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一、U盘和固态硬盘的差距之一:存储速度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U盘当成固态硬盘来用并不是不可以,譬如现在有些版本的Linux系统支持将系统安装到U盘上,从而在U盘上运行,这样等于是将U盘变相的当成了固态硬盘。但是U盘一旦像固态硬盘那样当成系统盘来用的话,有着最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读取写入速度过慢!这主要是因为U盘和固态硬盘之间所使用的主控芯片、Flash颗粒的数量和缓存容量不同所造成的。尤其是固态硬盘采用了多颗Flash颗粒组成,而其内部也是采用了类似于RAID的写入方式,可同时在不同的颗粒上写入或者读取数据,因此性能极其慓悍。而U盘通常就是单通道的写入,所以在性能上完全没有办法和固态硬盘相提并论。此外在缓存上,固态硬盘一般会有32M甚至更多的容量用来存放数据,而绝大多数U盘均不具有缓存区,因此在性能上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差异。
二、U盘和固态硬盘的差距之二:使用寿命
除了速度上的巨大区别外,U盘的主控也大多不具备平均写入数据功能。什么是平均写入数据呢?简单的来说,U盘和固态硬盘所使用的Flash都有一定的写入次数寿命。一旦当写入次数达到这个数量之后,那么就无法再写入数据了,也就意味着U盘或者固态硬盘的损坏。
(1)如果作为系统盘的话,每天的数据写入次数一定会是很多的,因此固态硬盘据的主控芯片均具备了一种平均写入数据的算法,以延长使用寿命。简单的来说,如果一个固态硬盘里有10个数据块(注:只是为了举例方便,其实远远不止10个数据块),当我们反复的写入数据时,在保证10个数据块都有同样的写入次数的前提下,那么即使每个数据块的写入次数只有10次,那么理论上只有在10的10次方的次数后,才会有不能写入的坏块出现。
(2)运气如果不好的,那么10次之后,就会有第一个坏块出现了。而U盘就是不具备平均写入数据功能,所以一旦U盘用来反复读写数据话,是非常容易造成损坏的。
(3)其实从目前的U盘技术来看,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主控芯片上。相信绝大多数用户都有U盘插到电脑上而出现需要格式化的经历。这往往就是主控芯片无法保护好数据的表现之一,一旦用它来存储系统而出现这样问题,一定是会让人崩溃的。
(4)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不管是在使用寿命上,还是在存储速度上,U盘与固态硬盘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U盘始终还只是U盘,将U盘作为固态硬盘来使用的道路还是需要改进的。
一、U盘和固态硬盘的差距之一:存储速度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U盘当成固态硬盘来用并不是不可以,譬如现在有些版本的Linux系统支持将系统安装到U盘上,从而在U盘上运行,这样等于是将U盘变相的当成了固态硬盘。但是U盘一旦像固态硬盘那样当成系统盘来用的话,有着最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读取写入速度过慢!这主要是因为U盘和固态硬盘之间所使用的主控芯片、Flash颗粒的数量和缓存容量不同所造成的。尤其是固态硬盘采用了多颗Flash颗粒组成,而其内部也是采用了类似于RAID的写入方式,可同时在不同的颗粒上写入或者读取数据,因此性能极其慓悍。而U盘通常就是单通道的写入,所以在性能上完全没有办法和固态硬盘相提并论。此外在缓存上,固态硬盘一般会有32M甚至更多的容量用来存放数据,而绝大多数U盘均不具有缓存区,因此在性能上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差异。
二、U盘和固态硬盘的差距之二:使用寿命
除了速度上的巨大区别外,U盘的主控也大多不具备平均写入数据功能。什么是平均写入数据呢?简单的来说,U盘和固态硬盘所使用的Flash都有一定的写入次数寿命。一旦当写入次数达到这个数量之后,那么就无法再写入数据了,也就意味着U盘或者固态硬盘的损坏。
(1)如果作为系统盘的话,每天的数据写入次数一定会是很多的,因此固态硬盘据的主控芯片均具备了一种平均写入数据的算法,以延长使用寿命。简单的来说,如果一个固态硬盘里有10个数据块(注:只是为了举例方便,其实远远不止10个数据块),当我们反复的写入数据时,在保证10个数据块都有同样的写入次数的前提下,那么即使每个数据块的写入次数只有10次,那么理论上只有在10的10次方的次数后,才会有不能写入的坏块出现。
(2)运气如果不好的,那么10次之后,就会有第一个坏块出现了。而U盘就是不具备平均写入数据功能,所以一旦U盘用来反复读写数据话,是非常容易造成损坏的。
(3)其实从目前的U盘技术来看,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主控芯片上。相信绝大多数用户都有U盘插到电脑上而出现需要格式化的经历。这往往就是主控芯片无法保护好数据的表现之一,一旦用它来存储系统而出现这样问题,一定是会让人崩溃的。
