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的解释,急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明代蕅益大师的《大学直指》最为圆融,可供参考。
大学直指(依古本)
古吴澫益道人智旭述
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心外更无一物可得,无可对待,故名当体。此心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不死,故名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无所不在,无有分剂方隅,故名为遍。学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大学。大字即标本觉之体,学字即彰始觉之功,本觉是性,始觉是修,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称大学。
【文分为二,从初至天下平统示性修旨趣,从自天子至终,详示妙修次第。 初中又二,初二节示妙悟之门,次三节示妙修之叙。 初中又二,初直示境观,二点示悟修。 今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道者,从因趋果所历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上明字,是始觉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性中本具三义,名之为德。谓现前一念灵知洞彻,而未尝有形,即般若德。现前一念虽非形像,而具诸妙用,举凡家国天下,皆是此心中所现物,举凡修齐治平,皆是此心中所具事,即解脱德。又复现前一念,莫知其乡,而不无,位天育物,而非有,不可以有无思,不可以凡圣异,平等不增不减,即法身德。我心既尔,民心亦然,度自性之众生,名为亲民。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亲民止至善,只是明明德之极致,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说为三纲领也。此中明德民至善即一境三谛,明亲止即一心三观,明明德即自觉,亲民即觉他,止至善即觉满,自觉本具三德,束之以为般若,觉他令觉三德束之以为解脱。至善自他不二,同具三德,束之以为法身。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不可思议,止理名为大理。觉此理者,名为大学。从名字觉,起观行觉,从观行觉,得相似觉,从相似觉,阶分证觉,从分证觉,归究竟觉,故名大学之道。
补注 三谛三观三德,详言上编始终心要解。
【二点示悟修。】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本体,此节指点人处,最重在知之一字。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当与此处参看。大佛顶经云﹕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即知止之谓也。此中知为妙悟,定静安虑为妙修,得为妙证,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名能定。外境不扰故,闻所闻尽名能静。内心无喘故,觉所觉空名能安。烦恼永寂故,空所空灭名能虑。寂灭现前,如镜现像故,忽然超越,名能得,获二殊胜故。
补注 大佛顶首楞严经云﹕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空所空灭者,谓能闻能觉能空之心,与所闻所觉所空之境,俱泯也。忽然超越,获二殊胜者,超越世间有缚与出世间空缚,故空假双照,发大慈悲心。
【次三节示妙修之叙】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此启下文两节之义,盖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名之为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顺迷情,辨其本末,返迷归悟之功,名之为事。既向生灭门中,商搉修证,须知有终始始,宜先。终宜后,古之欲明一节,知所先之榜样也。物格一节,知所后之成案也。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说个明明德于天下,便见亲民止善,皆明德中事矣。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观所缘缘,若知外所缘缘非有,方知内所缘缘不无,若知内所缘缘不无,方能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方刀自谦,方名慎独。又祇一明德,分心意知三名,致知即明明德。
补注 离本清净周遍之心,而幻为八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前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接,而现之识也。第七末那识,译云染污,执我执法之意根也。第八阿赖耶识,译云含藏,即前七识之所藏也。能转八识,则成四智,转眼耳鼻舌身识为成所作智,转意识为妙观察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如是则复还其清净周遍之真心,观所缘缘者,谓观由见所取之相也。外所缘缘,是所缘之境,内所缘缘,是能缘之心。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法二执破,则物自格。犹大佛顶经所云﹕不为物转,便能转物也。知至者,二空妙观无间断也。意诚者,由第六识入二空观,则第七识不复执,第八识之见分,为内自我法也。心正者,由六七二识无我执故,第八识舍赖耶名。由六七二识无法执故,第八识舍异熟名,转成庵摩罗识,亦名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也。身修者,第八识既成无漏,则一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皆无漏也。家齐国治天下平者,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乃至十方三世圆满清净也。
补注 真如之体,不变而随缘,随色受想行识五蕴之缘而为人,随善恶净染之缘而为法,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故皆无自性,当体即是真如,不知是义,而妄执有实人,即为人我执,妄执有实法,即为法我执,我执者,谓执有自性也。能破二执,即得二空。金刚般若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破人我执也。又云﹕菩萨应无所住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破法我执也。当知空假中一心三观,是破二执之神方,斩一切罪根之慧剑也。异熟者,因果之名,或异时而熟,或异性而熟,或异处而熟,三世因果之成熟,非一时非一性非一处也。庵摩罗识,译云白净识,即真如本体,色受想行识为五阴,六根六尘为十二处,六根六尘合六识为十八界。曰阴曰处曰界,皆障碍而不清净,区局向不周遍之称,以皆生灭故,皆有漏也。若能转识为智,则皆成无漏。 已上统示性修旨趣竟
