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的生平
展开全部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宗泽(1060--1128),字汝霖,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博学广识 文武兼备
北宋嘉佑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宗泽出生在义乌山村石板塘一个贫寒的耕读之家。宗家虽贫苦,但有“耕读传家”的传统,父亲宗舜卿就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宗泽自幼随长兄宗沃参加劳动,农闲则在父、祖的教导下,读书识字。天资聪慧的宗泽,勤奋好学,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大约宗泽十几岁时,宗家举家迁居交通比较便利,商贸、文化较为发达的廿三里镇。在那里,宗泽视野扩大了,耳闻目睹宋王朝吏治腐败和外敌频仍,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抱负。不到20岁的宗泽毅然辞家外出游学,历时十余年,就学之地多达数十处。他不仅悉心求学,研读“古人典要”,而且学以致用,考察社会,了解民情,孜孜不倦地追求治国之道,逐步看清了整顿吏治是解决政治腐败的关键所在;同时眼看辽国、西夏屡屡入侵,也产生了靖边安境、为国效力的思想。于是他认真研读兵书,苦练武艺。这样,宗泽迅速成长为一个博学广识、文武兼备、富有理想和抱负的青年。
元佑六年(1091),宋廷举行省试、殿试。年已33岁的宗泽,通过发解试后,千里迢迢前往京城开封应省试。宗泽通过省试(礼部试)后,进入殿试。宗泽在殿试时,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力陈时弊,还批评朝廷轻信吴处厚的诬陷而放逐蔡确,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这是宗泽第一次在政治上亮相,就充分反映出他革除弊政的强烈要求以及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主考官“以其言直,恐忤旨”,将宗泽置于“末科”,给以“赐同进士出身”。宗泽虽未能名登榜首,但毕竟通过了科举考试,从此开始步入仕途。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元佑八年(1093),宗泽被派往大名府馆陶县任县尉兼摄县令职事。宗泽到任不到一个月,就迅速而妥善地处理完该县历年诉讼积案,显露了他处理政务的才能,赢得了属吏们的信任和敬仰。
绍圣二年(1095)知府吕惠卿命宗泽巡视御河修建工程,这时宗泽适丧长子,他强忍悲痛,奉檄即行。吕惠卿闻知后,赞叹道:“可谓忧国忘家者也。”这时天寒地冻,宗泽在巡视中发现不少民工僵个道旁,立即上书司,建议推迟工期,待明春天暖时再动工,并表示届时“当身任其责。”朝廷同意延期。次年春,“河成,所活甚众”。宗泽在官场初露头角,就表现出勤于职守、为官清正、体恤民情等高尚品德。
此后,从元符元年(1098)至政和四年(1114),宗泽先后任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等四县知县。纵观宗泽从政20多年,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卓著,“所至称治”,赢得了各地群从对他的信赖和爱戴。然而,由于宋王朝政治极端腐败,权奸当道,因而宗泽长期得不到提拔和重用。
随着辽、金不断南侵,宋王朝为了加强北部边防,下令将登州等四州提升为“次边”,要选拔一些干练的官员充任通判。政和五年(1115),宗泽升任登州通判。登州邻近京师,权贵势力伸手其间。如登州如登州仅宗室官田就有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纳租万余缗,都转嫁到当地百姓身上。宗泽上任后,忿然上书朝廷,陈明实情,请求予以豁免,终于为登州百姓免除了沉重的额外负担。
宗泽在官场中,越来越看清宋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感到自己已难以有所作为。宣和元年(1119),年届六十的宗泽乞请告老还乡,获准授予主管南京(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鸿庆寺的虚衔,遂退居家乡义乌邻县东阳,结庐山谷间,拟著书自适以度晚年。后被人诬告蔑视道教,宗泽被发配镇江“编管”。宗泽被编管期间,夫人陈氏病逝。
