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教育读后感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有一种教育叫“个性”
——读李镇西《我的教育心》有感
拜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时,一行大标题震撼了我的灵魂:学习魏书生,不做魏书生。
下面的话更是令我感同身受——
“我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任何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是不可比的。对于魏书生老师,我一直都认为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没有想过成为他,也不可能成为他。我就想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的确,时下各行各业最欠缺的就是“个性”,“鹦鹉学舌”者,岂是一个“多”字形容得了的?
也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一堂课的精髓就是那些别人无法模仿的东西,朗诵可以模仿、处理字句可以模仿、结构可以模仿、煽情可以模仿、开头结尾的方式可以模仿、但对文本认识的高度,以及在拥有相当知识背景的前提下选择切入点无法模仿。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内涵是无法模仿的,教育者,必须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教育经”,挖掘出那个“个性”的自我。从书中了解到,魏书生老师和李镇西老师他们都是自学成才,任教近十年,我不断思索,也寻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任教方法——随机教育法。
在学习《插秧》的一堂语文课上,教师里安安静静的,我在黑板上奋笔疾画——画的是《插秧》一课的插图。下面的学生聚精会神的看着,眼看这幅图画就要完成了,却听到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声音,而且越来越大。咦?今天是怎么了?平常画的时候学生的嘴巴不是自动闭紧了吗?这是怎么一回事?我正在纳闷,只听见一个学生在大声说:“老师,××说画上的那个农民插秧的样子像狗一样!”听到这话,我的心为之一颤,这么优美的诗,这么美妙的图画,全让这一句话给破坏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思想除了问题,怎么办?怎么办?忽然,我的眼睛一亮,对!就在画上动手脚。在一直没有转头的情况下,我又在黑板上的农民旁边画了一个手指着农民却气汹汹的小孩,画完之后,教室里又安静下来。我慢慢转过头,问大家:“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吗?”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起手,“好,你来!”、“你来!”、“你请说!”,小家伙们接二连三的问了问题,意思都是相同的:为什么会多出一个凶巴巴的小孩来呢?
我解释道:“因为他看到农民插秧的动作一点也不优美,比不上舞蹈动作好看。”这次,该轮到学生们大声指责了,有的说:“他不能这样对待农民伯伯。”有的说:“农民伯伯种了粮食,我们才有饭吃。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有的说;“……”我趁机问道:“那么,我们班有没有像这位小孩一样的孩子呢?”孩子们有的说没有,有的说:“有!是××。”这时,我看见刚才说这种话的那个孩子红着脸低下了头。于是,我接着讲了农民种田的不易、为什么农民的腰是弯的、插秧的样子是劳动的结晶,是最美的,劳动是最光荣的……看到大家脸上露出“明白了”的表情时,我说:“上面的这个孩子听了老师的话,也由不懂事变懂事了。他想改正过来,我们能给他这次机会吗?”“能!”孩子们大声的回答着。这时,我再次用鼓励的眼神看了看那位低着头同学,说:“××你能告诉他该怎样做吗?”他点点头,对我说:“我要告诉他,农民伯伯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应该尊敬他,帮助他去插秧。”我知道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便把上面的小孩变成了帮助老爷爷插秧的孩子。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一段小插曲,却让我悟出了随机教育的重要性。若我当时只是喝一声:“谁说的?站起来!”然后继续讲课,以后再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想效果会事倍工半。为什么?因为那已经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期。
我说的随机教育不是只有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或是大发雷霆的指责,更或是蛮横粗暴的惩罚所获得的口服心不服,这种随机教育需要在老师同学的参与下,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的身份来感知这种教育,领会其中的含义,使其心灵真正的到一次升华。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心愿就是培养出“好学生”来。而好学生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有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那这高尚的情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吗?当然不是。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随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有人说,教师的嘴是喋喋不休的。不错,发现问题时就要及时解决,而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师发现的问题可以用嘴巴以外的东西辅助,比如:眼神、学生评价、书面评语、画画等,这也让随机教育生动起来,而效果也愈加明显。