【详示妙修次第又为三,初的示格物,须从本格。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三更示修齐治平,必有次第。 今初。】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前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元不单指帝王有位人说,恐人错解,今特点破。且如舜耕历山之时,何尝不是庶人?伊尹耕有莘时、傅说在板筑时、太公钓渭滨时,亦何尝不是庶人?只因他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其身,所以皆能明明德于天下耳。盖以天子言之,则公卿乃至庶人,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若以庶人言之,则官吏乃至天子,亦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亦以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须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名位不同,而明德同,明德既同,则亲民止至善亦同,故各各以修身为本也。前虽略示物有本末,又云致知在格物,尚未直指下手方便,故今的指修身为本,以心意知不可唤作物故,以致诚正皆向物之本上格将去故。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厚,谓责躬宜厚,所薄,谓待人宜宽。若以厚为家,薄为国与天下,便是私情了,会万物而为自己故,谓之知本。自己之外,别无一物当情故,可谓知之至也。初的示格物须从本格竟。
【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直心正念真如,名为诚意。妄计实我实法,名为自欺。盖稍习闻圣教,未有不知我法二执之为恶,未有不知二空妙观之为善者。但其恶我法二执,不能如恶恶臭,好二空妙观,不能如好好色,所以名为自欺,不自谦耳。夫臭必知臭,色必知色,可喻良知。知臭必恶,知色必好,可喻致知。今知二执之恶而不力破,知二空之善而不力修,岂可谓致知乎?心外本无实我实法,名之为独。断意中我法二执,断无不尽,修良知二空妙观,修无不圆,名之为慎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此明小人亦有良知,但不能致知,故意不得诚也。闲居,即慎独之独字,虽在大庭广众,亦名闲居。为不善者,即是妄起我法二执,二执为众恶根本。故一有二执,便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正是良知不可昧处。揜不善而着善,是不能诚于中,如见其肺肝然,是不能形其外,故使人得窥其中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十目十手,正是慎独诚中处。润屋润身,正是形外处。心包太虚,故广。体露真常,故胖。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切磋琢磨,致知也。恂栗,诚于中也。威仪,形于外也。盛德,明德之已明者也。致知,则意诚,意诚,则心正,知意心皆明德之别名。致诚正皆明明德之别名。致到极处,诚到极处,正到极处,即名至善。民不能忘,即是亲民,可见亲民、止至善,不是明德外事。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武公之民不能忘,与前王之民不能忘一般。良以明德之中,自具贤亲乐利,横遍天下,竖彻没世,故也。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由武公而溯之文王,溯之成汤,溯之帝尧,皆是自明。自明,即致知诚意也。即躬自厚也。即修身为本也。即知所先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欲诚其意,莫若自新。自新者,不安于旧习也。我法二执,是无始妄习,名之为旧。观我法空,是格物致知,名之为新。苟者,斩然背尘合觉也。日日新者,不肯得少为足。又日新者,不肯半涂而废。又苟日新者,断分别二执。日日新者,断俱生二执。又日新者,断二障种子。
补注 分别二执者,由无始以来,种子内熏,兼随外缘邪见分别之粗执。俱生二执者,全由种子内熏,不待外缘邪教,无始以来,与身俱生之细执也。粗执易断,细执难断。我执又名烦恼障,障大涅盘故。法执又名所知障,障大菩提故。二障种子断,则现行不生。
康诰曰作新。
不是我去作他,只因自能日新,彼便兴起。故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兴即作也。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只一日新又新,便使民亦自作,命亦维新,可见心外无民,心外无命。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文王,一人耳。对臣下,则各为君。对商纣,则名为臣。对王季,则名为子。对武周,则名为父。可见身是本,而所对皆末也。明德一理耳,对臣下,则名为仁。对君上,则名为敬。对父母,则名为孝。对子孙,则名为慈。对国人,则名为信。可见无所不用其极,无二极也。极,即至善。至善,即明德本体。此文王自谦处,诚中形外处,皆由格物致知,以诚其意,故能如此。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世人不知心外无物,妄谓仁敬孝慈信,可以对君臣父子良民,不可以化顽恶,殊不知只是物未格,知未致,意未诚耳。如文王之使虞芮息争,何必别商听讼之法。大凡不达人我一体,则有争有竞,便名之为无情,非必告谎状,而后为无情者也。今以本无人我之明德化之,故能大畏民志。夫畏民志,则非刑罚之威。大畏民志则使健讼者,亦化而为圣贤矣。非知身为物本,格物致知,以诚其意者,孰能若此也哉!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竟。
【三更示修齐治平,必有次第。又为四﹕初以心身合释。二以身家合释。三以家国合释。四以国与天下合释。虽如此次第合释,然皆不离修身为本,皆不外于格致诚正之功。 今初以心身合释。】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李卓吾云﹕身字,不必改作心字。首节,见身之有关于心。次节,见心之有关于身。)
身者,前六识身也。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即贪瞋痴等,根随烦恼也。现行熏成种子,故使第八识心,不得其正。