宣和四年(1122),徽宗举行祭祀大典,实行大赦,宗泽才重获自由。宗泽先掌监镇江酒税,二年后才调任巴州通判。这时,金国在北方崛起,辽、金、宋之间正在展开激烈的斗争,忧国忧民的宗泽却被远置西南边陲巴州,完全背离了他的意愿。宗泽在这期间所作的《古楠赋》、重修英惠侯义济庙记》,借景抒情,如泣如诉地表述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并借汉末巴郡太守严隐喻自已,表达了愿做“断头将军”,决不做“投降将军”的决心。
抗金勤王 转战河朔
靖康元年(1126)初,在御史大夫陈过庭的推荐下,朝廷召宗泽进京,出任台谏。宗泽一接招书,不顾68岁高龄,立即日夜兼程驰赴京师,抵京后即向钦宗“奏对三策”,力主抗金,反对求和,此后又多次上书陈述抗金主张。
金兵第二次大举南下时,钦宗把宗泽派往战争前沿的磁州任知府。同年九月初,宗泽带了十几个老弱士兵,匆匆北上赴任。他一到磁州,就大力发动群从修缮城墙,疏浚护城河,招募士卒,组织义兵,施行兵民合一、边耕边战的办法,“应者云集”:又尽府库所有库银,还捐出自己的俸银,高价购买粮食数万斤,备足军粮。在宗泽的感召下,百姓纷纷“争献金谷”,支持抗金斗争。
同年十月,金兵围攻北方门户真定,钦宗不派援兵,仅授宗泽一个“河北义兵总管”的空头衔,命他率部前往救援。真定陷落后,金兵分路南下,分遣数千骑兵进攻磁州。宗泽披甲操戈登城指挥战登城指挥战头斗,命士兵以神臂弩射之,粉碎金兵的攻势后,打开城门,乘势纵兵追击,斩敌数百,缴获大量战利品。这是宋军首次击败金兵,极大地鼓舞了河朔各地宋军的斗志。
同年十一月,金兵分东西两路先后抵达开封,再次包围了宋都。钦宗任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命他们尽起河北兵马赴京勤王。
十二月初,赵构传檄各地勤王军赴大名府 *** 。宗泽接到命令后,即率2000士兵从磁州出发,顶风冒雪,率先赶到大名,一见赵构便提出:“京师受困日久,入援之策不可缓”,要求尽快确定出师日期。赵构无意出师救援,对宗泽的建议置若罔闻,不久开封失陷。宗泽又一再要求出师救援,赵构只得拨出一部分军阶交宗泽,命他率先前往开德府。
靖康二年(1127)一月,宗泽率部队从大名向开德进发,一路上与金兵连打13仗,屡战屡胜,进驻开德。二月,宗泽率部继续向开封推进,击溃拦截的金兵,接连攻克南华、卫南、韦城,距开封已不远。这时,赵构却辗转后撤至东平、济州,拥兵观望,坐视宗泽孤军苦战。宗泽率军与金兵浴血奋战,虽取得了一连串胜利,但毕竟兵力有限,难以打破金兵对开封的重重包围。
北宋王朝覆灭后,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改年号建炎,是为宋高宗,从此开始了南宋时期。高宗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加职延康殿学士。
固守开封 力挽危局
建炎元年(1127)六月十七日,宗泽到达开封,从整顿社会秩序、安定民心入手。他下令逮捕勾结金兵、为虎作伥者,就地正法,以清除金兵的内应;同时严禁盗窃,严惩奸商,采取限价政策;并发动群众疏通汴河、五丈河,使各地货物源源不断运到开封;同时恢复“税盐制”。由于宗泽理财有方,开封很快重现了商旅云集、货物充盈、物价平稳、人心安定的繁荣景象。
与此同时,宗泽加紧重建开封防务。他发动群众修复楼橹,加固城墙,开浚濠河,修造守御之具。并把散在开封内外的宋军组织起来,与正规军协同作战。为了对付金国的骑兵,他制造了“决胜战车”1200辆。宗泽在加强城防的同时,极力扩大防守范围,在城郊选险要这地,建了24座坚固的堡垒,派兵数万驻防;沿黄河修筑纵横相联的连珠寨,分兵把守;同时把开封府濒河72里,平摊府属16县负责防卫,令挖掘深阔各丈余的壕沟,沟外密植鹿砦,以防金国骑兵的冲击。这样,从开封至黄河南岸建立起纵深的防御体系,这是有宋以来开封最强固的防卫设施。
宗泽治军严明,体恤将士,有功必赏,有才必举,对各路宋军一视同仁,流散在河朔各地的宋军残兵溃迅速团聚到宗泽的旗下,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将帅。岳飞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
建炎元年(1127)十二月初,金兵分三路南下,企图先攻占开封,进而一举推毁南宋王朝。宗泽调兵遣将驰援郑州、滑州,以分金兵来攻开封之势;然后在开封近郊设伏,诱敌深入,以歼灭来犯之敌。
建炎二年(1128)一月,粘罕率大队人马从郑州方面进袭开封,进至开封城西7里的板桥,完全进入了宗泽部署的伏击圈。埋伏的宋军同时出击,四面围攻,金兵溃不成军,宋军乘胜追击,收复了延津、胙城、河阴等地,一直追到滑州,并捣毁了滑州城西30里的金兵囤积粮草辎重的营寨。二月,粘罕卷土重来,宗泽再次大败金兵于滑州,残余的金兵狼狈逃过黄河,从此不敢再向开封发动大规模进攻,确保了南宋王朝安全。
