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我是大二学生,去年一年就浑浑噩噩的过去了,而今年的空闲时间就更多了,希望有时间安排经验的高手帮忙看看那么多的空余时间该怎么用呢?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谢!~... 我是大二学生,去年一年就浑浑噩噩的过去了,而今年的空闲时间就更多了,希望有时间安排经验的高手帮忙看看那么多的空余时间该怎么用呢?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谢!~ 展开
 我来答
巷成糕7348
2005-10-01 · TA获得超过25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9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记得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c[1] 都不会用。”

  我当时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我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我认识的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来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他们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有些同学曾告诉我说,他们很羡慕我在读书时能有一位获得过图灵奖的大师传道授业。其实,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他只是给我指明了大方向,让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我做人的方法。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我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我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专业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刚入门时,我曾多次红着脸向我的师兄请教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开会讨论时我曾问过不少肤浅的问题,课余时间我还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的周围到处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经常切磋,我们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于自学。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开复学生网”开通半年以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要在搜索引擎中简单检索一下,就能轻易找到答案。还有些同学很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而不会利用搜索引擎自己查考、求证。除了搜索引擎以外,网上还有许多网站和社区也是很好的学习园地。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

  我曾经说过,中国学生的一大优势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数学、物理等。但是,最近几年,同学们在目睹了很多速成的例子(如丁磊、陈天桥等)之后,也迫切希望能驶上成功的快车道。这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速成的浮躁风气。有许多大学生梦想在毕业后就立即能做“经理”、“老板”,还有许多大学生入学时直接选择了“管理”专业,因为他们认为从这样的专业毕业后马上就可以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不少学生进入了管理专业后,才发现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毫无兴趣。其实,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都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地方,没有哪个专业可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就能走上领导岗位。无论同学们所学的是哪个专业,大学毕业才是个人事业的真正开始。想做企业领导或想做管理工作的同学也必须从基层做起,必须首先在人品方面学会做人,在学业方面打好基础。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财务、经济等课程)。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最后,在许多的中国大学里,教授对基础课程也比对最新技术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数学是理工科学生必备的基础。很多学生在高中时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到了大学里,一旦发现本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就会彻底放松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他们看不出数学知识有什么现实的应用或就业前景。但大家不要忘记,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石之上。例如,要想学好计算机工程专业,那至少要把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图论、数理逻辑等)、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数学分析学好;要想进一步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可能还需要更高的数学素养。同时,数学也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几何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会用演绎、推理来求证和思考的方法;通过学习概率统计,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避免钻进思维的死胡同,该如何让自己面前的机会最大化。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把数学学好,不能敷衍了事。学习数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选修多门数学课程,而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数学,要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认知和思考的方法。

  二十一世纪里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有些同学在大学里只为了考过四级、六级而学习英语,有的同学仅仅把英语当作一种求职必备的技能来学习,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习和使用英语等于崇洋媚外。其实,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闻内容,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大多数知识分子间的交流都将用英语进行。因此,除非你甘心做一个与国际脱节的人,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软件行业里,不但编程语言是以英语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最重要的教材、论文、参考资料、用户手册等资源也大多是用英语写就的。学英语绝不等于崇洋媚外。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学好英语才是真正的爱国。