补注 唯识家分根本烦恼为六。曰﹕贪、瞋、痴、慢、疑、恶见。分随烦恼为小中大共二十。小随十,曰﹕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中随二。曰﹕无惭、无愧。大随八。曰﹕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第八识体,本自无所不在,亦无所在。唯其受染法熏,持染法种,随彼染法所起现行,为视为听,为食。面见闻知之妙性,遂为彼所覆蔽矣。盖其光圆满得无增爱者,名之为见。既有所视,便不名见。十方击鼓,十处齐闻者,名之为闻。既有所听,便不名闻。舌根不动,淡性常在者,名为知味。既有所食,便不知味。故前一节深明现行熏种子之失。此一节,深明种子生现行之失。身心相关若此,故必格物致知,以诚其意,然后心正而身修也。有所忿懥等,只是不能格物,故意不诚。不见不闻等,只是不能致知,故心不正。而身不修,问曰﹕前云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云忿懥好乐,皆不得正,前后不相违耶?答曰﹕如恶恶臭,断我法二执也。如好好色,修二空妙观也。二观成就,方能无忿懥等,自无忿懥等私,方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故知格物致知之外,别无诚意正心之功。
【二身家合释。】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五个辟字,皆是不能格物,故不能致知耳。便是不能齐家之处,何止为身不修耶?莫知子恶,莫致苗硕,亦是为物所蔽,故不能致其知也。后一反结,最为有力,正显修身为本。
【三家国合释】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一一都从修身上说来,玩三个所以字,绝不费力。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妙在心诚求之四字,正与下文民好民恶相合。又与上文五个辟字相反,此皆从格物致知,诚意慎独中来。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为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尧舜之仁,不过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身耳。如此修身,便为天下人榜样,天下人自然从之,何必发号施令哉!令字与帅字正相反,帅,是无心之化,令,是有心之求,达得心外无天下,故不必有心求,不知天下在心中,故不能无心化也。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二诗皆说修身齐家事耳。而治国便在其中,何必求之于国哉!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其仪不忒,只是修身事耳。正是四国,则天下不难平矣。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教。为人兄,止于友。为人弟,止于恭。而后民自法之,可见四国自趋于正,不待我去正他。
【四以国与天下合释】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老老长长恤孤,元即孝弟慈三字,只是变却文法耳。絜矩二字最妙,只须向自身上推去,便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正示人絜矩工夫,不是覆解字义而已。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修二空妙观,如好好色,故无私好。断我法二执,如恶恶臭,故无私恶。无私好,故能民之所好好之,无缘大慈也。无私恶,故能民之所恶恶之,同体大悲也。是谓三界大师,四生慈父。
补注 三界亦名三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皆以修行功德增高而上,其身长寿命,亦皆倍增。然福报尽时,皆堕轮回,皆须师依三宝,方能了脱死生。故佛是三界大师,三界众生,不外胎卵湿化四种,佛等视之如子,拔苦与乐,故佛是四生慈父。
诗云﹕节彼南山,杂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是故二字,顶上三则字来,紧切之极不曰明德。而曰慎德,正显明明德之工夫,全在慎独也。有德此有人,便为下文用人张本。有土有财,便为下文理财张本。若悟大道,则生财亦大道。不于大道之外,别商生财矣。用人理财,是平天下要务,而皆以慎德为本。皆即慎德中事,谁谓明明德外,更有他道哉!观心释者,性具三千,名为天下。慎德,是先悟性体,用人,是智慧庄严,理财,是福德庄严。
补注 佛菩萨缘觉声闻之四圣,天人神畜鬼地狱之六凡,为十法界。十法界之一一界,各有如是性、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之十如是。一界各具十界,则有百界千如是。假名五阴国土,各具一千,则有三千,理具事造,又各有三千,而唯是一心,故曰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两重三千,差别极矣。同居一念,唯是平等。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举本必兼得末,末得而本益荣,逐末必全遗本,本遗而末亦失。观心释者,不悟性德,而修顽福,便成魔业。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民散,将何以守财?民聚,何忧乎不富?观心释者,一毫之善,施与法界众生,则能成佛,而九界攸归。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泰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娼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前一大臣,由能格物致知,所以纯是无人无我之心。后一奸臣,由其不能格物致知,所以只有分人分我之心。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唯仁人,无爱无恶,亦唯仁人,能爱能恶。仁,是性体,无爱无恶,是性量。能爱能恶,是性具。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由其不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以自谦。故不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不过有所好乐,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遂至亲爱而辟,贱恶而辟耳。可不格物致知,以慎其独哉!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大道,即大学之道。君子,不以位言。忠信,即诚意之异名。直心正念真如,名至诚心。亦名为忠。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名之为信。自恃为骄,骄则不忠,轻他为泰,泰则不信。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大道,亦即大学之道也。既有大道,何必聚敛哉!生之者众,为之者疾,只是民之所好好之。食之者寡,用之者舒,只是民之所恶恶之。观心释者,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则生之者众。不向三有,则食之者寡。勤策三业,修行五悔,则为之者疾。不向二乘,则用之者舒。又不向二乘三有,皆是食之者寡。观察三轮体空,则是用之者舒。
