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一名高三文科生,我的地理很差,每每发试卷都是一次打击,该怎样学好地理啊!请各位高手赐教

 我来答
谭银光
2012-09-27 · TA获得超过1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13%
帮助的人:1.1亿
展开全部
如何使学生学好高中地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以往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那么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课堂教学艺术进行改革,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一、顺序记忆法
  就是按照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还可以把有些地理事件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容易记忆。“我觉得文综还是要多看多背,没有人能够不知道年代、人物等基本要素而考出高分的。”曹暑说要文科学得好,多看多背是基础,但如何“背诵掌握知识点”曹暑有自己的诀窍。“一个地理事件其实自成一体,首先确定好起始和结束时间,然后根据此事件的特点确定一条可以贯彻整个事件的线索,可以是时间、可以是人物、可以是大事件,然后就像穿珠子一样通过这根线穿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比如,1.地理的时间。(高中)顺口溜,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2.170万年前,元谋人在云南。20-70万年间,北京人已出现。公元前一千三,商王盘庚把都迁。公元前1046,武王伐纣建西周。商鞅变法(前)356,战国形势乱悠悠。长平之战(前)260,纸上谈兵等于零。揭竿而起(前)209,张楚政权不长久。(秦朝江山不长久)公元前138,张骞就出发。公元前119,张骞原路走。(前)221,秦统一;221,蜀汉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西汉,定都在长安。208,孙刘发,曹操赤壁败回家。263年,魏灭蜀汉,三国要完。三国归晋280,人民享太平淝水之战,383年,苻坚对谢安,洛涧失利中流箭,狼狈逃窜。494,迁都事,魏孝文帝改姓氏。589,隋取周,南北分裂告结束。都江堰,李冰建,岷江中流分两边,外分洪,内浇灌,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入平原,天府之国人人赞,造福千秋传万年。秦始皇,建集权。废分封,立郡县。车同轨,书小篆,又隶书,为新言。统货币,长城建。度量衡,两千年。汉武帝,能纳言,罢百家,儒术延,推恩令,巧夺权。强监察,无欺瞒。战匈奴,守边关。出西域,派张骞,丝绸路,美名传。中华科技世领先,造纸术,在西汉,蔡伦改,东汉间,四世纪传朝鲜。东汉医学有贡献,神医华佗“麻沸散”。张仲景,箸《伤寒》,“医圣”美名万人传,“众方之祖”人称赞,推动医学大发展。《九章算术》最领先,总结周秦到两汉,面积容积连生产,负数方程能计算。祖冲之,宋齐间。圆周率,精计算,比欧洲,早千年。贾思勰两魏间,《齐民要术》写生产。《水经注》,是名篇。地理学,郦道元。价值高,成书难。东汉初年佛教传,人人很喜欢,王公贵族想成仙,等级秩序不改变。百姓生死轮回返,因果报应讲在先,忍受人生苦和难,来生幸福乐升天。佛教教义广流传,努力修行影响远。白马寺汉明建,南朝北朝兴寺院,龙门云冈有佛像,石窟艺术大发展。佛教传入道教产,三教共栖世少见。《史记》著者司马迁,编著通史三千年,纪传体,树典范,开创廿四史首篇。魏孝文帝有远见,四九四年洛阳迁。改革风俗与习惯,以身作则走在先。说汉话,汉服穿,还把姓氏来改变。取长补短影响远,民族融合大发展。南方经济大发展,原因共有五方面:一是南方无战乱,游牧民族败北边。二是人口往南迁,生产技术很领先。三是地理条件好,沃野千里大平原。四是南朝有政策,社会稳定是关键。五是南北人心齐,共同劳动把活干。农耕文化早出现,陶器发明在中原。青铜文化有发展,司母戊,大鼎现。甲骨文,有渊源,商朝地理窥一斑。孔丘出,儒术绽,仁礼德,孝为先。办教育,开史篇,有《论语》,传千年。诸百家,争相言,箸学说,思想传。有墨翟,弹墨线,韩非子,法家言。出孟轲,孔子传,老庄道,《庄子》篇。道教起,佛教传,儒学立,共栖汉。写《史记》,司马迁,纪传体,树典范。兵马俑,艺术湛,雕塑出,世罕见。王羲之,书圣缘,《兰亭序》代表全。顾恺之,办画展,点睛笔,人物现:《洛神赋图》人称赞,《女史箴图》摹本传。
  二、横纵记忆法
  横就是这一时期发生了什么大事,如1919-1927大革命时期,发生了新文化运动文化事件,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这些地理事件,和一些经济事件。
  纵就是一类事件的来龙去脉,如中央集权制的发展,秦开始建立,汉内外服,唐三朝六部制。元一省制,明内阁制和清达到顶峰军机处的建立。
  把地理经济文化和地理时间发展整理出几条线,将知识串起来,这样有助于记忆。
  三、数字归纳记忆法
  数字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可归纳为“四三二一”来记忆。即四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次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一条主线──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学习中也可用七个“3”进行归纳总结。即:3个导火线:英格兰人民起义(英)、波斯顿倾茶事件(美)、三级会议召开(法);3个革命开始标志性事件: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英)、莱克星顿的枪声(美)、攻占巴士底狱(法);3个重要文件:《权利法案》(英)、《独立宣言》(美)、《人权宣言》(法);3个中心人物:克伦威尔(英)、华盛顿(美)、罗伯斯庇尔(法);3次政变:宫廷政变(英)、热月政变(法)、雾月政变(法)。
