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中,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移向宛洛…若天下有变指的是什么?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8-09
展开全部
“天下有变”指的是什么呢?易中天先生认为,“天下有变”指的是曹氏统治的北方发生大规模的内乱。按照他的说法,《隆中对》是一个能退能进的战略规划,若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若是“天下无变”,则刘备集团就只能偏安于蜀地了。我个人认为这种解释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这种解释与诸葛亮的理想有悖。诸葛亮的《隆中对》不仅是给刘备做的战略规划,其实也是自己人生事业的规划,而《隆中对》以“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作为结尾,这也说明了诸葛亮的理想是复兴汉室。他自比管仲、乐毅,怎么会有偏安一隅的思想呢?后来五出祁山,最后病死军中,也说明诸葛亮绝对不是一个有偏安一隅思想的人;第二,这种解释与《隆中对》本身的逻辑不相符。战略规划讲求战略目标的明确性,如果“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这样就可以达到战略目标——复兴汉室,但是,如果“天下无变”那要不要去复兴汉室?怎么样去实现复兴汉室的目标呢?毕竟曹氏北方发生大规模内乱的或然性很大,可预见性很小,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生内乱,也就是说“天下无变”刘备集团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因此,如果“天下无变”则《隆中对》的战略目标就不是很明确了。
那么《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其实曹操集团占据北方以来,实际上成为了朝廷里的最高统治者,一直以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动辄以皇帝的名义讨伐不臣服的诸侯。曹操统一北方以后,权力欲望日盛,曹氏集团迟早要取皇帝而代之,这是可以预见的(事实上曹操一死,曹丕就自立为帝了)。所以,天下有变指的是曹氏集团废皇帝的事件,即如果曹氏集团废帝自立,刘氏的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当这种情况出现以后,皇叔您就可以以刘家人的身份讨贼了。
lwq411323
推荐于2018-02-10 · TA获得超过7.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232
采纳率:58%
帮助的人:2606万
展开全部
“天下有变”指的是什么呢?易中天先生认为,“天下有变”指的是曹氏统治的北方发生大规模的内乱。按照他的说法,《隆中对》是一个能退能进的战略规划,若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若是“天下无变”,则刘备集团就只能偏安于蜀地了。我个人认为这种解释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这种解释与诸葛亮的理想有悖。诸葛亮的《隆中对》不仅是给刘备做的战略规划,其实也是自己人生事业的规划,而《隆中对》以“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作为结尾,这也说明了诸葛亮的理想是复兴汉室。他自比管仲、乐毅,怎么会有偏安一隅的思想呢?后来五出祁山,最后病死军中,也说明诸葛亮绝对不是一个有偏安一隅思想的人;第二,这种解释与《隆中对》本身的逻辑不相符。战略规划讲求战略目标的明确性,如果“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这样就可以达到战略目标——复兴汉室,但是,如果“天下无变”那要不要去复兴汉室?怎么样去实现复兴汉室的目标呢?毕竟曹氏北方发生大规模内乱的或然性很大,可预见性很小,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生内乱,也就是说“天下无变”刘备集团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因此,如果“天下无变”则《隆中对》的战略目标就不是很明确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wxyes
2012-08-28 · TA获得超过385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0万
展开全部
并不是指某一特定事@件,大意是说“有机会”或“有空隙”。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机会,就是刘备得了汉中,曹操在长安和刘备对持,刚好遇上汉水大涨关羽出兵襄阳。关羽出兵襄阳不论时机和策略都相当高明,要是刘封和孟达听从关羽命令由汉水而下夹击襄阳就肯定能拿下襄阳,到时关羽兵锋直逼许昌,刘备顺势由汉中@出兵,这是就达成诸葛亮隆中对所说“兵出两路了”。到时蜀国战略上就占尽优势了。可惜刘封和孟达坏不听命令,孙权又背信弃义背后偷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好笑又机智丶小鲤00
2012-08-28 · TA获得超过1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8万
展开全部
诸葛亮为刘备做的战略规划是做一个四川王,如果有机会就争夺天下,没有机会就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王。
赤壁战争后,南北方形成对峙,曹魏没有吞并江东的实力。
至于隆中对的荆州战略干脆就是空想,
荆州是蜀中的东大门,只有占领荆州,才能保证南北双方继续对峙下去,无论是向东,还是向北,都是脑子抽风,无论攻击哪一方,另一方都会趁机攻打荆州。
进了蜀中,就是将自己的前途定下来了,进入蜀中之后的战争,都是战略上的防守而已,无论是南征,还是北伐,都一样。
不是我们对隆中对了解错误,就是隆中对根本是后人做的假,要不然就是诸葛亮的战略根本不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othername111
2012-08-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1万
展开全部
曹操一向重视农耕,百姓富足,不太可能作乱。魏国后期倒是发生了“辽东之乱”,可惜当时诸葛亮已死,司马懿以不计伤亡的持续攻击战术,凭借消耗战一口口吃掉了公孙渊的兵马,很快平定了叛乱。司马懿在此战役中主动出击,与以往判若两人,让人们看到了司马懿果敢勇猛大丈夫的一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