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抗战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突袭,制造了天岗、东楼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企图以“三光”政策侵占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企图包围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第一师。
24日,日伪军3500人突然包围了琅琊山地区,包围了秋微团、易县、定兴、徐水、满城等县的游击队及周围群众,共计2000余人。形势非常严峻。
秋微上校迅速向指挥官报告了情况。为了解救游击队和当地群众,杨成武司令员制定了围攻赵国的作战计划,命令第3、20团佯攻关头、松山、干河一带的日军,促使日军从琅琊山东北方向增援,使被围的游击队和群众从琅琊山东北方向突围。
根据这个作战计划,秋微上校把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第7连。午夜,秋微上校指挥部队和当地人民。
从盘陀路安全转移到天岗、牛岗、松岗。清晨,日伪军误以为秋微团已被包围。伪军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向琅琊山方向猛烈进攻了500多天。
就连战士们也早已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了地雷,以至于日伪军留下了50多具尸体,仓皇逃回。日军指挥官确信秋微团已被包围,于是命令部队再次疯狂进攻琅琊山。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死亡,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和7连的伤兵安全转移,指导员蔡命令的班留下来坚守。为了拖住和吸引日伪军,马宝玉率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战斗边向潘琪坨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
当他们撤退到潘琪坨山顶时,子弹已经全部用完,于是他们举起石头向日伪部队扔去。伪军发现没子弹了,就冲到山顶大喊:“活捉,活捉!”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被活捉,不让他们的武器落入日伪军手中,他们砸碎了枪,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跳崖。
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英勇牺牲,但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钩住,幸免于难。
班长马宝玉等5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庆祝狼牙山五壮士命名和反扫荡胜利的仪式。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三位烈士荣誉模范,批准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授予勇敢和坚韧奖章。
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不屈的民族气节得到了指挥员的高度赞扬。他说,它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为了纪念和表彰五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潘琪坨主峰上建了一座纪念塔。中国成立后,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被收入小学课本。
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53岁,葬于沁阳烈士陵园。2005年3月21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