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展开全部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黄淮海大平原,然后注入渤海。今天其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距今8500~4000年是全球性的温暖期,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0℃左右,雨量充沛,是现在的两倍多。那时的黄土高原上也分布有森林和草原,西部荒漠缩小,黄土堆积较慢。虽然当时雨量较大,但对黄土的冲刷也不是很大。从距今4000年以来,气候开始很快变冷。雨量逐渐减少,黄土堆积加速,黄土流失也加快。堆积和流失总是相互伴随的,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消长。一段时间堆积大于流失,另一段时间流失又会大于堆积。黄土高原的不断增高表明,总体上堆积可能还是大于流失。----
黄河决口与改道:
“战国时期成书的《禹贡》记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九河”之中,就有今山东境内的马颊河和徒骇河。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河徙后的河道,大致从河南滑县附近向东,至濮阳西,转而北上,在山东冠县转为东流,到茌平以北折向北,流经德州,渐向北,经河北沧州,在今河北黄骅以北入渤海。
北宋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先境内非出一道支河,名“二股河”(宋时又称“东流”),经近山东冠县、高唐、平原、乐陵,在无棣先东入海。至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修筑二股河工程,北流断绝,黄河全河东注。
��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黄河在河南境内决口,,黄河再次杂河南境内决口,皇帝下诏,河北分为两派,一合南清水河(泗水)入淮,一合北清河(大清河)入海。到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黄河再次在河南境内决口,皇帝诏治理,河复北流。“
明代前期,黄河大部分时间由河南多支分流夺淮入海,少部分时间由河南东北流至山东寿张(今阳谷县境),穿过大运河入海。到窿庆、万历年间南北堤防全部完成,黄河河道基本归于一流,由河南东流,在山东曹州府(今菏泽市)南下,经过曹县、成武、单县,再经徐州、清河等地,汇淮入海。到清代黄河再度改道之后,这一段河道便被称为“明清故道”。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夏天,黄河在河南兰阳县(今兰考县境内)铜瓦厢决口,改道东北流,至山东张秋镇穿过运河,在利津附近注入渤海,结束了黄河夺淮700年的历史。
摘抄自《山东黄河民俗》(山曼 乔方辉 李树艺 周广良 /编著)济南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定价20.00元
《容成氏》是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中的一篇,2002年12月马承源先生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公布了李零先生整理注释的《容成氏》及竹简放大照片。《容成氏》中有关“禹画九州”的内容见于第24至27简,基本是可连读的完简。文曰:“禹亲执枌(畚)[1][8]耜,以陂明都之泽,决九河之阻,于是乎夹州、涂州始可处。禹通淮与沂,东注之海,于是乎竞州、莒州始可处也。禹乃通蒌与易,东注之海,于是乎蓏(藕)[2][9]州始可处也。禹乃通三江五湖,东注之海,于是乎荆州、扬州始可处也。禹乃通伊、洛、并瀍、涧,东注之河,于是于(乎)豫州始可处也。禹乃通泾与渭,北注之河,于是乎虘州始可处也。”
《容成氏》中述及黄淮平原和山东半岛的夹、莒、蓏(藕)数州与《禹贡》区别较大,或许意味着当时黄河下游河道变动较大。
黄河下游的改道,在春秋战国以后有过许多次,此前当然也如此[3][12]。韩嘉谷先生较早利用有关海岸和河口堆积资料证明《禹贡》河走河北平原入海的时间远远早于春秋[4][13]。王青先生也多次撰文讨论黄河下游改道和大禹治水关系等问题[5][14]。
黄河多次改道,交替注入渤海和黄海,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的成陆过程与黄河改道关系密切,而且其沿海贝壳堤的发育也取决于黄河的南北改道。当黄河经河北平原入海时,不利于渤海湾西岸贝壳堤的生长;当黄河改走苏北平原入海后,渤海湾西岸形成贝壳堤。黄河往返改道,交替注入黄海、渤海,就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沿岸留下了多道贝壳堤遗迹。现已探明,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沿岸发现的多道贝壳堤有着较清楚的时间序列,14C 测定两地贝壳堤的形成年代基本上相互交叉,指明了黄河改道的大体时间。
