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历史地位
1.红楼梦的历史地位
《红楼梦》的影响和“红学”《红楼梦》最初以抄本传世,“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伟元《红楼梦序》)。1791年用活字印行之后,流传更广。
《红楼梦》对青年的影响尤其大,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引起了封建时代渴求自由的青年们的共鸣。因此封建统治者把它视为洪水猛兽,多次明令禁毁。一些封建文人则编造一些无稽之谈来诋毁曹雪芹,但《红楼梦》屡禁而不绝,影响越来越大。封建文人有感于《红楼梦》又不满于《红楼梦》,于是创作了五光十色的续书。它们站在封建名教立场,受因果报应观念的支配,让林黛玉起死回生,制造一个虚假的大团圆,无异于狗尾续貂。
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是从脂砚斋开始的。《红楼梦》早期抄本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实这些抄本上的批语不尽出自脂砚斋,署名还有:畸笏叟、棠村、梅溪、松斋等等。但是以脂砚斋批语为多。脂砚斋生平不详,据他的批语的口吻和内容,大抵可以知道他很熟悉《红楼梦》创作的情形,参与过作品修改,与曹雪芹极亲近。脂砚斋的思想比曹雪芹落后,他的批评有不尽确当之处,然而脂批的重要价值仍不可抹煞。它证明《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并且提供了曹雪芹生平家世的重要线索;它提供了《红楼梦》生活原型的一些材料和创作过程的一些情况;它对《红楼梦》的艺术分析有独到之见;它还透露了曹雪芹原稿红楼梦前80回以后的一些情节要点。
脂砚斋以后,评论和研究《红楼梦》者越来越多,人称“红学”。“五四”运动以前,影响最大的是评点派和索隐派。评点派以脂砚斋为代表,其后还有“护花主人”王雪香、“太平闲人”张新之、“大某山民”姚燮等。索隐派的代表性著作出现在清末民初,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等,他们认为《红楼梦》的人物情节只是作品主旨的幕障,人物情节影射着历史真事,只有考索出作品影射的真事才能明了《红楼梦》的真意。这种方法几近于猜谜。“五四”运动以后,以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为代表的“新红学派”崛起,扫除了索隐派的梦呓,但由于观点、方法的限制,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仍旧没有能够正确解释《红楼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红楼梦》研究得到蓬勃发展,逐渐深入,领域逐渐扩大到《红楼梦》的版本、《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红楼梦后40回、《红楼梦》的历史地位、《红楼梦》的续书和改编、《红楼梦》批评史等等。科学意义的“红学”正在形成。
2.《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 ,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二、《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三、《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 ,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尤其“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激起了后世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和窥探欲,各种猜测附会之说愈出愈奇。四、毛主席说过:(中国过去)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王国维先生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
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五、《红楼梦》不仅在国内已有数以百万计的发行量,有藏、蒙、 *** 尔、哈萨克、朝鲜多种文字的译本,而且已有英、法、日、韩、俄、德、西等20多个语种的择译本、节译本和全译本。
在国外也有不少人对它进行研究,《红楼梦》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在英国,1910年版《英国百科全书》称赞:《红楼梦》是一部非常高级的作品,它的情节复杂而富有独创性。
2014年,英媒《每日电讯报》发布“史上十佳亚洲小说”排行榜,《红楼梦》位列第一 。在法国,评论界赞扬曹雪芹具有布鲁斯特的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西尔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包括整个社会自下而上的各阶层的能力。
3.请详细说一说红楼梦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迄今已有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第一流的珍品,并且必将愈来愈多地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欣赏和赞扬。国外学者把“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列为关于中国的三门世界性的“显学”(显赫的学问──编者注)。国内有人把“红学”与《易经》一起称为两门“玄学”;甚至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够得上专学之资格的,仅一部红楼梦而已。”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 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可以这么说,研究红学的人,实际上是与五千年中华文化、与百科知识打交道,所以它是永恒的、永远研究不完的,永远是一个世界文化之谜。
《红楼梦》呈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
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
第一部分(前五回):序幕。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概括。
第二部分(第六回至五十五回):是贾府的全盛时期。
第三部分(第六十六至一百零四回):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