(4)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不管是在使用寿命上,还是在存储速度上,U盘与固态硬盘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U盘始终还只是U盘,将U盘作为固态硬盘来使用的道路还是需要改进的。
镭速传输
2024-10-28 广告
2024-10-28 广告
作为深圳市云语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我们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以替代Serv-U。我们的方案基于镭速(Raysync)传输引擎,支持大文件高速传输,具备断点续传、错误重传等功能,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传输效率。同时,我们注重安全性,提供传...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镭速传输提供
2012-08-27
展开全部
以下为借鉴: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042e50100ph06.html
目前,固态硬盘(SSD)产品主要采用MLC和SLC两种NAND闪存作为存储载体,这两种闪存形式各有各的优缺点。作为目前在固态硬盘中应用最为广泛的MLC NAND闪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更高的存储密度换取更低的存储成本,从而可以获得进入更多终端领域的契机。
不过,MLC的缺点也很明显,其写入寿命较短,读写方面的能力也较SLC为低,使有意进购进SSD的消费者在选择上大为犹豫。而SLC由于结构简单,在写入数据时电压变化的区间小,所以寿命较长,传统的SLC Flash可以经受10万次的读写、是MLC的10倍!
不过,由于成本问题,采用SLC NAND Flash作为载体的固态硬盘仍属少数。SLC全称单层式储存 (Single Level Cell),,因为只需要一组高低电压就可以区分出0或者1信号,所以SLC最大的驱动电压可以做到很低。因为存储结构非常简单,一组电压即可驱动,所以其速度表现更好,目前很多高端固态硬盘都是都采用SLC类型的Flash芯片。
NAND flash是东芝公司开发的一种非易失闪存技术,具较高的单元密度,可以达到高存储密度,写入和擦除速度较快。NAND flash的单元尺寸几乎是NOR器件的一半,可以在给定的模具尺寸内提供更高的容量,具有很快的写入和擦除速度,主要功能是存储资料,目前主要用在数码相机闪存卡和MP3播放机中。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
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统天下的局面。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且象磁盘一样可以通过接口轻松升级。但是经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有相当多的硬件工程师分不清NOR和NAND闪存。
“flash存储器”经常可以与相“NOR存储器”互换使用。许多业内人士也搞不清楚NAND闪存技术相对于NOR技术的优越之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闪存只是用来存储少量的代码,这时NOR闪存更适合一些。而NAND则是高数据存储密度的理想解决方案。
NOR的特点是芯片内执行(XIP, eXecute In Place),这样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flash闪存内运行,不必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NOR的传输效率很高,在1~4MB的小容量时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但是很低的写入和擦除速度大大影响了它的性能。
NAND结构能提供极高的单元密度,可以达到高存储密度,并且写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应用NAND的困难在于flash的管理和需要特殊的系统接口。
性能比较
flash闪存是非易失存储器,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写入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NAND器件执行擦除操作是十分简单的,而NOR则要求在进行擦除前先要将目标块内所有的位都写为0。
由于擦除NOR器件时是以64~128KB的块进行的,执行一个写入/擦除操作的时间为5s,与此相反,擦除NAND器件是以8~32KB的块进行的,执行相同的操作最多只需要4ms。