乞请回銮 准备北伐
宗泽在开封整军布防的同时,不断上疏乞请高宗回銮。高宗空言搪塞,并于建炎元年(1127)十月以巡幸为名,从南京逃到扬州。
宗泽粉碎了金兵的猖狂进攻后,认为反攻的时机已到,调兵遣将,准备大举北伐,并把联合被役各族共同抗金作为北伐的重要战略部署。宗泽对金兵内原辽国的降兵降将进行策反,又上书高宗,建议联合各民族共同抗金。
宗泽一面筹划北伐,一面加紧上疏乞请高宗回銮。从建炎元年(1127)七月至二年(1128)五月,在不到一年的是间里,接连上了24封《乞回銮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乞回銮二十四疏”。在准备北伐期间,建炎二年(1128)一月、三月、五月,宗泽又分别派遣属吏范世延、呼延次升及子宗颖三次赴扬州,面奏北代准备情况和六月进兵渡河计划,乞请高宗回京主持北伐大计。
高宗不仅一再拒绝,反而越来越疑忌宗泽。同年五月,高宗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荀为东京副留守,就近监视宗泽,阻止六月进兵渡河计划的实施。宗泽为宋王朝忠心耿耿,却得不到高宗的理解和支待,反而“信而见疑,忠而见谤”,眼看自己殚精竭虑筹划的北伐计划已成泡影,忧愤成疾,背上长疽,病情加剧。
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十二日,宗泽在弥留之际,无一语及家事,念念不忘北伐,最后连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怀着悲愤的心情溘然与世长辞了,时年70岁。后由儿子宗颖和爱将岳飞一起扶柩至镇江,与夫人陈氏合葬于镇江京岘山上。
宗泽虽未能实现驱逐金兵,收复失地,恢复宋王朝大一统的宏愿,但他坐镇抗金前哨的开封,阻止并粉碎了金兵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金卫国的斗争中,宗泽高举抗金大旗,依靠广大军民,坚决抵抗金兵,反对妥协投降,不仅战绩辉煌,功勋卓著,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联合被奴各民族共同抗金,国内各民族及其政权间和平相处的主张,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完全符合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解析:
宗泽(1060--1128),字汝霖,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博学广识 文武兼备
北宋嘉佑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宗泽出生在义乌山村石板塘一个贫寒的耕读之家。宗家虽贫苦,但有“耕读传家”的传统,父亲宗舜卿就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宗泽自幼随长兄宗沃参加劳动,农闲则在父、祖的教导下,读书识字。天资聪慧的宗泽,勤奋好学,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大约宗泽十几岁时,宗家举家迁居交通比较便利,商贸、文化较为发达的廿三里镇。在那里,宗泽视野扩大了,耳闻目睹宋王朝吏治腐败和外敌频仍,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抱负。不到20岁的宗泽毅然辞家外出游学,历时十余年,就学之地多达数十处。他不仅悉心求学,研读“古人典要”,而且学以致用,考察社会,了解民情,孜孜不倦地追求治国之道,逐步看清了整顿吏治是解决政治腐败的关键所在;同时眼看辽国、西夏屡屡入侵,也产生了靖边安境、为国效力的思想。于是他认真研读兵书,苦练武艺。这样,宗泽迅速成长为一个博学广识、文武兼备、富有理想和抱负的青年。
元佑六年(1091),宋廷举行省试、殿试。年已33岁的宗泽,通过发解试后,千里迢迢前往京城开封应省试。宗泽通过省试(礼部试)后,进入殿试。宗泽在殿试时,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力陈时弊,还批评朝廷轻信吴处厚的诬陷而放逐蔡确,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这是宗泽第一次在政治上亮相,就充分反映出他革除弊政的强烈要求以及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主考官“以其言直,恐忤旨”,将宗泽置于“末科”,给以“赐同进士出身”。宗泽虽未能名登榜首,但毕竟通过了科举考试,从此开始步入仕途。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元佑八年(1093),宗泽被派往大名府馆陶县任县尉兼摄县令职事。宗泽到任不到一个月,就迅速而妥善地处理完该县历年诉讼积案,显露了他处理政务的才能,赢得了属吏们的信任和敬仰。
