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和蔬菜怎样吃才健康
宜饭前1小时、饭后两小时吃水果
饭前1小时吃适量水果,对胃有好处。饭后不宜立即吃水果,因为这样会影响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吸收。
另外,蔬菜中含硫氰酸盐,尤其是萝卜、卷心菜、菜花含量更高,硫氰酸盐在体内代谢可形成硫氰酸;而苹果、梨、葡萄等鲜艳的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类黄酮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肠道内经细菌分解,转化为三羟基苯甲酸。硫氰酸盐与三羟基苯甲酸共同作用,可干扰人的甲状腺功能,导致非缺碘性甲状腺肿,影响人的正常生理代谢。
所以,吃水果最佳时间应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为好。
水果需要散暑与消寒
夏天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水果,最好放半天,等暑气散去再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也应放一会儿再吃,立即吃会在感觉太凉,对肠胃不利,易引起腹胀或腹泻。
霉变水果不能吃
水果含水量高,适宜霉菌生长,容易霉变。近年来发现,霉变水果中含有一种毒素:青毒素,具有强烈毒性,对此不可掉以轻心。水果被霉菌侵袭处,果皮软化,形成病斑,下陷,果肉软腐,霉菌在果肉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
据测定,在距离腐烂部分1厘米处的正常果肉中仍可检出毒素。因此,吃水果应选择表皮色泽光亮,肉质鲜嫩、清脆、有香味、水分饱满的。若略有小斑或少量虫蛀,应用刀挖去腐烂虫蛀处及其周围超过1厘米处的好果部分。腐烂或虫蛀超过1/3以上或有苦味的水果不宜食用。
不能用果汁代替水果
喝果汁不是多多益善。喝太多的果汁对身体健康有一些负面影响。果汁会冲淡胃酸,影响消化、吸收,长此下去,会导致营养不良。
另外,果汁在榨取的过程中损失了大部分纤维素,光喝果汁容易使人体内缺乏纤维素;而水果中富含的纤维素对于预防和减少多种疾病是很有好处的。还应该注意的是,果汁喝多了会没有食欲,影响正餐的食量。
食用蔬果宜适量
虽然蔬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但某些蔬果吃多了也不好,如菠菜、青菜、芹菜、西红柿、草莓等含有较多的草酸,与其他食物中的钙结合,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这就是很多喜欢吃素的人易患结石病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蔬果是呈碱性的,对于已患有磷酸钙结石的病人,日常吃大量呈碱性的蔬果,会使结石增多,且不易排出体外。
多吃蔬果并非排斥肉类食物
吃蔬果时也要吃一些肉类食物,蔬果与肉的比例以6:1为好。蔬菜与肉的合理搭配有利于保持身体内的酸碱平衡,因为肉、蛋等食品均属于酸性食品,蔬菜、茶、水果多属碱性食品。过分排斥肉类食物,可能会造成年人体营养摄入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其他疾病。
在蔬果中,除了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而且不易被人体吸收。而诸如鸡、鸭、鱼之类的食物,却能够成为营养的重要来源,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与脂肪酸,以及人体容易缺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所以,荤素搭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如:牛肉配土豆,牛肉营养价值高,能强健脾胃,冬天吃牛肉,还能暖胃,但牛肉纤维粗,会刺激胃黏膜,吃些土豆能保护胃,而且土豆的营养也很好;
另外,鱼肉配豆腐也是一道营养丰富的菜肴,鱼肉中蛋氨酸含量丰富,苯丙氨酸含量少,而豆腐却相反,两者一起吃,可取长补短,豆腐含钙较多,正好借助鱼体内的维生素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率。
先洗菜后切菜
有的人图省事,先切菜,再放在一起冲洗一下,这种做法会令大量的维生素白白流到了水中。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先洗菜后切菜。
尽量减少储存时间
有些人喜欢一周进行一次大采购,把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在家里慢慢吃,这样虽然节省时间、方便,但是要知道,蔬菜每多放置一天就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素,例如菠菜,在通常状况下(20℃)每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高达84%。
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人为了吃豆芽的芽而将豆瓣丢掉,实际上豆瓣的维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
有人做饺子馅的时候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也会损失70%以上。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盐和调料,这样饺子馅就没那么多汤了。
有人做好了菜不马上吃,等上一段时间再吃,这样也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物质。
还有人吃菜不喝汤。其实,炒菜时,蔬菜中大量的营养物质都溶解在菜汤里了,不喝多可惜。
用大火炒菜
维生素C、维生素B1都不宜长时间加热,因此炒菜避免用小火焖,应该用旺火炒。在炒菜时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保存。还有些蔬菜更适于凉拌来吃,比如黄瓜、西红柿等。
炒菜或煮菜汤时不要加盖
残留在蔬菜中的农药在烹煮过程中会因受热而分解,还会随水蒸气蒸发而消失,因此,炒菜或煮菜汤时不要加盖。
炒菜不能加太多油
不管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摄入太多都可引起肥胖,或因热量摄入过多而致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每人每天吃油量最好不超过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