补注 身业口业意业为三业。五悔者,天台大师,说五种忏悔法。使于昼夜六时修之,名为六时五悔。一忏悔,发露已往之罪,而诫将来也。二劝请,劝请十方如来,以转***也。三随喜,于大小一切之善根,随喜赞叹也。四回向,以一切所修之善根,向于众生,又向于佛道也。五发愿,发四弘誓,而导前之四行也。五者皆能悔罪灭恶,故皆名悔。劝请,则灭魔王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罪。回向,则灭倒求三界之罪。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二乘,谓声闻缘觉。但求自度,不发大悲,安于小乘,不求作佛,三轮体空。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与施物,谓之三轮。此三轮之相存于意中,称为相之三轮,而非真檀波罗密之行。灭此三轮,住于无心而行之施,为三轮清净之檀波罗密。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檀波罗密,译云布施度也。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观心释者聚财,是染污心修有漏善。长在生死,名为以身发财。不达生财大道,是狂慧枯禅。不能称性修习菩提资粮,不名以财发身。今言生财有大道,即是称性所起,缘因庄严,不向外求。又言以财发身,可见六度万行,阙一不可,不得空谈理性也。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此二节,以用人理财合说,尤见二事只是一事。须是先慎乎德,方能用人,方能理财。大约贤臣,决以爱民为务。聚敛,决定便是小人。故仁者只须得一贤臣,则不必聚财而恒足。不仁者只是一味贪财,则小人便得进用而致菑也。观心释者,由悟法身,方知性具缘了二因。由智慧力,方能炽然修习菩提资粮,而不成有漏有为。
补注 三因佛性,涅盘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三者皆性所具,全性起修,则能成就无漏无为之菩提正道。菩提者大觉之称也。因缘离合,虚妄生灭,谓之有为,三界因果,不离烦恼,谓之有漏。若真如之性,即本无漏无为也。
大学直指(依古本)
古吴澫益道人智旭述
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心外更无一物可得,无可对待,故名当体。此心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不死,故名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无所不在,无有分剂方隅,故名为遍。学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大学。大字即标本觉之体,学字即彰始觉之功,本觉是性,始觉是修,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称大学。
【文分为二,从初至天下平统示性修旨趣,从自天子至终,详示妙修次第。 初中又二,初二节示妙悟之门,次三节示妙修之叙。 初中又二,初直示境观,二点示悟修。 今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道者,从因趋果所历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上明字,是始觉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性中本具三义,名之为德。谓现前一念灵知洞彻,而未尝有形,即般若德。现前一念虽非形像,而具诸妙用,举凡家国天下,皆是此心中所现物,举凡修齐治平,皆是此心中所具事,即解脱德。又复现前一念,莫知其乡,而不无,位天育物,而非有,不可以有无思,不可以凡圣异,平等不增不减,即法身德。我心既尔,民心亦然,度自性之众生,名为亲民。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亲民止至善,只是明明德之极致,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说为三纲领也。此中明德民至善即一境三谛,明亲止即一心三观,明明德即自觉,亲民即觉他,止至善即觉满,自觉本具三德,束之以为般若,觉他令觉三德束之以为解脱。至善自他不二,同具三德,束之以为法身。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不可思议,止理名为大理。觉此理者,名为大学。从名字觉,起观行觉,从观行觉,得相似觉,从相似觉,阶分证觉,从分证觉,归究竟觉,故名大学之道。
补注 三谛三观三德,详言上编始终心要解。
【二点示悟修。】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本体,此节指点人处,最重在知之一字。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当与此处参看。大佛顶经云﹕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即知止之谓也。此中知为妙悟,定静安虑为妙修,得为妙证,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名能定。外境不扰故,闻所闻尽名能静。内心无喘故,觉所觉空名能安。烦恼永寂故,空所空灭名能虑。寂灭现前,如镜现像故,忽然超越,名能得,获二殊胜故。
补注 大佛顶首楞严经云﹕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空所空灭者,谓能闻能觉能空之心,与所闻所觉所空之境,俱泯也。忽然超越,获二殊胜者,超越世间有缚与出世间空缚,故空假双照,发大慈悲心。
【次三节示妙修之叙】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此启下文两节之义,盖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名之为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顺迷情,辨其本末,返迷归悟之功,名之为事。既向生灭门中,商搉修证,须知有终始始,宜先。终宜后,古之欲明一节,知所先之榜样也。物格一节,知所后之成案也。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说个明明德于天下,便见亲民止善,皆明德中事矣。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观所缘缘,若知外所缘缘非有,方知内所缘缘不无,若知内所缘缘不无,方能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方刀自谦,方名慎独。又祇一明德,分心意知三名,致知即明明德。