研究表明,黄河在距今约4600~4000年间是经淮北苏北平原入海的,到距今4000年前后改道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距今 4000年前后黄河下游的南北大改道,时间上大致和大禹治水时间相吻合。
龙山时代的河北平原有许多龙山文化遗址,说明龙山时代黄河并不走河北平原入海。淮北平原的龙山文化遗址则都属于龙山文化晚期。苏北平原的龙山文化面貌则至今还不清楚。因此,可以认为龙山文化早期,黄河下游走淮北平原入海,由于黄河漫流,这一带尚无人居住;到了龙山文化晚期,河道渐趋固定,始有人居住。
黄河南流故道,周述椿先生以为在荥泽、圃田泽、萑符泽、逢陂
再比如赵孟兆页的《鹊华秋色图》,中国地理上济南旁边是有黄河的,而在他的图中却没有。查了《中国水利史纲要》中有关古黄河的河道图,了解到:黄河历史上大的改道有26次,其中最大规模的改道有5次。第四次发生在南宋建炎2年(1128年),金人南侵时,留守东京开封的杜充在河南滑县以西掘开黄河,使得黄河改道南泄掩护宋室南逃,阻止金兵。直至727年后的1855年,黄河水涨,在铜瓦乡决口后,第5次大改道,重新由山东入海。这就是说,在赵孟兆页生前100多年,黄河已经改道南行。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因为在2500多年前就有黄河“一斗水七升泥”之说,《汉书·沟志》也说黄河“一石水有六斗泥”,照此一说, 也是黄河的泥沙摧残着中华文明。
据历史记载,在距今2500年间,黄河决口泛滥1500多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两次,大的改道26次,其影响范围北到天津,南到淮河,可以说,整个华北平原到处都可找到黄河改道的遗迹。黄河泛滥与改道史不绝书,给下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许多古代繁华都市都被掩埋于黄土之下。
常称“善淤、善决、善徙”为黄河的特点,对“淤”、“决”、“徙”的记载和研究充满了史册和各种文献.一般说法是: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加上中游孟津以下的河段)决口泛滥约1593次,较大的改道26次,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六七次,泛滥、冲积变迁于25万km2的黄淮海平原上,不断改变着水系的面貌。
,《禹贡维指》提出“五大徙”,近半个世纪提出5次、6次、7次或更多次数的阐说都有,在划分原则上和事实
本文将黄河发育进化分为9个时期(或阶段).
a.初始格局.黄河河道的初始形成时期.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体.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从公元前2.5×106年到公元前2.1×104年之间直至传说中的禹河故道即公元前21世纪.
b.禹河故道.最早的、最北边的、人类社会开始管理而又自然流动的、无地上河出现的、较稳定的河道,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c.周秦时期.初次决口改道,开始建设堤防系统,又开始出现地上河的过渡阶段,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
d.秦汉时期.黄河已出现悬河,进入决溢频繁的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黄河下游已开始与淮河流域有联通.
e.王景治河以后,公元1~6世纪.
f.隋唐阶段.公元7~12世纪,黄河中下游大兴南北水道建设,向海河、淮河甚至长江伸展,黄淮海打破界限,水系联通交叉时期.
g.黄河夺淮,长期南徙时期,公元12~19世纪.
h.黄河离淮北迁时期,公元19~20世纪.
i.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合理控制治理时期.
2.1 初始格局
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线.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2.5×106年前至公元前2.1×104年前之间).
在早更新世,黄河、长江都未形成贯通的水系,黄河还分为4段:①由源头经古札陵湖、古鄂陵湖向东流入古若尔盖湖,受阻于积石山,未曾通向北方水道.②由拉加寺峡谷向北进入古青海共和地盆.③从刘家峡以下经兰州盆地流入古银川湖.④由河曲向南,穿过一系列小湖泊进入汾渭湖盆,受阻于中条山地.到中更新世,积石、三门以及贵德—兰州之间的一连串峡谷先后形成,才完成全河的连接,东流入海.长江的贯通入海要到晚更新世晚期.
东周先秦时期,或“宿胥口(今浚县附近,淇河、卫河合流处)改道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这时期的黄河演化特点是:①开始建造堤防系统,人类活动干预加剧.②下游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③河流由分散的放任漫流演变到较集中的溃决改道.④河道开始明显南移,由天津入海改为由章武(现沧县东北,或黄骅)入渤海.