执行擦除时块尺寸的不同进一步拉大了NOR和NADN之间的性能差距,统计表明,对于给定的一套写入操作(尤其是更新小文件时),更多的擦除操作必须在基于NOR的单元中进行。这样,当选择存储解决方案时,设计师必须权衡以下的各项因素。
● NOR的读速度比NAND稍快一些。
● NAND的写入速度比NOR快很多。
● NAND的4ms擦除速度远比NOR的5s快。
● 大多数写入操作需要先进行擦除操作。
● NAND的擦除单元更小,相应的擦除电路更少。
接口差别
NOR flash带有SRAM接口,有足够的地址引脚来寻址,可以很容易地存取其内部的每一个字节。
NAND器件使用复杂的I/O口来串行地存取数据,各个产品或厂商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8个引脚用来传送控制、地址和数据信息。
NAND读和写操作采用512字节的块,这一点有点像硬盘管理此类操作,很自然地,基于NAND的存储器就可以取代硬盘或其他块设备。
容量和成本
NAND flash的单元尺寸几乎是NOR器件的一半,由于生产过程更为简单,NAND结构可以在给定的模具尺寸内提供更高的容量,也就相应地降低了价格。
NOR flash占据了容量为1~16MB闪存市场的大部分,而NAND flash只是用在8~128MB的产品当中,这也说明NOR主要应用在代码存储介质中,NAND适合于数据存储,NAND在CompactFlash、Secure Digital、PC Cards和MMC存储卡市场上所占份额最大。
可靠性和耐用性
采用flahs介质时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可靠性。对于需要扩展MTBF的系统来说,Flash是非常合适的存储方案。
可以从寿命(耐用性)、位交换和坏块处理三个方面来比较NOR和NAND的可靠性。
寿命(耐用性)
在NAND闪存中每个块的最大擦写次数是一百万次,而NOR的擦写次数是十万次。NAND存储器除了具有10比1的块擦除周期优势,典型的NAND块尺寸要比NOR器件小8倍,每个NAND存储器块在给定的时间内的删除次数要少一些。
位交换
所有flash器件都受位交换现象的困扰。在某些情况下(很少见,NAND发生的次数要比NOR多),一个比特位会发生反转或被报告反转了。
一位的变化可能不很明显,但是如果发生在一个关键文件上,这个小小的故障可能导致系统停机。如果只是报告有问题,多读几次就可能解决了。
当然,如果这个位真的改变了,就必须采用错误探测/错误更正(EDC/ECC)算法。位反转的问题更多见于NAND闪存,NAND的供应商建议使用NAND闪存的时候,同时使用EDC/ECC算法。
这个问题对于用NAND存储多媒体信息时倒不是致命的。当然,如果用本地存储设备来存储操作系统、配置文件或其他敏感信息时,必须使用EDC/ECC系统以确保可靠性。
坏块处理
NAND器件中的坏块是随机分布的。以前也曾有过消除坏块的努力,但发现成品率太低,代价太高,根本不划算。
NAND器件需要对介质进行初始化扫描以发现坏块,并将坏块标记为不可用。在已制成的器件中,如果通过可*的方法不能进行这项处理,将导致高故障率。
易于使用
可以非常直接地使用基于NOR的闪存,可以像其他存储器那样连接,并可以在上面直接运行代码。
由于需要I/O接口,NAND要复杂得多。各种NAND器件的存取方法因厂家而异。
在使用NAND器件时,必须先写入驱动程序,才能继续执行其他操作。向NAND器件写入信息需要相当的技巧,因为设计师绝不能向坏块写入,这就意味着在NAND器件上自始至终都必须进行虚拟映射。
软件支持
当讨论软件支持的时候,应该区别基本的读/写/擦操作和高一级的用于磁盘仿真和闪存管理算法的软件,包括性能优化。
在NOR器件上运行代码不需要任何的软件支持,在NAND器件上进行同样操作时,通常需要驱动程序,也就是内存技术驱动程序(MTD),NAND和NOR器件在进行写入和擦除操作时都需要MTD。
使用NOR器件时所需要的MTD要相对少一些,许多厂商都提供用于NOR器件的更高级软件,这其中包括M-System的TrueFFS驱动,该驱动被Wind River System、Microsoft、QNX Software System、Symbian和Intel等厂商所采用。
驱动还用于对DiskOnChip产品进行仿真和NAND闪存的管理,包括纠错、坏块处理和损耗平衡。
与非门的FLASH是相对或非门的FLASH而言,两者除了在设计上采用了NAND和NOR实现这个主要区别外,有如下主要区别:
1。总线接口上,NOR的接口类型一般的总线接口,与SRAM器件相似。NAND则是IO接口,需要另外逻辑才能作为MEMORY(当然是厂家做好了的)
2。NOR的器件支持随机访问,而NAND的只支持顺序访问。因此NAND一般用在大规模存贮,而NOR的用于存程序代码,直接运行程序。而NAND放程序时,要先LOAD到RAM中再跑
3。NOR的每个CELL占更大的面积,NAND的小多了,因此同样容量的价格NAND的低很多。
Nand-flash内存是flash内存的一种,其内部采用非线性宏单元模式,为固态大容量内存的实现提供了廉价有效的解决方案。Nand-flash存储器具有容量较大,改写速度快,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存储,因而在业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嵌入式产品中包括数码相机、MP3随身听记忆卡、体积小巧的U盘等。