补注 离本清净周遍之心,而幻为八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前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接,而现之识也。第七末那识,译云染污,执我执法之意根也。第八阿赖耶识,译云含藏,即前七识之所藏也。能转八识,则成四智,转眼耳鼻舌身识为成所作智,转意识为妙观察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如是则复还其清净周遍之真心,观所缘缘者,谓观由见所取之相也。外所缘缘,是所缘之境,内所缘缘,是能缘之心。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法二执破,则物自格。犹大佛顶经所云﹕不为物转,便能转物也。知至者,二空妙观无间断也。意诚者,由第六识入二空观,则第七识不复执,第八识之见分,为内自我法也。心正者,由六七二识无我执故,第八识舍赖耶名。由六七二识无法执故,第八识舍异熟名,转成庵摩罗识,亦名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也。身修者,第八识既成无漏,则一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皆无漏也。家齐国治天下平者,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乃至十方三世圆满清净也。
补注 真如之体,不变而随缘,随色受想行识五蕴之缘而为人,随善恶净染之缘而为法,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故皆无自性,当体即是真如,不知是义,而妄执有实人,即为人我执,妄执有实法,即为法我执,我执者,谓执有自性也。能破二执,即得二空。金刚般若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破人我执也。又云﹕菩萨应无所住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破法我执也。当知空假中一心三观,是破二执之神方,斩一切罪根之慧剑也。异熟者,因果之名,或异时而熟,或异性而熟,或异处而熟,三世因果之成熟,非一时非一性非一处也。庵摩罗识,译云白净识,即真如本体,色受想行识为五阴,六根六尘为十二处,六根六尘合六识为十八界。曰阴曰处曰界,皆障碍而不清净,区局向不周遍之称,以皆生灭故,皆有漏也。若能转识为智,则皆成无漏。 已上统示性修旨趣竟
【详示妙修次第又为三,初的示格物,须从本格。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三更示修齐治平,必有次第。 今初。】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前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元不单指帝王有位人说,恐人错解,今特点破。且如舜耕历山之时,何尝不是庶人?伊尹耕有莘时、傅说在板筑时、太公钓渭滨时,亦何尝不是庶人?只因他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其身,所以皆能明明德于天下耳。盖以天子言之,则公卿乃至庶人,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若以庶人言之,则官吏乃至天子,亦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亦以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须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名位不同,而明德同,明德既同,则亲民止至善亦同,故各各以修身为本也。前虽略示物有本末,又云致知在格物,尚未直指下手方便,故今的指修身为本,以心意知不可唤作物故,以致诚正皆向物之本上格将去故。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厚,谓责躬宜厚,所薄,谓待人宜宽。若以厚为家,薄为国与天下,便是私情了,会万物而为自己故,谓之知本。自己之外,别无一物当情故,可谓知之至也。初的示格物须从本格竟。
【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直心正念真如,名为诚意。妄计实我实法,名为自欺。盖稍习闻圣教,未有不知我法二执之为恶,未有不知二空妙观之为善者。但其恶我法二执,不能如恶恶臭,好二空妙观,不能如好好色,所以名为自欺,不自谦耳。夫臭必知臭,色必知色,可喻良知。知臭必恶,知色必好,可喻致知。今知二执之恶而不力破,知二空之善而不力修,岂可谓致知乎?心外本无实我实法,名之为独。断意中我法二执,断无不尽,修良知二空妙观,修无不圆,名之为慎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此明小人亦有良知,但不能致知,故意不得诚也。闲居,即慎独之独字,虽在大庭广众,亦名闲居。为不善者,即是妄起我法二执,二执为众恶根本。故一有二执,便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正是良知不可昧处。揜不善而着善,是不能诚于中,如见其肺肝然,是不能形其外,故使人得窥其中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十目十手,正是慎独诚中处。润屋润身,正是形外处。心包太虚,故广。体露真常,故胖。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切磋琢磨,致知也。恂栗,诚于中也。威仪,形于外也。盛德,明德之已明者也。致知,则意诚,意诚,则心正,知意心皆明德之别名。致诚正皆明明德之别名。致到极处,诚到极处,正到极处,即名至善。民不能忘,即是亲民,可见亲民、止至善,不是明德外事。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武公之民不能忘,与前王之民不能忘一般。良以明德之中,自具贤亲乐利,横遍天下,竖彻没世,故也。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由武公而溯之文王,溯之成汤,溯之帝尧,皆是自明。自明,即致知诚意也。即躬自厚也。即修身为本也。即知所先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欲诚其意,莫若自新。自新者,不安于旧习也。我法二执,是无始妄习,名之为旧。观我法空,是格物致知,名之为新。苟者,斩然背尘合觉也。日日新者,不肯得少为足。又日新者,不肯半涂而废。又苟日新者,断分别二执。日日新者,断俱生二执。又日新者,断二障种子。
补注 分别二执者,由无始以来,种子内熏,兼随外缘邪见分别之粗执。俱生二执者,全由种子内熏,不待外缘邪教,无始以来,与身俱生之细执也。粗执易断,细执难断。我执又名烦恼障,障大涅盘故。法执又名所知障,障大菩提故。二障种子断,则现行不生。
康诰曰作新。
