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上讲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历史上中原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河北省和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学者认为,中原最初是指山西南部,因为史书记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南部。
中原在中国古语和汉语的史料和典籍中有以下含义:一是平原、原野。《诗·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相对于边疆地区的对应区域的称呼即中土、中州。 狭义上,指河南一带。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陶(今山东定陶县)为天下中心的说法;随着华夏族向周围迁移,其活动范围扩大,古代豫州被视为天下中心。《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 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大片地区,或指黄河流域。《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之“中原”即指黄河中下游流域,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千,北定中原”之“中原”即指黄河流域。 古人常将“中国”、“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一般认为,古代中原系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中心是古豫州。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华夏文化或周文化的扩展而有所漫延。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较先进的华夏族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夷蛮狄的周边地区,随着华夏文化的传播,成康之世的分封,也纳入中原文化区。实际上两周时期的中原地区除了今河南省外,主要还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编辑]现代含义“中原”一词,现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区称谓。常指“河南省”或者“黄河中下游地区”。
现代的 国家批复的中原经济城市圈加入的省份有。 河南 山东 河北 安徽 山西 五省。
诸葛亮出师表 明确指出。 北定三军。 南界 秦岭淮河。 意指 秦岭淮河以北就是中原。
国家地理教科书 也是 按 秦岭淮河 划分 南北的。 谢谢。
既然楼主要问 中原 那不如在帮你解释下 南蛮 北侉吧。
湖北就是 南蛮 河南就是 北侉。 南蛮 北侉的历史 也是随着 楚国与中原的战争 杀出来的。
因为两国话语不通 经常打仗。 而且楚国人非常野蛮 就被 中原人称呼为 南蛮。
而北侉 这个起源 还有待调查。
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中原是“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新蔡、安丰。”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
“客家之源在整个古中原地区,具体说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辽阔地带。”这样说来,上面所说的中原,那就是个“小中原”了,客家先民在900多年的三次大迁徙,“他们途中经过除河洛地区”之外的其他辽阔地区。受到秦陇文化、燕赵文化、晋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的多元影响。“可见“古中原”地区多么地广阔。
什么啊 看不明白
就指的是地域的大小不同而已啊。黄河流域的基本都可以称之为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