  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也高分考过四级、六级、托福,但是留学美国后上课时却很难听懂课程内容,和外国同学交流时就更加困难。我们该如何学好英语呢?既然英语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那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尽量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学”不“用”,更不能只靠背诵的方式学习英语。读书时,大家尽量阅读原版的专业教材(如果英语不够好,可以先从中英对照的教材看起),并适当地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文,这可以同时提高英语和相关专业的知识水平。其次,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最好方法是直接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对话。现在有很多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他们中的不少人为了学中文,很愿意与中国学生对话、交流,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此外,大家不要把学英语当作一件苦差事,完全可以用有趣的方法学习英语。例如,可以多看一些名人的对话或演讲,多看一些小说、戏剧甚至漫画。初学者可以找英文原版的教学节目和录像来学习,有一定基础的则应该看英文电视或电影。看一部英文电影时,最好先在有字幕的时候看一遍,同时查考生词、熟悉句式,然后在不加字幕的情况下再看一遍,仅靠耳朵去听。听英文广播也是很好的练习英文听力的方法,大家每天最好能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收听广播并尽量理解其中的内容,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录下来反复收听。在互联网上也有许多互动式的英语学习网站,大家可以在网站上用游戏、自我测试、双语阅读等方式提升英语水平。总之,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是学习英语的必由之路。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也已成为他们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之一。虽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懂得计算机原理和编程知识,但所有大学生都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和搜索引擎,都应能熟练地在网上浏览信息和查找专业知识。在二十一世纪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就像使用纸和笔一样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功。不学好计算机,你就无法快捷全面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最后,每个特定的专业也有它自己的基础课程。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许多大学生只热衷于学习最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因为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要求这些方面的基础或经验。这些新技术虽然应该学习,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语言和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只要学好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等)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有位同学生动地把这些基础课程比拟为计算机专业的内功,而把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比拟为外功。那些只懂得追求时髦的学生最终只知道些招式的皮毛,而没有内功的积累,他们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的。

  虽然我一向鼓励大家追寻自己的兴趣,但在这里仍需强调,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兴趣也是必须要做的。例如,打好基础,学好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使用就是这一类必须做的事情。如果你对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有兴趣,那你是幸运儿,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就算你没有兴趣,你也必须把这些基础打好。打基础是苦功夫,不愿吃苦是不能修得正果的。

  实践贯通:“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上高中时,许多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为什么?有什么用?”的问题,通常,老师给出的答案都是“不准问”。进入大学后,这些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不准不问”。在大学里,同学们应该懂得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与具体的实践、应用如何结合起来,尤其是工科的学生更是如此。

  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多选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实践时,最好是几个同学合作,这样,既可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如果有机会在老师手下做些实际的项目,或者走出校门打工,只要不影响课业,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励的。外出打工或做项目时,不要只看重薪酬待遇(除非生活上确实有困难),有时候,即便待遇不满意,但有许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我们也值得一试。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实践经验对于软件开发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微软公司希望应聘程序员的大学毕业生最好有十万行的编程经验。理由很简单:实践性的技术要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不动手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在笔试中考高分,而是实践能力。但是,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很惊讶地发现,中国某些学校计算机系的学生到了大三还不会编程。这些大学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确需要更新。如果你不巧是在这样的学校中就读,那你就应该从打工、自学或上网的过程中寻求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网上可以找到许多实践项目,例如,有一批爱好编程的学生建立了一个讨论软件技术的网站(www.diyinside.com),在其中共享他们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成功举办了很多次活动(如在各大高校举办校园技术教育会议),还出版了帮助学生提高技术、解答疑难方面的图书,该网站有多位成员获得了“微软最有价值的专家”的称号。

  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立定志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曾深入论述了快乐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领域中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为它而废寝忘食。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学习,而是为了“享受”而学习了。在“第三封信”中,我也曾谈到我自己是如何在大学期间放弃了我不感兴趣的法律专业而进入我所热爱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的。