不是我去作他,只因自能日新,彼便兴起。故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兴即作也。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只一日新又新,便使民亦自作,命亦维新,可见心外无民,心外无命。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文王,一人耳。对臣下,则各为君。对商纣,则名为臣。对王季,则名为子。对武周,则名为父。可见身是本,而所对皆末也。明德一理耳,对臣下,则名为仁。对君上,则名为敬。对父母,则名为孝。对子孙,则名为慈。对国人,则名为信。可见无所不用其极,无二极也。极,即至善。至善,即明德本体。此文王自谦处,诚中形外处,皆由格物致知,以诚其意,故能如此。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世人不知心外无物,妄谓仁敬孝慈信,可以对君臣父子良民,不可以化顽恶,殊不知只是物未格,知未致,意未诚耳。如文王之使虞芮息争,何必别商听讼之法。大凡不达人我一体,则有争有竞,便名之为无情,非必告谎状,而后为无情者也。今以本无人我之明德化之,故能大畏民志。夫畏民志,则非刑罚之威。大畏民志则使健讼者,亦化而为圣贤矣。非知身为物本,格物致知,以诚其意者,孰能若此也哉!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竟。
【三更示修齐治平,必有次第。又为四﹕初以心身合释。二以身家合释。三以家国合释。四以国与天下合释。虽如此次第合释,然皆不离修身为本,皆不外于格致诚正之功。 今初以心身合释。】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李卓吾云﹕身字,不必改作心字。首节,见身之有关于心。次节,见心之有关于身。)
身者,前六识身也。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即贪瞋痴等,根随烦恼也。现行熏成种子,故使第八识心,不得其正。
补注 唯识家分根本烦恼为六。曰﹕贪、瞋、痴、慢、疑、恶见。分随烦恼为小中大共二十。小随十,曰﹕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中随二。曰﹕无惭、无愧。大随八。曰﹕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第八识体,本自无所不在,亦无所在。唯其受染法熏,持染法种,随彼染法所起现行,为视为听,为食。面见闻知之妙性,遂为彼所覆蔽矣。盖其光圆满得无增爱者,名之为见。既有所视,便不名见。十方击鼓,十处齐闻者,名之为闻。既有所听,便不名闻。舌根不动,淡性常在者,名为知味。既有所食,便不知味。故前一节深明现行熏种子之失。此一节,深明种子生现行之失。身心相关若此,故必格物致知,以诚其意,然后心正而身修也。有所忿懥等,只是不能格物,故意不诚。不见不闻等,只是不能致知,故心不正。而身不修,问曰﹕前云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云忿懥好乐,皆不得正,前后不相违耶?答曰﹕如恶恶臭,断我法二执也。如好好色,修二空妙观也。二观成就,方能无忿懥等,自无忿懥等私,方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故知格物致知之外,别无诚意正心之功。
【二身家合释。】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五个辟字,皆是不能格物,故不能致知耳。便是不能齐家之处,何止为身不修耶?莫知子恶,莫致苗硕,亦是为物所蔽,故不能致其知也。后一反结,最为有力,正显修身为本。
【三家国合释】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一一都从修身上说来,玩三个所以字,绝不费力。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妙在心诚求之四字,正与下文民好民恶相合。又与上文五个辟字相反,此皆从格物致知,诚意慎独中来。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为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尧舜之仁,不过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身耳。如此修身,便为天下人榜样,天下人自然从之,何必发号施令哉!令字与帅字正相反,帅,是无心之化,令,是有心之求,达得心外无天下,故不必有心求,不知天下在心中,故不能无心化也。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二诗皆说修身齐家事耳。而治国便在其中,何必求之于国哉!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其仪不忒,只是修身事耳。正是四国,则天下不难平矣。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教。为人兄,止于友。为人弟,止于恭。而后民自法之,可见四国自趋于正,不待我去正他。
【四以国与天下合释】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老老长长恤孤,元即孝弟慈三字,只是变却文法耳。絜矩二字最妙,只须向自身上推去,便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正示人絜矩工夫,不是覆解字义而已。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修二空妙观,如好好色,故无私好。断我法二执,如恶恶臭,故无私恶。无私好,故能民之所好好之,无缘大慈也。无私恶,故能民之所恶恶之,同体大悲也。是谓三界大师,四生慈父。
补注 三界亦名三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皆以修行功德增高而上,其身长寿命,亦皆倍增。然福报尽时,皆堕轮回,皆须师依三宝,方能了脱死生。故佛是三界大师,三界众生,不外胎卵湿化四种,佛等视之如子,拔苦与乐,故佛是四生慈父。
诗云﹕节彼南山,杂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是故二字,顶上三则字来,紧切之极不曰明德。而曰慎德,正显明明德之工夫,全在慎独也。有德此有人,便为下文用人张本。有土有财,便为下文理财张本。若悟大道,则生财亦大道。不于大道之外,别商生财矣。用人理财,是平天下要务,而皆以慎德为本。皆即慎德中事,谁谓明明德外,更有他道哉!观心释者,性具三千,名为天下。慎德,是先悟性体,用人,是智慧庄严,理财,是福德庄严。
补注 佛菩萨缘觉声闻之四圣,天人神畜鬼地狱之六凡,为十法界。十法界之一一界,各有如是性、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之十如是。一界各具十界,则有百界千如是。假名五阴国土,各具一千,则有三千,理具事造,又各有三千,而唯是一心,故曰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两重三千,差别极矣。同居一念,唯是平等。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举本必兼得末,末得而本益荣,逐末必全遗本,本遗而末亦失。观心释者,不悟性德,而修顽福,便成魔业。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民散,将何以守财?民聚,何忧乎不富?观心释者,一毫之善,施与法界众生,则能成佛,而九界攸归。