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如果说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渡众生,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在家弟子,应该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学佛道路呢?
我有决心出家,但家庭所限,应该只能在晚年了。现在有些困惑,不知道在人命终止之前,我应该做些什么呢?广结善缘和临终往生吗?...
我有决心出家,但家庭所限,应该只能在晚年了。现在有些困惑,不知道在人命终止之前,我应该做些什么呢?广结善缘和临终往生吗?
展开
展开全部
念佛,发愿临终往生极乐世界。
同时,从现在到临终这段时间修准提法,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改变命运,在自利的同时,从
父、母等身边最亲的人开始利他。做好之后,利他的范围扩大到朋友、同事等。然后逐步扩大利他
的范围。
这样就把世间及出世间圆融起来了,这样的学佛道路比较适合现在大多数在家学佛的人。请参
看准提法网络佛学院相关文章。
同时,从现在到临终这段时间修准提法,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改变命运,在自利的同时,从
父、母等身边最亲的人开始利他。做好之后,利他的范围扩大到朋友、同事等。然后逐步扩大利他
的范围。
这样就把世间及出世间圆融起来了,这样的学佛道路比较适合现在大多数在家学佛的人。请参
看准提法网络佛学院相关文章。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如果是无关佛法的利他,比如日常生活中给他人行个方便,这些于自己是慈悲心的体现,但是对他人来讲又有什么意义呢?
追答
你给别人行个方便,让他们快乐了,这对他们来讲就是意义啊。
《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里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这意义还不大吗?
请问,你认为的“有意义”指的是什么呢?
展开全部
先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是厌世还是拯救苦难大众?“人”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不要太过纠结。
然后学习佛教(是教派不是佛学)的历史,就知道佛是怎么来的,是怎么发展的,现在的佛教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再确定要不要出家。有句话说的好:身在佛门事更多(电影《少林寺》中的台词)。
我的建议:先立身,空门也要有吃穿住药的需要,积累一定的财力做保证后,再身践心行。和在不在寺院、有没有剃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然后学习佛教(是教派不是佛学)的历史,就知道佛是怎么来的,是怎么发展的,现在的佛教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再确定要不要出家。有句话说的好:身在佛门事更多(电影《少林寺》中的台词)。
我的建议:先立身,空门也要有吃穿住药的需要,积累一定的财力做保证后,再身践心行。和在不在寺院、有没有剃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维摩诘所说经》中,对在家人行大乘菩萨到做了详细开示;
佛教经典《维摩诘所说经》。一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1]。后秦鸠摩罗什译,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 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认为“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虽“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污泥”,此即“通达佛道”的真正“菩萨行”。又把“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差别境界,作为不二法门的极致。僧肇在《维摩诘所说经注序》中称:“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认为此即“不思议之本”。
《维摩诘经》,就是记载维摩诘居士所说的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的经典。本经由三国吴支谦译出后,即在我国盛行,历代以来多达七种汉译本,目前以鸠摩罗什所译最为流畅,评价最高,流通也最广。这部经是最长的白话诗,共两万五千言;也是一部最佳的剧本,富艺术创作价值。除了文学艺术价值之外,最重要的是,本经已经成为在家居士奉为圭臬的修行宝典。
佛教经典《维摩诘所说经》。一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1]。后秦鸠摩罗什译,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 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认为“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虽“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污泥”,此即“通达佛道”的真正“菩萨行”。又把“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差别境界,作为不二法门的极致。僧肇在《维摩诘所说经注序》中称:“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认为此即“不思议之本”。
《维摩诘经》,就是记载维摩诘居士所说的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的经典。本经由三国吴支谦译出后,即在我国盛行,历代以来多达七种汉译本,目前以鸠摩罗什所译最为流畅,评价最高,流通也最广。这部经是最长的白话诗,共两万五千言;也是一部最佳的剧本,富艺术创作价值。除了文学艺术价值之外,最重要的是,本经已经成为在家居士奉为圭臬的修行宝典。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说说自己的观点。
普度众生是阿弥陀佛的事,众生早晚都要成佛,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详见《无量寿经》。
我们凡人,该如何做呢。做好事,放条鱼,不吃肉,不杀生?其实这样做作用很小很小。
《金刚经》里面说的很好,须菩提问“发菩提心者如何降伏其心?”
佛陀的回答是“你应该灭度一切众生,其实也没什么众生灭度。”
现代语言的解释是这样:你先觉悟,然后让别人也觉悟。
《金刚经》里面也提到布施,但是佛陀最终的意思是:一切布施都不如法布施,都不如和《金刚经》等佛经结缘。你要跟众生讲解《金刚经》,哪怕是四句偈也可以,也就是哪怕你只是随便说几句都行。
行菩萨道者,渡人渡己也;财布施对于法布施,乃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
普度众生是阿弥陀佛的事,众生早晚都要成佛,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详见《无量寿经》。
我们凡人,该如何做呢。做好事,放条鱼,不吃肉,不杀生?其实这样做作用很小很小。
《金刚经》里面说的很好,须菩提问“发菩提心者如何降伏其心?”
佛陀的回答是“你应该灭度一切众生,其实也没什么众生灭度。”
现代语言的解释是这样:你先觉悟,然后让别人也觉悟。
《金刚经》里面也提到布施,但是佛陀最终的意思是:一切布施都不如法布施,都不如和《金刚经》等佛经结缘。你要跟众生讲解《金刚经》,哪怕是四句偈也可以,也就是哪怕你只是随便说几句都行。
行菩萨道者,渡人渡己也;财布施对于法布施,乃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
追问
“我们凡人,该如何做呢。做好事,放条鱼,不吃肉,不杀生?其实这样做作用很小很小。”我也有同感,进而才疑惑学佛要做的究竟是什么。那么我们求往生净土是不是最应该也最有可能做到的呢?
追答
学佛的目的就是觉悟啊,先后教导别人也觉悟。
往生净土这件事,我也说不清,我不想人云亦云,我没见过的事情我不能说错,但我也不是坚决肯定,我不想骗我的心。
极乐世界是什么?绝对不是一个彼岸世界。佛陀到底暗含了什么意思?这是值得我们一生追寻的。
朋友,我们还是脚踏实地的用功吧,平时观观心、念念佛,实相早晚会出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如果父母不许的话不要强求,先在家出家,可以吃素放生念经,等孝养父母终老后出家,临终前忏悔,捐献财物给众生,随喜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