宿胥口决口是黄河第一次文字记载的决口改道
“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自为利”,这是贾让治河三策中的阐述,近人认为他距战国时代很近,说法可靠.其实春秋以前肯定已有相当规模的堤防.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
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据《禹贡》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进入濮阳境内,经新习、张庄、乜固、戚城北去出境。到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夏,濮阳空子河决口,淹没十六郡,是有史以来首次发生水患记载。西汉成帝四年(公元前29年)黄河在东郡(濮阳)决口,洪水泛滥。这是西汉以前的黄河故道。王莽时期(公元11年)致使黄河改道,经濮阳县城以南向东流去,至清河头折向东北。造成这里的人民流离失所。此为东汉,经历晋、隋、唐、五代到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的黄河故道。就是在1048年,黄河在商湖(今昌湖)决口,南北分流,至金朝章宗五年(1194年)北流断绝,大河南去,形成现在的黄河,仍然在濮阳境内。它在濮阳境内周旋近两千年,故道痕迹依然可寻。
历史上,黄河夺淮,黄淮合流七百年,后黄河改道北流,淮河下游河床淤高,逐渐变为入长江为主。多事春秋的淮河,由于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失修,造成了灾难重重。
黄河下流河道是一条地上河,历史上两岸堤防多次决口改道,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威胁着25万平方米地区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距今8500~4000年是全球性的温暖期,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0℃左右,雨量充沛,是现在的两倍多。那时的黄土高原上也分布有森林和草原,西部荒漠缩小,黄土堆积较慢。虽然当时雨量较大,但对黄土的冲刷也不是很大。从距今4000年以来,气候开始很快变冷。雨量逐渐减少,黄土堆积加速,黄土流失也加快。堆积和流失总是相互伴随的,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消长。一段时间堆积大于流失,另一段时间流失又会大于堆积。黄土高原的不断增高表明,总体上堆积可能还是大于流失。----
黄河决口与改道:
“战国时期成书的《禹贡》记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九河”之中,就有今山东境内的马颊河和徒骇河。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河徙后的河道,大致从河南滑县附近向东,至濮阳西,转而北上,在山东冠县转为东流,到茌平以北折向北,流经德州,渐向北,经河北沧州,在今河北黄骅以北入渤海。
北宋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先境内非出一道支河,名“二股河”(宋时又称“东流”),经近山东冠县、高唐、平原、乐陵,在无棣先东入海。至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修筑二股河工程,北流断绝,黄河全河东注。
��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黄河在河南境内决口,,黄河再次杂河南境内决口,皇帝下诏,河北分为两派,一合南清水河(泗水)入淮,一合北清河(大清河)入海。到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黄河再次在河南境内决口,皇帝诏治理,河复北流。“
明代前期,黄河大部分时间由河南多支分流夺淮入海,少部分时间由河南东北流至山东寿张(今阳谷县境),穿过大运河入海。到窿庆、万历年间南北堤防全部完成,黄河河道基本归于一流,由河南东流,在山东曹州府(今菏泽市)南下,经过曹县、成武、单县,再经徐州、清河等地,汇淮入海。到清代黄河再度改道之后,这一段河道便被称为“明清故道”。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夏天,黄河在河南兰阳县(今兰考县境内)铜瓦厢决口,改道东北流,至山东张秋镇穿过运河,在利津附近注入渤海,结束了黄河夺淮700年的历史。
摘抄自《山东黄河民俗》(山曼 乔方辉 李树艺 周广良 /编著)济南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定价20.00元
《容成氏》是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中的一篇,2002年12月马承源先生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公布了李零先生整理注释的《容成氏》及竹简放大照片。《容成氏》中有关“禹画九州”的内容见于第24至27简,基本是可连读的完简。文曰:“禹亲执枌(畚)[1][8]耜,以陂明都之泽,决九河之阻,于是乎夹州、涂州始可处。禹通淮与沂,东注之海,于是乎竞州、莒州始可处也。禹乃通蒌与易,东注之海,于是乎蓏(藕)[2][9]州始可处也。禹乃通三江五湖,东注之海,于是乎荆州、扬州始可处也。禹乃通伊、洛、并瀍、涧,东注之河,于是于(乎)豫州始可处也。禹乃通泾与渭,北注之河,于是乎虘州始可处也。”