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泰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娼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前一大臣,由能格物致知,所以纯是无人无我之心。后一奸臣,由其不能格物致知,所以只有分人分我之心。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唯仁人,无爱无恶,亦唯仁人,能爱能恶。仁,是性体,无爱无恶,是性量。能爱能恶,是性具。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由其不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以自谦。故不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不过有所好乐,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遂至亲爱而辟,贱恶而辟耳。可不格物致知,以慎其独哉!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大道,即大学之道。君子,不以位言。忠信,即诚意之异名。直心正念真如,名至诚心。亦名为忠。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名之为信。自恃为骄,骄则不忠,轻他为泰,泰则不信。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大道,亦即大学之道也。既有大道,何必聚敛哉!生之者众,为之者疾,只是民之所好好之。食之者寡,用之者舒,只是民之所恶恶之。观心释者,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则生之者众。不向三有,则食之者寡。勤策三业,修行五悔,则为之者疾。不向二乘,则用之者舒。又不向二乘三有,皆是食之者寡。观察三轮体空,则是用之者舒。
补注 身业口业意业为三业。五悔者,天台大师,说五种忏悔法。使于昼夜六时修之,名为六时五悔。一忏悔,发露已往之罪,而诫将来也。二劝请,劝请十方如来,以转***也。三随喜,于大小一切之善根,随喜赞叹也。四回向,以一切所修之善根,向于众生,又向于佛道也。五发愿,发四弘誓,而导前之四行也。五者皆能悔罪灭恶,故皆名悔。劝请,则灭魔王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罪。回向,则灭倒求三界之罪。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二乘,谓声闻缘觉。但求自度,不发大悲,安于小乘,不求作佛,三轮体空。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与施物,谓之三轮。此三轮之相存于意中,称为相之三轮,而非真檀波罗密之行。灭此三轮,住于无心而行之施,为三轮清净之檀波罗密。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檀波罗密,译云布施度也。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观心释者聚财,是染污心修有漏善。长在生死,名为以身发财。不达生财大道,是狂慧枯禅。不能称性修习菩提资粮,不名以财发身。今言生财有大道,即是称性所起,缘因庄严,不向外求。又言以财发身,可见六度万行,阙一不可,不得空谈理性也。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此二节,以用人理财合说,尤见二事只是一事。须是先慎乎德,方能用人,方能理财。大约贤臣,决以爱民为务。聚敛,决定便是小人。故仁者只须得一贤臣,则不必聚财而恒足。不仁者只是一味贪财,则小人便得进用而致菑也。观心释者,由悟法身,方知性具缘了二因。由智慧力,方能炽然修习菩提资粮,而不成有漏有为。
补注 三因佛性,涅盘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三者皆性所具,全性起修,则能成就无漏无为之菩提正道。菩提者大觉之称也。因缘离合,虚妄生灭,谓之有为,三界因果,不离烦恼,谓之有漏。若真如之性,即本无漏无为也。
展开全部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 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
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 ”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 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希望帮助到你,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快乐 。。。。(*^__^*)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 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
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 ”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 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希望帮助到你,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快乐 。。。。(*^__^*)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大学》原文及译注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
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
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
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
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
“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
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
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
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
”,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
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
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
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
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
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
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
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
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
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
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
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
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
,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 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 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 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 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 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 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 列学说怯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 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 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 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 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 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 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 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
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
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
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
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
“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
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
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
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
”,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
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
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
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
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
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
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
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
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
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
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
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
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
,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 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 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 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 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 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 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 列学说怯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 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 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 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 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 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 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 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