  有些同学问我,如何像我一样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呢?我觉得,首先要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把社会、家人或朋友认可和看重的事当作自己的爱好;不要以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要亲身体验它并用自己的头脑做出判断;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例如,喜欢玩网络游戏并不代表你会喜欢或有能力开发网络游戏;不要以为有兴趣就意味着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不过,你可以尽量寻找天赋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例如,如果你对数学有天赋但又喜欢计算机专业,那么你完全可以做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最好的寻找兴趣点的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唯有接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场所。因此,大学生应当更好地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使用图书馆资源、旁听课程、搜索网络、听讲座、打工、参加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工作类型和更多的专家学者。当年,如果我只是乖乖地到法律系上课,而不去尝试旁听计算机系的课程,我就不会去计算机中心打工,也不去找计算机系的助教切磋,就更不会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通过开拓视野和接触尝试,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时就可以去尝试转系的可能性、尝试课外学习、选修或旁听相关课程;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实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研究生,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其实,本科读什么专业并不能完全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正如我所强调的那样,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培养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只要具备了这种能力,即使从事的是全新的工作,你也能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获取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除了“选你所爱”,大家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有些同学后悔自己在入学时选错了专业,以至于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力;有些同学则因为追寻兴趣而“走火入魔”,毕业后才发现荒废了本专业的课程;另一些同学因为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对本专业抱有偏见,就以兴趣为借口,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专业。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在大学中,转系可能并不容易,所以,大家首先应尽力试着把本专业读好,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此外,一个专业里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也许你对专业里的某一个领域会有兴趣。现在,有很多专业发展了交叉学科,两个专业的结合往往是新的增长点。因此,只要多接触、多尝试,你也许就会碰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数字笔”的发明人王坚博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用户界面的研究,可是谁又能想到他从本科到博士所学的都是心理学专业,而用户界面又正是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就算你毕业后要从事其他的行业,你依然可以把自己的专业读好,这同样能成为你在新行业中的优势。例如,有一位同学不喜欢读工科,想毕业后进入服务业发展,我就建议他先把工科读好,将来可以在服务业中以精通技术作为自己的特长。

  人生的路很长,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追寻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有一本书的作者曾访问了几百个成功者,问他们有哪件事是他们今天已经懂得,但在年轻时却留下了遗憾的事情。在受访者的回答中,最多的一种是:“希望在年轻时就有前辈告诉我、鼓励我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相比之下,兴趣固然关键,但志向更为重要。例如,我的志向是“使影响力最大化”,多年以来,我有许多兴趣爱好,如语音识别、对弈软件、多媒体、研究到开发的转换、管理学、满足用户的需求、演讲和写作、帮助中国学生等等,兴趣可以改变,但我的志向是始终不渝的。因此,大家不必把某种兴趣当作自己最后的目标,也不必把任何一种兴趣的发展道路完全切断,在志向的指引下,不同的兴趣完全可以平行发展,实在必要时再做出最佳的抉择。志向就像罗盘,兴趣就像风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可以让你驶向理想的港湾。

  积极主动:果断负责,创造机遇

  创立“开复学生网”时,我的初衷是“帮助学生帮助自己”。但让我很惊讶的是,更多的学生希望我直接帮他们做出决定,甚至仅在简短的几句自我介绍后就直接对我说:“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难道一个陌生人会比你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吗?我慢慢认识到,这种被动的思维方式是从小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被动的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他们现在的境况是他人和环境造成的,如果别人不指点,环境不改变,自己就只有消极地生活下去。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事业还没有开始,自己就已经被击败,我从来没见过这样消极的人可以取得持续的成功。

  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你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你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价值”是你的责任。许多同学到了大四才开始做人生和职业规划,而一个主动的学生应该从进入大学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

  积极主动的第一步是要有积极的态度。大家可以用我在“第三封信”里推荐的方法,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追寻兴趣并尝试新的知识和领域。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曾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积极主动的第二步是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勇敢面对人生。不要把不确定的或困难的事情一味搁置起来。比如说,有些同学认为英语重要,但学校不考试就不学英语;或者,有些同学觉得自己需要参加社团磨练人际关系,但是因为害羞就不积极报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去解决也是一种解决,不做决定也是一个决定,这样的解决和决定将使你面前的机会丧失殆尽。对于这种消极、胆怯的作风,你终有一天会付出代价的。

  积极主动的第三步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事事用心,事事尽力,不要等机遇上门;要把握住机遇,创造机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大三时被分配到青海做铸造工人。但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放弃学习,整天打扑克、喝酒。他依然终日钻研数理化和英语。六年后,中国科学院要在青海做一个重要的项目,这时朱校长就脱颖而出,开始了他辉煌的事业。很多人可能说他运气好,被分配到缺乏人才的青海,才有这机会。但是,如果他没有努力学习,也无法抓住这个机遇。所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当机遇来临时,你才能抓住它。

