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蝜蝂传》给我们的启示

知道的快写下来!!1... 知道的快写下来!!1 展开
 我来答
休闲娱乐达人天际
高能答主

2020-12-17 · 致力于休闲娱乐知识的解答,分享娱乐知识。
休闲娱乐达人天际
采纳数:1605 获赞数:39675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这是一篇寓言小品,通过描写小虫蝜蝂善负物、喜爬高的特性,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它的寓意为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太贪心,嘲讽了追求名位、贪婪成性的丑行。

扩展资料:

此文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塑造了蝜蝂这一艺术形象。柳宗元的文章善于绘声绘影,因物肖形,创造了比较完整的、个性化的寓言形象,既集中动物本身的特征, 形象鲜明生动,又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嘴脸,寓意深刻。

这篇《蝜蝂传》就是集中了许多善执物、好上高的小虫的特点,塑造了一个贪婪,愚顽的蝜蝂小虫形象。蝜蝂是一种由作者幻形出来的小动物。此名虽出现在《尔雅·虫部》中,而郭璞却无法对它注释只注上“未详”二字。

可见,蝜蝂不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小虫。柳宗元创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讽刺吏道的黑暗和腐败。作者对这种小虫的特征作了非常细致的描绘,其身上具有了贪官典型的特征:

一是好物:“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苟能行,又持取如故。”有贪得无厌的特点。

二是好高:“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有攫取权力的特点。其所讽对象非常明确,作者在后面的议论部分更明确了讽刺的指向。

因此章士钊在《柳文指要》 中直接指出,文中蝜蝂所讽刺的是柳宗元熟悉的唐朝宰相王涯,此人无比贪婪,其结局与蝜蝂一样,死于自己所积累的财富。其实蝜蝂形象的刻画主要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官场中的社会现象。

建我红4771
2012-03-13 · TA获得超过6.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856万
展开全部
一,爱财求财应有度。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更不能贪得无厌,铤而走险。过分求财其实是一种负担。钱财乃身外之物,够生活必需就行了,因财伤身划不来,知足长乐!
二,奔前程要量力而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一生有所追求是正常的,谁不考虑自己的前程呢。但要脚踏实地,适可而止。刻意的攀比,不择手段的拼命追求,甚至利用各种方法去跑官要官,拿钱买官,往往是行不通的。
三,怎样面对诱惑。蝜蝂的行为既是本性使然,又有各种诱惑的外因。当今社会,各种诱惑因人而异,或多或少都存在,从事监狱工作更不是置身世外桃源。但是,当你面对金钱、美色等诱惑时,冷静地想一想,取之则可能对人、对己、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有什么后果,有什么危害,权衡之后,你就会面对诱惑不动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你自己选一个吧!~呵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小丫头想人S
2008-03-09 · TA获得超过254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不能贪得无厌,要会舍弃.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874127628
2012-03-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5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9万
展开全部
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应该要学会适当的舍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