《容成氏》中述及黄淮平原和山东半岛的夹、莒、蓏(藕)数州与《禹贡》区别较大,或许意味着当时黄河下游河道变动较大。
黄河下游的改道,在春秋战国以后有过许多次,此前当然也如此[3][12]。韩嘉谷先生较早利用有关海岸和河口堆积资料证明《禹贡》河走河北平原入海的时间远远早于春秋[4][13]。王青先生也多次撰文讨论黄河下游改道和大禹治水关系等问题[5][14]。
黄河多次改道,交替注入渤海和黄海,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的成陆过程与黄河改道关系密切,而且其沿海贝壳堤的发育也取决于黄河的南北改道。当黄河经河北平原入海时,不利于渤海湾西岸贝壳堤的生长;当黄河改走苏北平原入海后,渤海湾西岸形成贝壳堤。黄河往返改道,交替注入黄海、渤海,就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沿岸留下了多道贝壳堤遗迹。现已探明,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沿岸发现的多道贝壳堤有着较清楚的时间序列,14C 测定两地贝壳堤的形成年代基本上相互交叉,指明了黄河改道的大体时间。
研究表明,黄河在距今约4600~4000年间是经淮北苏北平原入海的,到距今4000年前后改道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距今 4000年前后黄河下游的南北大改道,时间上大致和大禹治水时间相吻合。
龙山时代的河北平原有许多龙山文化遗址,说明龙山时代黄河并不走河北平原入海。淮北平原的龙山文化遗址则都属于龙山文化晚期。苏北平原的龙山文化面貌则至今还不清楚。因此,可以认为龙山文化早期,黄河下游走淮北平原入海,由于黄河漫流,这一带尚无人居住;到了龙山文化晚期,河道渐趋固定,始有人居住。
黄河南流故道,周述椿先生以为在荥泽、圃田泽、萑符泽、逢陂
再比如赵孟兆页的《鹊华秋色图》,中国地理上济南旁边是有黄河的,而在他的图中却没有。查了《中国水利史纲要》中有关古黄河的河道图,了解到:黄河历史上大的改道有26次,其中最大规模的改道有5次。第四次发生在南宋建炎2年(1128年),金人南侵时,留守东京开封的杜充在河南滑县以西掘开黄河,使得黄河改道南泄掩护宋室南逃,阻止金兵。直至727年后的1855年,黄河水涨,在铜瓦乡决口后,第5次大改道,重新由山东入海。这就是说,在赵孟兆页生前100多年,黄河已经改道南行。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因为在2500多年前就有黄河“一斗水七升泥”之说,《汉书·沟志》也说黄河“一石水有六斗泥”,照此一说, 也是黄河的泥沙摧残着中华文明。
据历史记载,在距今2500年间,黄河决口泛滥1500多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两次,大的改道26次,其影响范围北到天津,南到淮河,可以说,整个华北平原到处都可找到黄河改道的遗迹。黄河泛滥与改道史不绝书,给下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许多古代繁华都市都被掩埋于黄土之下。
常称“善淤、善决、善徙”为黄河的特点,对“淤”、“决”、“徙”的记载和研究充满了史册和各种文献.一般说法是: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加上中游孟津以下的河段)决口泛滥约1593次,较大的改道26次,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六七次,泛滥、冲积变迁于25万km2的黄淮海平原上,不断改变着水系的面貌。
,《禹贡维指》提出“五大徙”,近半个世纪提出5次、6次、7次或更多次数的阐说都有,在划分原则上和事实
本文将黄河发育进化分为9个时期(或阶段).
a.初始格局.黄河河道的初始形成时期.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体.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从公元前2.5×106年到公元前2.1×104年之间直至传说中的禹河故道即公元前21世纪.
b.禹河故道.最早的、最北边的、人类社会开始管理而又自然流动的、无地上河出现的、较稳定的河道,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c.周秦时期.初次决口改道,开始建设堤防系统,又开始出现地上河的过渡阶段,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
d.秦汉时期.黄河已出现悬河,进入决溢频繁的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黄河下游已开始与淮河流域有联通.
e.王景治河以后,公元1~6世纪.
f.隋唐阶段.公元7~12世纪,黄河中下游大兴南北水道建设,向海河、淮河甚至长江伸展,黄淮海打破界限,水系联通交叉时期.
g.黄河夺淮,长期南徙时期,公元12~19世纪.
h.黄河离淮北迁时期,公元19~20世纪.
i.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合理控制治理时期.
2.1 初始格局
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线.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2.5×106年前至公元前2.1×104年前之间).