  积极主动的第四步是“以终为始”,积极地规划大学四年。任何规划都将成为你某个阶段的终点,也将成为你下一个阶段的起点,而你的志向和兴趣将为你提供方向和动力。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和兴趣,你应该马上做一个发掘志向和兴趣的计划;如果不知道毕业后要做什么,你应该马上制定一个尝试新领域的计划;如果不知道自己最欠缺什么,你应该马上写一份简历,找你的老师、朋友打分,或自己审阅,看看哪里需要改进;如果毕业后想出国读博士,你应该想想如何让自己在申请出国前有具体的研究经验和学术论文;如果毕业后想进入某个公司工作,你应该收集该公司的招聘广告,以便和你自己的履历对比,看自己还欠缺哪些经验。只要认真制定、管理、评估和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你就会离你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掌控时间:事分轻重缓急,人应自控自觉

  除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大学生还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事务。一位同学是这么描述大学生活的:

  “大学和高中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每天依旧是学习,每次考试后依旧是担心考试成绩……不同的只是大学里上网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多了很多,压力也小了很多。”

  这位同学并不明白,“时间多了很多”正是大学与高中之间巨大的差别。时间多了,就需要自己安排时间、计划时间、管理时间

  安排时间出了做一个时间表外,更重要的是“事分轻重缓急”。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br>参考资料:开复网
漫若兰Nl
2022-01-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140
展开全部

1.初步定位与明确目标

所谓规划,就是为了实现一个未来目标的行动计划,所以如果要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就要先明确我们大学毕业之后的目标是什么。比如要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或者是去考研?出国?考公务员?这些都属于对于自己的一个初步定位,以及明确自己四年之后要达到的目标。

2.具体方向与规划实施

有了一个初步方向之后,感觉对于要去做什么好像还是毫无头绪,对于这种状况,有一句话我觉得很适合用来解决它,大意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大学四年该做什么?想想你以后想要在简历上写什么吧,然后把这些想写的经历尽可能的变成现实。看到这句话之后我想,我们应该在简历上写什么呢?肯定是和职位相匹配的能力,那具体这些能力是什么呢?我们不清楚,但是这些职位的招聘者肯定很清楚,所以可以去参考相关职位的招聘要求,并为之努力,然而在我们知道需要哪些能力,也获得了他们之后,我们要怎么在面试的时候证明给面试官看呢?这就需要一些作品、项目经验或者是相关竞赛的奖项。

那么这下就知道要怎么规划了,在大一的时候需要有社团和学生会相关经历,通过必要的等级考试,大二大三的时候去找一些项目和实习来做,除此之外,专业成绩不能落后,还要抓住一切机会参加适合自己的比赛或者是活动,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毕业的时候找到我所理想的那份工作。

以我为例,我的专业是网络与新媒体,在以后想要从事新媒体相关的工作,期望进入互联网企业,所以我就按照这个原则来选择学生会的部门,一个是院会的网络部,一个是校会的新媒体运营部,以便得到一些和新媒体有关的知识和经验,社团选择了就业创业协会,因为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校园招聘会,既能拥有大型活动执行的经验,又能更多地了解职业方面的信息。

大一这一年也就在社团、学生会工作和课程学习中度过了,学生会工作没有出什么差错,也学到了诸如专访写作、文章审核、微信微博运营和简报撰写等技能,专业成绩在全系排名一次是第三,一次是第六,参与了杭州联华华商集团的一个自有品牌征集的活动,并获得了优胜奖,也阅读了近三十本专业方面的书籍,总的来一切说都不算太坏,基本是按照我之前的规划在向前发展。

步入大二之后,按照我之前的规划,我应该找一些项目和实习工作来做了。但因为我们学校新校区地理位置偏僻,而且我们专业课程繁多,坐班类的实习就都不能选择了。所以我从大一就一直关注着很多有关实习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寻找着适合我的实习机会,终于在这学期开学第一周,我发现了一个对我来说十分难得的好机会:拉勾网在招远程的用户运营实习生。由于有大一这一年做的准备工作,加上之前看过的一些制作简历的方法和技巧,我做出了人生第一份简历,最终顺利地得到了这个实习机会。虽然是无偿的,但我感觉却非常值得甚至觉得很幸运。因为这个学习的平台以及从中获取的工作经验和人脉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那微薄的实习工资。

