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来历是什么

急啊... 急啊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ec41009
2018-09-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国语(普通话)的历史
1892年,为解决汉字无法拼读的困难,厦门人卢戆章出版切音字专著《一目了然初阶》,创制了第一套汉语拼音字母方案。在该书的序言中,他第一次提出了“语言统一”的口号,主张以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音。
但是,由于卢戆章的汉语拼音字母方案专注于厦门方言,未能成为影响全国的拼音方案,因此,他提出的以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音的主张也未能产生太大的影响。与此相反,凭借汉字式拼音方案而蜚声海内的河北人王照则提出反对意见,主张以北京话为汉语标准音。
与南京官话保留了中原古音不同,王照提倡的北京官话受北方游牧民族特别是满族的影响很大。满洲入关以后,满语完全不能适应新的生活需要,不得不学习和借鉴汉语。但是,满族人不能区分尖团音,也不会发入声,因此,满洲贵族所说的北京官话是满族化了的汉语,也被戏称为“五音不全”的汉话。
1913年2月15日,民国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读音统一会。会上,南北之争依然激烈,难以形成统一认识。由于江浙代表居多,王照担心南方势力会一统天下。于是,他提议各省代表无论多寡均为一票。议长吴稚晖支持一省一票,但在会前就提出了“逐字审定”的原则,不再执着于以哪种方言或官话为标准音,由此避免了南北之争的进一步激化。
经过一个多月的讨论,会议依照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中的常用字审定了6500多个字的标准读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老国音”。
“老国音”是一个“折中南北,牵合古今”的“标准音”。虽然最大程度上照顾了各地的方言,但也因此成为一种“人造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以这种“国音”为母语的人群,也就没有人实际上能够操此种“国音”进行交流沟通。
1. “京国之争”
“国语”一词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吴汝纶被认为是最早提到国语这个名称的学者。
1909年(宣统元年),资政院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定名为“国语”。
同年,清朝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
1910年,江谦再次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用合声字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的主张。
1911年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案》。1919年9月编辑出版了《国音字典》。
但在民国成立后的1913年2月,就在北京召开了“读音统一会”,确定了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国音,“读音统一会”拟定的国音就被修改为京音了。
1919年4月21曰,北洋政府成立了“国语统一筹备会”,1928年国民政府改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
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由于《国音字典》语音标准与北京语音标准产生的矛盾,1920年爆发了“京国之争 ”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的标准音。支持国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两派。
国音虽然概括为“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但是也有人后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京音是“纯以北京话为标准”。两派争吵非常厉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3-10-18
展开全部
普通话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语言演变过程。古代的汉字是象形文字,人们通过图画来表达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简化,而且发音也发生了变化。古代的汉字发音多种多样,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方言差异很大。
在隋唐时期,随着统一政权的建立,北方官方语言开始成为通用的交流工具。当时的官方语言称为“官话”,是以京城(现在的北京)周边的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京城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官话逐渐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明代开始,随着汉族人口向南方扩张,官话也跟着传入南方,并逐渐取代了南方各地不同的方言。清朝时期,官话进一步得到了规范和标准化,并在整个中国推广开来。
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社会运动和政治革命,这对普通话的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早期的共产党领导人认识到,一个统一标准的汉语有助于加强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因此,他们开始倡导普及普通话,将其作为全国性的官方语言。
到了20世纪50年代,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交流工具。1982年,中国政府正式将普通话定为国家通用语言,并将其作为教育系统的标准课程。
如今,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主要语言,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和使用。人们通过学习普通话,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了国家内外的发展与合作。
普通话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过程和统一政权的建立。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和规范,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交流工具。通过学习普通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加强国家团结,并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3-08-09
展开全部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音标,广泛用于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等地。它的来历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
普通话作为一种统一的语言标准,有助于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方言众多,沟通和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而普通话的推广和使用,使得人们能够跨地域交流,加强了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普通话也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国际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普通话的来历还可以从历史角度来看。在古代中国,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存在,各地方言相对独立发展,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言系统。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交流时,由于方言差异较大,常常存在着理解不便或者无法交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尝试将某一方言作为共同语言的情况。例如,在明朝时期,南京官话曾被定为官方语言,清朝时期,北京官话逐渐成为统一的交流语言。这些尝试为普通话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普通话作为现代汉语的标准音标,其来历也与现代教育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在中国,普通话是学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并且在各个领域的正式场合中广泛使用。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使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社会文明程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普通话也越来越重要。在国际交流中,使用普通话能够更好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普通话作为现代汉语的标准音标,其来历可以从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历史背景以及教育和科技发展等多个角度来看。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推广和使用普通话,我们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d312b87
高能答主

2022-05-19 ·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69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217万
展开全部
起源于辽代,契丹话,也叫乞大话,主要来源于东北夷的口音,就是肃慎扶余句丽渤海女贞满洲那个系列,,当时东北地区,3个语言,西边盐碱地放牧的,东边半山区种地的,南边中原的, 大都会集市贸易,语音不通,就说汉化,
形成了现代汉语的雏形,普通话的最初语音,
现在我们说的普通话,就是吉林黑龙江口音,借鉴了北京的读书音,。特备提示,语言和北京方言没关系,北京方言其实就是河北老坦儿的一种而已,
原因是 这个语音流行时间太久,涵盖范围太大,至少黑龙江流域 200万平方公里,都能互通语言, 其次是继承了商族立国以来,东夷族系单音节发音字正腔圆的优点了,利于阅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恋染aaa
2020-09-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35
展开全部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官方用语、首都官话)——无论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是语言方言众多而推行各国的标准用语以利于人们广泛交通。
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即汉语普通话,是中国历代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区别于首都胡同音)。要区别三个概念:首都雅音即首都官话,首都胡同音,修正型的首都雅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