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面貌可以填“清白”吗?
不可以。
在我国,政治面貌有特定的分类,但并不包含“清白”这一项。
如果不是共青团员或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填写“群众”。(当然,也不是其它党派人士。)
扩展资料:
政治面貌分为以下13类,代码及名称如下:
01 中共党员
02 中共预备党员
03共青团员
04 民革党员
05 民盟盟员
06 民建会员
07 民进会员
08 农工党党员
09 致公党党员
10 九三学社社员
11 台盟盟员
12 无党派人士
13群众(现称普通居民,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
参考资料:
不能,政治面貌可以填写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填写群众、党员、共青团员等等。
政治面貌,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政治团体;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扩展资料:
政治面貌分为以下13类,代码及名称如下:
01 中共党员
02 中共预备党员
03共青团员
04 民革党员
05 民盟盟员
06 民建会员
07 民进会员
08 农工党党员
09 致公党党员
10 九三学社社员
11 台盟盟员
12 无党派人士
13群众(现称普通居民,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
参考资料:政治面貌—百度百科
政治面貌填写清白是不对的。
其实,政治面貌具体分为13种: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民革党员、民盟盟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无党派人士和群众。
无党派人士:
200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正式规范了对无党无派人士的称谓,明确对无党无派人士群体称无党派人士,对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称无党派代表人士。
2004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也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改称无党派人士界别。《意见》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明确界定,即"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根据《意见》规定,新世纪新阶段的无党派人士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具有无党派身份。这是无党派人士的首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即并不是只要具备了无党无派身份,就是无党派人士。
2、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无党派人士所从事的活动具有政治性,在所联系群众中要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3、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素质。这是由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决定的。具体地说,无党派人士是以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群体,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企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等领域。
4、具有统战工作对象身份。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广大无党派工农基本群众,尽管他们在统一战线中居基础地位,但从来就不是统战工作对象,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统一战线意义上的无党派人士。
填写的时候要么写党员,要么是团员,如果都不是,就写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