再然后,我申请到了一个在线项目:搜狐焦点产业新区的新媒体运营,这同样也是一个绝佳的锻炼机会。然而我清楚地知道,如果我没有长期关注项目实习信息,或者是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简历上空洞无物,那么就算这个机会摆在眼前,它也不会属于我。

大二下学期,阿里来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讲座,在最后有投递简历的环节,尽管大多数都是大三的学长学姐带了简历,但是在导师之前的提醒下,我也准备了自己的简历准备一试,毕竟,很多事情,不尝试你永远不会知道结果。最后,我成功通过了笔试以及电面,得到了这份远程实习机会。

我们有时候会抱怨命运不公、机会太少,但实际上,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假如机会真的来了,我们有足够的敏锐度去发现它吗?我们有相匹配的能力去抓住它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知道应该去做什么了,否则就算哪一天好机会出现了,它也并不属于我们。通过在拉勾网这将近一年的实习,还有搜狐焦点产业新区的新媒体运营项目和拉勾的年末项目,以及在淘宝天下做新媒体内容的实习,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实际工作与校园社团工作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认识了很多各有所长的小伙伴们以及耐心负责的同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也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这的确证明了实习的必要性,它会让我们不再把眼光局限在校园这个狭窄的范围里。

3.规划过程中的调整与劳逸结合

做好规划与安排之后,我们做事的效率会提高,会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远比自己想想的多,迷茫的时间会大大减少,所以我在以后的两年多里,还会按照之前的规划继续前行,也会根据实际对规划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

比如如果我如果在短期内没有碰到合适的实习机会,我就会继续通过看文章、书籍来充实自己,做好准备工作。

不过,规划生活是不是就意味着每天都在工作学习,而没有了娱乐时间呢?其实不然,听歌追剧出去HIGH,还有一些其他的娱乐方式,在合理范围内都能够实现,我不会说我在上学期同时追过六部剧……在我看来,工作学习与娱乐,都是必要的,他们之间是需要协调的关系,而不是一道单选题。

4.不断成长与前进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算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身边有很多人都比我优秀得多,但我觉得我只要能够按照自己的规划去生活,能够离得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那么我的大学时光就不算是虚度。

在这里想把杨澜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这句话我一直都很喜欢: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你不可以不成长。换句话说,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一个多么成功耀眼的人,但我们只要能够一直向着目标前进,不断成长,那么也就够了。

找到目标,按照简历需要倒推能力,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一步一步地去做,去完成,我们会发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这是一种更加充实而又美好的感觉,一起加油前进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泽宇聊数码

2021-11-16 · 加油我是新手,我来了。
泽宇聊数码
采纳数:145 获赞数:1046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大学:生命的钥匙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包袱,开始第一次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这是你第一次离开家庭,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交生活。这是你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这是你的父母第一次不再安排你生活和学习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来处理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习和控制你所有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一次机会。这是你最后一次全心全意地建立你的知识库。这可能是你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你可以花很多时间学习,也可能是最后一个成长过程,你可以有很高的可塑性,专注于充实自己。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在相对宽容和理想的环境中学习如何表现。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认真把握每一次“第一次”,使之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所有的大学生也应该珍惜每一次“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后悔。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们应该努力编织我们的人生梦想,明确奋斗的方向,奠定我们事业的基础。

每个人四年中只有一次上大学。大学四年应该这样度过

自学之路: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学

我记得当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助教时,一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你在你们大学教什么?我的孩子在完成二年级计算机系的学业后甚至不能使用visicalc[1]”

我回答说:“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教授的任何技术在五年后仍然有效,也不能保证学生能够学习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可以保证的是,您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和掌握学习方法。这样,无论五年后出现了什么新技术或工具,你的孩子都会很高兴能轻松地做到这一点。"