NAND型闪存以块为单位进行擦除操作。闪存的写入操作必须在空白区域进行,如果目标区域已经有数据,必须先擦除后写入,因此擦除操作是闪存的基本操作。
而SRAM (Static RAM,静态随机存储器) - 此类静态RAM的运行速度非常快,也非常昂贵,其体积相对来说也比较大。今天我们常说的CPU内的一级、二级缓存就是使用了此SRAM。英特尔的 Pentium III Coppermine CPU中结合有256KB的全速二级缓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SRAM。非常不幸得就是此种SRAM与其"伙伴"DRAM相比非常地昂贵,因此在CPU内只能使用少量的SRAM,以降低处理器的生产成本;不过由于SRAM的特点---高速度,因此对提高系统性能非常有帮助。处理器内的一级缓存,其运行频率与CPU的时钟同步;而二级缓存可以整合在CPU中,也可以位于如一些Slot-1 CPU的边上。
>>>>>>>>>>>>>>
请问MP3中MLC颗粒内存利用换位写入技术寿命可以等同与SLC颗粒内存吗?
我最近看中了一款MP3(国内比较有名气的品牌),但是我发现该MP3使用的内存是MLC颗粒的。MLC的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使用寿命较短。MLC允许的最大读写1万次和SLC允许的最大读写10万次,相比是10倍的差距。MP3在PC上的每一次插拔、复制或粘贴、格式化等都是在对MP3进行读写。举例来说,毎天连接电脑几次,再加上毎天的听歌和录音,看电子书的书签写入和读取,那平均每天将有最少20-30次的读写,那也就意味着在一年以后该mp3将达到寿命晩期。
后来我联系了该公司,该公司回复是:苹果很早就开始用MLC的了,现在拆机的NANO二代里面的三星闪存就是MLC的了,利用换位写入技术寿命差不多等同于SLC,MLC技术是未来闪存的主要方向,目前东芝和三星已经把闪存产能70%转向MLC,迟早有一天MP3厂家不用MLC闪存就无闪存可用。
我不知道该公司的说法是不是真的,请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朋友告诉我该公司的话可信吗?
利用换位写入技术MLC寿命可否差不多等同于SLC?APPLE NANO是使用的三星MLC颗粒内存吗?
(这是我在网上查到的:
MP3常用两种闪存芯片技术,分别是单层式储存格 (Single Level Cell;SLC),主要由三星、现代、美光以及东芝生产,多用于中高端MP3;第二种则是多层式储存格(Multi Level Cell;MLC),目前主要有东芝、瑞萨生产,三星电子在2005第四季也推出了相关产品。MLC由于价格低廉,被多数国内中小低端MP3使用。
MP3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源于闪存芯片。应用廉价存储方案:MLC芯片。有资料表明,中小品牌、低价MP3多采用MLC芯片,成千上万的应用导致该类型MP3返修率很高,有寿命短、耗电大、读写速度慢等多种毛病。相关flash厂商在推出MLC型号的flash时并不推荐在音频播放产品中使用,因为音频产品的频繁读写会很快耗尽芯片的寿命,但MLC由于价格低廉,被多数国内中小低端MP3品牌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大量使用。而多数使用该芯片的厂商,在宣传中忽略,或者并不提及可能会带来的质量问题。
MLC由于其架构的特点可以有比较好的储存密度,再加上可利用比较老旧的生产设备来提高产品的容量,而无须额外投资生产设备,MLC成本要低于SLC。但我们都知道价格低廉意味着附加支出。
MLC的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使用寿命较短。MLC允许的最大读写1万次和SLC允许的最大读写10万次,相比是10倍的差距。MP3在PC上的每一次插拔、复制或粘贴、格式化等都是在对MP3进行读写。举例来说,毎天连接电脑几次,再加上毎天的听歌和录音,看电子书的书签写入和读取,那平均每天将有最少20-30次的读写,那也就意味着在一年以后该mp3将达到寿命晩期。
总体比较MLC与SLC存储解决方案,更便宜、可随意使用是MLC的好处。持久耐用、持久存储能力和高品质则是SLC的优点。因此使用者若是考虑长久使用、安全储存数据以及高速的存取速度等要求,应采用SLC架构。
黑芯产品当中,很大部分也是MLC架构的芯片。
目前,固态硬盘(SSD)产品主要采用MLC和SLC两种NAND闪存作为存储载体,这两种闪存形式各有各的优缺点。作为目前在固态硬盘中应用最为广泛的MLC NAND闪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更高的存储密度换取更低的存储成本,从而可以获得进入更多终端领域的契机。
不过,MLC的缺点也很明显,其写入寿命较短,读写方面的能力也较SLC为低,使有意进购进SSD的消费者在选择上大为犹豫。而SLC由于结构简单,在写入数据时电压变化的区间小,所以寿命较长,传统的SLC Flash可以经受10万次的读写、是MLC的10倍!
