挂了彩,腿上被弹出的雷管并列地崩了两个小窟窿。虽然受了伤,但成荫还是轻伤不下火线,越拍越有劲。只是拍摄过程中发生的两次事故使他和摄制组心痛不已。那是在拍摄过程中当一辆坦克开过时,路边围观人群中有个十四岁小孩突然窜上前去想看个仔细,不幸被坦克履带卷了进去!另外一次运输道具的大卡车在途中爆胎,车辆失去重心,翻到沟里,几个年轻押运员受伤,好在这次没有人员死亡。《南征北战》人物演得到位,战争场面拍得也很精彩,尤其是敌我双方抢占摩天岭、将军庙争夺战这两场戏,不仅战争气氛营造得真实与浓烈,而且战争规模之大,在当时战争片中也是空前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场戏在当时技术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空间纵深镜头运用得相当成功。在拍摄中,导演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生动地体现了双方从两侧分头抢占摩天岭的紧张场面,而且在 *** 抢先一步登上制高点后,采用了一个跟移拍摄的长镜头,将镜头不断地移到将冲上来的 *** 军队那里,完整地表现了两军短兵相接、争分夺秒的紧张场面;在表现将军庙车站争夺战的大场面战斗时,除了采用分切手法外,也大量地运用了移动镜头,真实完整地再现了整个战斗的激烈情景。
此外,在电影音乐方面,《南征北战》也很有特色,作曲家葛炎在创作中很善于把握画面背景,使音乐与画面浑然天成,营造出一种出神入化的意境。其中攻占凤凰岭一段音乐十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 *** 与 *** 军队激烈战斗场面,堪称中国电影音乐作品中音乐与画面同步的经典段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