绍圣二年(1095)知府吕惠卿命宗泽巡视御河修建工程,这时宗泽适丧长子,他强忍悲痛,奉檄即行。吕惠卿闻知后,赞叹道:“可谓忧国忘家者也。”这时天寒地冻,宗泽在巡视中发现不少民工僵个道旁,立即上书司,建议推迟工期,待明春天暖时再动工,并表示届时“当身任其责。”朝廷同意延期。次年春,“河成,所活甚众”。宗泽在官场初露头角,就表现出勤于职守、为官清正、体恤民情等高尚品德。
此后,从元符元年(1098)至政和四年(1114),宗泽先后任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等四县知县。纵观宗泽从政20多年,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卓著,“所至称治”,赢得了各地群从对他的信赖和爱戴。然而,由于宋王朝政治极端腐败,权奸当道,因而宗泽长期得不到提拔和重用。
随着辽、金不断南侵,宋王朝为了加强北部边防,下令将登州等四州提升为“次边”,要选拔一些干练的官员充任通判。政和五年(1115),宗泽升任登州通判。登州邻近京师,权贵势力伸手其间。如登州如登州仅宗室官田就有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纳租万余缗,都转嫁到当地百姓身上。宗泽上任后,忿然上书朝廷,陈明实情,请求予以豁免,终于为登州百姓免除了沉重的额外负担。
宗泽在官场中,越来越看清宋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感到自己已难以有所作为。宣和元年(1119),年届六十的宗泽乞请告老还乡,获准授予主管南京(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鸿庆寺的虚衔,遂退居家乡义乌邻县东阳,结庐山谷间,拟著书自适以度晚年。后被人诬告蔑视道教,宗泽被发配镇江“编管”。宗泽被编管期间,夫人陈氏病逝。
宣和四年(1122),徽宗举行祭祀大典,实行大赦,宗泽才重获自由。宗泽先掌监镇江酒税,二年后才调任巴州通判。这时,金国在北方崛起,辽、金、宋之间正在展开激烈的斗争,忧国忧民的宗泽却被远置西南边陲巴州,完全背离了他的意愿。宗泽在这期间所作的《古楠赋》、重修英惠侯义济庙记》,借景抒情,如泣如诉地表述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并借汉末巴郡太守严隐喻自已,表达了愿做“断头将军”,决不做“投降将军”的决心。
抗金勤王 转战河朔
靖康元年(1126)初,在御史大夫陈过庭的推荐下,朝廷召宗泽进京,出任台谏。宗泽一接招书,不顾68岁高龄,立即日夜兼程驰赴京师,抵京后即向钦宗“奏对三策”,力主抗金,反对求和,此后又多次上书陈述抗金主张。
金兵第二次大举南下时,钦宗把宗泽派往战争前沿的磁州任知府。同年九月初,宗泽带了十几个老弱士兵,匆匆北上赴任。他一到磁州,就大力发动群从修缮城墙,疏浚护城河,招募士卒,组织义兵,施行兵民合一、边耕边战的办法,“应者云集”:又尽府库所有库银,还捐出自己的俸银,高价购买粮食数万斤,备足军粮。在宗泽的感召下,百姓纷纷“争献金谷”,支持抗金斗争。
同年十月,金兵围攻北方门户真定,钦宗不派援兵,仅授宗泽一个“河北义兵总管”的空头衔,命他率部前往救援。真定陷落后,金兵分路南下,分遣数千骑兵进攻磁州。宗泽披甲操戈登城指挥战登城指挥战头斗,命士兵以神臂弩射之,粉碎金兵的攻势后,打开城门,乘势纵兵追击,斩敌数百,缴获大量战利品。这是宋军首次击败金兵,极大地鼓舞了河朔各地宋军的斗志。
同年十一月,金兵分东西两路先后抵达开封,再次包围了宋都。钦宗任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命他们尽起河北兵马赴京勤王。
十二月初,赵构传檄各地勤王军赴大名府 *** 。宗泽接到命令后,即率2000士兵从磁州出发,顶风冒雪,率先赶到大名,一见赵构便提出:“京师受困日久,入援之策不可缓”,要求尽快确定出师日期。赵构无意出师救援,对宗泽的建议置若罔闻,不久开封失陷。宗泽又一再要求出师救援,赵构只得拨出一部分军阶交宗泽,命他率先前往开德府。
靖康二年(1127)一月,宗泽率部队从大名向开德进发,一路上与金兵连打13仗,屡战屡胜,进驻开德。二月,宗泽率部继续向开封推进,击溃拦截的金兵,接连攻克南华、卫南、韦城,距开封已不远。这时,赵构却辗转后撤至东平、济州,拥兵观望,坐视宗泽孤军苦战。宗泽率军与金兵浴血奋战,虽取得了一连串胜利,但毕竟兵力有限,难以打破金兵对开封的重重包围。