第四部分(第一百零五回至一百二十回):是彻底衰落时期。
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字巨著,作者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无止的斗争,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
4.红楼梦的历史性地位
一、贾府的政治格局首先,贾府依封建礼仪规范,呈现出井井有条的长幼秩序。
如贾母以下,从贾赦、贾政到贾琏、贾宝玉、贾环,从邢夫人、王夫人到凤姐、李纨等,无不在礼节礼仪上,要尽侍奉贾母之责,必要时,还要陪伴贾母;当然,向贾母请安问好更是他们必须做的,这一点连宁国府那些辈份低的也不例外。林黛玉进贾府时,也是先见贾母,这时的上上下下之人都陪伴侍奉在周围,且她们"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见过贾母之后,林黛玉再按长幼顺序,依次拜见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李纨、凤姐等。至于父子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也是一样,依封建礼仪礼教规范,形成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兄长为尊的情形。
其次,《红楼梦》作品中描绘出的当时现实环境下的贾府(尤其是荣国府)还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二房掌家管家,即贾政是现荣国府的主人、当家者。荣国府的事务需贾政认可了方能施行,那些清客相公们也只是围绕着政老爷转,贾琏、王熙凤夫妇虽是贾赦的儿子儿媳,但却只在"乃叔政老爷家帮着料理些家务"即他们夫妇是在帮贾政干,而不是帮他们的父亲干,上述这些说明荣国府的权由贾政这边掌握。
荣国府二房管家的问题,已引起了读者较为普遍的关注。本来,贾政是次子,又没世袭乃父之官爵,贾政做官,只不过是皇上大发慈悲,"因恤先臣"才"额外赐了个主事之职",后任工部员外郎,贾政所任的只不过是很小的官。
据考,工部员外郎为从五品。而贾赦,身为长子,世袭了父亲的官爵,依封建礼教之大纲,兄长为尊,贾政应听命于贾赦,何况贾赦本人没什么大病,又有后代即儿子贾琏,据此看来,贾赦才应该是荣国府合理合法的主人。
贾府二房掌家的政治格局颇耐人寻味。 王志武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人物冲突论》一书中,又更进一步地指出:事实上,贾政也不掌握贾府大权。
贾府尤其是荣国府是一个女权王国。在这个女权王国里。
贾政之妻王夫人掌握着实际大权,她是贾府的"女皇帝"。 王夫人的内侄女、贾琏之妻王熙凤是贾府的"内阁总理"、"财政大臣";而贾母只是徒有虚名的"太上皇"。
的确,对贾母而言,虽说贾母曾经有过她的辉煌时期,她做过荣国府鼎盛时期的少奶奶、管家太太,她曾比凤姐在管家方面"还来得",可如今她老了,不"巧"了、许多事上来不得了,她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渐渐地没有了实权,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只有明份地位没有真正决策实权的"太上皇"。然而贾母自有她的优点:她想得开、非常明智,她在不掌权不管家后,及时行乐,安享晚年,不使自己陷入寂寞、痛苦之境地。
贾母有一副好身子骨,他年纪虽大,但却并不是那种病态的老态龙钟;她爱说笑、喜热闹、常开心、常活动,身体十分健康,很少有她想不开的事。到了后四十回,在家里被抄、贾府大厦将倾的关键时刻,她还"散余资明大义",并公开表明自己也不怕受苦受打击,还奉劝儿孙们振作起来,不要过于悲观,一蹶不振,而要好好地"该减的减"、"好好守住这个门头""不要叫人笑话了",是一种极为冷静的处世哲学。
所以,贾母这个"太上皇"做得很成功。 王夫人的丈夫、贾府的二老爷贾政,对外来说,似乎是贾府的现任主子,他对王夫人来说,有一定的夫权。
如小说第34回,贾政下了狠心狠狠地毒打贾宝玉,王夫人不能对丈夫下令让他停止,而只能以求情的方式来阻止。但是依小说的描写,贾政有一个特征--也是他的致命弱点,即"惧内",贾政怕他的妻子王夫人。
贾政毒打贾宝玉时,王夫人求情劝阻,搬出贾母没能让丈夫停止毒打;但王夫人最后搬出自己,诉自己的隐衷、从自己的利害角度使贾政停止了毒打。又如小说第70回讲笑话,这笑话实质上是心声的流露。
因为贾赦讲笑话时,讲的是一个母亲偏心的笑话,直接将矛盾指向了他的母亲--老太太贾母。原因在于老太太在他们兄弟二人当中,太偏向老二贾政了,而贾政讲的就是一个丈夫怕老婆的笑话。
此外,有一次贾母说王夫人,。
5.《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自诗三百首与《楚辞》之后,纯文学作品渐盛于汉代。
自此百家争鸣,时有流芳之作惊世而出。若把这中国文学史比作争奇斗艳的大花园,则诞于十八世纪中叶的小说《红楼梦》,便是这花园中最有光采的一株奇葩。
《红楼梦》自出世以来,便征服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自古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说,以显其盛。
而后《红楼梦》研究者自成一派,即至如今,“红学”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历时二百余年,足以使人叹然。《红楼梦》被视为“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灭”的“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①,它达到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峰。
《红楼梦》不仅是自它之前大多数文学作品的全面总结、继承和发展,也是自它之后的文学作品的极好典范。鲁迅先生也说过:“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还在其次的事。”②那么,对于《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我们从艺术创作与思想深度两方面展开讨论,应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红楼梦》是一部妙不可言的小说。作者曹雪芹以其暮年之心去写少年之景,沧桑下不失清丽、纯洁,这是最妙的一处;而老少皆宜,又是最难得的。
中国苑林中应该说各样文章有各样的看客,而《红楼梦》是最被推崇的,这是因为它从各方面满足了不同读者需求的缘故吧!论语言运用,它是那么诗情画意,唯美别致;论布局谋篇,它是奇峰突起,别有洞天,不单讲宝黛的爱情,也讲贾府的衰亡,每每引人入胜,却又耐人寻味。 就比如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至今仍有人争论不休。
它讲才子佳人,同样情深感人,但它突破了传统文学“才子佳人信有之”狭义的爱情主题,将男女之间的情谊,由单一的爱情,扩大到博爱、泛爱上——即一种无私纯洁的、真诚相待的友谊上去。同时,它也讲封建家族的败亡及内部种种“自相残杀,自生自灭”的世态百相。
