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苏轼的一些知识请教!!

苏轼的妻子王弗母亲程夫人都葬在眉山,后来和苏轼相守的侍妾王朝云死后葬在杭州西湖那里,但为什么苏轼临死时说要把他葬在嵩山呢?(他之前明明也提过要死后葬在眉山的)... 苏轼的妻子王弗母亲程夫人都葬在眉山,后来和苏轼相守的侍妾王朝云死后葬在杭州西湖那里,但为什么苏轼临死时说要把他葬在嵩山呢?(他之前明明也提过要死后葬在眉山的) 展开
 我来答
鸿渐洛水
2012-09-23 · TA获得超过211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79万
展开全部
苏轼的妻子王弗是依其父亲苏洵所言葬在了苏轼母亲旁边,侍妾朝云也是依其遗愿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一代文豪苏东坡没有葬在老家四川眉山,也没葬在客死的常州,更没有葬在他曾经被贬谪的地方,而是葬在了河南郏县。苏东坡为何选中郏县为他的最终归宿?是因为郏县风景秀丽与苏东坡的家乡四川相似,还是因为蜀道崎岖难以归葬?苏东坡的这个选择给后人留下了千古难解之谜
“三苏坟”坐落在郏县茨笆乡苏坟村东南隅,距县城23公里。此地宋时属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苏轼、苏辙兄弟葬此后就改称苏坟村了。“三苏坟”处在许(昌)洛(阳)古道上的小峨眉山麓,背靠嵩山奇峰,面对汝水旷川。“三苏坟”东西的两座小山由北向南逶迤而下,宛若两道剑眉。据郏县县志记载,苏轼生前多次路过此地,见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形似类其乡”,“美似家乡峨眉山”,就有了终老于此的愿望。公元1101年,苏轼病死于常州,临终前,他给弟弟苏辙写信说:“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子为我铭。”第二年,苏辙和苏轼的幼子苏过一起遵照遗嘱将其从常州移葬于此。苏轼死前,苏辙就已经隐居在今天的许昌,谢绝宾客,闭门著书。苏轼迁葬小峨眉后,苏过也迁到许昌定居,每年到父亲的坟上祭祀。苏轼、苏辙兄弟一生手足情深,患难与共。苏辙与夫人史氏相约,死后愿和兄长同葬一处。公元1112年,苏辙在许昌去世,其子依嘱将他葬在苏轼身边,从此,这里被称为二苏坟。
到了元代至正年间,郏县县尹杨允到二苏坟拜谒。杨允认为苏轼兄弟之学皆出于其父老泉先生,苏洵葬在老家四川眉山,相距这里数千里,父子往来好不麻烦,于是在苏轼、苏辙两座坟墓之间为苏洵建造了衣冠冢,并在附近的广庆寺里建起了三苏祠。这就是“三苏坟”的缘起。
好吧,说了这么多,结论就是,没人知道。
天网2006
2012-09-23 · TA获得超过261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340万
展开全部
苏东坡是这样葬在河南郏县的

苏东坡生前与郏县并无多少瓜葛,死后为何葬在此地?千百年来一直是扑朔迷离的雾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流行的说法大致有三。 一曰:苏东坡贬谪汝州团练副使时,喜爱其地有山,形胜类似家乡的山水,于是产生了终焉之志。写信告诉弟弟苏辙:“他日我死,贫不能归,其葬我于是。

”苏东坡在常州病逝后,家人就遵其遗命,埋葬于此。
二曰:宋朝制度规定,大臣死后,都要埋葬在京畿附近的三百里左右,一来朝廷便于监督,二来皇帝英灵便于和大臣灵魂沟通交流。当时苏辙居住许昌,遵照苏轼遗愿,就近埋葬于此。
三曰: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苏轼从定州(河北定县)贬至英州(广东英德),途经陈留时,绕道临汝河向时任汝州太守的弟弟苏辙告别并筹借盘费,兄弟相聚三四日,途经郏县时,觉得此处酷似家乡的山水,遂约定将来终老之时,归葬于此。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历遭磨难,早已看破红尘,随遇而安。纵观其一生,并没有刻意选择墓地之举。那么,又为何葬在郏县呢?笔者近日拜读李一冰先生所著《苏东坡大传》一书,始觉拨云见日,真相大白。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崩逝,徽宗即位,皇太后向氏权同听政,大赦天下,朝廷中的政治风云有所变化。是年5月,苏东坡得赦移廉州(广西合浦)安置,结束了长达3年的海南岛流放生涯。遂渡海北归,途中几经变改谪命。11月出广州至清远峡,接到诏命:“官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在外军州,任便居住。”翌年,改元建中靖国(1101年),4月行至豫章(江西南昌)时,接到弟弟苏辙(子由)的来信,邀他全家到许昌同住,彼此有个照应。同时信中还谈到辙的季子苏远之妻黄氏病殁,打算在汝州郏城的自有土地上辟设苏家墓园,先葬远之妇于此,征求兄长的意见。苏家祖茔原在四川眉山县老泉山,但关山阻隔,路途遥远,势已不能归葬。苏辙买田汝州郏城县,子孙全家安居许昌,几已不作他迁之想,适逢远妻葬事,所以先和兄长商议葬地之事。苏轼答应前往许昌定居。且派长子迈、次子迨去宜兴变卖田产,准备搬家,自己在真州(江苏仪征)等他们。
5月,舟行至真州。苏轼约时任浙西路漕司的舅表弟程德孺及钱世雄在金山会晤。其间,谈到向太后崩逝,朝局发生变化。左相韩忠彦失势,右相曾布乘此跋扈起来,到处安插亲信,绍述之说重新燃起,马上就会变成“曾布专政”的局面。
这个形势变局的消息,使苏轼顿生警惕,马上意识到绝不能再投身到火场的邻屋去,立刻打消前去许昌的计划。于是托时任淮南路监司的黄师是(苏辙的亲家)转交《与子由书》。
信中除了解释不能前去许昌的原因外,还谈到葬地之事,让弟弟单方决定,既然八郎妇可用,自己为何不能用?苏东坡并不重视身后葬地这类俗事,就这样一言遂决。所以,他后来也就葬于郏城。
在真州,苏轼全家以舟为家。一年来的长途跋涉,已使他身体十分亏损,真州再度中暑,恶性痢疾复发,又使他元气大伤,就一发不可收了。时为建中靖国元年(1101)7月28日,享年65岁。
翌年,改元崇宁(1102年),诸子从常州扶柩至郏城钧台乡上瑞里(今河南郏县茨巴乡苏坟村),遵照苏轼生前遗愿夫妇合葬于此。
11年后,即宋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病逝,葬于兄墓之左。元朝至正年间,郏县县令杨允置其父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墓之中,故世称“三苏坟”。千百年来,前往凭吊者络绎不绝。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f6b35401008m3s.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危思迪2w
2012-09-23 · TA获得超过834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9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265万
展开全部
这个得问专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