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文章解析

卑微式迷恋
高粉答主

2019-07-25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44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4万
展开全部

桂林山水文章解析:

第一,层次清晰,语句协调。主要表现在整句和散句的结合上所显示出来的语言的外在美,出现了不少排迭和对偶的句式,即整句。

第二,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与外在美的对立一面便是内情美、意境美。作者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一个“甲”字,展开想象,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方法,绘形绘色地将人们引入了桂林山水的胜境中去。

《桂林山水》是现代作家陈淼于1962年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吸引读者;接下来分述漓江水是如何地“静、清、绿”,桂林山是如何地“奇、秀、险”,使漓江水、桂林山与众不同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最后整合桂林山水,山与水互相映衬、形成连绵画卷的美景跃然纸上,引起读者无回味与遐想。

全文层次清晰,语句协调,多用对偶,写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此文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课课文。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62年5月,节选自作者的散文《漓江春雨》,文题是课本编者所加。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其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此文即是作者与友人慕名而游之后写的游记散文。

2、名家点评

现代作家、鞍山市作协主席霍林宽《鞍山文学精品》:“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与联想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形象贴切的比喻跟严密排比融为一体,对桂林山水进行正面描绘,生动逼真地再现桂林山水的千姿百态和色彩明丽,展现了山的静态美、水的动态美……犹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给人美的享受。”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崔峦《〈桂林山水〉介评》:“文章写得美。赞美‘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桂林山水的诗文不计其数,用不足400字把桂林山水写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的当属此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桂林山水