这两条主线忽明忽暗,却又交叉成音,相互辉映。作者这两个著书的主旨,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其它几部古典小说,如《牡丹亭》、《西厢记》,又如《水浒传》、《金瓶梅》。
前二者是写情诗化的结构,其意境、韵味均以诗画式的“美”为标准,堪称雅文学的典范;而后二者以“人情世态”取胜,在场面的安排、性格的刻画、细节的描写及语言的创造运用方面独具匠心,是俗文学的榜样。而《红楼梦》一书却是第一次吸取了二者的长处,成为二者的最佳结合。
这样,它打破了中国文学史上雅文学与俗文学两种文学形式“各自为营”的局面,使二者交汇相融,奔出一条新的、波澜壮阔的河流。从此我国文学作品不再只讲才子落难,红颜薄命,或只讲绿林好汉,草莽英雄;各种兼而有之的作品不断涌现,呈现出生机盎然的局面。
文学作品的形式一旦有了变化,其所承载的内容与表现方式会变得丰富丰满起来。这样,无论从文人的创作范围还是从读者的欣赏角度来讲,都有了更自由的方法,更阔大的空间。
这是《红楼梦》开创性的一大贡献。 还值得一提的是,因作者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之故,《红楼梦》 不但“文备众体”,而且入情入景,这又是文学史上闻所未闻之先例。
“除小说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长外,其它如诗、词、曲、赋、歌、谣、谚、赞、诔、偈语、辞赋、联额、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等,应有尽有。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百律、歌行、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分题合咏的,有限制体、联句体、拟古体……”③这么多而全的文体作品融入《红楼梦》中,已经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物的刻画、事态的承接、主题的发挥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之一处则显不足。
6.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 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可以这么说,研究红学的人,实际上是与五千年中华文化、与百科知识打交道,所以它是永恒的、永远研究不完的,永远是一个世界文化之谜。
《红楼梦》呈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
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 第一部分(前五回):序幕。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
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概括。 第二部分(第六回至五十五回):是贾府的全盛时期。
第三部分(第六十六至一百零四回):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 第四部分(第一百零五回至一百二十回):是彻底衰落时期。
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字巨著,作者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无止的斗争,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
7.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地位: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红楼梦》基本简介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该红楼梦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而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透露出了资产阶级萌芽。自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其中,后40回由高鹗制作,因为曹雪芹没写完就不幸去世了。
作者以贵族家庭的兴衰为主轴。为避免文字触及时事被清 *** 干涉,于是虚构朝代,隐去真事,并以描写闺阁女子来避讳。
这部巨著虽然虚构朝代、地点,而且假借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作为故事的因源,却在不经意中反映了清帝国下贵族的生活纪实。并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婚丧祭祀制度,乃至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园林造景、舟车行轿等等层面。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描写与戏谑。
2013年9月28日,由世界文化论坛东方国学院主办的“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暨红楼梦《石头记》后28回手稿回归祖国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文化界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
文章主旨
关于红楼梦旨义思想的研究历来众说纷纭,鲁迅定义为“人情小说”,脂砚斋《凡例》评: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红楼梦》一书与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胡适《红楼梦考证》:《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蔡元培《红楼梦索隐》:揭清之失,悼明之亡。
8.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影响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 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可以这么说,研究红学的人,实际上是与五千年中华文化、与百科知识打交道,所以它是永恒的、永远研究不完的,永远是一个世界文化之谜.《红楼梦》呈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前五回):序幕.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