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 我来答
南街口商店
2022-10-25 · 贡献了超过227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万
展开全部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先介绍一下我个人的基本情况吧。我本科是学教育类专业的,和语文完全不搭界,但我一直以来都很想做语文老师,算是自己的一个理想,所以就下定决心考学科语文的专硕了。从2016年3月份开始准备,一直到2017年3月份复试结束,这期间自己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也得到了学姐们的很多帮助。这一过程真的挺不容易的,但好在最终幸运地被录取了。

总体时间安排
3—6月:看912参考书并做笔记,到6月份我积累了一整本912读书笔记,关于这门考试的大致内容也已经有了感觉。另外背了3遍英语单词,政治和则完全没有开始准备。

7月:这一整个月我出去交流了,没有复习
8月:开始复习,花了一个月时间把凯程的参考书看了一遍,并结合历年真题整理出了我认为的重点(整理方法之后会详细介绍)。同时,继续跟进912的复习,这一阶段出了点小插曲。大家都知道之前华东师大的学科语文是有文学院和教育学部之分的,文学院考912,教育学部考919。我原本准备的是文学院的912,没想到8月份有消息出来说2017年这两个专业将合并,也就是说合并后考的这门专业课可能既有原先的912内容又有919内容。因此,我又开始同时准备919的内容。919的主要参考书应该是区培民老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但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已经来不及把那本书从头到尾亲自看一遍了,就直接买了学姐做的关于这本书的笔记,等于是一个重点提纲,我就带着重点去区老师的书中找补充。此时关于英语的准备主要是做张剑的黄皮阅读理解专训,同时整理重点单词、词组。

9月:边实习边复习,因为实习占六个学分,实在躲不掉。这一阶段的912复习主要是看导师论文、相关著作并做笔记。关于,此时已经开始第一轮背诵。英语则开始做英语一的真题,并整理错题。同时政治的复习也已经开始了,买了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从头到尾认真阅读和做题。

10—12月:10中下旬开始我结束实习,在家一心复习,一直到考研前夕(大概12月20号)才回到学校。这期间我的复习规划如下:912的话,主要看的资料有自己整理的笔记、学姐的笔记、导师论文、相关著作以及真题,我自己按专题整理了历年真题,自己一题一题地去思考答案,并开始背诵古诗词;就是一轮又一轮的反复背诵。

政治的话,到10月中旬我才看完一遍精讲精练,看一章就做一章对应的1000题,接着是做历年真题,到11月下旬开始背诵大题目;英语则是10月下旬开始做英语二真题并整理错题,具体的之后再说。

具体情况
(一)政治
我是到9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的,用的资料就是肖秀荣全套,另加一本红色封面的风中劲草,其他什么资料都没有使用,也没有报班。我觉得只要紧跟肖老师的节奏,真的已经够了。

我高中的时候是理科生,对于政治一点也不熟悉,所以刚开始看那本最厚的精讲精练时进度特别慢,整本书看下来一共花了一个半月,我觉得有政治基础的同学应该可以快很多,这本书主要就是打基础。在看精讲精练的同时做1000题,看完一章就做一章对应的习题,对照答案自己分析总结。接着就是做真题,大题目先不用管,前期应该专攻选择题,同样是做一套订正一套,仔细总结。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还是掌握地很不好,但此时已不可能再去看第二遍厚厚的精讲精练了,我就买了风中劲草,这本书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表示出来,比较适合二轮夯基础的时候使用;而肖老师的精讲精练则讲得很具体,适合一轮打基础用。所以,那段时间我主要是一边看风中劲草,一边做肖秀荣的历年真题。一直到11月中旬,我才把所有的真题都做完一遍,但所有的知识点都很有感觉了(当然也可以留一两套真题先不做,供最后自我测试使用)。我的一些研友则是把真题反复做了好几遍,用这样的方式来记住知识点;我虽然只做了一遍真题,但知识点也很熟悉了,因为我真的很认真地把风中劲草梳理了一遍,自己脑海中已经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例如第三部分,也就是近代史部分,我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把整个这一部分在脑海里复述了一遍。所以复习是殊途同归的,只要你能做到心中有数,选择什么方法由自己决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11月中旬做完了真题,我的进度实际上是偏慢的,于是立即开始做8套卷,做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分析总结错题,另一方面就是再去按顺序温习一遍基础知识。到12月份,肖老师的4套卷、时事政治、专供背诵的小册子之类的也都陆续出来了,逐一买来认真学习就好。11月末12月初也应该开始背大题目了,但大家也知道,考我们这个方向的背诵量实在太大了,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前期背的东西几乎没有记住,最终就只背了8套卷和4套卷,其中4套卷是要烂熟的,8套卷则需尽可能烂熟,当然最好是二者都背得滚瓜烂熟,但我当时的情况是实在没有精力背。其实这些资料的使用说明肖老师都会在书的前言或他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给出的,所以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他的微博之类的,跟着他的进度走就是OK的。