不过,由于成本问题,采用SLC NAND Flash作为载体的固态硬盘仍属少数。SLC全称单层式储存 (Single Level Cell),,因为只需要一组高低电压就可以区分出0或者1信号,所以SLC最大的驱动电压可以做到很低。因为存储结构非常简单,一组电压即可驱动,所以其速度表现更好,目前很多高端固态硬盘都是都采用SLC类型的Flash芯片。
NAND flash是东芝公司开发的一种非易失闪存技术,具较高的单元密度,可以达到高存储密度,写入和擦除速度较快。NAND flash的单元尺寸几乎是NOR器件的一半,可以在给定的模具尺寸内提供更高的容量,具有很快的写入和擦除速度,主要功能是存储资料,目前主要用在数码相机闪存卡和MP3播放机中。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
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统天下的局面。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且象磁盘一样可以通过接口轻松升级。但是经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有相当多的硬件工程师分不清NOR和NAND闪存。
“flash存储器”经常可以与相“NOR存储器”互换使用。许多业内人士也搞不清楚NAND闪存技术相对于NOR技术的优越之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闪存只是用来存储少量的代码,这时NOR闪存更适合一些。而NAND则是高数据存储密度的理想解决方案。
NOR的特点是芯片内执行(XIP, eXecute In Place),这样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flash闪存内运行,不必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NOR的传输效率很高,在1~4MB的小容量时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但是很低的写入和擦除速度大大影响了它的性能。
NAND结构能提供极高的单元密度,可以达到高存储密度,并且写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应用NAND的困难在于flash的管理和需要特殊的系统接口。
性能比较
flash闪存是非易失存储器,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写入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NAND器件执行擦除操作是十分简单的,而NOR则要求在进行擦除前先要将目标块内所有的位都写为0。
由于擦除NOR器件时是以64~128KB的块进行的,执行一个写入/擦除操作的时间为5s,与此相反,擦除NAND器件是以8~32KB的块进行的,执行相同的操作最多只需要4ms。
执行擦除时块尺寸的不同进一步拉大了NOR和NADN之间的性能差距,统计表明,对于给定的一套写入操作(尤其是更新小文件时),更多的擦除操作必须在基于NOR的单元中进行。这样,当选择存储解决方案时,设计师必须权衡以下的各项因素。
● NOR的读速度比NAND稍快一些。
● NAND的写入速度比NOR快很多。
● NAND的4ms擦除速度远比NOR的5s快。
● 大多数写入操作需要先进行擦除操作。
● NAND的擦除单元更小,相应的擦除电路更少。
接口差别
NOR flash带有SRAM接口,有足够的地址引脚来寻址,可以很容易地存取其内部的每一个字节。
NAND器件使用复杂的I/O口来串行地存取数据,各个产品或厂商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8个引脚用来传送控制、地址和数据信息。
NAND读和写操作采用512字节的块,这一点有点像硬盘管理此类操作,很自然地,基于NAND的存储器就可以取代硬盘或其他块设备。
容量和成本
NAND flash的单元尺寸几乎是NOR器件的一半,由于生产过程更为简单,NAND结构可以在给定的模具尺寸内提供更高的容量,也就相应地降低了价格。
NOR flash占据了容量为1~16MB闪存市场的大部分,而NAND flash只是用在8~128MB的产品当中,这也说明NOR主要应用在代码存储介质中,NAND适合于数据存储,NAND在CompactFlash、Secure Digital、PC Cards和MMC存储卡市场上所占份额最大。
可靠性和耐用性
采用flahs介质时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可靠性。对于需要扩展MTBF的系统来说,Flash是非常合适的存储方案。