在早更新世,黄河、长江都未形成贯通的水系,黄河还分为4段:①由源头经古札陵湖、古鄂陵湖向东流入古若尔盖湖,受阻于积石山,未曾通向北方水道.②由拉加寺峡谷向北进入古青海共和地盆.③从刘家峡以下经兰州盆地流入古银川湖.④由河曲向南,穿过一系列小湖泊进入汾渭湖盆,受阻于中条山地.到中更新世,积石、三门以及贵德—兰州之间的一连串峡谷先后形成,才完成全河的连接,东流入海.长江的贯通入海要到晚更新世晚期.
东周先秦时期,或“宿胥口(今浚县附近,淇河、卫河合流处)改道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这时期的黄河演化特点是:①开始建造堤防系统,人类活动干预加剧.②下游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③河流由分散的放任漫流演变到较集中的溃决改道.④河道开始明显南移,由天津入海改为由章武(现沧县东北,或黄骅)入渤海.
宿胥口决口是黄河第一次文字记载的决口改道
“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自为利”,这是贾让治河三策中的阐述,近人认为他距战国时代很近,说法可靠.其实春秋以前肯定已有相当规模的堤防.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
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据《禹贡》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进入濮阳境内,经新习、张庄、乜固、戚城北去出境。到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夏,濮阳空子河决口,淹没十六郡,是有史以来首次发生水患记载。西汉成帝四年(公元前29年)黄河在东郡(濮阳)决口,洪水泛滥。这是西汉以前的黄河故道。王莽时期(公元11年)致使黄河改道,经濮阳县城以南向东流去,至清河头折向东北。造成这里的人民流离失所。此为东汉,经历晋、隋、唐、五代到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的黄河故道。就是在1048年,黄河在商湖(今昌湖)决口,南北分流,至金朝章宗五年(1194年)北流断绝,大河南去,形成现在的黄河,仍然在濮阳境内。它在濮阳境内周旋近两千年,故道痕迹依然可寻。
历史上,黄河夺淮,黄淮合流七百年,后黄河改道北流,淮河下游河床淤高,逐渐变为入长江为主。多事春秋的淮河,由于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失修,造成了灾难重重。
黄河下流河道是一条地上河,历史上两岸堤防多次决口改道,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威胁着25万平方米地区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资料: http://blog.voc.com.cn/sp1/susan/225615160220.shtml
展开全部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
河南、山东等9省、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
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
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WE据199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黄河流域人口1.07亿人,占全国的8.6%;黄河流域耕地面积1.89亿亩,占全国的13.3%;其中灌溉面积7590
万亩,占全国的9.7%;黄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4842亿元,工业总产值6015亿元,占全国的5.3%;农业总产值1509亿元,占全国的6.1%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
河南、山东等9省、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
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
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WE据199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黄河流域人口1.07亿人,占全国的8.6%;黄河流域耕地面积1.89亿亩,占全国的13.3%;其中灌溉面积7590
万亩,占全国的9.7%;黄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4842亿元,工业总产值6015亿元,占全国的5.3%;农业总产值1509亿元,占全国的6.1%。
历史人物:
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陈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
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河南、山东等9省、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
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
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WE据199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黄河流域人口1.07亿人,占全国的8.6%;黄河流域耕地面积1.89亿亩,占全国的13.3%;其中灌溉面积7590
万亩,占全国的9.7%;黄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4842亿元,工业总产值6015亿元,占全国的5.3%;农业总产值1509亿元,占全国的6.1%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
河南、山东等9省、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
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
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WE据199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黄河流域人口1.07亿人,占全国的8.6%;黄河流域耕地面积1.89亿亩,占全国的13.3%;其中灌溉面积7590
万亩,占全国的9.7%;黄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4842亿元,工业总产值6015亿元,占全国的5.3%;农业总产值1509亿元,占全国的6.1%。
历史人物:
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陈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
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黄河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三、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黄河两岸有二十一个大桥最著名的有:郑州黄河大桥 济南黄河公路大桥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三、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黄河两岸有二十一个大桥最著名的有:郑州黄河大桥 济南黄河公路大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3-05-13
展开全部
以下是黄河的简要:黄河,中国第二长河,总长5464公里。流经九个省市,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渤海。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早期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成为了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中心,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但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原因,黄河已经变得非常干旱和少水。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和修复黄河,并确保日益增长的经济和人口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