(二)英语
这门课我考得还不错,今年的总体分数也都偏高。前期一直到7月份,我都只是在背单词,一轮又一轮地背诵。8月份开始做张剑的阅读理解专训,但做了不到20篇就弃了,因为我发现其实这本习题跟真题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还不如把真题多做几遍。所以8月下旬就直接开始做真题,先做英语一,再做英语二。我做得比较慢,基本上是3—4天一套,先做再整理分析,主要是摘录高频单词和词组,以及自己的一些做题心得,到最后我一共积累了两本错题本。我前面主要就是训练阅读,一直到10月末11月初才开始准备作文的,用的是**王江涛的作文书,就是先看再背,多积累一些好句型;接着是自己练笔,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写一篇作文,然后和书上的同题范文去对比,看看自己和范文的差距在哪里,然后积累下来就好了。另外我还买了一本**的翻译辅导书,主要用来练习翻译技巧。

(三)
这门课我考得不好,一来是2017华师大的确实考得很难,二来是我自己背书的时候存在侥幸心理。我在8月份的时候开始复习,后来发现实际上开始得太晚了,应该更早几个月开始。首先我通读了一遍凯程的绿皮应试解析,对照那本白色的大纲和历年真题,自己统计了每一部分、每一章节的考点频率,内心对于哪些是重点已经有数了。9月份开始背诵,顺序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到最后教育学原理一共背了5遍、教育心理学3遍、中外教育史各背了2遍。我就是拿凯程的绿皮书背诵的,并没有拿真题背,也没有买任何笔记。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只要背重点,只是说重点要格外注意去背,对于那些非重点的内容也要有所了解,起码有个印象,防止最后题考得偏, 就算背不出来也可以自己发挥。我当时就是存在侥幸心理,对于我所认为的非重点就没有去看,最终考到了就是一无所知,编也编不出来。另外要注意的是,大家也可以按照历年真题去背,但并不是说只背真题本身,而是背真题所在单元、所在小节的所有平行知识点;大家也不要觉得这个题去年考过了,今年肯定不会考,所以就不背那道真题,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的。总之,的背诵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四门考试里最令人头疼的。这个过程很令人灰心,但一定要鼓励自己坚持到最后。我当时背书是同时交替进行的,比如,早上花两个小时背教育学原理,下午花两个小时背教育心理学,晚上再背一个小时教育史,而不是说把教育学原理全部背完之后再去背教育心理学,这样很容易忘,同时交替进行的话记得会比较牢一些,否则等你背完教育心理学,就会发现教育学原理又忘得差不多了。

(四)912
这门专业课我准备得很早,大概从2016年4月就开始自己看书做笔记了。看的第一本参考书是倪文锦、谢锡金主编的《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自己精心做了笔记。我是按照问答的形式整理笔记的,看完一章内容后,问问自己这一章讲了哪些东西?可以提哪些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写下来,自己再分别按照“自身理解+书上原话”去回答这些问题。这种整理方法有一个思考总结的过程,避免了一味摘抄。因为我大三下还有课,所以看书的进度很慢,花了一个半月才看完一整本书并做完笔记。然后我就没有再看别的参考书,一直到6月底就是看自己的笔记,在内心回想相关知识点。前面也说过了,这一阶段出了点小插曲。2017年912与919合并,但知道消息时已是8月份,我已经来不及把区老师的书亲自从头到尾看一遍了,就直接买了学姐做的关于这本书的笔记,带着重点到书里找补充。也就是说,912的复习我只用了两本教材,也就是官网上规定的两本复试教材——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及区老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然而,准备复试时我又看了一本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的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轮新编》,发现这一本会更好理解一点,大家不妨选择它;另外语文教育史方面的书也要有所了解,今年就考到了一道大题目)。但后期我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工作。第一件是亲自整理912历年真题,我是按专题整理的。因为大家也都知道,912历年真题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很多题目虽然不一样,但考的知识点是一样的,甚至也有很多题目就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按照专题即按照知识点的方式整理,会更系统一些。

它们考的都是关于阅读经典、阅读诗歌之类的东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放到一起整理,思路会更集中。第二件重要的工作就是整理导师论文和相关著作,也形成了一本笔记。导师论文的话就是那几位主要导师的论文,具体是哪些导师,大家自己在官网上也都可以了解到的;相关著作的话我阅读了两本,夏、叶的《文心》和夏、叶、朱的《什么是我们的母语》,这两本书都很好读,措辞很浅近但内容都很有营养。看完这些后,自己心里已经很有底了。其实912就是一个自己悉心积累的过程,看多了思考多了,自然就会一通百通。

但此时还有一个很大的烦恼,就是912的文学常识。因为我本科不是中文系的,很怕这一块,历年真题中出现了多次给书名写作者、默写古诗词的题目,但也没办法,只能自己多记多背,尤其是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几位名家的著名宋词,一定要准备;著名唐诗的话,最好也有所积累。另外,我感觉现在912的考试有一个趋势,就是和中小学语文教材越来越挂钩了,经常出一些让你根据某篇课文设计教案的题目,但不会给你提供原文。比如说,今年初试就是让你自己默写一首唐诗,然后设计教案;今年复试也考了《故乡》的教案设计,也没有给原文。这就要求大家要对中小学课本中的经典课文了如指掌,例如鲁迅、朱自清、老舍等人的文章更是高频考点。

只是要谨记:一定要给自己充分的准备时间,像我那样7月份完全荒废是不建议的;大四的实习也是,要尽量和老师商量以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