可以从寿命(耐用性)、位交换和坏块处理三个方面来比较NOR和NAND的可靠性。
寿命(耐用性)
在NAND闪存中每个块的最大擦写次数是一百万次,而NOR的擦写次数是十万次。NAND存储器除了具有10比1的块擦除周期优势,典型的NAND块尺寸要比NOR器件小8倍,每个NAND存储器块在给定的时间内的删除次数要少一些。
位交换
所有flash器件都受位交换现象的困扰。在某些情况下(很少见,NAND发生的次数要比NOR多),一个比特位会发生反转或被报告反转了。
一位的变化可能不很明显,但是如果发生在一个关键文件上,这个小小的故障可能导致系统停机。如果只是报告有问题,多读几次就可能解决了。
当然,如果这个位真的改变了,就必须采用错误探测/错误更正(EDC/ECC)算法。位反转的问题更多见于NAND闪存,NAND的供应商建议使用NAND闪存的时候,同时使用EDC/ECC算法。
这个问题对于用NAND存储多媒体信息时倒不是致命的。当然,如果用本地存储设备来存储操作系统、配置文件或其他敏感信息时,必须使用EDC/ECC系统以确保可靠性。
坏块处理
NAND器件中的坏块是随机分布的。以前也曾有过消除坏块的努力,但发现成品率太低,代价太高,根本不划算。
NAND器件需要对介质进行初始化扫描以发现坏块,并将坏块标记为不可用。在已制成的器件中,如果通过可*的方法不能进行这项处理,将导致高故障率。
易于使用
可以非常直接地使用基于NOR的闪存,可以像其他存储器那样连接,并可以在上面直接运行代码。
由于需要I/O接口,NAND要复杂得多。各种NAND器件的存取方法因厂家而异。
在使用NAND器件时,必须先写入驱动程序,才能继续执行其他操作。向NAND器件写入信息需要相当的技巧,因为设计师绝不能向坏块写入,这就意味着在NAND器件上自始至终都必须进行虚拟映射。
软件支持
当讨论软件支持的时候,应该区别基本的读/写/擦操作和高一级的用于磁盘仿真和闪存管理算法的软件,包括性能优化。
在NOR器件上运行代码不需要任何的软件支持,在NAND器件上进行同样操作时,通常需要驱动程序,也就是内存技术驱动程序(MTD),NAND和NOR器件在进行写入和擦除操作时都需要MTD。
使用NOR器件时所需要的MTD要相对少一些,许多厂商都提供用于NOR器件的更高级软件,这其中包括M-System的TrueFFS驱动,该驱动被Wind River System、Microsoft、QNX Software System、Symbian和Intel等厂商所采用。
驱动还用于对DiskOnChip产品进行仿真和NAND闪存的管理,包括纠错、坏块处理和损耗平衡。
与非门的FLASH是相对或非门的FLASH而言,两者除了在设计上采用了NAND和NOR实现这个主要区别外,有如下主要区别:
1。总线接口上,NOR的接口类型一般的总线接口,与SRAM器件相似。NAND则是IO接口,需要另外逻辑才能作为MEMORY(当然是厂家做好了的)
2。NOR的器件支持随机访问,而NAND的只支持顺序访问。因此NAND一般用在大规模存贮,而NOR的用于存程序代码,直接运行程序。而NAND放程序时,要先LOAD到RAM中再跑
3。NOR的每个CELL占更大的面积,NAND的小多了,因此同样容量的价格NAND的低很多。
Nand-flash内存是flash内存的一种,其内部采用非线性宏单元模式,为固态大容量内存的实现提供了廉价有效的解决方案。Nand-flash存储器具有容量较大,改写速度快,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存储,因而在业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嵌入式产品中包括数码相机、MP3随身听记忆卡、体积小巧的U盘等。
NAND型闪存以块为单位进行擦除操作。闪存的写入操作必须在空白区域进行,如果目标区域已经有数据,必须先擦除后写入,因此擦除操作是闪存的基本操作。
而SRAM (Static RAM,静态随机存储器) - 此类静态RAM的运行速度非常快,也非常昂贵,其体积相对来说也比较大。今天我们常说的CPU内的一级、二级缓存就是使用了此SRAM。英特尔的 Pentium III Coppermine CPU中结合有256KB的全速二级缓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SRAM。非常不幸得就是此种SRAM与其"伙伴"DRAM相比非常地昂贵,因此在CPU内只能使用少量的SRAM,以降低处理器的生产成本;不过由于SRAM的特点---高速度,因此对提高系统性能非常有帮助。处理器内的一级缓存,其运行频率与CPU的时钟同步;而二级缓存可以整合在CPU中,也可以位于如一些Slot-1 CPU的边上。
>>>>>>>>>>>>>>
请问MP3中MLC颗粒内存利用换位写入技术寿命可以等同与SLC颗粒内存吗?