  这是一种较新的记忆方法,一个同学给其他同学讲述地理事件,记忆效果比一个人自己记忆要高几倍,且信号储存时间长。当然,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还有隔年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推理记忆法、信号记忆法等等。
  在中学开设的所有学科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地理,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地理学习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太多,这就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而,有不少学生喜欢地理,但记不住地理。其实,记住地理并不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简捷可行的记忆方法。学习地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记忆对象,要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它的本质、规律、特点,通过理解来加深记忆,大可不必死记硬背,我在教学实践中,找到许多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现整理如下,以飨大家。
呢困了Dd
2012-09-25 · TA获得超过17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4.7万
展开全部
我认为学好地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它感兴趣,有了兴趣就学好了一大半了,其次就是地理和其他科目的联系比较大,在学习和做题时思维开阔一点,自然地理与物理,化学,生物,联系比较紧密,人文地理就与文字学科联系较大,考试时做地理题有很多技巧的,最常用的就是排除法+比较法,在不确定答案时可以将自己得出的答案拿回去验证,以便得到正确的答案,还有就是自己平时要多看哈地图,脑海中要形成一个世界地图,同时还要熟记一些比较典型的地理事物,如一些城市,海峡,洋流的经纬范围,轮廓。。。。这些是我以前的学习地理的一些体会,希望对你会有一定的帮助,呵呵, 祝你成功,加油!
追问
谢谢你,我会努力,但我记不住,怎么办,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教教我么
追答
兴趣很重要,我以前学习地理的时候经常和同学玩游戏,就是在地形图,政区图等地图上找一个地名,河流,山脉,矿产地名,等等,看谁用的时间最少,还有就是我会经常看地图,这是我的爱好,看多了,就对地图很熟悉了,做题的时候就比较得心应手,另外我也做过一些知识卡片,列如我把中国的各个省的轮廓分别画出来,在正面标注一些重点的地理事物,背面就大概的概括一下其情况,呆在身上,自己有空闲的时候就会回忆上面的知识点,记不起了再拿出来看看,这样很容易记牢,总之你在熟悉了书本的情况下要多做一些题来强化和查漏补缺,我记得高三的时候我自己都做了两本很厚的资料,全凭自觉,老师没有要求,所以自己真心要学好还是要花功夫的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aebbb66
游戏玩家

2012-09-25 · 非著名电竞玩家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78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431万
展开全部
首先地理是一定要背的。 不是傻不拉唧的猛背。而是一边背一边想, 这个知识是怎么样的。 - - 各位网友好像都是背出来的- - 我是靠想来记住的。 然后还要多看题目 - - 其实地理是挺难的。 不过要是背会了又活用了。 一生都记得。 跟数学是差不多的概念。如果你不想努力背。你发这个问题是永远都得不到答案的。 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也是心理的安慰
追问
你好,其实我是有努力记的,但就是记不住,我也很郁闷,不知道为什么
追答
那你就是死记硬背了。   要活用, 我是说过了的, 老师将的课是不是听的想睡觉?        一边背,还要 想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关系。然后看看相关的资料书, 上面写的, 你是不是感觉有点不懂、?  那还是要琢磨,其实人就是这样生存下来的。 科学的发展就是以想,验证,得出实质来的。 而不是在平面。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阿峰media
2012-09-27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7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0万
展开全部
地理的却是要背,但地理作为文科里面的一个科目,光靠背肯定是不行的,本人高中一路走来,地理真没背多少,死记硬背是不可能拿到高分的,因为地理能考察的范围太广了,遇到原题的可能性几乎为0.
这样说吧,我们这个学科在教材上有很多例题,我们的课本在解析这些例子的时候往往只局限在这一个课题之内.这时候我们就要尽量让自己把知识综合起来,这也就是考题的样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杰傲优教育cG
2012-09-25 · TA获得超过37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6万
展开全部
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那么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及其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