基础教育是要为一个人的一生做准备的,教师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要为学生塑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基本素质。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我们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有人曾说:“培养的学生如果身体不好,是废品;如果智育不好,是次品;如果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我们爱学生,爱教育事业,就是要出正品,拒绝废品、次品。让我们来看看寓言《攘鸡》,故事非常简短:
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从所谓寓意的角度来看,其意不言而喻。它告诉人们,面对缺点不能姑息迁就,必须立即改正。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错误也是课程资源。当中提到:心得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它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善于挖掘并运用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我不禁想起一次“认识时钟”的观摩教学活动:一只石英钟不慎被摔到地上,师生都很惋惜。现在觉的当时老师若能把握住这次机会,镇定自若地捡起残破的钟,让学生亲手拨一拨针或分针,或让学生观察一下钟的内部结构,这堂课的收获或许更大,更令人难忘。
不久前听一位老师上课,看到这位老师因为一道例题的编写不当而连连向学生道歉,却丧失了一次辨错、纠错的大好机会,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
下面的这个案例更充分说明了随机教育的重要性:
在一节语文公开课上,当课件上出示一个飞快旋转的铅笔,而最终定格在屏幕上之后,教师让同学们说:“你看见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时,老师看见有一只小手颤颤巍巍的举过桌面,突然,又缩了回去。当老师走到这个孩子的旁边时,身边的孩子担心的话在我耳边响起:“老师,他是哑巴!”、“老师,他从来不说话。”面对这些话,老师没有放弃教育的机会,用鼓励的语言对他说:“我们都好想听你说。”静静的十几秒过去了,那位孩子嘴巴动了好几次,也没有说出话来。面对紧张的公开课时间,这位老师运用了身体辅助的方法,握紧了他的小手:“老师和同学都想听你说呢,你一定能说呢。”
终于,一字一喘气的声音飘了出来:“妈——妈——送——给——我——一支——和——图上——一模——一样——的铅——笔。”台上台下掌声响成了一片。
多么好的老师!竟在公开课上抓住了运用潜在培养自信心的随机教育,使他迈出了克服自卑的第一步。我想,这位孩子会终生难忘的。
马克思有一句话:“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我想,教育也正是在促成人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如果把教育看作是一辆火车的话,随机教育则是这辆火车的火车头,带动整辆火车的向前、向前。
——读李镇西《我的教育心》有感
拜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时,一行大标题震撼了我的灵魂:学习魏书生,不做魏书生。
下面的话更是令我感同身受——
“我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任何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是不可比的。对于魏书生老师,我一直都认为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没有想过成为他,也不可能成为他。我就想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的确,时下各行各业最欠缺的就是“个性”,“鹦鹉学舌”者,岂是一个“多”字形容得了的?
也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一堂课的精髓就是那些别人无法模仿的东西,朗诵可以模仿、处理字句可以模仿、结构可以模仿、煽情可以模仿、开头结尾的方式可以模仿、但对文本认识的高度,以及在拥有相当知识背景的前提下选择切入点无法模仿。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内涵是无法模仿的,教育者,必须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教育经”,挖掘出那个“个性”的自我。从书中了解到,魏书生老师和李镇西老师他们都是自学成才,任教近十年,我不断思索,也寻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任教方法——随机教育法。
在学习《插秧》的一堂语文课上,教师里安安静静的,我在黑板上奋笔疾画——画的是《插秧》一课的插图。下面的学生聚精会神的看着,眼看这幅图画就要完成了,却听到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声音,而且越来越大。咦?今天是怎么了?平常画的时候学生的嘴巴不是自动闭紧了吗?这是怎么一回事?我正在纳闷,只听见一个学生在大声说:“老师,××说画上的那个农民插秧的样子像狗一样!”听到这话,我的心为之一颤,这么优美的诗,这么美妙的图画,全让这一句话给破坏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思想除了问题,怎么办?怎么办?忽然,我的眼睛一亮,对!就在画上动手脚。在一直没有转头的情况下,我又在黑板上的农民旁边画了一个手指着农民却气汹汹的小孩,画完之后,教室里又安静下来。我慢慢转过头,问大家:“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吗?”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起手,“好,你来!”、“你来!”、“你请说!”,小家伙们接二连三的问了问题,意思都是相同的:为什么会多出一个凶巴巴的小孩来呢?