她接着问道:“学习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忘记了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教育的本质。

我当时说的话来自教育家B.F.斯金纳的名言。所谓“剩下的”实际上是自学能力,即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从一个例子中得出结论或向其他人学习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课程”,而是学生适应社会和不同职业的平台。虽然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里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从一个例子中推断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未来世界。我认识很多在中国大学毕业后来到美国的朋友,他们认为来美国后,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他们很少在家里独立思考和做出决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矜矜无心
2021-12-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653
展开全部

作为国内某大学的大三老学姐,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    确保学习质量

尽管课少,但是学习质量非常重要。在大学最有说服力的奖项之一就是奖学金了,0成本,只需要投入时间好好学习。如果能每年都保证达到全年级前几名的好成绩,还有可能获得保研机会。而且在未来的求职之路上,写在简历里也好看,hr也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就算得的奖学金不多,也可以买带你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给父母家人买点礼物也是一件好事啊。

二、    抓住考证时机

考证可以说是大学期间仅次于学习的重要事情了。除了全国大学生必考的英语四六级,还有一些其他证书也很重要。比如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二级,教师资格证(师范生必考)、初级会计证(某一些金融或经济专业可能会需要)、雅思或托福(去欧洲或者美国留学必备)等。如果以上都不需要,也可以学一些自己想学的东西,比如我同学就在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韩语,给自己多充充电,没有坏处。

 

                                             


三、    适当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虽然没有强制性,但是出去看看世界还是有必要的。可以在一些官方大赛的网站上找找志愿者招募之类,当然一定要确保活动是真实有效的,而且要和家长商量好。在活动中你可以认识更多人,接触到新的事物,还可以为自己以后参加大赛打个提前量,让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逐渐能够独当一面。这样在将来秋招的时候也能快速崭露头角,收获offer。

本人参加的活动证书

 

四、    思考未来发展

进入大学你就应该意识到自己要对未来做出一个相对清晰的选择,是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还是出国深造,或者是在国内读研。当然不能盲目的选择,如果真的没有明确的想法,可以找一些学长学姐或者辅导员老师聊一聊自己所在专业的就业情况,或者自己找一些感兴趣的实习去尝试,看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职业。如果是决定读研的话,那当然还是要先抓好学习,其次做一些院校和专业的了解,不要等大四考研临近再盲目报考。

图为本人参加的法盟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鲜亮还恬淡的小牛M
2022-02-20 · TA获得超过21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万
展开全部

其实大学生活想要过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1.首先明确上大学的目的

我们通过寒窗苦读十二年来到一所大学都是不容易的,四年自然不能白白荒废了,我们来大学是学习知识,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有一些为人处世以及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在毕业之后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2.拒绝过度焦虑

每当面临考试周或者比赛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焦虑,但是一定切忌过度焦虑。过度的焦虑非但不能让你取得好的成绩,反而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与背景都不同,不用去和别人相比认为自己很差,也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做的都好。我们要做的是和曾经的自己相比,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往上走,每天进步一些,几年之后回头看看,自己早就实现了超越自我的目标。

过度的焦虑还会让你打乱自己本来的计划。

我们在大学要规划好自己的学习,不要荒废时光,做没有意义的事。只要每天一些细小的目标就足够。假如你常常沉迷游戏或者上课打瞌睡,那么就将目标定为今天上课认真听讲,不玩手机,或者今天晚上只玩半个小时游戏就去睡觉,保证睡眠。这样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

3.何为有意义?何为无意义?

大学不同于紧凑的高中,他的意义不仅只是学习知识,更多的还有交际与生活。在校园漫步,与舍友聊聊家乡,体会当地的文化特色与美景美食,参加学校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在我看来这些在曾经被称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在大学都是很有必要做的。

大学不仅要教会你如何自主学习,更要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毕竟,会生活的人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才能更积极的去面对一些挫折,才能愈挫愈勇,取得进步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