上官泽龙
2008-02-24 · TA获得超过5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6.4万
展开全部
一、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由总赞美桂林的山水,到分别讲桂林的水和山,最后又将山和水联系起来,形成连绵不断的画卷,使读者对桂林山水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二、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桂林的山水,使读者如临其境。
三、开头、结尾都引用诗句,既简洁凝练地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又前后呼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题目的中心词是“山”和“水”。桂林,城市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以其秀丽多姿的美景而闻名于世。本文主要写了桂林这个地方山和水的特点。画面与课文内容基本一致。图上画了绿色的漓江水平静而清澈。漓江两岸奇峰罗列,姿态万千,从图上可以看到象鼻山、骆驼峰等。青山围绕着绿水,绿水倒映着青山,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空中云雾迷蒙,将山水融在一起,几只小船正荡舟碧波之上。课文先总写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人们都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于是来观赏。接着写桂林的水,第一句强调了漓江的水有它独特的美。第二句讲了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第三句讲人们荡舟漓江的感觉。再接着写桂林的山。第一句突出桂林的山与众不同。第二句讲了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奇、秀、险。最后总起来写桂林山水,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这也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原因。“画卷”是一种画幅很长的画,要卷起来收藏的。观赏桂林山水,一般是从桂林市区到阳朔县,这一段的漓江航程为83公里,沿途所见都是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山清水秀,一片诗情画意。“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说出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感受与乐趣,与开头相呼应。
2.文章的表达顺序是:总一分一合,作者运用由近到远,先分后总的观察方法和丰富的联想结合起来,图文统一。通过充满感情的笔调,将课文按照观察的顺序,先总述,再分述,再综合的写法,层次十分清楚地把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文章的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另外,文中多次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明快,感情强烈。
3.本文中应注意的字词。
①生字中,漓(l0)澜(l2n)峦(lu2n)的声母都是“l”,要读准。“瑕”与“暇”,“峦”与“恋”、“桨”与“奖”和“浆”字形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澜、漓、瑕、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看清楚了再写。
②多音字。
③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竹筏:竹排,可当船用。
泰山:在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县城北,古称东岳,海拔1524米,主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
香山:在北京市西郊。风景秀丽,以秋天的红叶著称。
拔地而起:用来形容山峰等雄伟挺拔,就好像突然从地下拔起来似的。拔,超出、高出的意思。
危峰兀立:指高峰耸立。危,高。兀立,直立。
4.体会课文中重点词句。
【例1】“桂林山水甲天下”
析这是清朝诗人全武祥赞美桂林山水的诗句,一百多年来广为传诵。意思是说,桂林山水风光秀丽,名列天下第一。
【例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得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析这是一个排比句,中间有两个分号,把这个长句子分成了三个分句,一个分句表达一个特点,而且每一个分句的后半部都是具体地、形象地说明前半部内容的。“真”是的确的意思。“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表达了对漓江水静、清、绿的赞叹。“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具体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样子。
【例3】“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析这是个长句子,中间有两个分号(分号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间的停顿),讲了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奇、秀、险。它的“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都是从地面逐渐高上去,而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一座座互不相连,都是平地崛起。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的“秀”表现在山上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因为桂林湿润温暖,植被繁茂,所以山显得特别青翠。桂林山的“险”表现在“危峰兀立”“怪石磷峋”。这些耸立的高峰和重重叠叠的怪石,“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通过人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桂林山水》教学资料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水:静、清、绿山:奇、秀、险),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文中的插图基本反映了课文中描写的桂林山水的特点。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带着读者观赏了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同时引起了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以激情的赞叹引出了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在点出特点之后,又具体描写了漓江的水怎样静、怎样清、怎样绿。这种以赞叹的语气写实,让读者和作者一样,犹如亲临漓江,荡舟观赏这一美景。接着,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笔法,描写了桂林山的特点:奇、险、秀。文中二、三自然段以抒情的语言写实,并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让读者切实地感受到漓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语言更美!文章第四自然段,综合观赏印象。山水相映,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首尾呼应。
本课较难理解的是最后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绿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教学建议:
一、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怎样引导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如,“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两句,是拿大海、西湖的水同漓江的水相比,拿泰山、香山和桂林的山相比。比的是什么呢?比的是它们各自的特点。这两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大海、西湖都不如漓江的水美,泰山、香山都不如桂林的山美,而是说,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也不同于西湖;桂林的山既不同于泰山,也不同于香山,它们拥有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美。
其次,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词句所描述的情境。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无瑕的翡翠、拔地而起、奇峰罗列、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通过播放能形象地展示这些词语的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地领悟到:“这就是奇峰罗?”“这就是危峰兀立”。也可找一些图片展示给学生。
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词句所描述的情境。
二、指导学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必须联系全文的内容。“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意思是说奇、秀、险的桂林山围绕着静、清、绿的漓江水;而静、清、绿的漓江水里又倒映着奇、秀、险的桂林山。这里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就把这幅图画点缀得更美了。观赏桂林山水,一般是从桂林市区到阳朔县,这一段的航程约80公里,沿途所见,都是这样的美景,所以说”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正是由于这样,所以作者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来概括他观赏桂林山水的整体感受。
