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就是无条件的帮助别人,哪怕用自己的性命。... 是不是就是无条件的帮助别人,哪怕用自己的性命。 展开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18-11-07 · TA获得超过327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840
展开全部

“无我”不是这个意思。佛家认为,人是由色法、名法构成,这里面没有永恒不变的我,也没有灵魂。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和名法,一直都在不停地生灭着,没有不生灭的东西,也没有一个叫做‘我’的实体存在。

无我,又叫非身、非我。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书《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说道: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现象组成的,物质叫“色法”;精神叫“名法”。

其中,组成色法的最小单位是色聚;组成名法的最小单位是心、心所。色法、名法都在快速地生灭着,弹指间,色法和名法就生灭了上亿次。人也是由色法、名法构成,也是在不停地生灭。

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不停地变化著,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质变也就是所常说的轮回,没有永恒不变的“我”。

扩展资料:

佛家曾说:“世间万事万物无相、无我”,如今,已获得神经科学的证实。你不记得自己婴儿时期的生活,但是,那时的你是你,现在的你也是你。然而,佛教认为那只是错觉,科学研究也愈来愈支持这样的哲学。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哲学教授汤普森表示,佛教认为一切无常,所有事物都会随时间改变的,你的意识之流也在不断地变动,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大脑和身体都在持续变化,没有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我

参考资料:凤凰网—震惊世界:佛教理论“无我”被最新科学证实

荒诞不经
高能答主

2016-11-08 · 包罗万象,温故知新。
荒诞不经
采纳数:19505 获赞数:20812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无我是佛发现五取蕴的共相之一,五蕴的共相是“无常、苦、无我”;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佛陀说“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以不实之义为无我。当观受无常,如是观者则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忿怒) ;当观识无常,如是观则识非我,非我所、亦非我体。
  无我又作非身、非我(凡夫认为心身中存在个“我”:把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认为“我”在色、受、想、行、识中;而这种自我感觉,正是对身心错误认识)。南传上座部佛教 的论书《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说到: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其中组成色法的最小单位是色聚,组成名法的最小单位是心、心所。色法、名法都是在非常快速的生灭着,一弹指间,名色法就生灭了上亿次。
  同样,人也是由色法、名法构成,这里面没有恒常不变的我,没有灵魂。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与名法,一直都在那里不停的刹那的生灭着,根本就找不到一个不生灭的东西,也找不到一个叫做‘我’的实体存在,------这都是可通过修行(大念处经)亲证和亲见的。
  “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刹那不停地变化著,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质变也就是所常说的轮回,这中间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
  「四念处」在早期的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北传汉译的『念处经』及南传巴利文第二十二经均有叙述。要义为如实观察,即「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但是在后期佛教,四念处被窄化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对治法,但易执彼端,其不净乎?其苦乎?无常乎?无我乎?岂可求之,当如实观之,不可妄定),在解脱烦恼的力道和效果上,减弱很多,其中的原因很微妙,有许多值得探究之处,如何经由四念处的修持而灭除烦恼,借此文略作介绍。
  其实世尊在和外道修行时也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不过那只是定,细微执着于有我而修的禅定(虽然说在那一个境界时确确实实没有了我这个概念,但是其“行”依旧幽微细潜的在发动,所以,在非想非非想定中,随着不同人的念妄动生发的不定,处于非想非非想的“有命”终究会在非常非常遥远的时间后重新从定中出来,且由于在非想非非想定中不执于有我,而“行"却也依旧发动,故从定中出来时,同分妄见与别业妄见重新边计执为我之凡人(主要是细微的无始来积累的别业妄见,同分妄见比较少)),所以当出来后又循流生死,反反复复。世尊察觉到非想非非想并不是终极的解脱之道,故而另寻正道。在菩提树下,不断反“观”一切,而不是像最初外道那样不执着于一切而入定,而是“观”一切如如不动而入定,故而在定中不会循流幽微的“行”,故而能进一步破执“识”(色,受,想,行,识,其中粗相主要在色,受,想,包括一些行,幽微的细相主要在行和无明所生的识)。因为外道的定实际上是依旧随流着幽微的行,和识在哪里反反复复的,而世尊“观”而入定,便能在定中察觉一切,不为一切所动,故而最终解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ima3502871917
2012-08-31
知道答主
回答量: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7万
展开全部
无我,原是佛教教义,也称非我、非身。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此即人无我;法无我(法空)则认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当然,我们日常也常用“无我”,意思与忘我相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世间法多浮云
2012-08-31 · TA获得超过952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85万
展开全部
佛法中言“无我”,是让我们明白,一切平等之理,无“我”,则无“我所”,不会为一切贪嗔痴,是非之事烦恼,常能清净觉悟,回归本来面目,说是方便而言,如果都明白这个道理了,当下不说即是圆满,佛法育人,随缘取舍,是大慈悲。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离离原上草633
2012-08-31 · TA获得超过5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3万
展开全部
当我们对《我》非常的执着时,不知我们想过没有,《我》是什么?
是这个肉身是我吗?或者精神作用是我?
宇宙的一切都在刹那间生灭,刹那是非常短的时间既念,一秒中有很多刹那,正因为是时间非常地短,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感知,这种变化。我们的身体也在刹那中改变,今日的身体已不是昨日的身体。因此,当我们对这个肉身执着为《我》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刹那变化,面貌完全不同的肉身里头根本找不到常恒不变的一个《我》。这个肉身只不过是前世的种种因和今世的种种缘复杂的联合到一起的因缘和合体,因缘聚合的时候我们看到身体上的种种器官和功用,可一旦因缘散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肉身生命活动的停止,进而肉身腐烂最后消失。因此,从因果的原理和缘起论来讲,就没有实际上的《我》。这种无我是从凡夫的角度上说的。
真正的《我》就是自性,自性是永恒不变的,就像《心经》里所说的一样,不生不灭。当自性完全觉醒的时候,我们就成佛,当自性被种种的迷惑颠倒紧紧地包住的时候,我们就成了生死轮回的凡夫。
因此,佛法是让我们这些凡夫破迷开悟的种种方法。根据每个人愚痴程度的不同,佛陀设置了八万四千种方法,然后让我们这此凡夫一步一步地去修,渐渐地去开悟,直至完全开悟成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