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是几声

 我来答
一树骆驼
2023-02-14 · 超过2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一声。

升(拼音:shē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个盛东西的有柄器物。升的本义是一种量器,后引申指容量单位。假借为升高、升级的升。由升高又引申为登上,再引申指地位的升高,特指官职的升高。后来造升和升,用于升高、升级。 [2]  现代汉字整理时升和升都作为异体字并入升,但用作姓氏人名仍为规范字。 [1]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四上】【斗部】识蒸切(shēng)

(升)〔二〕十龠也。从斗,亦象形。 [12] 

【卷七上】【日部】识蒸切(shēng)

(升)日上也。从日升声。古只用升。 [13] 

【注释】《说文解字》本无“升“字头,今本《说文》“升“字头是徐铉所增的新附字。十龠(yu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当作‘二十龠’。《广雅》:‘龠二曰合,合十曰升。‘《说苑》‘度量权衡,以黍生之,千二百黍为一龠。’“

说文解字注

【卷十四上】【斗部】

(升)十合也。十合各本作“十龠”,误,今正。《律历志》曰:“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作“十龠”则不可通。古经传登多作升,古文叚借也。《礼经》注曰:“布八十缕为升。”升字当为登,今之《礼》皆为升,俗误已行久矣。按,今俗所用又作“升”。经有言升不言登者,如《周易》是也。有言登不言升者,《左传》是也。

从斗,象形。斛,左耳为升,右耳为合。□以象耳形也。各本作“亦象形”,非。识蒸切,六部。

合龠为合,龠容千二百黍。十字各本无,今补。不补,则五量惟升、斗、斛见於本书,且失其相絫之数矣。絫下云:“增也,一曰十黍之重。”正为铢字张本。鬲下云:“鼎属。实五觳。”又云:“斗二升曰觳。”正为角部觳下无此义,故补之。亼部合下无“一曰十龠为合”之文,《龠部》下无“一曰龠容千二百黍”之文,此处之当补、正同鬲下,非沾足也。“合龠为合”,见《律历志》,而《尚书正义》引作“十龠”,《月令》正义引作“合”,《通典》引作“十”,《六典》说唐制作“合”,是《汉书》古本不同,要以下文云“合者合龠之量”“跃於龠”“合於合”,《广雅》“二龠曰合”断之,知“十龠”之非矣。古者一分一合谓之判合,叚是“十龠”,则此量不得名合,不得云“合於合”“合二龠为合”,犹之十二铢㒳之为两也。 [14] 

广韵

识蒸切,平蒸书 ‖ 升声蒸部(shēng)

升,十合也。成也。又布八十缕为升。识蒸切。五。

识蒸切,平蒸书 ‖ 升声蒸部(shēng)

升,日上。本亦作升。《诗》曰:“如日之升。”升,出也。俗加日。

识蒸切,平蒸书 ‖ 升声蒸部(shēng)

升,登也。跻也。 [1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