我解释道:“因为他看到农民插秧的动作一点也不优美,比不上舞蹈动作好看。”这次,该轮到学生们大声指责了,有的说:“他不能这样对待农民伯伯。”有的说:“农民伯伯种了粮食,我们才有饭吃。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有的说;“……”我趁机问道:“那么,我们班有没有像这位小孩一样的孩子呢?”孩子们有的说没有,有的说:“有!是××。”这时,我看见刚才说这种话的那个孩子红着脸低下了头。于是,我接着讲了农民种田的不易、为什么农民的腰是弯的、插秧的样子是劳动的结晶,是最美的,劳动是最光荣的……看到大家脸上露出“明白了”的表情时,我说:“上面的这个孩子听了老师的话,也由不懂事变懂事了。他想改正过来,我们能给他这次机会吗?”“能!”孩子们大声的回答着。这时,我再次用鼓励的眼神看了看那位低着头同学,说:“××你能告诉他该怎样做吗?”他点点头,对我说:“我要告诉他,农民伯伯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应该尊敬他,帮助他去插秧。”我知道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便把上面的小孩变成了帮助老爷爷插秧的孩子。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一段小插曲,却让我悟出了随机教育的重要性。若我当时只是喝一声:“谁说的?站起来!”然后继续讲课,以后再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想效果会事倍工半。为什么?因为那已经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期。
我说的随机教育不是只有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或是大发雷霆的指责,更或是蛮横粗暴的惩罚所获得的口服心不服,这种随机教育需要在老师同学的参与下,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的身份来感知这种教育,领会其中的含义,使其心灵真正的到一次升华。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心愿就是培养出“好学生”来。而好学生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有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那这高尚的情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吗?当然不是。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随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有人说,教师的嘴是喋喋不休的。不错,发现问题时就要及时解决,而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师发现的问题可以用嘴巴以外的东西辅助,比如:眼神、学生评价、书面评语、画画等,这也让随机教育生动起来,而效果也愈加明显。
基础教育是要为一个人的一生做准备的,教师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要为学生塑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基本素质。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我们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有人曾说:“培养的学生如果身体不好,是废品;如果智育不好,是次品;如果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我们爱学生,爱教育事业,就是要出正品,拒绝废品、次品。让我们来看看寓言《攘鸡》,故事非常简短:
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从所谓寓意的角度来看,其意不言而喻。它告诉人们,面对缺点不能姑息迁就,必须立即改正。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错误也是课程资源。当中提到:心得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它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善于挖掘并运用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我不禁想起一次“认识时钟”的观摩教学活动:一只石英钟不慎被摔到地上,师生都很惋惜。现在觉的当时老师若能把握住这次机会,镇定自若地捡起残破的钟,让学生亲手拨一拨针或分针,或让学生观察一下钟的内部结构,这堂课的收获或许更大,更令人难忘。
不久前听一位老师上课,看到这位老师因为一道例题的编写不当而连连向学生道歉,却丧失了一次辨错、纠错的大好机会,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
下面的这个案例更充分说明了随机教育的重要性:
在一节语文公开课上,当课件上出示一个飞快旋转的铅笔,而最终定格在屏幕上之后,教师让同学们说:“你看见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时,老师看见有一只小手颤颤巍巍的举过桌面,突然,又缩了回去。当老师走到这个孩子的旁边时,身边的孩子担心的话在我耳边响起:“老师,他是哑巴!”、“老师,他从来不说话。”面对这些话,老师没有放弃教育的机会,用鼓励的语言对他说:“我们都好想听你说。”静静的十几秒过去了,那位孩子嘴巴动了好几次,也没有说出话来。面对紧张的公开课时间,这位老师运用了身体辅助的方法,握紧了他的小手:“老师和同学都想听你说呢,你一定能说呢。”
终于,一字一喘气的声音飘了出来:“妈——妈——送——给——我——一支——和——图上——一模——一样——的铅——笔。”台上台下掌声响成了一片。
多么好的老师!竟在公开课上抓住了运用潜在培养自信心的随机教育,使他迈出了克服自卑的第一步。我想,这位孩子会终生难忘的。
马克思有一句话:“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我想,教育也正是在促成人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如果把教育看作是一辆火车的话,随机教育则是这辆火车的火车头,带动整辆火车的向前、向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爱的教育》讲述了一个四年级的安利柯与他的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每一个故事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爱:母爱,父爱,友爱……那动人的故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让我们学会感恩,培养我们的爱心。
有一次,我正在看《爱的教育》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卡路。它讲述了在别人欺负自己的同学驼背耐利的时候,卡隆勇于帮助他。而在所有人都讨厌与耐利成为朋友的时候,卡隆主动坐在他的身边,成为他的最好朋友。过了一天后,耐利的妈妈找到了卡隆对他万分感谢,并不好意思地送给他了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但,卡隆并没有嫌弃这个小小的物品,反而还笑着说了谢谢。
就从这短短的故事里,我竟流下了眼泪,不为别的,就为卡隆这个乐于助人、对人有礼貌的人!而我除了对卡隆的这种热心帮助他人的行为感到感动以外,还有对那些欺负耐利的坏小子感到憎恨,他们简直没有良心!我不由自主地咬牙切齿起来。
有一次,我正在看《爱的教育》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卡路。它讲述了在别人欺负自己的同学驼背耐利的时候,卡隆勇于帮助他。而在所有人都讨厌与耐利成为朋友的时候,卡隆主动坐在他的身边,成为他的最好朋友。过了一天后,耐利的妈妈找到了卡隆对他万分感谢,并不好意思地送给他了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但,卡隆并没有嫌弃这个小小的物品,反而还笑着说了谢谢。
就从这短短的故事里,我竟流下了眼泪,不为别的,就为卡隆这个乐于助人、对人有礼貌的人!而我除了对卡隆的这种热心帮助他人的行为感到感动以外,还有对那些欺负耐利的坏小子感到憎恨,他们简直没有良心!我不由自主地咬牙切齿起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