北宋王朝覆灭后,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改年号建炎,是为宋高宗,从此开始了南宋时期。高宗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加职延康殿学士。
固守开封 力挽危局
建炎元年(1127)六月十七日,宗泽到达开封,从整顿社会秩序、安定民心入手。他下令逮捕勾结金兵、为虎作伥者,就地正法,以清除金兵的内应;同时严禁盗窃,严惩奸商,采取限价政策;并发动群众疏通汴河、五丈河,使各地货物源源不断运到开封;同时恢复“税盐制”。由于宗泽理财有方,开封很快重现了商旅云集、货物充盈、物价平稳、人心安定的繁荣景象。
与此同时,宗泽加紧重建开封防务。他发动群众修复楼橹,加固城墙,开浚濠河,修造守御之具。并把散在开封内外的宋军组织起来,与正规军协同作战。为了对付金国的骑兵,他制造了“决胜战车”1200辆。宗泽在加强城防的同时,极力扩大防守范围,在城郊选险要这地,建了24座坚固的堡垒,派兵数万驻防;沿黄河修筑纵横相联的连珠寨,分兵把守;同时把开封府濒河72里,平摊府属16县负责防卫,令挖掘深阔各丈余的壕沟,沟外密植鹿砦,以防金国骑兵的冲击。这样,从开封至黄河南岸建立起纵深的防御体系,这是有宋以来开封最强固的防卫设施。
宗泽治军严明,体恤将士,有功必赏,有才必举,对各路宋军一视同仁,流散在河朔各地的宋军残兵溃迅速团聚到宗泽的旗下,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将帅。岳飞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
建炎元年(1127)十二月初,金兵分三路南下,企图先攻占开封,进而一举推毁南宋王朝。宗泽调兵遣将驰援郑州、滑州,以分金兵来攻开封之势;然后在开封近郊设伏,诱敌深入,以歼灭来犯之敌。
建炎二年(1128)一月,粘罕率大队人马从郑州方面进袭开封,进至开封城西7里的板桥,完全进入了宗泽部署的伏击圈。埋伏的宋军同时出击,四面围攻,金兵溃不成军,宋军乘胜追击,收复了延津、胙城、河阴等地,一直追到滑州,并捣毁了滑州城西30里的金兵囤积粮草辎重的营寨。二月,粘罕卷土重来,宗泽再次大败金兵于滑州,残余的金兵狼狈逃过黄河,从此不敢再向开封发动大规模进攻,确保了南宋王朝安全。
乞请回銮 准备北伐
宗泽在开封整军布防的同时,不断上疏乞请高宗回銮。高宗空言搪塞,并于建炎元年(1127)十月以巡幸为名,从南京逃到扬州。
宗泽粉碎了金兵的猖狂进攻后,认为反攻的时机已到,调兵遣将,准备大举北伐,并把联合被役各族共同抗金作为北伐的重要战略部署。宗泽对金兵内原辽国的降兵降将进行策反,又上书高宗,建议联合各民族共同抗金。
宗泽一面筹划北伐,一面加紧上疏乞请高宗回銮。从建炎元年(1127)七月至二年(1128)五月,在不到一年的是间里,接连上了24封《乞回銮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乞回銮二十四疏”。在准备北伐期间,建炎二年(1128)一月、三月、五月,宗泽又分别派遣属吏范世延、呼延次升及子宗颖三次赴扬州,面奏北代准备情况和六月进兵渡河计划,乞请高宗回京主持北伐大计。
高宗不仅一再拒绝,反而越来越疑忌宗泽。同年五月,高宗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荀为东京副留守,就近监视宗泽,阻止六月进兵渡河计划的实施。宗泽为宋王朝忠心耿耿,却得不到高宗的理解和支待,反而“信而见疑,忠而见谤”,眼看自己殚精竭虑筹划的北伐计划已成泡影,忧愤成疾,背上长疽,病情加剧。
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十二日,宗泽在弥留之际,无一语及家事,念念不忘北伐,最后连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怀着悲愤的心情溘然与世长辞了,时年70岁。后由儿子宗颖和爱将岳飞一起扶柩至镇江,与夫人陈氏合葬于镇江京岘山上。
宗泽虽未能实现驱逐金兵,收复失地,恢复宋王朝大一统的宏愿,但他坐镇抗金前哨的开封,阻止并粉碎了金兵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金卫国的斗争中,宗泽高举抗金大旗,依靠广大军民,坚决抵抗金兵,反对妥协投降,不仅战绩辉煌,功勋卓著,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联合被奴各民族共同抗金,国内各民族及其政权间和平相处的主张,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完全符合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