三、这篇课文,写的景是美的,描述美景的语言也是美的,而贯穿于美景、眉纹之中的是做准备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激荡起来的情感。因此,本课的教学应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要使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好课文,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多读,并在读的过程中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景,进而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仿佛在跟随作者游览,一起观赏桂林山水的美景。如果学生自己难以进入这种境界,教师要给以必要的指导,可展示画面,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文中展现的情境,诱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或用悠扬舒缓的音乐渲染情境,激发起学生心中的美感,还可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把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美景之中。
当学生已经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感情,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朗读技巧而不能充分表达出来时,教师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做一些必要的指点。比如,讲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几个句子,如果把“真静、真清、真绿、真奇、真秀、真险”等加以强调,就可以突出桂林山水的特点。
四、本课适合背诵。指导背诵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先把课文读熟,在学生基本读熟的基础上再提出背诵的要求,达到“熟读成诵”。二是指点一下背诵的方法。根据本课的特点,应引导学生一边想象一边背诵,并注意第二、三自然段中结构相似的句子。
五、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并了解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指导学生完成这个练习,可先让学生反复读读最后一段,然后联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具体说说“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的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再说说“这样的山”和“这样的水”怎样构成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第三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吟一首小诗,不拘形式,不论长短,写一句可以,写几句也可以。教师可选写得较有特色的读给大家听。
至于选做题,目的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次练笔的机会。可鼓励学生做,但不作为统一要求。
六、本课生词较多,大多数生词,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联系上下文去思考、体会,就可基本理解;个别词语,可在引导学生查阅字典、词典之后,稍作一些指点。下面的解释仅供教师参考,一般不宜原封不动地讲给学生。
拔地而起——拔:超出、高出。课文指桂林的山,仿佛突然从地面冒出来似的。一般的山脉都是从地面逐渐高上去,而且连绵不断,桂林的一座座山互不相连,都是平地崛起的。
连绵不断——接连不断。
波澜壮阔——澜:大波浪。课文中指大海中的波浪雄壮浩大。
形态万千——形状、姿态多种多样。
危峰兀立——危:高;兀:高而上平。山峰高耸直立。
水平如镜——水面平静明亮,像一面镜子。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无瑕——瑕:玉上面的斑点。没有斑点。
云雾迷蒙——云雾缭绕,使景物隐隐约约,让人看不清楚。
峰峦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雄壮而高大。
奇峰罗列——罗列:分布、陈列。奇特的山峰散布陈列。
色彩明丽——色彩鲜明而美丽。
观赏——观看欣赏。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七、“教学设计示例”采用下列方法。
1.运用《桂林山水》的录像导入本文学习。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从而激起学习兴趣。
2.运用投影方式,将桂林风景图片和文中对山水的描写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理解作者描写的手法。
3.展示图片,丰富学生对桂林山水特点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4.学习本文时,要把朗读时间给够、给足,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读出语感,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千风飞雪
2008-02-23 · TA获得超过5.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6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16万
展开全部
一、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由总赞美桂林的山水,到分别讲桂林的水和山,最后又将山和水联系起来,形成连绵不断的画卷,使读者对桂林山水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二、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桂林的山水,使读者如临其境。
三、开头、结尾都引用诗句,既简洁凝练地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又前后呼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题目的中心词是“山”和“水”。桂林,城市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以其秀丽多姿的美景而闻名于世。本文主要写了桂林这个地方山和水的特点。画面与课文内容基本一致。图上画了绿色的漓江水平静而清澈。漓江两岸奇峰罗列,姿态万千,从图上可以看到象鼻山、骆驼峰等。青山围绕着绿水,绿水倒映着青山,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空中云雾迷蒙,将山水融在一起,几只小船正荡舟碧波之上。课文先总写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人们都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于是来观赏。接着写桂林的水,第一句强调了漓江的水有它独特的美。第二句讲了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第三句讲人们荡舟漓江的感觉。再接着写桂林的山。第一句突出桂林的山与众不同。第二句讲了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奇、秀、险。最后总起来写桂林山水,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这也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原因。“画卷”是一种画幅很长的画,要卷起来收藏的。观赏桂林山水,一般是从桂林市区到阳朔县,这一段的漓江航程为83公里,沿途所见都是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山清水秀,一片诗情画意。“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说出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感受与乐趣,与开头相呼应。
2.文章的表达顺序是:总一分一合,作者运用由近到远,先分后总的观察方法和丰富的联想结合起来,图文统一。通过充满感情的笔调,将课文按照观察的顺序,先总述,再分述,再综合的写法,层次十分清楚地把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文章的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另外,文中多次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明快,感情强烈。
3.本文中应注意的字词。
①生字中,漓(l0)澜(l2n)峦(lu2n)的声母都是“l”,要读准。“瑕”与“暇”,“峦”与“恋”、“桨”与“奖”和“浆”字形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澜、漓、瑕、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看清楚了再写。
②多音字。
③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竹筏:竹排,可当船用。
泰山:在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县城北,古称东岳,海拔1524米,主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
香山:在北京市西郊。风景秀丽,以秋天的红叶著称。
拔地而起:用来形容山峰等雄伟挺拔,就好像突然从地下拔起来似的。拔,超出、高出的意思。
危峰兀立:指高峰耸立。危,高。兀立,直立。
4.体会课文中重点词句。
【例1】“桂林山水甲天下”
析这是清朝诗人全武祥赞美桂林山水的诗句,一百多年来广为传诵。意思是说,桂林山水风光秀丽,名列天下第一。
【例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得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析这是一个排比句,中间有两个分号,把这个长句子分成了三个分句,一个分句表达一个特点,而且每一个分句的后半部都是具体地、形象地说明前半部内容的。“真”是的确的意思。“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表达了对漓江水静、清、绿的赞叹。“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具体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样子。
