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对中古古代教育有哪些影响?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12-08-23 · TA获得超过22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7万
展开全部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考试作弊被羁押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编辑本段对世界影响  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
阆中贡院考场
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编辑本段科举不足和消极影响  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科举制度相关图片(15张)

  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首先,这只是戏曲中的人物,据考证纯为子虚乌有,况古之帝王岂容如此欺君之人哉;其次,这也是个人的私德问题。)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这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最后,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古代科举制度对人的摧残
  总之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的真正原因。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晚清科场作弊盛行说明科举制黑暗。实际上,从宋代以后基本定型的科场条规来看,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也不能归罪于科举,没有科举制,古代妇女也一样无权参政,这是古代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q136006
2012-08-23 · TA获得超过57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8万
展开全部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蒋映忠 

内容提要: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隋朝确立至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1300余年。它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及教育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的负面影响更为深远,可以概概括为:
⑴  导致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
⑵  扼杀个性,匡缚创造精神,窒息人才。
⑶  教育现代化的桎梏。 
对其负面影响的再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更明晰的认识中国传统教育的张力,更深刻的理解教育现代化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关键词
   科举制   教育   发展   负面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隋朝确立至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1300余年,深深地根植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土壤之中.科举制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和教育都产生了极为深刻地影响。尤其是当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结合后,使学校教育沦为科举制的附庸,这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可以说中国古代教育自隋唐起就是 科举的教育。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使用时间最长、制度化最完善、影响范围最广的取士制度,它的出现无疑是中国官吏制度史上的重大成就。但是科举制本身就有其弊端,尤其是在明朝后期的八股取士可以说它不是以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终极目标的,而是以培养“顺民”“奴才”为目标的。它用严格而僵化的内容规定和特殊繁琐的文体将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才华匡定在封建纲常和礼教之中,消耗于空洞无用的格式之上。“科举必由学校”使的学校教育完全沦为科举制的附庸,从而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更为直接和深远。
一、   导致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
我们谈教育值问题,首先应该从教育的目的入手,尤其是教育的本质目的,而不是将教育价值简单的等同于教育的作用或功能。教育价值“从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关系看,教育的理想价值就在于根据社会有需要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来培养人,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①下面本文将从教育目的异化,教育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失衡,教育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失落三个方面来分析与探讨科举制对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1 、  教育目的异化
科举制对教育目的的异化首先体现 在学校教育的沦落。自科举产生以后,使“学而优则仕”②有了制度的保障。唐代科举与学校教育合为一体,学校直接为科举提供其选拨的生员。“天宝十二年曾敕”“天下罢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勿举送。”③武宗会昌五年又重申,不论中央或地方,一切须由学校出身者,方准举应试科举。至明朝更是“科举必由学校”,从而形成“学校——科举”这种育才、选才合一的取士模式。
学校教育沦为科举的附庸,直接导致学校教育目的异化,学校所培养的无非是以参加科举考试为直接目的的生员,科举成为学校教育有直接目的。学校教育完全以科举为轴心而进行,以致科举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科举怎样考,学校就怎样考,一步一趋,丝毫不敢偏离半步。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被强行纳入封建政治官吏选拨制度,并完全为之服务,教育也相应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空间而走向“官僚化”的道路。而教育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活动,其本质目的也就在于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当科举成功的控制教育之后,“学而优则仕”便成了士子唯一的出路,同时也成为教育的直接目的。
教育目的异化还体现在广大的士人身上。广大士人之所以热心于埋头苦读,甚至历经十年寒窗的煎熬,其根本目的是有朝一日能“一举成名而天下知”。入学求知是为将来投身科场,投身科场是为“显亲扬名”,是为尽忠尽孝。朱熹《语类》道:“科举累人不浅……但有父母在,仰事俯畜,不得不资于此。故不可不勉尔”。忠孝其外延扩大即在于“忠君”,所谓“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④可以看出,科举把忠君孝臣的观念内化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使这一目的的实施有了制度的保障。封建统治者利用科举制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⑤而广大士子也可依科举而平步青云,紫蟒缠身。教育目的异化为功利色彩浓厚的求官取仕。而儒家传统的要求诸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早已不是士子们对自身品位的评价标准,唯其所好者,四书五经而已。因为“此物可以取功名,享富贵。”⑥教育目的已经彻底失去其本来的意义,教育也论为供人操纵的工具与爬入仕途的铺路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2-13
展开全部
科举制度对中古古代教育的影响是:使得朝廷更好知道人才,更好地给人才官衔。让人才为国家效力,使得国家强大。(对国家影响)在科举中优秀的状元、榜眼、探花均可为国家教育下一代。使得中古教育比较好(对教育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立地书橱_1126
2012-08-23 · TA获得超过250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41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89万
展开全部
就是最早的应试教育嘛。导致后来的八股考试。
负面影响很多,理同现在的应试教育。束缚了人才的全面发展,这种制度选拔人才也有些偏颇。
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将正面的影响一笔抹杀。
再陈旧再落后的制度也比没制度强!就好比,各个城市的人都在骂红绿灯设置不合理,但是城市没有红绿灯,能行么?
科举制度毕竟提供了一种底层人才的上升通道。到了宋朝,你就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农民也可以参加科举。要是不科举,那就世袭了,就好像王羲之,一个玩笔杆子的人,居然能当右将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2-13
展开全部
隋朝初创的科举制度 到唐朝开始发展完善 到宋朝发展到顶峰 这几个朝代都是给了士子们一个上位的台阶 让有才华的人士可以施展他们的才华 但到明清 统治者为了禁锢士子思想发明了八股文 以八股取士 使得当时书生只会掉书袋而没有真才实学 才出现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局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