我最近看中了一款MP3(国内比较有名气的品牌),但是我发现该MP3使用的内存是MLC颗粒的。MLC的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使用寿命较短。MLC允许的最大读写1万次和SLC允许的最大读写10万次,相比是10倍的差距。MP3在PC上的每一次插拔、复制或粘贴、格式化等都是在对MP3进行读写。举例来说,毎天连接电脑几次,再加上毎天的听歌和录音,看电子书的书签写入和读取,那平均每天将有最少20-30次的读写,那也就意味着在一年以后该mp3将达到寿命晩期。
后来我联系了该公司,该公司回复是:苹果很早就开始用MLC的了,现在拆机的NANO二代里面的三星闪存就是MLC的了,利用换位写入技术寿命差不多等同于SLC,MLC技术是未来闪存的主要方向,目前东芝和三星已经把闪存产能70%转向MLC,迟早有一天MP3厂家不用MLC闪存就无闪存可用。
我不知道该公司的说法是不是真的,请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朋友告诉我该公司的话可信吗?
利用换位写入技术MLC寿命可否差不多等同于SLC?APPLE NANO是使用的三星MLC颗粒内存吗?
(这是我在网上查到的:
MP3常用两种闪存芯片技术,分别是单层式储存格 (Single Level Cell;SLC),主要由三星、现代、美光以及东芝生产,多用于中高端MP3;第二种则是多层式储存格(Multi Level Cell;MLC),目前主要有东芝、瑞萨生产,三星电子在2005第四季也推出了相关产品。MLC由于价格低廉,被多数国内中小低端MP3使用。
MP3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源于闪存芯片。应用廉价存储方案:MLC芯片。有资料表明,中小品牌、低价MP3多采用MLC芯片,成千上万的应用导致该类型MP3返修率很高,有寿命短、耗电大、读写速度慢等多种毛病。相关flash厂商在推出MLC型号的flash时并不推荐在音频播放产品中使用,因为音频产品的频繁读写会很快耗尽芯片的寿命,但MLC由于价格低廉,被多数国内中小低端MP3品牌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大量使用。而多数使用该芯片的厂商,在宣传中忽略,或者并不提及可能会带来的质量问题。
MLC由于其架构的特点可以有比较好的储存密度,再加上可利用比较老旧的生产设备来提高产品的容量,而无须额外投资生产设备,MLC成本要低于SLC。但我们都知道价格低廉意味着附加支出。
MLC的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使用寿命较短。MLC允许的最大读写1万次和SLC允许的最大读写10万次,相比是10倍的差距。MP3在PC上的每一次插拔、复制或粘贴、格式化等都是在对MP3进行读写。举例来说,毎天连接电脑几次,再加上毎天的听歌和录音,看电子书的书签写入和读取,那平均每天将有最少20-30次的读写,那也就意味着在一年以后该mp3将达到寿命晩期。
总体比较MLC与SLC存储解决方案,更便宜、可随意使用是MLC的好处。持久耐用、持久存储能力和高品质则是SLC的优点。因此使用者若是考虑长久使用、安全储存数据以及高速的存取速度等要求,应采用SLC架构。
黑芯产品当中,很大部分也是MLC架构的芯片。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042e50100ph06.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感觉是同一种FLASH,但是SSD的FLASH因为是一直连在系统上的,所以系统会对其经常读写。而U盘则只在使用的时候插入,所以U盘在时间上,寿命长一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