【例3】“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析这是个长句子,中间有两个分号(分号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间的停顿),讲了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奇、秀、险。它的“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都是从地面逐渐高上去,而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一座座互不相连,都是平地崛起。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的“秀”表现在山上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因为桂林湿润温暖,植被繁茂,所以山显得特别青翠。桂林山的“险”表现在“危峰兀立”“怪石磷峋”。这些耸立的高峰和重重叠叠的怪石,“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通过人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有墨水的哲人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573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45万
展开全部
《桂林山水》教学资料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水:静、清、绿山:奇、秀、险),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文中的插图基本反映了课文中描写的桂林山水的特点。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带着读者观赏了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同时引起了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以激情的赞叹引出了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在点出特点之后,又具体描写了漓江的水怎样静、怎样清、怎样绿。这种以赞叹的语气写实,让读者和作者一样,犹如亲临漓江,荡舟观赏这一美景。接着,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笔法,描写了桂林山的特点:奇、险、秀。文中二、三自然段以抒情的语言写实,并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让读者切实地感受到漓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语言更美!文章第四自然段,综合观赏印象。山水相映,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首尾呼应。
本课较难理解的是最后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绿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教学建议:
一、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怎样引导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如,“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两句,是拿大海、西湖的水同漓江的水相比,拿泰山、香山和桂林的山相比。比的是什么呢?比的是它们各自的特点。这两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大海、西湖都不如漓江的水美,泰山、香山都不如桂林的山美,而是说,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也不同于西湖;桂林的山既不同于泰山,也不同于香山,它们拥有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美。
其次,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词句所描述的情境。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无瑕的翡翠、拔地而起、奇峰罗列、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通过播放能形象地展示这些词语的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地领悟到:“这就是奇峰罗?”“这就是危峰兀立”。也可找一些图片展示给学生。
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词句所描述的情境。
二、指导学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必须联系全文的内容。“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意思是说奇、秀、险的桂林山围绕着静、清、绿的漓江水;而静、清、绿的漓江水里又倒映着奇、秀、险的桂林山。这里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就把这幅图画点缀得更美了。观赏桂林山水,一般是从桂林市区到阳朔县,这一段的航程约80公里,沿途所见,都是这样的美景,所以说”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正是由于这样,所以作者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来概括他观赏桂林山水的整体感受。
三、这篇课文,写的景是美的,描述美景的语言也是美的,而贯穿于美景、眉纹之中的是做准备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激荡起来的情感。因此,本课的教学应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要使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好课文,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多读,并在读的过程中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景,进而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仿佛在跟随作者游览,一起观赏桂林山水的美景。如果学生自己难以进入这种境界,教师要给以必要的指导,可展示画面,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文中展现的情境,诱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或用悠扬舒缓的音乐渲染情境,激发起学生心中的美感,还可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把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美景之中。
当学生已经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感情,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朗读技巧而不能充分表达出来时,教师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做一些必要的指点。比如,讲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几个句子,如果把“真静、真清、真绿、真奇、真秀、真险”等加以强调,就可以突出桂林山水的特点。
四、本课适合背诵。指导背诵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先把课文读熟,在学生基本读熟的基础上再提出背诵的要求,达到“熟读成诵”。二是指点一下背诵的方法。根据本课的特点,应引导学生一边想象一边背诵,并注意第二、三自然段中结构相似的句子。
五、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并了解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指导学生完成这个练习,可先让学生反复读读最后一段,然后联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具体说说“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的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再说说“这样的山”和“这样的水”怎样构成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第三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吟一首小诗,不拘形式,不论长短,写一句可以,写几句也可以。教师可选写得较有特色的读给大家听。
至于选做题,目的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次练笔的机会。可鼓励学生做,但不作为统一要求。
六、本课生词较多,大多数生词,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联系上下文去思考、体会,就可基本理解;个别词语,可在引导学生查阅字典、词典之后,稍作一些指点。下面的解释仅供教师参考,一般不宜原封不动地讲给学生。
拔地而起——拔:超出、高出。课文指桂林的山,仿佛突然从地面冒出来似的。一般的山脉都是从地面逐渐高上去,而且连绵不断,桂林的一座座山互不相连,都是平地崛起的。
连绵不断——接连不断。
波澜壮阔——澜:大波浪。课文中指大海中的波浪雄壮浩大。
形态万千——形状、姿态多种多样。
危峰兀立——危:高;兀:高而上平。山峰高耸直立。
水平如镜——水面平静明亮,像一面镜子。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无瑕——瑕:玉上面的斑点。没有斑点。
云雾迷蒙——云雾缭绕,使景物隐隐约约,让人看不清楚。
峰峦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雄壮而高大。
奇峰罗列——罗列:分布、陈列。奇特的山峰散布陈列。
色彩明丽——色彩鲜明而美丽。
观赏——观看欣赏。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七、“教学设计示例”采用下列方法。
1.运用《桂林山水》的录像导入本文学习。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从而激起学习兴趣。
2.运用投影方式,将桂林风景图片和文中对山水的描写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理解作者描写的手法。
3.展示图片,丰富学生对桂林山水特点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4.学习本文时,要把朗读时间给够、给足,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读出语感,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http://www.guilin.net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